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江花鼓戲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從清朝道光年間開始,在江漢平原民間歌舞說唱的基礎上,不斷吸收其他劇作的劇目、聲腔和表演而逐漸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地方藝術瑰寶——花鼓戲,迄今已有150餘年的歷史。其唱腔曲牌約有八十多種,是湖北省三大地方劇種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潛江花鼓戲
- 類型:傳統民間藝術
- 時間:清朝道光年間
- 地區:江漢平原
潛江花鼓戲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從清朝道光年間開始,在江漢平原民間歌舞說唱的基礎上,不斷吸收其他劇作的劇目、聲腔和表演而逐漸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地方藝術瑰寶——花鼓戲,迄今已有150餘年的歷史。其唱腔曲牌約有八十多種,是湖北省三大地方劇種之一。
潛江花鼓戲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從清朝道光年間開始,在江漢平原民間歌舞說唱的基礎上,不斷吸收其他劇作的劇目、聲腔和表演而逐漸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地方藝術...
花鼓戲,中國地方戲曲劇種,是全國地方戲曲中同名最多的劇種,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戲。湖北 、安徽、 江西 、河南、陝西等省亦有同名的地方劇種。在眾多名為“花鼓戲”...
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原為潛江市荊州花鼓劇團,成立於1956年。1993年經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升格為湖北省實驗花鼓劇院。2012年劃轉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天沔花鼓戲又稱沔陽花鼓戲,荊州花鼓戲,是一種湖北的地方傳統劇種。誕生在湖北中部的天門、沔陽一帶,這一帶平原遼闊 ,湖 港交織,歌天沔花鼓樂一起千人應和,是...
荊州花鼓戲,湖北省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荊州花鼓戲曾稱沔陽花鼓戲,1954年定名為天沔花鼓戲,1981年改稱荊州花鼓戲,形成於清道光年間,迄今已有...
沔陽花鼓戲,俗稱花鼓子,中路花鼓戲。清道光年間起源於湖北沔陽州,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湖北省江漢平原一帶備受觀眾喜愛的傳統戲曲劇種。...
詩人出生、生活在潛江,寫作帶有一定的地方色彩,充滿了對鄉土的愛和對親人的愛。...潛江的油菜花 潛江花鼓戲 潛半夏 火車開進油菜花海 在潛江桃林,給每一朵...
仙桃花鼓戲又稱沔陽花鼓戲,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藝術。沔陽(現名仙桃市)位於湖北中心腹地,漢水之南,一眼平川,百里沃野.內有通順河,通州河、東荊河流經,溝渠網...
胡新中, 國家一級演員,第14屆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梅花獎獲得者.1953年出生於湖北天門。1969年考入湖北省潛江荊州花鼓劇院,1974年以《平原作戰》在湖北省現代戲...
“花鼓戲”、“江漢平原皮影戲”、“潛江民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潛江豐厚的文化底蘊,與湖北館所體現的楚文化一脈相承。...
潛江民歌是湖北省的傳統民歌。指流行於潛江市境內,由當地勞動人民在勞作、生活及...四、戲劇傳承:荊州花鼓戲、皮影戲中吸收、借鑑潛江民歌入戲傳播。...
花鼓子戲舊稱沔陽花鼓戲、天沔花鼓戲,是湖北省的三大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形成於清嘉慶年間,已有一百多年歷史。...
潛江花鼓戲 從清朝道光年間開始,在江漢平原民間歌舞說唱的基礎上,不斷吸收其他劇作的劇目、聲腔和表演而逐漸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地方藝術瑰寶——荊州花鼓戲,迄今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