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金絲猴

滇金絲猴

滇金絲猴(學名:Rhinopithecus bieti):體長51-83厘米,尾長52-75厘米;體重9-17千克。滇金絲猴的皮毛並不是金黃色的毛,以灰黑、白色為主。中文標準名稱應該是雲南仰鼻猴。它們的頭頂長有尖形黑色冠毛,眼周和吻鼻部青灰色或肉粉色,鼻端上翹呈深藍色。身體背側、手足和尾均為灰黑色,背後具有灰白色的稀疏長毛。身體腹面、頸側、臀部及四肢內側均為白色。

滇金絲猴棲息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暗針葉林帶,活動範圍可從2500米到5000米的高山。主食松蘿針葉樹的嫩葉和越冬的花苞及葉芽苞,食植物嫩芽及幼葉。嬰猴的出生多集中3-4月,雌猴兩年生一胎,孕期約為7個月。

滇金絲猴是中國特有物種。僅分布在中國三省區交界處,喜馬拉雅山南緣橫斷山系的雲嶺山脈當中,瀾滄江金沙江之間一個狹小地域 。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滇金絲
  • 拉丁學名:Rhinopithecus bieti
  • 別稱:雲南仰鼻猴、反鼻猴、黑金絲猴、黑仰鼻猴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靈長目
  • 亞目類人猿亞目
  • 猴科
  • 亞科疣猴亞科
  • 仰鼻猴屬
  • :滇金絲猴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Milne-Edwards, 1897
  • 同義學名:Pygathrix roxellana bieti
  • .:Milne-Edwards, 1897
  • 英文名稱:Black Snub-nosed Monkey
  • 英文名稱:Yunnan Snub-nosed Monkey
  • 保護級別:瀕危(EN),來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集群,食物,繁殖方式,分布範圍,種群現狀,猴群數量,生態影響,種群退化,保護區劃,保護級別,

物種學史

滇金絲猴又名黑金絲猴、黑仰鼻猴、雪猴、大青猴、白猴、花猴、飛猴,藏語中稱其為“知解”,傈僳族語稱為“扎密普扎”,白語稱為“擺藥”(按:白文baip hhod,白猴之意)。
2014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等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對一隻雄性川金絲猴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通過比較基因組學,結合功能實驗和宏基因組分析,揭示了靈長類植食性適應的分子機制,並闡明了金絲猴屬的起源和演化歷史。該研究結果發表在2014年11月2日英國《自然遺傳學》雜誌上。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通過對一隻雄性川金絲猴146倍覆蓋度的全基因組測序及分析,並以30倍覆蓋度對3個相關物種滇金絲猴黔金絲猴緬甸金絲猴進行了重測序。研究證實了北部物種(川金絲猴和黔金絲猴)與喜馬拉雅物種(滇金絲猴和緬甸金絲猴)約在160萬年以前發生了分化;北部物種形成時間約在62萬年前,喜馬拉雅物種形成時間約在15萬年前。
歷史演化仰鼻猴屬發生在距今100多萬年前的更新世時期的中國秦嶺地區,一般認為金絲猴的起源與歐亞晚中新世至上新世時期的中猴(一種古老的疣猴)和來自於歐洲的Doliehcpithecus有關。
仰鼻猴最早是分布在橫斷山脈的一個種,後來由於地質變化發生生殖隔離而演化出4個種,這些物種隔離發生於2.5萬年前,由於隔離的時間較短,這些中並不是完全種。依照不同的生態特點,進入高海拔生存的滇金絲猴稱為進化上先進種,而越南金絲猴相對最原始,川金絲猴與黔金絲猴親緣較緊,黔金絲猴相對較原始。
滇金絲猴被人類正式命名和科學記載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1890年,法國的一支動物採集隊到達中國雲南德欽,他們在中國雲南省西北部的白馬雪山開展狩獵活動,通過當時在德欽一帶傳教的法國傳教士比埃特(Monseigneur Biet)的幫助,獲得了7隻滇金絲猴的標本,並將它們全部運回到法國的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
1897年,著名的法國動物分類學家米爾內·愛德華茲(Milne-Edwards)對這些標本進行了分類研究,對這一物種給出了完整的科學描述。為了紀念比埃特在採獲標本時所給予的幫助,米爾恩·愛德華按照林奈創立的雙名命名法,將該物種定名為:Rhinopithecus bieti。從此,這一物種便在地球上的物種庫擁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滇金絲猴的模式標本於1871年采於雲南德欽阿墩子,現收藏在法國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
但從1897年以後,滇金絲猴在它的產地杳無音信了,很多人都認為它已經滅絕。
中國科學家對滇金絲猴的研究是1960年以後開始的,在1960年,動物學家彭鴻綬教授偶然地在雲南德欽的畜產公司看到了滇金絲猴的皮,意外的證實這個神秘物種仍然存在。直到1962年,中國學者在野外考察中才又發現了它的蹤跡。真正對該物種的實地科學考察則始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那次才首次獲得三個完整的標本,從而揭開了它那神秘的面紗。1979年中國動物學家終於在野外考察中親眼見到了野生的滇金絲猴種群的活動情況。
從20世紀八十年代始,滇金絲猴保護引起了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於1983年建立了第一個滇金絲猴保護區——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從而拉開了對這一珍稀瀕危動物的保護行動序幕。這些行動極大地推動了滇金絲猴的保護,
1992年夏天,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龍勇誠和美國加州大學博士柯瑞戈(Craig Kirkpatrick)在白馬雪山深處一個叫崩熱貢嘎的地方建立了營地,對滇金絲猴進行了3年的野外研究。1993年5月,攝影師奚志農跟隨考察小組以其深入滇金絲猴的活動區域,由於滇金絲猴的活動範圍很大,拍攝活動歷盡艱辛,終於在3個月後等待到機會,在200米的距離內,拍攝到了滇金絲猴,這是最早的滇金絲猴影像資料。
此後幾十年來中國科學家前赴後繼的科研努力及各種媒體的宣傳報導,其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意義得到了世人的認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自它成為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的吉祥物之後,滇金絲猴的知名度急劇上升。中國政府已經把“金絲猴保護工程”列入其十五個野生動植物專項保護工程之中。

