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滕昭
- 字號:子明
- 所處時代:明代
- 民族族群:漢人(明朝)
- 出生地:汝州
- 出生時間:公元1421
- 去世時間:公元1480
- 主要成就:簡化漕運運輸手續等
- 父親:滕霄
生平簡介
生平詳細事跡
滕昭出生於官宦之家,父親滕霄,官至四品,任湖廣黃州知府18年。由於父親為官清廉,家景並不富足。滕霄雖然偏愛小兒滕昭,但對兒子要求嚴格,滕昭自糼沒有享受到官宦子弟的奢華生活。滕昭13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已到“家無儋石之儲”的貧困境地。
母親程氏,出生書香門第,從小對滕昭就嚴格要求。滕霄死後,靠紡線織布維持家計,親教滕昭讀書習字,鼓勵他好好讀書,以繼承父志。年甫成童,送州學學習。生活環境的窘迫使他從小養成了生活節儉,不事奢華的淳樸習性。
二、飽讀詩書,勤學致仕
滕昭自幼聰明,飽讀家藏詩書,詩、文、書法俱佳。明正統二年(1437)考中秀才,入州學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正統五年,赴開封參加河南鄉舉考試,考中舉人,時年19歲。第二年赴京參加禮部舉行的進士考試,沒有考中,本打算回鄉三年後重考,卻因“氣岸魁偉、文學該博”被主考官看中,破例選入太學學習。在太學學習期間,其軍事、行政、詩文俱得以顯露,畢業後,留中央任職,與考中進士留任中央任職的山西人原傑為政觀點一致,成為少壯派,被朝廷看中。滕昭任職京城,按制可以接母親到官府居住。母親程氏本不打算去京,但怕滕昭為官腐化,就來到京城。
三、監察陝晉,褒獎分明
景泰四年(1453年),滕昭被吏部推薦為陝西道監察御史(七品官職),代表中央巡察陝西、山西等省的軍政管理和官員的業績情況。任職前母親告誡滕昭:“爾父居官,始終廉潔。爾任風憲(監察御史),尤當加慎。況吾平生不喜華靡,勿以我故而較豐。”要求昭“奉命惟謹”。滕昭走遍陝西、山西,明查暗訪,不吃請,不收禮,按程式對官員認真考核,實事求是地撰寫考核鑑定,褒獎分明,被考核的官員皆服,受到陝、晉官民的一致好評,認為這是中央對兩省最公平、公正的一次考核。訊息傳到中央,明代宗朱祁鈺也非常高興,在朝會上對滕昭大加的讚美,要求監察人員當以滕昭為榜樣從事。
四、主考順天,考風一新
順天府(今北京市)在天子腳下,歷年鄉試總出問題,讓代宗非常頭疼。景泰七年,是順天府三年一度的鄉試,朱祁鈺皇帝就欽點滕昭監督順天鄉試,並昭見滕昭和另一名主考官劉文介,要求二人嚴格考風,考出順天的正氣,為全國做個榜樣。他和文介公一個主內,一個主外,相互配合,採取了許多措施,使許多作弊手段無法起到作用。除去了考場弊端,使許多幻想靠走後門、拉關係、賄賂考官等手段入選的富豪權貴也未能如願,一批真才實學的貧民子弟躍出了龍門。順天府考生認為這是一次最公平公正的鄉試。
五、英宗復位,處亂不驚
景泰七年,朱祁鈺因病情加重,朝中石亨、曹吉祥、徐有貞等人勾結宦官,帶兵衝進南宮,接出英宗朱祁鎮,擁立英宗坐上了久別多年的寶座。歷史上把英宗復辟這件事稱為奪門之變。英宗復位,這幾個投機分子成了大功臣,而精終報國的于謙被定了個意欲謀逆罪,處以死刑。許多忠於代宗的忠臣被罷官,朝廷一片混亂。滕昭沒有參與英宗復位的事件,又是代宗的紅人,也是被打擊的對象。但滕昭處亂不驚,沒有想方設法保全自己的位置,而是堅守崗位,認真工作。滕昭的做法最終得到英宗的肯定。天順二年,英宗任命滕昭為京畿巡按,監察京畿幾省軍政管理和官員的業績情況。滕昭一如監察陝晉的做法,受到京畿官員和百姓的好評。英宗皇帝也對滕昭人品給予了肯定。
