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斯·羅伯特·姚斯

漢斯·羅伯特·姚斯

漢斯·羅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1921—1997),德國文藝理論家、美學家,接受美學的主要創立者和代表之一。主要著作:《文學史作為向文學理論的挑戰》《文學範式的改變》《審美經驗小辯》《審美經驗與文學闡釋學》等。其美學思想分為兩個時期:前期力圖解決“文學史悖論”,後期研究側重於審美經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斯·羅伯特·姚斯
  • 外文名:Hans Robert Jauss
  • 國籍:德國
  • 出生地:德國
  • 出生日期:1921年12月21日
  • 逝世日期:1997年3月1日
  • 職業:文藝理論家、美學家
  • 主要成就:接受美學的主要創立者和代表之一
文藝理論,接受美學,主要貢獻,個人感言,個人影響,個人評價,

文藝理論

姚斯在批判前人的基礎上,力圖建立較完善的文學史科學,批判將文學與社會歷史分裂、對立的傾向,重 建對文學的美學思考與歷史思考,解決“文學史”悖論。他認為文學的歷史性應是歷史與美學的聯繫、調節與融匯,批判了實證主義的、形式主義的文學歷史觀。姚斯提出新的文學史應是文學作品消費史,讀者作為消費主體是一個能動的構成。通過“期待視界”,姚斯將作家、作品、讀者聯繫起來,並溝通了文學的演變和社會的發展。“期待視界”是讀者接觸作品前已有的潛在的審美期待,是由閱讀經驗的積累而產生的先驗心理結構。姚斯提倡作品的“客觀化”,提倡歷史視野與現時視野的“視界交融”,認為文學作品不是只關涉現時的靜態文獻,而是包括傳統文學評價與當下文學嘗試的動態的、開放的“本文”。文學的社會功能在於其構成性,通過改變讀者的期待視界,實現文學的效果與文學的接受的統一,文學的意義、價值、效果,包括作者的賦予、作品的內涵和讀者的增補,文學史即效果與接受的歷史。

接受美學

接受美學是漢斯·羅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於1967年創立的。接受美學對語文閱讀的影響,接受 美學又稱為接受理論,是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聯邦德國出現的文學美學思潮。雖然說接受美學的理論源頭較廣,但是,詮釋學無疑是它最為重要的源頭之一。以往的文學和美學研究、創作,都是以作者--藝術家為中心,姚斯則主張根本性地,顛覆地轉向以讀者/接受者為中心,因此稱作接受美學。姚斯後期轉向了對接受與接受史的核心問題—審美經驗的研究,認為只有深入研究審美經驗,才得推進接受美學的發展。姚斯認為審美經驗是包括生產方面、接受方面和交流方面的動態有機整體,這三方面分別對應審美愉悅三範疇:創造、美覺和淨化。他還提出了審美鑑別的五種模式,即聯想的、仰慕的、憐憫的、淨化的、反諷的等鑑別主人公與讀者相互作用的模式。姚斯開闢並拓展的接受美學之路仍在延伸,作為西方現代批評界的一個流派,仍在修正、發展。
漢斯·羅伯特·姚斯的作品漢斯·羅伯特·姚斯的作品

主要貢獻

漢斯·羅伯特·姚斯是接受理論運動的旗手,姚斯接受理論的主要目標是創立一種新型的文學史。1979年 姚斯撰寫了《閱讀視野嬗變中的詩歌本文》,在這篇論著中他以伽達默爾解釋學為理論基礎,創立了一種將感覺、闡釋、歷史三個層面的閱讀過程融為一體的閱讀策略。姚斯的閱讀策略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卓越建樹:
一、他的感覺閱讀遏制了以菲什為代表的讀者理論造成本文在無限地闡釋中逐漸消失的趨勢。
二、他的期待視野創立了一個新的讀者類型。
三、他的歷史閱讀展現了文學作品的一個新維面--歷史維面。

個人感言

美學其核心是主張從作品的接受者前景去研究美學問題。漢斯·羅伯特·姚斯認為,“一部文學作品,並 不是一個自身獨立、向每一時代的每一讀者均提供同樣的觀點的客體。它不是一尊紀念碑,形上學地展示其逾時代的本質。他更像一部管弦樂譜,在其演奏中不斷獲得讀者新的反響,使本文從詞的物質形態中解放出來,成為一種當代的存在。”在他看來,作品的意義是讀者的閱讀賦予的,這與“人是萬物的尺度”何其相似也!在姚斯看來,一部文學史就是文學的接受史。但問題出來了,接受者以外的因素如改朝換代、天災人禍等,對文學有無影響,影響多大?一些風靡一時的作品迅速地消沒,一些傑作巨著歷經冷落,讀者並不是在所有的時候都目光如炬。以讀者為中心的文學批評又如何面對這種缺陷

個人影響

姚斯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他的“期待視野理論”:即讀者在閱讀理解之前,對作品顯現方式的定向性期待, 這種期待有一個相對確定的界域,此界域圈定了理解之可能的限度。文學作品的理解過程就是讀者的期待視闊對象化的過程。而個人的期待視闊總是受到公共期待視闊的影響,並且各歷史階段的公共視闊和個人期待視闊有所不同,因此,姚斯在引入讀者之維的同時,又引入了歷史之維。姚斯認為,文學史研究的真正內容應是文學作品的存在史,是一種雙重歷史。其一是作品與作品之間的相關歷史,也就是新形式取代舊形式以獲取文學性的歷史;其二是作品存在於一般社會歷史的相關史,但不是社會歷史對文學史的決定論。因此,姚斯認為考察文學歷史性的具體方案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1)歷時性。要求人們將個別作品置於所在文學系列中,從文學經驗的語境上去認識其歷史地位和意義。(2)共時性。利用文學發展中一個共時性的橫切面,同等安排同時代作品的異質多重性,反對等級結構,從而發現文學的歷史時刻中的主要關係系統。(3)文學的內在發展與一般歷史過程之間的關係。只有當文學生產不僅在其系統的繼承中得到共時性、歷時性的表現,而且在其自身與一般歷史的獨特關係中被視為類別史時,文學史的任務方可完成。
漢斯·羅伯特·姚斯

個人評價

姚斯的理論是對傳統文本中心論和作者中心論的挑戰,“在這個作者、作品和大眾的三角關係之中,大眾 並不是被動的部分,並不僅僅作為一種反應,相反,它自身就是歷史的一個能動構成。”“文學的歷史性並不取決於既定‘文學事實’的組織整理,而是取決於讀者對文學作品的不斷體驗。”(姚斯《文學史作為向文學理論的挑戰》)那么,文本究竟有沒有某種不變的客觀價值呢?姚斯的答案是否定的。文本、作者、讀者,本是三足鼎立的關係。姚斯們創建的接受理論鋸掉了其中的兩足—把文本作者逐出審美釋義的中心,而根據“審美經驗”和“期待視野”提出了讀者中心說。“夔,一足也”,此種理論,勢必又陷入另一個怪圈。漢斯·羅伯特·姚斯的《文學史作為文學科學的挑戰》被普遍認為是接受批評的理論綱領。論述姚斯建構接受理論體系的契機是對傳統文學史觀的挑戰,而對文學歷史性的三層面考察,旨在挖掘姚斯的貢獻及其理論局限。
漢斯·羅伯特·姚斯-----老年照片漢斯·羅伯特·姚斯-----老年照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