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沽製鹽傳統技藝
- 外文名:Traditional techniques of salt making in Hangu
- 批准時間:2016年
- 遺產級別:區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類
- 申報單位:漢沽文化館
漢沽製鹽傳統技藝於2016年入選天津市濱海新區第二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技藝類。12歷史淵源漢沽鹽始於西漢(公元前110年)。唐莊宗同光三年(公元925年)蘆台南部鹵地被設定為蘆台場(今漢沽鹽場)是天津市境內最早設...
漢沽製鹽傳統技藝傳承體驗基地,是天津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體驗基地。基地地址 天津市濱海新區漢沽國家莊街28號天津鹽業風情遊覽區。所獲榮譽 2023年12月,經天津長蘆漢沽鹽場有限責任公司申報,入選天津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製鹽工藝 歷史上有用鍋煎熬製鹽之舉。清代後期,寧德的漳灣、南埕青山等地鹽民試行曬滷製鹽技術。民國20年,福鼎葉禮意等人在秦嶼文渡建圃製鹽,先用木板曬鹽,量少質次,後聘請浙江師傅傳授製鹽技藝,整灘造埕、揚鹵曬鹽。50年代,...
象山縣傳統的海鹽曬制技藝是古代先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的經驗積累和智慧結晶,具有傳統技藝特徵。曬鹽的工藝流程雖僅十餘道,但是每道工序繁複,技術要求較高,每一道工序拿捏的準確與否均會影響原鹽的質量和產量。此外,對製鹽時的季節...
游強,1980年生,2001年進入自貢燊海井成為一名“燒鹽匠”,再到後來致力於傳承和傳播井鹽文化。在擔任燒鹽組組長期間,建立健全了各種管理制度,制定了各種考核細則,完善細化製鹽操作規程。2015年,游強成為自貢市井鹽傳統熬制技藝代表...
忠州傳統製鹽技藝,中國重慶市忠縣傳統技藝,重慶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簡介 忠縣製鹽起源於商朝,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歷經商周時期的曬鹽、隋唐時期的煮鹽、三國時期以後的熬鹽等三個發展階段。經過幾千年的演變,忠州傳統製鹽...
曬鹽技藝(運城河東製鹽技藝),山西省運城市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21年5月24日,曬鹽技藝(運城河東製鹽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Ⅷ-153。工藝流程 曬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