天順二年(公元1458年),四川都指揮司有一謀殺案,長期不能定案,遇難家屬長期住京告狀。明時西南部經常發生少數民族叛亂,因此四川都指揮司是朝廷在西南部設立的重要軍事指揮中心,此案不破,影響西南的穩定。英宗朱祁鎮召開朝會討論此事,大臣推薦滕昭可擔此任。英宗就召見滕昭,命其赴川審訊查辦此案。滕昭領旨後日夜兼程,到四川後立即查閱案宗,到案發現場明查暗訪,在掌握了大量材料的基礎上,升堂審問,一訊定案,雙方皆服。滕昭把案件辦理結果,用快遞報中央後,英宗非常高興,稱滕昭辦事有力,甚為國家大任。隨命滕昭從四川巡按福建。滕昭赴福建後,一如既往,很快辦完公務回京交旨,回都察院工作。英宗認為都察院御史中屬滕昭最為老成,遂下旨破格提撥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正四品)。
七、母死回鄉,守墓盡孝
滕昭幼年喪父,靠母親拉扯成人,到北京任職後,就將母親接到身邊孝敬。天順六年(1462)十一月二十二日,母親忽患重病,滕昭急忙趕回家中,醫生守在身邊,母親已奄奄一息。見滕昭回來,母親打起精神,告訴滕昭:“汝能盡忠報國,不墜家聲,我死也明目。”說完閉上了眼睛。母親死後,滕昭向朝廷請了事假,在北京為母親買了棺材,雇兩輛馬車,帶著妻兒老小,負著母親的靈柩,行程半個多月回汝州,回家為母親丁憂。回鄉後將母親放在家中正堂守候,接授親友弔唁。天順七年三月初七,將母親安葬在城北杏園坡南崗(今騎嶺鄉滕塋房村南)父親墓邊。騰昭則在墓邊打了草棚居住,晝夜與母親相伴,至到三年孝滿。天順八年四月二十六日,為母親程氏立碑紀念。
八、經略遼東,晉都御史
公元1465年憲宗即位,東北邊防吃緊。一天晚上憲宗皇帝夢見皇宮牆將倒,一人獨用力挺之。第二天憲宗上朝講起此事,大臣們認為挺牆之人一定是治國的重臣。說起夢中人的相貌,朝臣都認為是滕昭。此時滕昭守孝已夠三年,皇帝下昭讓他立即還朝。滕昭還朝後拜見憲宗,果然如夢中所見之人,心裡非常高興。就詔令滕昭任遼東巡撫,負責管理整頓遼東的邊防事務。滕昭到遼東任職後,發現糧食儲備不足,城防需要加固。就一面上疏朝廷撥款儲備糧草、加固城防,一面命令部隊加強巡邏和訓練,要求烽火台值守人員日夜要堅守崗位,違者嚴懲。他每天和普通士兵一樣參加訓練,大大鼓舞了將士的士氣。他再三告誡將士,遇事要小心應對,不要主動挑起事端。他重視提拔基層的年輕將領,經他推薦提拔的將領後來在抗清戰爭中均表現突出,為保衛邊防立了大功。對地方治理,他深入調查了解百姓疾苦,嚴懲地方貪官,鐵腕打擊惡勢力。他任遼東巡撫的兩年,軍隊士氣旺盛,百姓安居樂業,軍民關係良好。清軍對他的作法也十分敬畏,不敢輕舉妄動,邊境相安無事。他調離遼東回京城時,將士和百姓攔轎挽留,送行的人多的堵塞了道路。《遼東志》這樣對他評價:滕昭,河南汝陽人,氣岸魁偉,文學該博。成化初巡撫遼東,經略要害,申飭將卒。完城郭,繕甲兵,謹烽堠,邊人安之。加意學校,推誠待物,廣詢民瘼,痛革奸貪。以故夷慮畏威,軍民樂業。前所舉薦者多以勛名顯著,還朝之日軍校士人,攀留遮道無不灑泣。成化二年,憲宗皇帝因念滕昭久居邊關,成績卓著,調回京城後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為都御史原傑副手,總督漕運兼淮陽巡撫。這期間他經常與原傑一起陪同皇帝到各地視察,成為憲宗高參。
九、制長運法,改革漕運
