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5年8月9日,濟南市人民政府發布《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

《意見》說:為全面深化旅遊業改革發展,推動國際旅遊名城建設,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國發〔2014〕31號檔案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魯政發〔2014〕21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意見》共分五個部分23條。同時對重點任務分工及進度安排做了部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
  • 發布單位:濟南市政府
  • 發布時間:2015年8月9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
為全面深化旅遊業改革發展,推動國際旅遊名城建設,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國發〔2014〕31號檔案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魯政發〔2014〕21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貫徹落實科學旅遊觀
1.轉變旅遊發展方式。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總體目標,堅持深化改革、依法興旅、科學發展,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主線,推動旅遊開發向集約型轉變,旅遊產品向觀光、休閒、度假並重轉變,旅遊服務向國際標準優質服務轉變,進一步提升“泉城濟南”美譽度,努力打造國際旅遊名城。到2020年,全市旅遊總消費額達到1100億元,城鄉居民年人均出遊達到5次,旅遊業增加值約占生產總值的6%。
二、持續增強旅遊發展動力
2.深化旅遊綜合改革。加快推進旅遊業發展體制改革,健全完善旅遊綜合協調機制、旅遊市場綜合監管機制、旅遊投訴統一受理和轉辦機制、旅遊安全綜合管理機制。建立市旅遊產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解決旅遊改革發展的戰略性、全局性重大問題,強化旅遊部門產業促進和綜合協調職能。將旅遊業發展指標納入全市科學發展綜合考核指標體系。各縣(市)區要健全旅遊產業發展綜合協調機制,按規定配備充實人員隊伍。重點鄉鎮(街道)要將旅遊業發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明確分管領導,完善旅遊監管職能。積極推廣章丘市旅遊綜合改革做法,鼓勵和支持縣(市)區、鄉鎮(街道)開展旅遊綜合改革試點,力爭到2017年基本完成縣(市)區旅遊綜合改革框架。
3.積極穩妥推進國有景區改革。借鑑國內國有景區改革成功經驗,按照所有權、管理權和經營權分離的模式,建立適應國有景區開發、經營和管理的新體制,大力提升國有景區旅遊服務功能,延長產業消費鏈,促進旅遊在地消費。2015年在全市開展國有景區改革試點,到2017年底前國有景區改革取得顯著成效。
4.促進旅遊行業協會健康發展。大力發展各類涉旅社會組織,支持旅遊行業協會完善行業自律和專業服務功能,搭建行業自我管理和服務平台。鼓勵行業協會積極參與政府購買服務及旅遊宣傳推廣、標準制定、信息諮詢、區域合作等工作。
5.全面開放旅遊市場。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支持各類社會資本進入旅遊市場,實行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併重組,打造跨界融合的旅遊產業集團和產業聯盟。鼓勵社會各方採取項目特許權、運營權、旅遊景區門票質押擔保和收費權融資等方式參與旅遊項目開發。引導國有旅遊景區、旅遊星級飯店、旅遊交通企業和民營旅遊企業相互持股,發展混合所有制旅遊經濟。引進和培植大型旅遊企業集團,鼓勵實力強、品牌和信譽度高的旅遊企業跨地區連鎖經營,推動旅遊企業在主機板、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掛牌上市。適時組建全市旅遊投融資平台,鼓勵大型旅遊企業、投資集團參與旅遊投融資平台建設。
6.拓展入境旅遊市場。完善新增國際航線補貼政策,推進國際旅遊航線建設,重點開發境外客源地國際航線,扶持發展入境旅遊包機,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推進旅遊宣傳促銷專業化、市場化。充分利用我市友好城市資源和駐魯使領館等平台,加大在港澳台地區和東亞、東南亞、俄羅斯、歐洲、美國等客源市場的行銷力度,建立和完善旅遊海外聯盟銷售體系。繼續在境外客源地市場實施精準行銷,加大對入境旅遊組團社的扶持獎勵力度。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加大旅遊海外市場行銷力度,爭取實行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
