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昌煦,光緒二十四年(1898)進士,留學日本,歷任翰林院編修,國史館協修,武英殿協修,大總統府顧問,北京燕京大學法律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政治學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昌煦
- 逝世日期:1958年1月3日
- 主要成就:光榮當選為蘇州市第四屆人民代表
- 性別:男
簡介,艱辛歷程,愛國,正氣凜然,晚年,評語,作書,作品欣賞,
簡介
大約半個多世紀以前,蘇州皮市街上常見得到一位古稀老人,三綹短須,身穿一襲褪色灰袍,或手提菜籃,或肩負斗米,踽踽行於長街。一般人看他僅覺老而清寒,然明眼人卻能覺出他有一種超凡的氣度。他,就是蘇州晚清翰林、曾經留學日本的近代書法家、詩人潘昌煦先生。
上一輩人提到潘昌煦(字由笙)先生,大多會肅然起敬。因為先生的一生,即是“正氣”與“耿直”的化身。從日本留學回國後,他在北京政府大理院任刑庭庭長,當時他就提出“司法獨立”理念,由於當局政府腐敗而未被重視。先生辦案剛正不阿,鐵面無私,不但為舊法學家所推崇,也受新法學家所欽敬。後因目睹國事日非,人事更非,自己不屑與那些阿諛奉承、弄虛作假之小人為伍,毅然辭職,到燕京大學任法學教授。其時“燕大”可謂蘇州人才薈萃,顧頡剛、郭紹虞等都在燕大執教,在學術詩文方面,他們常與潘昌煦先生相互研討;顧廷龍先生那時也在燕大學習,時常向潘先生請教詩文。
艱辛歷程
在“燕大”執教五年之後,潘先生告老回鄉,感覺蘇州故鄉才是自由天地。他的道德文章,曾在蘇州知識分子心目中占有相當地位。但他並不以此為傲,相反卻息影故里,過起了淡泊無為的生活——除了以詩文抒發心聲之外,就是與夫人並肩下廚,共操井臼……仿若生活於陶淵明的詩境裡而自得其樂,他在《倦遊集·探梅》詩中云:
羅浮一夕起相思,
行遍山巔與水湄。
老乾最憐虬欲臥,
清香應許鶴先知。
春風破冬花宜早,
殘雪禁寒萼較遲。
奚事縋幽還鑿險,
但逢籬落即題詩。
另一首《問梅》詩中有句:為愛亭亭一樹花/期通款曲依窗紗/幾生修到詩人婦/何處移來隱士家……先生在這兩首詩中,坦露自己愛梅之清逸與風骨,為探梅、問梅,不惜“縋幽還鑿險”“行遍山巔與水湄”“但逢籬落即題詩”,愛得如此刻骨銘心,正是潘先生“梅如其人,人如其梅”的詩人情愫;作為詩人的他,還以隱士自喻,有著以梅為妻的遐想:“幾生修到詩人婦,何處移來隱士家﹖”先生的夫人出身無錫盪口名門華家,賢慧溫文,勤於治家,與先生相濡以沫,樂於清貧,稱其“梅妻”甚是恰當。潘昌煦先生回鄉過著“大隱隱於市”,不求聞達於“時人”的生活,與夫人知心相伴,其樂融融。“朝汲溉釜?,夕汲灌蔬圃”抑或是他與夫人一天生活勞動的寫照;“重累桓少君,百年共辛苦”流露其憐愛夫人,怕其不勝勞累,暗暗企盼與她共渡“百年艱辛”路程。
愛國
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蹂躪到蘇州,潘先生在《芯廬遺集·淪陷詩存·行汲》詩中,表明堅貞不屈的民族節氣:“湛湛井華水,疏桐蔭庭戶。見此毛髮清,吾何在泥土﹖”寓意井水那么清澈,而自己身處黑暗渾濁之中(淪陷區內),詩人發出何時能見“朗朗乾坤”之慨嘆。蘇州淪陷之初人鬼殊途,有大義凜然者,也有賣身投靠者,魚龍混雜。蘇州名士張仲仁組織“老子軍”時期,平日深居簡出的潘昌煦先生,毅然走出家門樂意追隨;仲仁前輩創辦“難民救濟所”,潘先生同樣不辭辛勞,奔走於城鄉收容難民……此後,當張仲仁化裝離開蘇州奔赴內地,潘先生繼又“大門不出”了,並作《淪陷詩存·戊寅放歌》一詩表明心跡:“從此盡多天下事,請君莫問草間人。”