祿糧、漕糧皆為京、邊(北邊)軍餉。明初曾設漕運使,後又建立糧長制度,負責漕糧的徵收和解運,稱“民收民解”。永樂二年以漕運總兵官取代漕運使。景泰二年(1451)始設漕運總督,與總兵官同理漕政。各地漕糧就近運交淮、徐、臨、德四倉,由運軍分段接運至通州、北京,每年轉運四次,又稱轉運法。宣德年間,平江伯陳瑄議定漕糧兌運法,與以前之漕糧支運法參行。“支運法”指民將糧運至淮安、徐州、監臨清、德州水邊四倉,交收運官分派官軍轉運於通州、天津二倉,往返經年,民多受累。滕昭在總督漕運時,他發現運輸手續複雜,管理混亂,官員虐待事件經常發生甚到虐待至死。他通過調查和多方徵求意見,審時度勢地制訂了“長運”法,報朝廷批准實施。“長運”法簡化了運輸手續,減輕了百姓的負擔,因不用轉動而節省了時間,同時也避免官員虐待漕卒的事件發生,因此,“兵民皆得蘇息”。因督辦漕運有功,於成化五年召還京城都察院理院事。
十、福建救災,設縣歸劃
成化六年(1470),全國各地發生災害。福建加上外受倭寇侵擾,內有農民起義不斷,天災人禍更重。朝廷建議,派大臣到各地賑災。因滕昭曾巡按福建,對那裡情況熟悉,就命滕昭為福建巡撫總攬福建軍務。福建百姓聞清官滕昭來閩,如獲父母,夾道歡迎。滕昭到福建後查看災情,打開官倉賑濟災民,並將貪官繩之以法。閩西有個叫紫雲台的地方,境域屬“兩郡四邑裔土”,即汀州府和延平府兩郡,清流、寧化、沙縣、永安四縣的邊境,是個四不管的地方,且地勢險要,是聚眾鬧事的理想之地。正統十三年(1448年),鄧茂七在在這裡聚眾起義,各地回響,起義軍占領福建省20餘座縣城,波及粵贛兩省。明王朝兩次調兵入閩鎮壓。翌年起義軍失敗,鄧茂七陣亡。之後不斷有在這裡造反,官民深受其害。滕昭認為這種容易出亂子的地方,雖可以憑藉優勢兵力勉強鎮壓下去,終究不是長治久安之法。要長治久安,最好的辦法是在那裡設縣,有了縣、鄉一套管理機構,就可以把對百姓的教化工作經常化,出了亂事也能夠有險可依,有城可守,有縣管武裝可以調用。基於這種認識,在平定鄧茂七之流的叛亂中,向朝廷上書,在四縣之間設縣管理。朝廷同意後,劃清流、寧化、將樂、沙縣部分地設歸化縣(今長汀縣)。後人在寫文章談到設立歸化縣的緣起,認為“歸邑治兩郡四邑裔土”,設縣前“鄧寇雖平,而大帽山賊勢反覆。無所設險,急忙則盡避去;又沙、尤、永安山寇不時聚劫,民無所依,其勢益肆。”“欲遏其(指大帽山賊和沙、尤、永安山寇)無東,故建是邑。歸化縣設立之後,幾任知縣想修城牆,都因工程浩大,縣小財力弱,議而不決。明正德八年(1513年)四月,江西廣信府貴溪人楊縉出任歸化縣令,楊知縣到任後“先以稅契銀、贓罰銀、清軍紙米銀,並借預備倉稻俗八千石,不足支給,乃複議以丁糧補湊”,很快將城牆修好。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歸化城擋住了廣東張璉所率農民軍長達一個月的圍攻。
歸化縣就是現在的長汀縣,2003年末,戶籍人口49.24萬人,為福建第五大縣。因這裡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源遠的客家文化、豐富的革命文化等“三位一體”的文化特色,1994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十一、巡撫蘇松,置縣久治
滕昭在福建還未回京,朝廷又命他巡撫蘇(州)松(江)。時常州府轄無錫、武進、宜興、江陰、靖江5縣,所屬江陰縣有一名鎮馬馱沙與江陰隔江相望,來往公事均須渡江,甚為不便。
