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早年生涯,護國運動,晚年時期,抱憾而終,人物作品,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1876年,潘廷逢考中舉人。1877年,他維持了祖先的傳統,在阮朝的科舉考試中考取進士,為廷試第一名(越南阮朝不設狀元名目,但民間仍有這類稱呼,故而潘廷逢被人稱為狀元)。嗣德帝治下潘廷逢迅速晉升,並因他的正直和對腐敗不妥協的姿態而聲名大噪。不久,潘廷逢被嗣德帝任命為御史,並允許他批評官吏甚至皇帝。潘廷逢為人清廉正直,曾多次上書批評官吏甚至皇帝,調查並撤除了許多無能和腐敗的官員。
1883年,嗣德帝駕崩,遺詔立阮福膺禛(育德帝)為嗣,由阮文祥、尊室說、陳踐誠擔任輔政大臣。不久,攝政的大臣阮文祥、尊室說無視嗣德帝遺詔,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廢黜育德帝並將其活活餓死,改立阮福洪佚(協和帝)為新君,又謀害協和帝,擁立建福帝,不久又謀害建福帝,改立鹹宜帝。沒有官員敢於抗命,唯獨御史潘廷逢反對尊室說的舉動,被剝奪榮譽和短暫監禁,之後便被放逐到他的家鄉。
護國運動
1874年,法國征服越南,並使她成為法國的保護國法屬印度支那的一部份。1884年,兵部尚書尊室說以鹹宜帝的名義發布《勤王詔》,號召越南人起兵反抗法國的殖民統治,拉開了勤王運動的序幕。潘廷逢在家鄉舉兵回響,與尊室說一起,組織起義軍參加勤王運動,意圖把法國人逐出越南。翌年法國人另立同慶帝為傀儡君主,鹹宜帝退往乂安府的山中繼續抵抗,成為義軍的精神領袖。這次運動延續了三年,直至1888年,鹹宜帝被張光玉出賣,遭法國逮捕,被放逐到阿爾及利亞,運動才結束。
晚年時期
勤王運動失敗後,潘廷逢逃到香溪縣(今屬河靜省),開闢屯田,圖謀東山再起。他派人去中國和暹羅學習鑄造槍枝彈藥的方法。1893年,潘廷逢在香溪再次發動反對法國殖民統治的起義。他率軍突襲了出賣鹹宜帝的張光玉並斬首。他的起義受到越南人的回響,勢力越來越壯大。法國殖民政府多次鎮壓,都未能成功。潘廷逢和他的副將高勝繼續他們的游擊戰,並發展間諜網、基地和小武器工廠。根據法國人戈塞林上尉(Gosselin)在《安南帝國》(L'Empire d'Annam)一書中的描述,潘廷逢是一個有軍事才能的將領,他使用西式方法訓練部下,全軍都裝備了自行製造的西洋式槍枝。不過由於槍筒上沒有來福線,故而射程不遠。
殖民政府無法鎮壓起義軍,令其同鄉黃高啟寫信勸降,遭到拒絕。殖民政府便褻瀆了他的祖先墳塋,拘捕了他的親屬,威脅說若不投降便將其家屬殺害。但潘廷逢仍拒絕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