形態特徵

滇金絲猴體長51-83厘米;尾長52-75厘米;雄性重15-17千克;雌性重9-12千克。滇金絲猴體形較川金絲猴稍大,面部特徵與川金絲猴相似,身上的體毛並不是金黃色,主要是灰黑色,具有光澤。手、足也呈黑色,所以也叫黑金絲猴,但上臂內側、喉部、頸側、臀部及股部均為灰白色,形成明顯的對比色。與黔金絲猴不同,它的大白斑長在臀部的兩側,斑上的毛又白又長。背部和肩部的毛也較長,雄猴的頭頂中央還有尖形的長長的黑色毛冠。眼周和吻鼻部青灰色或肉粉色,鼻端上翹呈深藍色。身體背側、手足和尾均為灰黑色,背後具有灰白色的稀疏長毛。身體腹面、頸側、臀部及四肢內側均為白色。
初生的幼仔全身的被毛為淺黃色,兩眼大而有神,四肢的指(趾)尖都是紅色,尤其美麗的是口唇呈櫻桃紅色,就像塗了口紅的少女一般。在雲南,當地人也叫它雪猴或白猴,這可能是因為它生活在高山積雪地帶,或者是由於它的幼仔全身為淺白色的緣故。另外,產地的藏族同胞叫它“知解”,白族同胞叫它“白疣”,都是有羊膻味的大白猴的意思。

棲息環境

滇金絲猴是世界上棲息海拔高度最高的靈長類動物。棲息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暗針葉林帶,活動範圍可從2500米到5000米的高山。平時多在3500-4500米高度的雲杉、冷杉林中活動。
棲息地屬亞熱帶山地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亞熱帶落葉闊葉林和常綠針葉林以及次生性的針闊葉混交林等四個植被類型,隨著季節的變化,它們不向水平方向遷移,只在棲息的環境中作垂直移動。

生活習性

集群

群棲生活,滇金絲猴的猴群不大,多為20-60隻,尚未發現有150隻以上的大群。為多雄多雌的混合群體,有社群等級行為。一個家庭常由一隻雄性和2-3個雌性及若干幼仔組成。無明顯的季節性垂直遷移現象。活動範圍與猴群大小有異,約20-133.4平方米,其平均密度為1.12-2.5隻平方米。

食物

主食松蘿針葉樹的嫩葉和越冬的花苞及葉芽苞,也食松蘿(一種樹掛地衣,Bryoria nepalensis)和樺樹的食植物嫩芽及幼葉,7、8月還吃箭竹的竹筍和嫩竹葉,冬季也吃漆樹的果子。

繁殖方式

滇金絲猴多是在7-8月出生的,由於棲息地高海拔季候晚的原因,要比川金絲猴產仔遲2-3月。滇金絲猴繁殖率很低,雌性大約3年繁殖1次。每年11月中旬所觀察到的猴群中,成年雌猴幾乎都抱有幼仔,且大小都比較整齊,據其形態,估計大多是在7-8月出生的。
是典型的一夫多妻制,成年雄猴和雌猴比例約為3:1,這種小家族為基本繁殖單位。同時,也存在游離在小家族(之外的、全由單身漢組成的 "全雄"亞組,它們是在爭奪交配權過程中的失意者和那些尚未完全成年小伙子們。雌猴兩年生一胎,孕期約為7個月。