馬馱沙原是江邊一塊沙洲,三國時慢慢淤成陸地,與江陰隔長江而望,按理不可能被常州府隔江而轄。之所以被常州管轄,是因為三國時吳赤烏二年(公元239年)吳主孫權牧馬馬馱沙,覺得這個地方很重要,與江陰隔江相對,可以扼守長江,就將馬馱沙歸屬毗陵典農校尉延陵縣暨陽(江陰)鄉管理。晉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暨陽(江陰)從鄉治升格為縣治,馬馱沙沒有提升,仍歸毗陵郡暨陽縣(江陰)管轄。滕昭了解這一情況後,奏請將馬馱沙從江陰分出,他在奏本謂馬馱沙“地越大江,供賦稅,服徭役,凡有事於邑者,多冒風濤,以奉期約為非便,而民數視昔有加”,且“其地屬金陵下流,又抗江海門戶,捍全吳屹然重鎮”,意思是說,馬馱沙這地方,凡事都要過江向江陰官方匯報,很不方便,況且現在靖江的人口也到了一定的數量,而且,“其地屬金陵下流,又抗江海門戶,捍全吳屹然重鎮”,況“江海多警,扼其要衝;出產類江南,田賦稅畝之入重於揚州”等因素,故奏分江陰之馬馱沙,另立縣治。是年十一月,滕公奏本獲準,成化帝同意設縣。為祈盼馬馱沙從此河清海晏,安寧太平,賜名靖江,歸常州府直轄。靖江後來不僅在抗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清代鴉片戰爭中還成為抗英的重鎮。
靖江1983年批准為縣級市,現有人口65萬,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近千人,是江蘇省人口最密的地區之一。2007年財政總收入41億元。而靖江的歷史是從滕昭設縣開始的。
十二、身在兵部,心繫汝州
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因滕昭政績卓著,升為兵部右侍郎,成化九年考績突出升左侍郎,食正二品俸祿。滕昭每任一職,總是盡職盡責,盡力做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好事,留下了不朽的功績。怎樣為家鄉汝州辦件好事,他一直放在心上。
我國在地方管理上從秦始皇實行郡縣制後,一直延續到元代,唐宋雖設路,只是個地域區劃,沒有辦公場所,實際也是兩級管理。汝州從隋代設州到金代一直是州(郡)級建制,是中原的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600多年也是汝州發展的另一個輝煌期。元代實行行省制度,省下設府,府下設州、縣,實行三級地方管理,州相當於縣的級別,不管縣的叫小州,實際就是一個縣。管縣的州叫大州,級別略高於縣,州長要同縣長一起參加府的會議。汝州劃歸距汝州近400里的南陽府管轄,實際失去了中原地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優勢,發展自然步入低谷。農民運送公糧到南陽往返千里,曠日持久,勞民傷財,流傳有“南陽送回(一次)糧,孩子會喊娘”(即生了小孩去南陽送糧,回來時孩子已會喊娘了)的歌謠。明代承元制,這一不利於汝州發展的體制仍沒有改變。滕昭自小在汝州長大,自然了解阻止汝州發展的癥結所在。其實,明代已發現了府下設州的弊端,南方開始把不轄縣的州改為縣,將轄縣的州直隸省管,叫直隸州。
