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桑長城》是2009年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星鐵。
基本介紹
- 書名:滄桑長城
- 作者:趙星鐵
- 類別:歷史,人文
-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4月1日
- 定價:25 元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43939448
《滄桑長城》是2009年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星鐵。
《滄桑長城》是2009年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星鐵。內容簡介 本書與其他敘述長城的作品不同之處在於,側重對故事敘述的同時,加入了對長城及沿線風光景點的描寫。通過本書,我們可以看到,或與海天相接、或盤旋於崇山峻岭、橫亘在茫茫大漠的長城,每一處都有它自己的特色。秦皇島的長城處在最東...
《長城漫話》是2017年當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董耀會。內容簡介 國人引以為傲的萬里長城究竟有多長?數千年風霜洗禮至今留存幾何?當今保護傳承有何難題?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嘔心力作。暢談長城故事,揭秘長城“家底”。《長城漫話》講述了中國各個長城段的概況、建築結構、農耕文化、軍事作用、民間傳說、歷史...
《長城之巔》是現代詩人王統照於1925年3月創作的一首新詩。此詩抒寫了詩人在長城之巔的所見所感。詩人目睹長城的滄桑,回顧歷史的往事,不由感慨萬端,引起對人生問題的思索。全詩寫實和象徵相結合,在對客觀事象的真實描繪中寄寓作者的理性意念,既具有清晰具體的現實性,又含有象外之意,初讀頗有苦澀之感,但仔細...
八達嶺古長城景區位於八達嶺長城景區西南5公里,是八達嶺長城的西大門。古長城舊稱“殘長城”,是八達嶺長城的西南延伸段。由於沒有經歷過大規模的翻新修復,仍保持著古老的形態,伴有殘缺的痕跡。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2024年8月16日,北京首條無人機配送航線在八達嶺長城景區正式開通,為遊客配送防暑降溫、應急救援等...
龍泉峪長城,牆體是用當地出產的大塊花崗岩築成,有的就建在巨大花崗岩上,和岩石渾然一體。特別是當年的建造者,還將原有的花崗岩石按長城基石的造型,雕刻出條狀花紋,不仔細看,你是分辨不出來的。這裡充滿歷盡滄桑的風貌,景色壯美。該段長城東接西水峪、黃花城、地勢平緩、敵樓密集。向北還有四道平行構築的長城...
萬里長城橫穿河北,連結京津,在河北境內長達2000多公里,精華地段20餘處,大小關隘200多處,是長城保存最為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區段。是中國古代北部以牧業經濟為主的民族地區和長城以南農業經濟為主的地區的分界線。長城是人類歷史上持續修築時間最久的建築工程。它的修建,歷經春秋、戰國、秦、漢、北魏、東魏、北齊...
2、1975年,中國政府在這裡修建華北地區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潘家口水庫,蓄水後水位超過了長城高度,喜峰口、潘家口城堡淹沒於水中,從此這段歷經五百年滄桑的長城便隱身水下。3、水下長城的沉浮已經成為華北地區降雨量的一個晴雨表,歷史上曾多次露出水面又歸隱水下。歸隱水下 1、河北潘家口水庫境內“水下長城”,...
隆慶元年(1567)戚繼光、譚綸開始對自山海關到居庸關(見居庸關及雲台)的長城進行大規模改建,古北口長城得到修建。望京樓為該段長城的最高點,海拔986米。1933年古北口抗戰在此進行,360餘名陣亡將士遺體合葬於古北口長城腳下,建古北口陣亡將士墓。整個古北口長城並沒有在近代被修過,非常具有滄桑感,而殘破的城牆和...
古長城將以嶄新的面貌屹立於太行之巔,山西東大門將增添一道靚麗的風景。名字由來 固關長城據國家長城專家羅哲文教授考證,始建於公元前369年的春秋戰國時期,屬於中山國長城,比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修築的萬里長城早155年,是我國現存保留比較完整的石砌長城,從始到今,古長城已經經歷了2370多年的風雨滄桑和戰爭洗禮。復修...
戰國古長城是河南省的地名,因建築年代而得名。地名含義 據專家考證戰國時期(約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此地原為魏趙邊界,潞王墳鄉域屬魏地,該長城許是魏國構建邊防所築。歷史沿革 戰國時期魏國所建,秦統一中國後,內地長城逐漸廢棄。歷經滄桑,已不復當時雄偉壯觀的模樣。2000年經專家考證為戰國長城遺址。
全景展現長城的滄桑歷史和內涵價值,將以大量的新發現、新角度和新觀點還原一個更加真實、全面的長城,為觀眾呈現長城鮮為人知的一面。分集劇情 分集劇情參考資料:幕後製作 2012年10月,該片在山海關老龍頭景區開機。2013年4月15日,該片在英國倫敦伯爵宮展覽中心舉行哈德良長城外景拍攝開機儀式,同時在哈德良長城進行...
五道梁長城尚未開發,是名符其實的“野長城”,那殘破、古舊、樸拙的磚石綿延於崇山峻岭之中,荒涼不事雕琢的蒼涼美、殘缺美更能令人感受長城歷經滄桑的不屈風骨。此段長城向西延伸至二道溝望京樓、向東延伸至大古道水門石洞,綿延20餘公里,沿途怪石林立、溝壑縱橫、地勢險峻,氣勢宏偉,極具開發價值。五道梁位於澇窪...
