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荊州花鼓戲發端於清代
沔陽州,即現今的仙桃、天門、潛江一帶。鬧年的花鼓、採蓮船、蓮花落、敲碟子等民間歌舞與“一人唱,眾人和”的
薅草歌為主流的田歌和
三棒鼓、
漁鼓、
道情等民間說唱,共同構成了荊州花鼓戲的源頭。
這種民間藝術形式隨著歷史的演變以及民俗文化的延續,逐漸形成一種謀生手段,農民在農閒時以此作副業,出外跑場趕會,進而以一醜、一旦的踏高蹺作平地演出,因此形成劇種的先始形態。後在長期的“平台”演唱以及與其他劇種的交流演出中,吸收了一些“三小戲”,在劇目得以發展的同時,其表演行當也逐步增加。從以往的小丑、小旦行當,增加了小生行當,因此劇目內容得以豐富,藝術類型更具戲劇化,人物性格以及劇目思想更具深度,演出形態和規模得以擴大和豐富,形成一個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劇種。
從古楚國開始,這裡的民間歌舞便比較繁盛,明清時期,豐富多彩的民間歌舞,異彩紛呈的說唱等融合,孕育形成了荊州花鼓。建國之前,荊州花鼓戲大體經歷了原始萌芽的“田園時期”和幫腔、鑼鼓伴唱的“草台時期”。
清道光年間(1821—1850),是荊州花鼓的“田園時期",花鼓戲尚未形成“劇”,此間花鼓叫“沿門花鼓”或“地花鼓”。天門沔陽,常發洪水,“
沙湖沔陽州,十年九不收”,災民外出逃荒要飯常唱花鼓,故《沔陽州志》云:“穿街過市流浪苦,沿門乞生唱花鼓。”“沿門花鼓”的稱謂也就由此而來。“田園時期”的花鼓藝人所唱之曲大都來自田歌,即流行於江漢平原的薅草歌。除薅草歌外,當地民間還流行高蹺、採蓮船、蚌殼精、三棒鼓、漁鼓、敲碟子等說唱歌舞藝術,這些豐富的民間歌舞說唱逐漸演變為二人化妝說唱表演,即“田園時期”的花鼓戲。當時,花鼓戲主要演唱《十枝梅》《思兒》等單篇詞。
清同治、光緒年間(1862—1908),花鼓戲藝人不斷吸收漢劇、越調等劇種的劇目、聲腔、表演,職業藝人驟增,“七慌八忙九停當”的戲班也增多,“田園時期"的花鼓進人“草台時期”。“草台時期"的花鼓戲在聲腔、劇目、演出和藝人等方面均有較大發展,這一時期的花鼓戲聲腔已有“高腔"、“圻水腔”、 “四平調”、 “打鑼腔"四大主腔和一百多種小調;劇目也豐富起來,出現了十八個“水半本”;演出也從“單篇戲”發展到"對子戲”和“三小戲”,常演的劇目有《掐菜薹》、雙撇筍》、《三官堂)等;另外出現了自成一家的藝人。
辛亥革命前後,天門、沔陽和潛江一帶民間藝 人發起並組織一批花鼓戲班社,演出活動由農村向市鎮發展。1909 年,花鼓戲第一次到漢口火車站等地演出《站花牆》、《柳林寫狀》等。1917 年藝人陳新苟、陳加林等二十餘人再進江城,在著名的共和昇平樓演出,引起轟動,但因當時反動統治者和流氓無賴的橫加迫害,未能在漢口站穩腳跟,這嚴重影響了荊州花鼓的發展。
不幸的是,花鼓戲經常被視為“淫戲”而遭到禁演,較大的查禁活動有兩次,一次發生在同治二年(1863年),一次發生在1945年前後。多次查禁使得花鼓藝人或回家務農,或流落他鄉,很多花鼓戲班被迫解散,到建國前夕瀕臨滅絕。
1952年9月,全國各地展開以“改戲、改人、改制”的戲劇改革運動,同時在武漢舉辦了“中南地區第一屆戲曲觀摩會演" ,荊州花鼓戲同楚劇、雲夢花鼓和黃梅戲等被劃為“小戲”,同漢劇、南劇等“大戲”共同支撐起色彩紛呈的荊楚戲劇。
1954年,湖北省戲曲改進委員會正式將這個劇種定名為“天河花鼓戲”,1981年改名為荊州花鼓戲。
文化特徵
腳色
荊州花鼓戲早期的腳色行當主要為小生、小丑、小旦。後來隨著劇目的變化,形成小生、生腳、正旦、花旦、醜5個行當。其表演自由靈動,輕鬆活潑,充滿濃郁的地方情調和民間生活氣息,有“摘花”、“帶彩”、“咬碗”等特技。
唱腔
荊州花鼓戲音樂屬打鑼腔系,其唱腔分主腔和小調兩大類,主腔屬於板腔體,包括高腔、打鑼腔、四平腔、圻水腔等;小調分單篇牌子、專用曲調、插曲三類,樂曲短小,旋律優美,節奏輕快,色彩豐富。荊州花鼓戲傳統的演唱形式為“一唱眾和,鑼鼓伴奏”,唱腔高亢樸實,曲調音域寬闊,旋律進行中大跳較多,男女唱腔都以本音結合假嗓演唱,“唱、幫、打”三者緊密配合,形成獨特的演唱風格。
其主要聲腔【高腔】是在當地流行的【薅草歌】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戲曲聲腔(而並非指習稱之弋陽腔系統的高腔)。【高腔】表現力豐富,音樂承載力強,擅於表現多種人物的不同情緒。【圻水腔】凝重、端莊,在表現“大派”人物性格方面有其獨有的藝術表現力。【高悲腔】實為高腔的反調,是荊州花鼓戲旦角行當的專用腔,多用於勞動婦女傾訴悲傷情緒時使用。【四平】多富於跳躍性,而【還魂腔】和【打鑼還魂腔】多反映於悲痛之至的情緒。【小調】則更多的具有一番出神入化的藝術色彩。其【站花牆】、【摘花調】、【繡荷包】等均是廣為流傳、膾炙人口的代表曲目。在民間盛傳著“聽了花鼓戲的喲喂喲、害起病來不吃藥”的美譽。
樂器
荊州花鼓戲主要伴奏樂器包括邊鼓、竹梆、鈸、大鑼、馬鑼、小鑼、嗩吶等,打擊樂器的曲牌約有二十多種。