成化十一年,滕昭好友原傑巡撫河南等地,認為汝州管轄的寶豐鎮太大,奏請將寶豐鎮升格為縣,仍歸汝州官轄。在改革元朝以來地方管理體制不合理方面他與原傑是有共同語言的。聞訊元傑改寶豐鎮為寶豐縣的訊息,滕昭致信汝州知州宋欽,讓他向原傑提出改汝州為省直轄。之後他回鄉與宋欽一起到開封見原傑,除述汝州歸省直轄的好處和依據。原傑同意以省布政使的名義向中央報告。南陽府聽說將汝州分出,上書向中央表示反對。朝中形成了反對和擁護兩派意見。因汝州從南陽分出是原傑提出,滕昭等人支持,且原傑正奉旨處理河南、湖南等省事務,憲宗皇帝就駁回了反對意見,同意汝州歸河南布政使直轄。汝州從此從南陽分出,成為河南惟一一個歸省直轄的州,直到民初。同年底在汝州西部設伊陽縣,將汝州、魯山、嵩縣交界地的村鎮劃歸伊陽縣,汝州管魯山、寶豐、郟縣、伊陽四縣。四縣人民擺脫了上公糧遠途跋涉之苦,行政管理上減少了繁瑣的程式,四縣的發展迎來新的機遇,汝州再次成為汝河流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十三、重視文化,造福後人
滕昭重視文化建設,每到一地 空閒時總要到名勝古蹟處查看。他任福建巡撫時,路過北宋著名理學家楊時的墓地,專程去拜祭,正逢墓地修繕,他應請寫下了“宋龜山文靖楊先生神墓”幾個大字,落款是巡按御史滕昭。這塊碑如今成了文物,豎在楊時的墓前。
蔡襄(1012~1067年),福建仙遊人。宋天聖八年(1030年)進士。官至端明殿學士。他勤政廉明,直言敢諫。任泉州知州時,主持修建洛陽橋,對溝通福建南北交通有重要作用。工書法,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有墨跡、碑刻傳世。生平著述宏富,後人輯有《蔡襄全集》。所撰《茶錄》是繼唐代《茶經》之後最有影響的茶書。成書於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的《荔枝譜》,論述福建荔枝的品種、產地及栽培、加工、貯藏方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荔枝專著。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卒於家。墓在仙遊縣楓亭鎮埔頭村,建於北宋。明成化元年(1465年),滕昭任福建巡撫,聞蔡襄對家鄉的貢獻,甚為感動,認為當以蔡襄為鏡,就組織並帶頭捐款,為蔡襄修墓、建祠、立碑。明正德元年(1506年),提學副使楊子器重修。墓坐東向西,外觀為石構“風”字形,分內、中、外三層墓埕。墓前豎清代後裔蔡伸立的望柱一對,上刻“四諫經邦,昔日芳型垂史冊;萬安濟眾,今朝古道肅觀瞻”聯對。1998年,海內外宗親集資復修,並於墓前兩側增建碑廊等。1961年,福建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滕昭守孝和晚年歸鄉養老期間,便裝簡從,為汝州文化建設而東奔西忙。風穴寺修繕,他積極捐款並參與籌劃、籌資活動。峴山寺修繕,他聞訊後積極參與。風穴寺和峴山都留有他的詩篇。
明憲宗晚年對大臣不信任,把時刻陪伴在自己身邊的太監當親信,常常派出太監監視大臣們的行動。由於汪直聰明伶俐,明憲宗就派他主持特務機構西廠,監視大臣們的行動。汪直出馬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扳倒南京鎮監覃力朋。
明朝實行食鹽專賣。覃力朋卻依仗權勢在進貢回來時裝了一百多船私鹽。沿途又騷擾州縣。武城縣緝私隊長(典史)向他盤查,覃力朋毆打典史,打斷了他的牙齒,又射死一人。