7.強化區域旅遊合作發展。繼續牽頭推進省會城市群旅遊聯盟城市合作,深化濟萊旅遊一體化。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的旅遊協作。積極參與京滬高鐵旅遊推廣聯盟活動,進一步拓展境內外客源市場。
三、拓展旅遊發展空間
8.加快泉城國際旅遊標誌區建設。在完善泉城風貌帶建設的基礎上,按照旅遊國際化戰略思路和“城市即旅遊,旅遊即城市”理念,以東至黑虎泉北路,西至趵突泉、五龍潭,南至濼源大街南側,北至大明湖的明府城為核心,並輻射至泉城公園、大千佛山景區,建設體現泉城之魂、齊魯之心、儒學之門三位一體的泉城國際旅遊標誌區。整合山、泉、湖、河、城旅遊資源,突出做好“泉”和“城”的文章。圍繞提升城區形象、服務功能和管理水平,健全旅遊產品開發和運營管理體系,建設標誌性景觀要素系統,完善消費設施、公共配套和經營業態,擴展延伸發展腹地,打造擁有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國際旅遊目的地。遵循市場規律研究出台鼓勵泉城國際旅遊標誌區內居民開設家庭旅館相關政策,打造“泉水人家”品牌。
9.大力推進環城遊憩帶建設。發揮省會交通樞紐優勢,加快規劃建設旅遊綜合體和集散地。完善環城遊憩帶旅遊產品格局,架構“兩帶、四個片區、二十個旅遊強鎮、多個營地”空間布局。“兩帶”即黃河(小清河)濕地休閒帶和南部山區休閒帶;“四個片區”即“玫瑰鄉村”片區(平陰縣)、“山水長清”片區(長清區)、“古村山林”片區(章丘市)、“濟北田園”片區(濟陽縣、商河縣)。在“兩帶、四個片區”範圍內,積極打造歷城柳埠旅遊古鎮、濟陽黃河古鎮、長清萬德山水休閒小鎮、繡源河旅遊綜合體等特色旅遊小鎮;建設多種類型的露營地、自駕營地、自助營地、特色民俗旅遊村,打造遊憩營地體系,並積極探索投資與消費相結合的眾籌旅遊小鎮發展模式。
10.加快發展休閒產業。積極開發徒步行走、戶外登山、水上垂釣、保健養生、溫泉度假、滑雪健身、房車旅遊、低空飛行、修學研修等休閒產品;完善提升五峰山省級旅遊度假區休閒度假功能;加快南部山區和槐蔭省級旅遊度假區創建,推進南部山區省級旅遊景區改革試點工作。抓住成功申辦“中國溫泉之都”機遇,開發商河、濟陽、槐蔭、歷城、章丘等地溫泉休閒產品,推進8處示範引導工程建設。大力發展體育旅遊,建設慢行綠道,引導開展戶外騎行休閒遊;加快推進自駕車營地建設;做強國際泉水冬泳節,打造知名冬季體育旅遊節事品牌。發展觀賞休閒漁業,引導建設章丘白雲湖、平陰玫瑰湖濕地等一批垂釣基地。積極發展原生態旅遊景區,打造特色休閒街區,振興老字號特色店,培育一批休閒娛樂中心和休閒綜合體。
11.提升鄉村旅遊品質。加快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規範鄉村旅遊道路標識系統,開通市區至景區公車和旅遊專線直通車,在旅遊資源豐富的鎮駐地設定遊客諮詢中心。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重要平台,以泉城農業旅遊圖和泉城農業精品項目冊為指引,大力發展體驗、採摘、垂釣、觀光、科普教育、農耕文化、美麗鄉村等為主要內容的休閒觀光農業,促進農業和旅遊業緊密結合。加大旅遊扶貧力度,大力實施“改廚改廁”工程,到2016年底,所有經營業戶基本完成“改廚改廁”。推進南部山區綠色發展,在《濟南市南部山區保護與發展規劃》框架下,引導開發符合政策導向的養生療養、休閒度假類旅遊項目,加快推進柳埠、西營、仲宮、垛莊、萬德等旅遊小鎮建設,規劃打造十大文化創意類泉城農家樂、十大特色文化旅遊村、十大旅遊農業園區。加快黃河(小清河)濕地文化旅遊帶、鄉村休閒與溫泉度假區建設,重點推進黃河古鎮、海棠灣溫泉度假村、澄波湖景區、商河溫泉基地等一批大項目建設,實現鄉村旅遊全域發展。力爭到2017年,全市建成省級旅遊強鎮30個,旅遊特色村100個,鄉村旅遊品牌經營戶200家。
12.推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持續打造“泉城濟南”文化旅遊品牌,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實施,大力推進鵲山龍湖、興隆、華山等旅遊綜合區建設,突出抓好鵲山龍湖旅遊度假區、北湖旅遊休閒片區、華山歷史文化公園、白泉濕地公園、小清河濕地等一批重點旅遊片區和大項目建設。深入挖掘現有文化歷史資源,進一步拓展提升體育場館、演藝場館、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文化館、圖書館、科技館等旅遊功能,免費向社會開放。積極推動千佛山景區創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加快老商埠區提升改造,打造獨具特色的老商埠旅遊線路產品。挖掘傳統曲藝、戲曲和章丘抬芯子、商河鼓子秧歌、濟陽鼓子秧歌、平陰阿膠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開發一批具有泉城特色的曲藝、戲曲、雜技、民俗表演、文化巡遊等旅遊文化活動。依託龍山文化、四門塔和靈岩寺佛教文化、五峰山道教文化、聖母山天主教文化、古村落、古遺址、名人故居等,建設文化旅遊綜合體,打造精品文化游。