代表劇目
荊州花鼓戲的劇目據統計有197出,包括《抽門閂》、《掐菜苔》、《告老爺》、《站花牆》、《雙撇筍》、《打蓮湘》、《江漢圖》、《賀端陽》、《打補釘》、《戲蟾》、《三官堂》、《辭店》、《陰審》、《告經承》等。
分布地區
荊州花鼓戲是江漢平原知名的地方戲曲,主要流行在仙桃、天門、潛江、洪湖、監利、京山、鐘祥、漢川、嘉魚、蒲圻、通城、漢陽等地,演出活動則覆蓋荊楚之地大部分地區,也有戲班到湖南北部和河南南部等地演出。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荊州花鼓戲作為湖北省的重要地方戲曲之一, 不僅深刻的體現著荊州及荊州地區乃至荊楚大地的曲藝文化的精髓。同時也深刻的反映了生活在江漢平原的廣大人民民眾對曲藝文化的需求和熱愛。從荊州花鼓戲的起源及所具有的基本特徵看,它與中國戲曲發展史是極為“對應”和“吻合”的。楚地有《九歌》,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說,《九歌》之曲,是“後進戲曲之萌芽”。在地下沉睡了二千四百多年才出土的編鐘面前,領略楚先民最早創造的完整的十二樂音體系時,完全可以例證江漢平是歌舞音樂的王國。明清時期,中國戲曲舞台不再是傳奇戲的天下,而就在此此時期 ,荊州花鼓戲萌芽、發展和形成。她與同處荊楚大地的漢劇、楚劇以至京劇是親緣是血親。因此,發掘搶救和保護完善荊州花鼓戲具有見證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生命力的獨特價值,對於豐富和完善中國戲曲史 、中國音樂史以及挖掘荊楚民間文化藝術都將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
傳承現狀
荊州花鼓戲紮根於江漢平原沃土,21世紀前後,荊州花鼓戲遇到了不可抗拒的危機,發掘、搶救荊州花鼓戲對於荊楚民間文化藝術的傳承保護和研究至關重要。
傳承人物
胡新中,男,漢族,1953年生,湖北天門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湖北省潛江市申報。申報項目:荊州花鼓戲。
潘愛芳,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湖北省仙桃市申報。申報項目:荊州花鼓戲。
李春華,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湖北省潛江市申報。申報項目:荊州花鼓戲。
保護措施
研究整理
1981年,成立荊州花鼓戲學會,加強了藝術研究工作。荊州行署文化局組織了名藝人講習會,整理傳統劇目和表演藝術經驗;對優秀傳統劇目進行了實況錄相; 編輯出版了荊州花鼓戲音樂集成,對傳統唱腔進行蒐集和錄音整理。整理改編後的優秀傳統戲《站花牆》,更名《花牆會》,由珠江電影製片廠拍攝成彩色戲曲片在全國發行放映。
人才培養
監利縣荊州花鼓戲藝術研究所開展了“戲曲進校園”活動,在當地一所學校進行授課,並將部分學生送到武漢培訓,以加大對花鼓戲藝術人才的培養。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其創作劇目《家庭公案》轟動首都北京。《原野情仇》、《鬧龍舟》、《荷花洲頭》、《十二月等郎》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獎”等國家級獎項。
1984年1月,潛江市荊州花鼓劇團創作的現代戲《家庭公案》,經文化部安排率先晉京,連演十四場,受到了中宣部、文化部、中國戲協以及首都文藝界、新聞界、政法界和廣“大觀眾的高度讚揚,被譽為是“難得的好現代戲”。
1997年和1998年,《原野情仇》先後榮獲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和中國文華新劇目獎,劇中三名主演胡新中、李春華和孫世安分獲中國戲劇梅花獎和中國文華表演獎。
演出活動
1986年11月,荊州花鼓劇團進京在全國政協禮堂演出了新編歷史戲《海峽情》。
1987年4月,天門市荊州花鼓劇團進京演出了現代戲《水鄉情》,並首次進中南海禮堂演出。
1988年9月,仙桃市荊州花鼓劇團進京演出了現代戲《向老三招婿》。
1990年10月,潛江市荊州花鼓劇團應邀進京參加慶祝曹禺從事戲劇活動六十五周年,演出根據曹禺同名話劇改編的花鼓戲《原野》(後改為《原野情仇》)。
1996年,花鼓戲《原野情仇》第二次晉京為全國第六次文代會演出,並先後應邀為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戲劇學院、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演出。
2016年11月17日,湖北省荊州花鼓戲藝術節在潛江開幕,期間,花鼓戲《焚香記》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