汪直查訪到這件事後立刻逮捕覃力朋論斬。覃力朋後來疏通關節後得以倖免,而明憲宗則由此認為汪直能夠發現奸臣,秉公執法,於是對他更加青睞。汪直此後屢興大獄,很快內閣大學士商輅與萬安、劉珝、劉吉等上奏其擾亂朝政,要求殺掉汪直。在群臣的壓力下,明憲宗不得不稍稍壓制汪直的權力。但是不久之後就又恢復其全權。 汪直從此與百官勢不兩立。他首先從有宿怨的兵部尚書項忠下手,讓言官郭鏜、馮貫告發項忠違法。項忠遂被免職。牽連所至,兵部侍郎滕昭、程萬里,以前告發汪直的大學士商輅,左都御史李賓,尚書董方、薛遠及等數十人均被罷黜。這年是成化十三年,滕昭56歲。面對突來其禍,滕昭沒有向皇帝求情,更沒向汪直認錯,而是從容收拾行裝,回老家種田。滕昭回到汝州,汝州人熱情地歡迎這位為汝州發展做出貢獻的大功臣。歸鄉後在家安心種田教子,從不議論政的得失,更不談自已的冤屈。在汝州不談自已對家鄉貢獻,從不干擾州府之事。村裡有紅白大事,有忙必幫。州縣有公益善事,積極參與。與退致在家的老人登山觀景、鍛鍊身體,進寺赴廟參與保護文物古蹟。汪直暗中派人監視滕昭,沒發現滕昭有什麼對自己不利的言行。皇帝對滕昭無怨無悔的做法和豁達的品格也格外敬重,準備重新啟用。成化十六年,四月十一日,滕昭因病醫治無效死在病床上,死前給皇帝上書,要求死後埋在祖墳。滕昭的死訊傳到中央,憲宗皇帝聞訊非常悲痛,派內侍來汝州宣諭在其家中設靈堂祭奠,由禮部安排葬事,選擇吉日安葬。兵部、監察院、省政府也派人來汝州為滕昭送行。滕昭安葬之日,汝州四縣官民成群結隊來為其送行,送行隊伍從州城連到墓地。滕昭死後埋在城北洗耳河西岸祖塋父母墳的南邊,按汝州的風俗陪伴自已的父母。因墓地周圍是高崗地,被滕家購買種植杏樹,因此叫杏園坡。他的墓地由國家禮部設奉祀生管理,奉祠生為九品管職,由滕昭後裔俊秀的子孫充補,經禮部審查註冊,給以衣巾奉祀祠墓,負責滕家墓地的管理和祭祀等事。天長日久,滕家墓地因子孫守墓居住而形成了一個村落——滕塋坊(今屬騎嶺鄉王莊村)。
十五、一生如歌,美名流傳
《明史》沒有為滕昭立傳,其事跡散於《明史》其它傳紀中。明代王世貞著的《皇明異典述》、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對他的事跡也有記述。其它地方志也有敘述。《中國歷史記事》中將他的死作為大事來記:《滕昭逝世》:滕昭(1422-1480),字自明,河南汝州人,以舉人授監察御史,天順中擢右僉都御史,成化初巡撫遼東,未幾進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巡撫江北淮揚等處,成化五年(1469)召還理院事,又遣巡視福建民族,未還即命巡撫南直隸,成化七年升兵部右侍郎,不久轉左侍郎。後以被劾而致仕。成化十六年四月初十日卒,年五十九。
朱睦楔《國朝獻征錄》卷之四十《兵部左侍郎滕公昭傳》:滕昭,字自明,黃州知府霄之子也。正統六年以鄉舉,授監察御史,巡按順天、福建,俱有聲績。天順初,擢左僉都御史,佐理院事,逾年以憂去。純皇嗣位,詔起復巡撫遼東,昭謹斥堠嚴訓,練備芻粟,明賞罰凡,數年虜不敢近塞。昭乃上疏,言大明律乃一代定法,而決斷武臣獨舍律用例,以是武臣益貪縱不檢,請一切以律從事不報。成化二年,進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兼巡撫淮揚。昭奏建吳二庶人宜移本城舊中書省居之,或安置有城池軍衞之所,稍便出入。亦聖王罪人不孥之意也。疏下禮部議不可遂止。五年,召還復遣巡視福建。上杭有紫雲台者,鄧茂七之黨嘗據亂,昭乃相其要害,請立歸化縣治。未還,改視蘇松,而馬馱沙最繁盛,寄治江陰,民苦往返。昭復請分置靖江縣。上俱報可。七年拜兵部右侍郎,復轉左侍郎。時汪直管西廠剌事,僭橫口熾中外累足而立,於是兵部尚書項忠倡義草疏,約九卿會劾詔罷西廠,而御史戴縉久不得調,乃言直所行皆公直不宜革罷。於是,上復命直管西廠,縉遂進用直既司廠事,首發忠過廷鞫遂坐贓罷去,昭以忠故亦致仕,年五十九卒於家。論曰:初汪直竊政時附離者不少,而滕公贊項公劾直罷西廠,豈見義不無勇者耶。及直以薦復用二公,卒蒙構陷自是九卿以下相繼被黜者百數人。於戲自古閹立之禍,未有無黨助以成者。戴縉之罪可勝誅哉。