寧夏自古就是中原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相互爭奪的要塞。經專家考證,自西周時期開始,戰國、秦、漢、隋、金、明等朝代都曾先後在寧夏境內修築長城。寧夏境內幾乎可以找尋到歷史上各個朝代修築的、技術迥異的長城遺蹟,被稱為“中國長城博物館”。 然而,這一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與保護,正在遭受著自然...
萬里長城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建築物,但是由於它絕大部分地處偏僻,人們對它的了解與它的盛名並不相稱。本書是長城保護領域裡程碑式的作品,它首次以重攝老照片的方式來講述長城百年變遷的滄桑故事。作者使用重攝技術,真實、直觀地再現了它的過去和現在。作者簡介 作家兼攝影師威廉·林賽畢業於英國利物浦大學地質地理...
巍巍老牆,萬古倚山矗立;悠悠長城,風景永存萬世。※農曆丁亥年五月十五日 作品評價 賈世韜的《長城賦》屬於駢體律賦,韻律和諧,將馬克思主義歷史觀貫徹到該辭賦中,可以說是描述長城的美文。賦文從長城的整體形象寫起,縱觀歷史,用景物描述襯托出長城的歷史滄桑感,氣勢雄偉令人感慨。其特點是,詩意化非常強,文化...
人類之所以不再像野獸一樣寄宿洞穴,是因為人類發明了建築。一部建築發展史見證的是一部文明史。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人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可是為什麼人們在縱論“世界七大奇蹟”的時候,總把目光鎖定在飽經滄桑的古建築?在中國,作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萬里長城被譽為中華民族的脊樑,它與巍峨的紫禁城一起成為...
長清八景是分布在濟南市長清區下轄街道鄉鎮的八個有名的景點。八景有孝堂漢祠、蓮台秋韻、義淨佛光、長城滄桑、靈岩勝境、園博競粹、馬山晨韻、五峰仙境。景點簡介 長清八景,靈山秀水,山水長青。長清自來美景蔚然,“靈岩八景”和“五峰八景”自古聲名遠播。當下,凝聚老長清濃厚歷史感的老景觀煥發生機,充滿濃厚...
司馬台長城雄險奇特,著名長城專家羅哲文教授讚譽道“中國長城是世界之最,司馬台長城堪稱中國長城之最”。簡介 司馬台長城,全長5.4公里,敵樓35座。整段長城構思精巧、設計奇特、構思新穎、形態各異,它集萬里長城眾多特色於一地,形成一段"奇妙的長城"。位於密雲區古北口鎮東部,據傳此地最早稱“死馬台”,因地勢...
程永茂,男,漢族,1956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北京市懷柔區文物管理所技術指導專家、興隆門瓦作第十六代傳人。人物事跡 程永茂在北京懷建集團園林古建公司工作。在擔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期間一直負責技術工作。2016年,受聘於懷柔區文物管理所擔任長城修繕技術專家,18年來,他對長城修繕事業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和經歷,以堅定...
從2009年秋天開始,他把拍攝的目標瞄向了長城。他的家鄉平頂山葉縣有一段楚長城,在拍攝這段長城的過程中,他意外地發現夜色下的長城顯得那么不同,古老、滄桑、神秘、遙遠、深邃、靜美、博大……一種深深的震撼緊緊地攫住了他的心。從此,他帶著對長城的崇敬之情立下宏願:一定要用自己的鏡頭留住夜幕下長城的風姿...
站在七十二券樓面前,你會感到長城的偉大,此樓的神奇,古人的智慧,歷史的滄桑!月亮樓 在月郎星稀的夜晚,站在大青山腳下的青山關城堡仰首北眺,你會在聳入夜空的黝黑的夜影中依稀看到一座敵樓的淡影,她安靜的在峰頂上站立著,皎潔的月光給她披上一層飄渺的清輝。此時也許有一縷微風自樓的方向魚似地游過來...
烽火台其作用主要是便於偵查,同時有敵入侵時,可以燃燒稻草等可燃物,這樣可以用煙火通報敵情,以讓下一個崗提高警惕。最重要的是傳遞軍情,它需要與敵台、牆台等長城建築密切配合。敵台可充作傳遞烽火信息的墩台,沒有敵台也沒有適於點烽的牆台的地方,按傳烽路線必須建有烽火台。薊鎮總兵戚繼光在《練兵紀實》中...
從金代詩人元好問的詩中“石門木落風颶颶”可以想見,鶴度嶺口飽經滄桑的歷史。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沿太行峻岭,依山造勢,修築長城,其北起懷來縣,南至沙河縣,內丘境內總長12.5千米,分設隘口兩處,一鶴度嶺(蒿都嶺)口,二錦繡堂口(鶴度嶺北)。這是一次大興土木之舉,尤其對鶴度嶺口進行了大幅修整,...
四周山高峰險,山巔之上長城蜿蜒,其中長達4華里的大理石長城堪稱萬里長城之一絕;建築奇特雄偉的神威樓歷盡滄桑400餘載,烽火台、謊城(馬圈)、水關、督察院等古代邊關防禦體系完整地匯集此地。牡羊河水自北向南穿過關口,四季長流。牡羊峪青山綠水,風景雄渾秀麗,素有“北國江南”之美譽。主要景觀 群山 牡羊峪...
老龍頭位於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城南5千米處,是明長城的東部入海處,也是萬里長城唯一集山、海、關、城於一體的海陸軍事防禦體系。在600餘年的變遷中,老龍頭書寫了一部歷盡滄桑的歷史,為愛國主義提供了良好的教材。老龍頭距山海關4公里。明朝時的長城橫跨崇山峻岭,蜿蜒發一條巨龍入渤海,故長城之首稱“老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