13.積極開展研學旅行。依託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大型公共設施、知名院校、廠礦企業和科研機構建設研學旅行基地,到2017年底,全市建成不少於20處研學旅行基地,並由市教育、旅遊等部門聯合掛牌管理。按照教育為先、安全第一原則,以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鄉土鄉情教育為主要內容,建立具有泉城特色的研學旅行體系。加強研學旅行管理,規範中小學生集體出國研學旅行。根據實際情況,統籌安排中小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時間,完善研學旅行公共設施,制定完善旅行社承辦研學旅行服務標準,支持旅行社開發研學旅行、夏令營、冬令營產品。
14.發展養老醫療旅遊。鼓勵旅行社面向銀髮市場開發多樣化老年休閒養生度假產品。大力開發符合老年人需求的觀泉、品泉等旅遊產品。4A以上旅遊景區要嚴格執行無障礙環境建設標準,加強老年旅遊服務設施建設。推進旅遊業與養老服務業、醫療服務業互動發展,引導發展度假式養老產業,支持商河、濟陽、槐蔭等縣區開發溫泉養老養生度假產品,加快推動五峰山省級旅遊度假區養老度假游項目規劃建設。發揮省會城市醫療資源聚集優勢,引導開發特色醫療、療養康復、美容保健等醫療旅遊項目,開展以藥膳養生、保健按摩、中醫知識修學為主要內容的中醫藥健康旅遊活動。依託市中區保健市場,建設旅遊保健購物基地。
15.促進旅遊購物消費。實施濟南旅遊商品品牌建設工程,培育“濟南有禮”等體現泉城特色的地方旅遊商品品牌。舉辦濟南旅遊商品創新研發大賽和旅遊商品博覽會,推出一批代表泉城特色的旅遊商品。加大旅遊商品推介行銷力度,完善阿膠、龍山黑陶、魯繡等旅遊商品行銷體系。實施旅遊商品進景區、進社區、進街區、進酒店、進商場超市、進機場車站行動,大力推進旅遊休閒購物街區和旅遊購物商店體系建設,鼓勵旅遊購物商店發展連鎖經營。結合工業旅遊發展,引導品牌大企業研發生產精品旅遊紀念品,推動濟南(芙蓉街)旅遊商品創意研發示範基地建設,並培植一批旅遊商品研發、生產基地。繼續推進零時公交網路建設,帶動夜間休閒產品發展。
四、提升城市宜游功能
16.完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健全旅遊交通體系,最佳化城市、景區間的交通銜接,實施交通幹線與4A級以上景區“最後一公里”通達工程。規範全市旅遊景區(點)道路指示標識,推動景區間開通旅遊擺渡車、區間車,鼓勵在景區間互設旅遊導覽圖。提升A級景區服務功能,按照相關標準改造提升遊客中心、旅遊廁所、停車場、標識標牌等。加強旅遊集散體系和旅遊諮詢體系建設,旅遊資源豐富的章丘、歷城、長清、平陰等縣(市)區各建設1處旅遊集散中心。大型商業綜合體、特色主題街區和高鐵站、汽車站、火車站、機場等客流集中區域,要因地制宜設定遊客諮詢服務中心。實施廁所革命,推動全市旅遊廁所提檔升級,發揮廁所開放聯盟作用,繼續推動有條件的單位廁所免費向市民和遊客開放。加快智慧旅遊建設,完善智慧旅遊設施,建設濟南旅遊智慧服務中心,打造全市智慧旅遊公共服務網路平台。推動移動電子商務、旅遊大數據系統分析、人工智慧技術在旅遊業的套用,逐步建立遊客智慧服務體系和智慧旅遊管理體系,加快建設一批智慧旅行社、智慧景區、智慧酒店、智慧街區、智慧購物商場。完善旅遊統計指標體系和調查方法,加強旅遊統計調查人員和經費保障,推進涉旅數據開放共享。
17.提高遊客滿意度。研究制定全市遊客滿意度水平提升整體解決方案,重點在城市形象、城市建設、城市管理、公共服務等方面全面實施改進提升。提高旅遊行業視窗服務水平,主要在景區景點、導遊服務、旅遊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旅遊質監等方面打造人民民眾滿意的旅遊行業視窗。創新提升遊客滿意度水平綜合協調機制,強化部門聯動,細化目標任務,加強考核督查,形成統一規劃、綜合協調、分工落實的工作機制。
18.規範景區門票價格。引導支持旅遊景區通過拉伸產業鏈,增加住宿、餐飲、遊樂、演藝、工藝品和紀念品售賣等經營性項目綜合收入,擺脫門票經濟依賴,逐步降低門票或免費向遊客開放。利用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文物保護單位等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門票以及景區內另行收費的遊覽場所、交通工具等項目價格,要實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體現公益性,嚴格控制價格上漲。所有景區都要在醒目位置公示門票價格、另行收費項目價格及團體收費價格,嚴禁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落實景區向老年人、兒童、大中國小學生、殘疾人、軍人等實行優惠的門票價格政策。引導景區對旅遊團隊實行更加優惠的門票價格政策。指導景區建立門票預約制度並給予門票價格政策優惠。