明弘治十七年(1504)四月十五日,是滕昭逝世十五周年的祭日,汝州知州永清人王雄為表彰滕昭對家鄉的貢獻,為滕昭舉辦了盛大的紀念活動,並在滕昭的墓前刻立新碑以增祀。
明正德十四年(1519),山東進士張崇德任汝州知州,興學宮、創書院,除強植弱,誠心愛民,汝州出現政通人和的局面。第二年末,張崇德決定對為汝州做貢獻的鄉賢進行表彰,以鼓勵後人。在決定人選的時候,民眾認為滕昭是第一人,張崇德決定在汝州建立祠堂來紀念他。民眾聞訊後紛紛捐款捐物。正德十六年正月初十,滕公祠在學宮東北選址動工,民眾自發到工地上義務勞動,使工程進展很快,二月二十五日竣工。祠堂座北向南,拜殿三間,東西廂房閣三間,前有大門,四周有圍牆,成為汝州一景。為保證祠堂的香火之資,還將城壕外圍的空地定為祠產。
十六、積德行善,家族其昌
據王雄《正德汝州志》《兵部侍郎滕昭》記,滕昭爺爺滕興,父親滕霄皆單傳,至滕昭兄弟二人。滕昭有子四人,女一個。長子滕暹,恩科貢生,太學生,任河北直隸蟊縣縣丞。次子滕起,太學生,官職不詳。三子滕越,四子滕遠均為州學學生,後來情況不詳。查汝州其它方誌,沒有發現對滕昭四子及後人的更多記錄。《道光汝州志》《義士》篇中,記有滕昭六世孫滕駿:奉祀生,鄉少司馬昭七世孫也。家最貧,耕司馬祭田數畝度日。一日自滕村歸道拾遺金一封,守其處,其人果涕泣至,乃鄰村邢雲龍鬻產余以葬其親者。詢其數符,立還之。督憲王公表其閭曰:無慚先德。據調查,滕家後人仕官在外有之,遷往它鄉者有之。汝州現在有滕姓200多口人,多出自滕興一門,主要分布冶牆村、城區、滕塋坊村三地。滕昭墓地的高崗地解放初還保存完好,文革破壞了一部分。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們在高崗地開機磚廠,將滕家墓地變為窪地,滕昭父母、滕昭及子孫墓被挖盜一空,有幾塊墓誌還在滕家後人家中保存。2000年筆者與政協文史委主任李國強和文史顧問李全泉去滕塋房滕家墓地查看,還有滕昭父親和母親墓碑殘片。李泉海老師用墨處理後文字尚清晰,我們拍了照片,並把殘存的碑文抄錄。
滕昭對汝州經濟發展是有功之人,其墓地受到毀滅性破壞的確對滕家是不公平的。所幸滕昭爺爺滕興墓前的碑還在,上面刻得是明憲成化五年十二月二十日,滕昭升任都察院右都御史時憲宗皇帝對滕興及夫人陳氏增封的聖旨全文:奉天承運,皇帝制曰:國家褒任職之臣,而榮積善之祖者,重本遠,勸忠篤也。滕興乃右副都御史昭之祖,德既在躬廢故延後,致有孫子楊歷顯官,因旌其勞,特申褒典是用,追贈爾以通議大夫都察院右都御史,靈其不昧,尚克承志。制曰:朝廷簡賢升重任將,勵忠而惇孝,必遡本以推恩爾。都察院右都御史滕昭之袓母陳氏積善生孫,登庸朝、著勞績,既彰宜褒所自茲,特贈太淑人,尚其歆承,永慰冥漠。成化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因這塊碑僅刻了兩道聖旨,就叫它為聖旨碑。聖旨碑碑制宏偉,結構緊湊,由碑首、碑身和碑座組成。碑首為蟠龍,碑座為龜跌,是按五品以上官員的規制刻制的。碑質為上等青石,完好如初。這塊碑不管從文物價值還是從人性理念都應該好好保護,碑和墓均應列為文物保護單位。這是對滕昭為家鄉所做貢獻的肯定,也是對歷史的文化的負責,更是對後人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