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聲母,音韻學術語。亦稱“濁音”“濁紐”,簡稱“濁”。指濁輔音聲母。傳統音韻學又根據是否鼻音、邊音和半元音,分濁聲母為全濁和次濁兩類。參見“全濁”“次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濁聲母
- 別名:濁音
濁聲母,音韻學術語。亦稱“濁音”“濁紐”,簡稱“濁”。指濁輔音聲母。傳統音韻學又根據是否鼻音、邊音和半元音,分濁聲母為全濁和次濁兩類。參見“全濁”“次濁”。
全濁聲母指中古漢語的濁塞音、濁塞擦音和濁擦音聲母,響音聲母稱次濁聲母或者清濁聲母。 在韻圖裡,全濁聲母包括並母、奉母、定母、澄母、從母、邪母、床母、禪母、群母和匣母,參見宋人三十六字母。更早的《切韻》時代,奉母...
全濁聲母不送氣說,音韻學學說。瑞典學者高本漢《中國音韻學研究》替中古全濁聲母並、定、澄、群、從、崇、船等構擬了送氣音[b‘]、[d‘]、[ɡ‘]等,並在他的上古音系裡另立一套不送氣全濁聲母,以示對立。陸志韋《古音說略...
古代全清、次清之間與全濁、次濁之間的區別特徵是不一致的,次清的“次”是就清聲母的送氣而言,與發音方法的氣流強弱相關;次濁的“次”則主要指非塞音、塞擦音、擦音類濁聲母,與發音方法的阻礙方式相關。古代學者關於聲母發音方法的...
全濁聲母包括並母[b]、奉母[v](宋及以後)、定母[d]、澄母[ɖ]、從母[dz]、邪母[z]、俟母[ʒ]、崇母[dʐ]、常母[dʑ]、船母[ʑ]、群母[g]、匣母[ɣ/ɦ]十三母。全清聲母包括幫母[p]、非母[f](...
定母(d)是中古漢語的一個聲母,屬舌音中的舌頭音,即端組,全濁聲母。該聲母在韻圖中列在一、四等,與列在二、三等的澄母互補。擬音 由於在大多數漢語方言、域外方音和對音中,定母的大多數字對應舌尖塞音,且定母為全濁音...
比如“公”中古聲母是g,現代讀gōng,“多”中古聲母是d,現代讀duō,凡中古次濁聲母(指m,n,ng,l等聲母)和全濁聲母平聲字,現代讀陽平,即第二聲,比如“明”中古聲母是m,現代讀míng,“駝”中古聲聲母是d,現代讀tuó。
1全濁聲母的清音化中古漢語的聲母共有三十七個,其中並(奉)、定、澄、從、邪、崇、俟、船、禪、群、匣十一母為全濁音,這些全濁音到了《中原音韻》時代全部變成了清音聲母。全濁音變為清音時因受到聲調的影響而發生了分化:其中塞音...
濁聲母 `b(白)、`d(達)、`g(茄)、`j(件)`s(賊)、`sh(十)、`h(汗)、v(房)m(門)、n(暖)、ng(鵝)、nj(銀)、l(林)y(藥)、w(滑)說明:1.勝浦話聲母分清濁兩套:清聲母(21個)相當於...
靖江方言具有全套的濁聲母,這是隸屬於吳語的一個顯著標誌,也是區別於國語的一個基本特徵。靖江人絕不會把“照相”說成“照像”,也不會把“地”寫成“的”,就是因為“像”和“地”是濁音聲母,“相”和“的”是清音聲母,在...
並與竝古音不同,“並”是清聲母,“竝”是濁聲母,用為音韻學聲紐代表字,中古音韻三十六字母表和《廣韻》聲類中的“竝”,不宜改為“並”。 (基本信息主要參考資料 [2] ) 中文名 並 拼音 bìng,bīng 部首 丷 五筆 UAJ 倉...
《中原音韻》音系的聲母有21個,韻母有46個,分陰陽上去4個聲調。與中古音相比,聲、韻、調的變化情況是:①中古全濁聲母變成同部位的清音(全清、次清);②中古唇音分重唇、輕唇兩類8個聲母,這時變成[p]、[p‘]、[m]、[f...
中古清聲母字歸陰,濁聲母字歸陽。例如:“刊、苦寒切。”下字“寒”是陽平字,但被切字“刊”讀陰平,這是因為上字“苦”是中古清聲母字。又如:“壇,徒乾切。”下字“乾”是陰平字,但被切字“壇”讀陽平,這是因為上字...
上、去、入各分陰陽的 8個調相對應;老借詞中,古漢語全濁塞音和塞擦音聲母今讀不送氣清音,全部古濁聲母(除“匣”母)字都讀雙數調。古“幫”系聲母今分輕重唇(分f和p等);“精”組聲母大多數讀為“端”組聲母,“心”...
