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義小說

演義小說

它是小說體裁之一,是中國古代小說重要形式之一,由宋代的講史話本發展而來,元末明初出現這個名稱。“講史”原是宋代說話四家之一,以說講歷史故事為其特點。其篇幅較長,或取材正史而作不同程度的虛構,或取材野史傳說。故事內容側重於朝代興亡和政治軍事鬥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演義小說
  • 類型:小說體裁之一
  • 地位:是中國古代小說重要形式之一
  • 由來:由宋代的講史話本發展而來
  • 特點:講歷史故事
  • 內容側重:朝代興亡和政治軍事鬥爭
基本定義,著名的演義小說,演義小說目錄,

基本定義

演義小說
演:敷演、演繹、鋪陳;義:要義,指史事、寓義等。
宋代講史話本形式上雖分卷分目,但段落標題不甚分明。元代的講史話本分段及標題比較明確。元末明初羅貫中的《三國志通俗演義》則已分回(則),並用七言單句標題,這是章回小說“回目”的早期形式。以後的演義小說則都採用章回形式。明代是演義小說繁榮大盛的時代,而《三國志通俗演義》正是這種繁榮的起點。講史小說發展到後代為何叫作“演義”,一般認為是由俗到雅的變化。“演義”一詞出於晉代潘岳《西征賦》,是援引古事,敷陳其義而加引伸的意思。明代演義小說題名上常標明“按鑒演義”或“演義按鑒”,以忠於歷史相號召。同時又在題名上常標明“通俗演義”,則說明敷演歷史故事。但萬曆年間出現的《徵播奏捷傳通俗演義》,卻是寫萬曆間事,這裡“演義”概念已擴大,非專指敷演古事。

著名的演義小說

演義小說由於採用了章回體形式,深得民眾喜愛,故而得到迅速發展。到了明清時期,歷史演義小說在民間廣泛地流行起來。《三國演義》、《水滸傳》和《洪秀全演義》等都是產生於這個時期。尤其在明清兩代,演義小說數以千計,產生了不少優秀的章回小說,如吳承恩的《西遊記》、曹雪芹的《紅樓夢》、馮夢龍的《三言》、凌濛初《二拍》、吳敬梓的《儒林外史》等相繼面世。

演義小說目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