19.加強旅遊安全監管。各縣(市)區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依法履行旅遊安全監管和主管責任,建立健全旅遊安全應急機制,制定旅遊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和旅遊安全事故報告與處置程式,將旅遊突發事件、旅遊高峰期大客流應對處置和旅遊安全預警信息發布納入當地政府應急體系,提高快速應對能力。對旅遊道路交通安全、食品藥品安全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對景區客運索道、大型遊樂設施等特種設備和滑雪、漂流、探險、攀岩等項目定期開展安全檢測、檢查。各級各有關部門和旅行社、旅遊景區等涉旅企業要健全旅遊風險提示制度,準確核定重點旅遊景區遊客最大承載量,實行遊客流量控制,並切實保障大型旅遊節慶活動安全。
20.推進旅遊誠信建設。加強旅遊誠信體系建設,建立旅遊企業誠信信息公布制度,探索完善旅遊企業和從業人員誠信記錄。發揮旅遊協會的行業自律作用,引導會員企業誠信經營。推動省會城市群旅遊聯盟城市間建立旅遊執法合作機制和違法信息共享機制。加大旅遊執法檢查力度,依法嚴厲打擊未取得許可經營旅行社業務、不合理低價組團等違法違規行為。積極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及行業內外專家組成監督員隊伍,有效推進旅遊服務質量提升。督促景區景點、星級飯店、旅行社等深入做好文明旅遊宣傳工作,營造誠實守信的旅遊消費環境,引導旅遊者文明出遊。
五、加大政策保障力度
21.加強財政金融扶持。完善政策,加強引導,吸引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扶持旅遊產業發展。積極爭取省財政專項資金,支持重點旅遊項目建設發展。各縣(市)區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有關規定安排旅遊發展專項資金,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旅遊公共服務和旅遊形象推廣。國家和省、市支持服務業、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節能減排、生態文明建設、文化遺產保護等專項資金使用,要統籌考慮旅遊企業與旅遊項目。各類農業示範基地、水利風景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文化、體育等建設資金,要注重與旅遊項目融合使用。加強對小微型旅遊企業和鄉村旅遊的信貸支持,鼓勵旅遊企業通過發行股票、債券和私募股權等方式籌措資金。
22.最佳化土地利用政策。加強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與旅遊規劃銜接,堅持節約集約用地,改革完善旅遊用地管理制度,推動土地差別管理與引導旅遊供給結構調整相結合。充分考慮重大旅遊項目、設施空間布局和用地需求,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優先向重大旅遊項目傾斜。探索建立重大旅遊項目與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項目的協作推進機制,對於符合增減掛鈎條件的重大旅遊項目,優先立項並給予政策扶持和技術指導。用好設施農用地管理有關政策,完善農業園區相關設施,提升園區旅遊功能。
23.強化旅遊人才隊伍建設。積極推進與省內外、國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一批旅遊管理人才培養基地。鼓勵校企合作,大力發展旅遊職業教育,通過訂單式培養、定向培訓等多種模式為旅遊企業培養專業人才。加強旅遊從業人員技能培訓和職業培訓,定期舉辦各類旅遊技能大賽。加快推進濟南旅遊專家智庫建設,為全市旅遊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鼓勵專家學者和大學生等積極參加旅遊志願者活動,將符合條件的旅遊服務從業人員納入就業扶持範圍,落實相關扶持政策。加強導遊隊伍建設,建立導遊信息化服務平台,提升導遊隊伍綜合素質,調整和完善導遊隊伍結構,重視複合型、多語種導遊人才培養和在崗培訓。建立健全旅遊人才評價機制,推動落實社會保險和旅遊行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逐步建立起導遊職級、服務質量與報酬相一致的激勵機制。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從本地區、本部門實際出發,解放思想,勇於創新,認真研究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強統籌協調,推進全市旅遊業持續健康發展。
附屬檔案:重點任務分工及進度安排表
濟南市人民政府
2015年8月9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