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沽製鹽傳統技藝

漢沽製鹽傳統技藝

漢沽製鹽傳統技藝於2016年入選天津市濱海新區第二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技藝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沽製鹽傳統技藝
  • 外文名:Traditional techniques of salt making in Hangu
  • 批准時間:2016年 
  • 遺產級別:區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類 
  • 申報單位:漢沽文化館 
歷史淵源,工藝流程,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漢沽鹽始於西漢(公元前110年)。
唐莊宗同光三年(公元925年)蘆台南部鹵地被設定為蘆台場(今漢沽鹽場)是天津市境內最早設定的鹽場。
嘉靖年間,所產原鹽被譽為“蘆台玉砂”,名列貢鹽
清康熙初年(1622年)蘆台場大面積廢煎改曬,即利用太陽能和風力開灘曬鹽,使原鹽平收之年可產萬噸。
新中國成立後,漢沽鹽場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就實現了收鹽機械化、生產工藝科學化、灘田結構合理化。

工藝流程

集中納潮制鹵結晶、收鹽集坨。

社會影響

漢沽製鹽傳統技藝於2016年入選第二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