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落金陵南京卷》是2013年黃山書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潮落金陵南京卷
- 作者:常亞紅 撰文·攝影
- 類別:文化類圖書
- 出版社:黃山書社
- 出版時間:2013年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46132143
《潮落金陵南京卷》是2013年黃山書社出版的圖書。
《潮落金陵南京卷》是2013年黃山書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中國名人故居遊學館:潮落金陵·南京》主要遴選了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的50多位近現代人物,著力予以介紹。李香君、曹雪芹、魏源、李宗仁、蔣介石、陳裕光、賽珍...
《中國名人故居遊學館:潮落金陵·南京卷》主要以近現代名人故居為主。南京的名人故居主要分三類:一類為文化名人故居,一類為政界官員故居,一類為軍界名流故居。從歷史的沿革來看,有古代的、近代的和現當代的。內容簡介 《中國名人故居遊學館:潮落金陵·南京卷》主要遴選了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的50多位近...
《中國名人故居遊學館。南京卷。潮落金陵》是中國畫報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讀圖時代 內容簡介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古往今來,滄桑變換,在南京留下過足跡的名人如恆河沙數,安身立命的也若星河燦爛。其中一些人的老屋舊宅已灰飛煙滅,蕩然無存。那些保存下來的,歷經歲月的沖洗,跟當初的規模、格局相比,已...
《金陵圖》描繪宋代南京城市風貌的清代宮廷寫實風俗畫長卷。《金陵圖》有三個存世版本,分別為清代宮廷畫師謝遂、楊大章、馮寧繪製,其中謝遂、楊大章版《金陵圖》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馮寧版現藏於德基藝術博物館。乾隆執政末期,先後命宮廷畫師謝遂、楊大章、馮寧多次仿繪《金陵圖》。三版作品皆被收錄於《石渠寶笈》...
《金陵懷古》是中國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詩作。此詩前半部分寫所見之景,點出與六朝有關的金陵名勝古蹟,以暗示千古興亡之所由;後半部分通過議論和感慨借古諷今,揭示出全詩主旨。全詩鍊字精妙,感慨深沉。作品原文 金 陵 懷 古 潮滿冶城渚,日斜征虜亭。蔡洲新草綠,幕府舊煙青。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後庭花...
《金陵覽勝詩考》是2021年南京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以南京名勝古蹟為目,摘錄歷代方誌及各家之書,研究名勝的始未、沿革,證同辨異,繼以作者個人實地觀覽後所作的詩篇,徵引豐富,內容鮮活,使得本書成為涉山之寶筏、閱古之慧燈,不僅可以對後人遊覽提供參照,也為南京地方風物研究保存了珍貴史料。圖...
1947年生於江蘇省南京市,祖籍山東濟寧。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曾任南京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政協南京市第十一屆委員。南京書畫院特聘畫家。人物經歷 王長富 1947年生於江蘇省南京市,祖籍山東濟寧。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曾任南京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政協南京市第十一...
地擁金陵勢,城回江水流。當時百萬戶,夾道起朱樓。亡國生春草,王宮沒古丘。空餘後湖月,波上對瀛州。其三 六代興亡國,三杯為爾歌。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陽多。古殿吳花草,深宮晉綺羅。並隨人事滅,東逝與滄波。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長安:唐以後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這句是說金陵(今江蘇南京)在...
第二卷 舊夢新怨,一支金陵散曲 (1937年2月—1937年6月)第三卷 “八·一三”前後,那個不平凡的夏天 (1937年6月—1937年8月)第四卷 意馬心猿,蟄居流離 (1937年8月—1937年11月)第五卷 滔滔洪波曲,武漢有低調 (1937年11月—1937年12月)第六卷 啊!血雨腥風南京城 (1937年12月)第七卷 ...
第二卷 舊夢新怨,一支金陵散曲 (1937年2月—1937年6月)第三卷 “八·一三”前後,那個不平凡的夏天 (1937年6月—1937年8月)第四卷 意馬心猿,蟄居流離 (1937年8月—1937年11月)第五卷 滔滔洪波曲,武漢有低調 (1937年11月—1937年12月)第六卷 啊!血雨腥風南京城 (1937年12月)第七卷 ...
第一卷 『雙十二』,狂飆從西安來 一 二 三 四 五 第二卷 舊夢新怨,一支金陵散曲 一 二 三 四 五 第三卷 『八·一三』前後,那個不平凡的夏天 一 二 三 四 五 第四卷 意馬心猿,蟄居流離 一 二 三 四 五 第五卷 滔滔洪波曲,武漢有低調 一 二 三 四 五 第六卷 啊!血雨腥風南京城 一 二...
出版有《周廣中畫集》《周廣中國畫山水》《江蘇山水畫名家-周廣中卷》藝術簡歷 2000年國畫作品榮獲“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80周年”海內外書畫大展賽銀獎。2006年作品入選江蘇省體育美展。2009年5月山水畫《夏山飛瀑》入選金陵五月風書畫展。2009年9月山水畫作品在南京市美術館入展《慶祝建國60周年》作品展和作品集。2...
淮浦縣渡口的樹木也斷了,金陵江潮海退去猶如海門,寬闊空濛。邊防要的文書還沒有傳來捷報,卻只能遙望萬里中原。創作背景 李東陽成化八年(1472 年)的南行北返中,於南京、鎮江等地名勝多所遊覽,此詩則是詩人與友人游鎮江甘露寺後寫下的一首七律。作品賞析 整體鑑賞 這首詩的妙處在於元一處寫到甘露寺,詩人...
