漚鳥(列子湯問)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列子,名寇,又名禦寇,全名列禦寇(又稱“圄寇”“國寇”),是戰國前期的道家,鄭國人,與鄭繆公同時。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後漢班固《藝文志》“道家”部分錄有《列子》八卷,現在流傳的《列子》一書,在先秦曾有人研習過,經過秦火,劉向整理《列子》時存者僅為八篇,西漢時仍盛行,西晉永嘉之亂,渡江後始殘缺。其後經由張湛搜羅整理加以補全。這是《列子》-《卷第二》-《黃帝篇》的一段。 《列子》又名《沖虛經》,是道家重要典籍。列禦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詳,大體是春秋戰國時代。該書按章節分為《天瑞》、《黃帝》、《周穆王》、《仲尼》、《湯問》、《力命》、《楊朱》、《說符》等八篇,每一篇均有多個寓言故事組成,寓道於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漚鳥有知
  • 選自:《列子 湯問》
  • 釋義:海鷗
  • 體裁:文言文
原文,譯文,注釋,出處,作者簡介,道理,

原文

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游,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
其父曰:“吾聞漚鳥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

譯文

在海上的人有一個喜好海鷗的人,(他)每天早晨來到海面上,跟著海鷗遊玩,海鷗成百地向他飛來,並接連不斷。
他的父親說:“我聽說海鷗都跟著你遊玩,你抓(只)來,(給)我玩玩。”第二天(他)來到海上,海鷗(只是在天空)飛舞但不下來了。

注釋

漚(oū)鳥:即海鷗。
從:跟隨,跟從。
百住:數以百記,指數量很多。
不止:接連不斷。
明日之海上“之”:到……去。

出處

《列子》又名《沖虛經》,是由春秋戰國時期著名道家思想家列子(禦寇)所著經典。後漢班固《藝文志》“道家”部分錄有《列子》八卷,《列子》錄有《天瑞》、《仲尼》、《湯問》、《楊朱》、《說符》、《黃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其內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流傳的《列子》一書,在先秦曾有人研習過,經過秦火,劉向整理《列子》時存者僅為八篇,西漢時仍盛行,西晉永嘉之亂,渡江後始殘缺。其後經由張湛搜羅整理加以補全。《列子·湯問》為其中名篇。

作者簡介

列禦寇,戰國時期鄭國圃田(今河南鄭州市)人。道家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學家。對後代的哲學、文學、科技、宗教都有深遠的影響。著有《列子》。那時,由於人們習慣在有學問的人姓氏後面加一個“子”字,表示尊敬,所以列禦寇又稱為“列子”。《列子》中的“天體運動說”、“地動說”、“宇宙無限說”,而這些學說都遠遠早於西方的同類學說·唐玄宗於天寶年間詔封列子為“沖虛真人”。列子一生安於貧寒,不求名利,不進官場,隱居鄭地40年,潛心著述20篇,約十萬多字。現流傳有的《列子》一書,其作品在漢代以後已有所散失,現存八篇《天瑞》、《黃帝》、《周穆王》、《仲尼》、《湯問》、《力命》、《楊朱》、《說符》。其中《愚公移山》、《杞人憂天》、《兩小兒辯日》、《紀昌學射》、《湯問》等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廣為流傳。其中《兩小兒辯日》被納入國小語文人教版6年級下冊第1篇課文。列子一向低調,有所謂“子列子居鄭圃,四十年人無識者”,可見真正做到了老子所說的“和光同塵”的境界,故而列子在歷史上的事跡也很少。這樣解釋某些人認為列子是後人假託的也不過分。是孔子的弟子。

道理

告訴我們對人要真誠相待,如果心懷鬼胎,別人就不會和你親近了。誠心才能換來友誼,背信棄義將永遠失去朋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