儘管,潘昌煦先生髮表了“足不出戶”的嚴正聲明,但他並不生活在“真空”里,社會上一些任“偽職”卻又恬不知恥的傢伙,有事無事總會找上門來。潘先生一般“概不接見”,更有甚者上門四五次,卻始終見不到潘先生一面,有一次,一位曾經與他有過交往、而今卻在敵偽中另謀高就的人前來拜見,潘先生讓夫人出面謝絕,稱“道不同,還是不見為好吧”。先生“橫眉冷對”濁世,對各種登門求教、求事、求“墨寶”之人嚴格“區分”,凡漢奸、市儈、發國難財者,他不但隻字不寫,甚至常常罵出門去……先生自律有信條:寧守清貧,絕不合污。他曾在《淪陷詩存·執炊》詩中雲,“豈不悅甘肥,懼足傷廉潔”——先生為自己的崇高操守,寧願清貧一生。
抗戰勝利的喜訊傳來後,潘先生喜出望外,精神面貌為之一振。但其後又逢“亂世”腐敗,物價飛漲,民不聊生,先生重又陷入失望苦惱中……那年我從上海放假回家去看先生,他告訴我一樁“幽默”說:“近日吳縣成立參議會,派人來邀我參加,我回答他們‘你們到城隍廟裡請城隍爺,豈不更好?’”先生的狷介性格,誠如郭紹虞教授為他作“序”所贊:人必有有所不為之操,而後具堅貞不移之節,而後能發為沈鬱感憤之詩……今讀先生詩“首鼠憐餘子,爛羊成列侯”之句,言隨心碎,聲與淚俱,先生耿介之操,嚴正之氣,亦無不流露於字裡行間,因以知詩品之高。
正氣凜然
當年江蘇省偽省長李士群死亡,按照俗例以邀請翰林“點主”為榮,於是,李士群手下一幫爪牙上門,對潘先生威逼利誘,當時的“境況”下,先生只需朱筆一蘸,豐厚的酬金即刻到手,倘若託辭拒絕,難免“殺身大禍”臨頭。但先生“富貴不淫,威武不屈”,儼然“大隱”又“無畏”,以“凜然正氣”震懾惡勢力,在蘇州人心目中豎起“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勇者形象。郭紹虞教授曾為潘昌煦先生的詩集《芯廬遺集》作序,讚揚他“安貧樂素,嚴辨是非”的民族正氣。潘先生痛恨鄙視當年那些漢奸“新貴”與奸商等,卻非常熱心與平頭百姓相親相融,尤其對年輕人關懷備至,顧廷龍先生在《芯廬遺集》的題跋中,憶及向潘先生請教學問,“乃承不棄鄙陋,引交忘年。”
晚年
1949年蘇州解放,在成立蘇州市政治協商會之初,大家仰慕潘昌煦先生為人處世光明磊落,每逢“政協”開會都邀請他參加,先生總是欣然出席,為政府建言獻策,暢陳己見;1953年,他還光榮當選為蘇州市第四屆人民代表。此後不久,先生實因年事已高,且又多病,臥床不起長達五年之久,1958年1月3日,潘昌煦先生與世長辭,享年86歲。
評語
先生生前寫詩作賦,著有《芯廬遺集》五卷、詞作一卷(1963年由郭紹虞作序,陸尹甫寫傳,顧廷龍題跋);先生早年詩風承繼杜陵,晚年愛陶、白遺風,但其大量詩文今多已散佚,既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更為遺憾的是,如此一位跨越時代的愛國詩人書家,在今蘇州熟悉他的人寥寥無幾,甚至皮市街上的“潘氏故居”居然無人知曉。作為我國知識分子不屈不撓的正直形象,潘先生儼如“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的一股清流”,“清流”可以滌淨人們心靈中的污濁,願“清流”潺潺地流淌,永恆地流淌……
作書
藝術家:潘昌煦
名稱:潘昌煦壬午(1942年)作書法立軸
材質、形制:水墨紙本
尺寸:97×40cm
介紹:節臨崔敬邕碑壬午初冬潘昌煦
鈐印:潘昌煦印(白文)戊戌翰林(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