道光二十四年(1844)五月,馮桂芬為廣西鄉試正考官,旋丁母憂,服闋,曾任金陵“惜陰書院”山長。道光二十四年,典廣西鄉試,得士多名宿。道光二十八年(1848),馮桂芬重返京城。鹹豐三年(1853),太平天國於南京建都,他則被指派於南京附近的蘇州,協助組織軍隊與太平軍對抗。鹹豐十年(1860),太平軍攻下蘇州,...
朱存,生卒年不詳,金陵(今江蘇南京)人。南唐保大時,取吳大帝及六朝興亡成敗之跡,作《覽古詩》二百章。人物生平 朱存,生卒年不詳,金陵(今江蘇南京)人。南唐保大時,取吳大帝及六朝興亡成敗之跡,作《覽古詩》二百章。《宋史·藝文志》著錄為《金陵覽古詩》二卷。《輿地紀勝》卷一七引其詩,稱“本朝...
《秦淮雜詩》是清朝詩人王士禎所作的一組七絕詩,原詩共二十首,《漁洋精華錄》收錄十四首,今從。該詩是順治十八年春三月間,作者二十八歲時,客居金陵所作。秦淮,即秦淮河,乃長江下游支流,有東、南兩個源頭,在秣陵關附屬檔案匯合北流,經今南京市區西入長江。晚明時期,金陵是當時全國妓業繁華之地,而秦淮河...
朱貴成,筆名阿貴,人稱金陵畫魚人,1957年出生於南京,因為魚尤其是鯉魚畫得好,他被稱為“中國畫鯉第一高手”。現為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副會長、南京亞東書畫院秘書長。自幼酷愛繪畫,刻苦自學,攻研山水、花鳥,尤擅長畫工筆鯉魚。個人簡介 近年作品常被印成掛曆、郵票或刊於報紙、雜誌。
2006年 《中國當代美術全集》收錄作品十餘幅,同年於宜興美術館、南京太平天國博物館舉辦個人畫展。調入江蘇省國畫院。2007年 參加江蘇省文化廳舉辦的“筆墨新旅·萬里寫生”活動,四幅作品入選 ,一幅作品獲一等獎。同年參加金陵百家展、第三屆全國畫院作品展、江蘇省國畫院建院五十周年展、全國強勢媒體年度推薦書畫家...
而其中以金陵(今南京)的盜版者為最多,為了便於交涉,李漁索性在康熙元年(1662年)左右離開了杭州,舉家遷往金陵。寓居金陵 清康熙元年(1662年)前後,李漁離開杭州,來到南京,開始了他文化事業上的全新時期。李漁先暫居金陵閘,後來在孝侯台邊購得一屋,因“地止一丘”,故取名為芥子園,取“芥子雖小,能納...
德基藝術博物館立足中國南京,依託德基集團近三十年有序收藏,逐步融匯中國古代、金陵在地性、中國及國際現當代三大方向,構建豐富多元的館藏、研究與展覽體系,於2017年正式面向公眾開放。基於自身特性,博物館力圖跨越文化與時代的邊界,介入不同時期的歷史圖景,回應全球藝術進程的變化發展,將南京置身於世界藝術交流的...
在當代金陵畫壇,不乏畫山水的偶試花鳥或專攻花鳥的淺嘗山水的畫家,但像尚連璧那樣兩者皆擅皆精的畫家卻是絕無僅有的。他正是於此另樹一幟,別開生面,煥然出新。丁濤(南京藝術學院教授):首先我感到這次展覽很有特點,從布展到這個座談會的舉行都很特別。尚連璧先生作品本身的大氣豪情引起了大家的共鳴,連...
鐘山:即今天江蘇南京的紫金山。因南京古稱金陵,所以鐘山又名金陵山。秣(mò)陵:南京市的舊稱。蔣子文:東漢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人,曾為秣陵尉,在鐘山下因鎮壓起義軍而戰死。吳大帝:三國吳帝孫權死後諡號大皇帝,因此稱吳大帝。封曰蔣侯:據說到孫權建都建業時,蔣子文死後屢顯靈異,孫權就封他為中都侯...
州治在今安徽和縣),途中創作了與南京有關的“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的七言八句《西塞山懷古》;寶曆二年(826年)冬,劉禹錫罷和州刺史,徵召回洛陽,返洛之前,他宿願得償,暢遊了南京(劉禹錫親歷南京,這是唯一可考的一次),並寫出了“潮滿冶城渚,日斜征虜亭”的四聯八句《金陵懷古》、“...
2007年作品《耕讀人家》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金陵百家”畫展。2008年作品《浦江春色》、《太湖秋色》被第29屆奧組委發行“迎奧運”特種紀念 郵票。2008年作品《江南春曉》、《江南秋色》被中央辦公廳收藏。2010年作品《漫步北高峰》參加中國美協主辦的“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全國中國畫 作品提名展。2010年作品《長陵...
由南京避居南陵時夜行船上跟見耳聞的江南風物、水聲櫓聲,逃難香港路遇敵機轟炸的緊張和金娣的慘死,都是很好的例證。河南天災人禍的描寫堪稱觸目驚心;至界首,則又是一番景象。那個當年貪污受罰的法官褚之班,在這裡混個閒差卻從難民中娶妾買婢,舒適地活著,活得滋潤。他對童氏父子的接待不乏故交情味,幾分...
其個人傳略收入編《中國美術家大辭典》、《中國當代國畫家大辭典》、《中國當代名人錄》、《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中華人物大典》、《東方之子》、《科學中國人·中國專家人才庫》、《跨世紀人才叢書》,及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江蘇人民廣播電台、金陵之聲廣播電台、南京電視台、中國南京衛視節目均作了專題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