藏緬語族的許多語言也有因清濁分聲調的現象,清濁對立造成聲調的分化,往往是清聲母使聲調變高,濁聲母使聲調變低。如藏語拉薩話分高低兩類調,其分化與清濁聲母有關,高調來源於清聲母,低調來源於濁聲母。壯語武鳴話中平、上、去、入...
官話音,明初《洪武正韻》尚保留中古全濁聲母、輔音韻尾(-p、-t、-k、-m、-n、-ŋ)和四聲格局,不久,這些都被改變。其後數百年間官話的聲母和聲調相對穩定——* 聲母:共21個。全濁聲母消失,平聲變成送氣清音,仄聲變成不...
冀魯官話區主要的特點是大都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聲調,古平上去三聲和古入聲濁音聲母字的演變情況各地基本相同。即古平聲清音聲母字今讀陰平,濁音聲母字今讀陽平;古上聲清音聲母字和次濁聲母字今讀上聲;古上聲全濁聲母字和古...
1. 古全濁聲母今多讀不送氣清音;2. 古不送氣清音今多讀濁內爆音;3. 精組聲母讀塞音及邊擦音(或齒間音);4. 聲調數目一般有9-10個。辭彙也很有特點。與廣州話差別較大,操語雙方對話溝通交流比較困難。關於“勾漏”勾漏,...
典型中原官話與國語在聲母、韻母和用詞上差距較大,嚴格區分尖團音。主要以古入聲清音聲母和次濁聲母字今讀陰平,古全濁聲母字今讀陽平的入聲歸派方式是中原官話區的劃區標準。中國方言蘭銀官話 蘭...
如藏語安多方言,一般是清聲母音節讀高調,濁聲母音節讀低調,例如hkɑ⁵⁵(困難),抰ɡɑ¹¹(高興)。聲調的分類與分化同聲母清濁的關係最密切,此外,還與元音的鬆緊和長短、韻尾的特點等都有關係。如藏語的聲調因聲母的...
濁音清化 濁音清化,音韻學術語。指從中古到近代、現代,北方話等方言中除了次濁聲母[m、n、l]和一部分[ŋ、
古全濁聲母仍讀全濁,這是吳語區別各大方言的標誌。和大部分吳語一樣,太倉話保持塞音三分(全清、次清、全濁)、擦音二分(全清、全濁)的特點。古精組、知組、莊組、章組聲母均讀平舌。古精組逢洪細音今均不齶化,如:精...
唐山話主要的特點是古入聲次濁聲母字今讀去聲/陰去,全濁聲母字今讀陽平。清音聲母字多歸陰平和上聲,這也是冀魯官話保唐片的主要特點。 多數點能在字組末尾或輕聲前區分陰去陽去,具體規律是古清去字歸陰去,古全濁上聲字和古濁去...
零聲母 ═(安)聲母系統的特點 宋初汴洛音聲母系統的特點是:①中古全濁聲母已經清化;②中古“知”系“照”系兩種聲母已經合流為[堮]、[堮 ]、[惼];③中古“非敷奉”3個聲母已完全合流為 [f]。從總體上看已經相當接近《...
[1-2] 典型中原官話與國語在聲母、韻母和用詞上有一定差異,嚴格區分尖團音。 主要以古入聲清音聲母和次濁聲母字今讀陰平,古全濁聲母字今讀陽平的入聲歸派方式是中原官話區的劃區標準。 中原官話主要分布於河南大部、河北南部、山東...
聲母濁音清化,古全濁聲母逢塞音、塞擦音,洪巢片、西部黃孝片一般平聲讀送氣清音,仄聲讀不送氣清音;通泰片、東部黃孝片不論平仄一律讀送氣念清音。 除通泰片及鹽城地區和湖北的蘄春黃梅武穴外,大部分地區泥來母[n]、[l]不分。 疑...
由於受到周圍方言尤其是江淮官話的影響,宣吳內部出現了很大差異,太高小片的古全濁聲母沒有通音化,石陵小片有的點有清化,銅涇小片則都通音化了。銅涇小片古全濁聲母大部分演變為gh聲母,有的也夾雜原來的聲母。辭彙特徵 1....
秦皇島話主要的特點是古入聲次濁聲母字今讀去聲/陰去,全濁聲母字今讀陽平/平聲。清音聲母字文讀多歸陰平/平聲,白讀多歸上聲,這也是冀魯官話保唐片的主要特點。南部方言區能在單字或字組末尾和輕聲前區分陰去陽去,具體規律是古...
“三聲” "入派三聲"具體情況是:全濁聲母入聲字歸陽平,次濁聲母入聲字歸去聲,清聲母入聲字分派到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各調中去。如“逼、急、立”均是古入聲字,發展至 今,這幾個字國語的讀音聲調已分別演變派入平上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