分布範圍

分布在喜馬拉雅山南緣橫斷山系的雲嶺山脈當中,瀾滄江和金沙江之間一個狹小地域 。面積約20,000平方公里,向北延伸到西藏境內的寧靜山脈,包括雲南德欽縣維西縣、麗江、劍川縣蘭坪雲龍縣等縣,以及西藏芒康縣境內。
滇金絲猴分布圖滇金絲猴分布圖

種群現狀

猴群數量

1987年估計,雲南滇金絲猴不超過1,000隻,1993估計,西藏芒康約有1,000隻。1987-1994年的全面調查,共落實野生猴群13個,約1,500 只。2003年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調查結果表明該物種數量有所增長,達到近1,700隻。2004年10月調查結果表明,野外現存滇金絲猴共有15群,全部種群數量約為1,700隻,其中西藏芒康滇金絲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有3群,數量為300多隻;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6群,數量為1000隻左右,雲嶺省級自然保護區內有3群,數量為150隻左右;雲南省玉龍、蘭坪和劍川三縣交界之處有2群,數量為200隻左右;雲南德欽縣在接近西藏芒康縣交界之處還有1群,數量為80隻左右。全球,2006年的總種群估計在不到2,000隻,成年個體少於1,000隻,種群呈下降趨勢。
2013年8月7日,中法生物學家聯合考察團在經過多天的實地考察和分析研究後對記者透露,中國的滇金絲猴數量已增至3000多隻。

生態影響

據史料記載,中國古代的滇金絲猴分布區域廣泛,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才逐漸退縮到雲南與西藏交界的一隅,終年生活在冰川雪線附近的高山針葉林帶。這裡坡陡崖深,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十分惡劣。已查明滇金絲猴自然種群僅存13個,約1000-1500隻,它們活動在金沙江瀾滄江夾峙的雲嶺山脈,行政區劃是西藏的芒康,雲南的德欽維西、蘭坪和麗江等五縣境內“已極度破碎的高寒冷杉林帶之中”,分布面積約兩萬平方公里。這些自然種群處於彼此隔離的狀態,呈島嶼狀分布,各群體之間無法進行基因交流。滇金絲猴已經到了滅絕的邊緣。保護生物學認為,有一類物種叫做“關鍵種”,它在生態系統中起著主導作用。關鍵種的興衰直接影響著系統中其它物種的興衰。生態系統中的關鍵種往往是植物。例如在雲嶺山脈的關鍵種就是雲杉冷杉,它關係到林中無數物種的生存,包括滇金絲猴。所以,一旦這兩個樹種毀滅,必將導致整個森林生態系統分崩離析。

種群退化

當雲嶺山脈兇猛的食肉動物相繼滅絕和瀕臨滅絕的時候,滇金絲猴的天敵,便只剩下最危險、最可怕的“人”了。由於森林不斷被砍伐,滇金絲猴的棲息地正在加速破壞,往昔連成一片的大森林被切割得支離破碎,呈弧島分布。13個滇金絲猴的自然種群相互隔離,各猴群之間不可能進行基因交流,造成近親繁殖,種群退化。又由於滇金絲猴分布區內居民有藏族、傈僳族、彝族、納西族、白族、普米族等眾多少數民族,他們多有傳統的狩獵習慣,其中尤以傈僳族的狩獵風俗為甚。而滇金絲猴這一瀕危物種,對於獵殺的承受力極小。專家認為,滇金絲猴與長臂猿的情況類似,每百隻在1年內的損失,不得超過1個雌性個體和1個幼體,方能保證該種群的發展,因而偷獵者是其生存面臨的最大威脅。

保護區劃

1993年建立了以保護滇金絲猴為主的芒康自然保護區。巴美是一座森林孤島,只有40平方公里,四周全是荒山禿嶺。2013年不到50隻,這些年的種群數量一直呈負增長。在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內,保護區面積19萬公頃。根據滇金絲猴的種群分布及活動範圍,需要調整和擴大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的區劃面積,並建立新保護區的保護站。隨著國家林業局在全國範圍內啟動天然林保護工程,雲南省已先行一步,將500多萬公頃森林列入該工程項目之中。德欽縣政府也作出決定,自1998年起,全縣停止商業性採伐,並將境內全部滇金絲猴的棲息地都劃入自然保護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瀕危(EN)。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Ⅰ級保護動物。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一級生效年代:1989。
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瀕危生效年代:1996。
2019年7月15日,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路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成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