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長城

寧夏長城

寧夏自古就是中原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相互爭奪的要塞。經專家考證,自西周時期開始,戰國、秦、漢、隋、金、明等朝代都曾先後在寧夏境內修築長城。目前,寧夏境內幾乎可以找尋到歷史上各個朝代修築的、技術迥異的長城遺蹟,被稱為“中國長城博物館”。 然而,這一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與保護,正在遭受著自然和人為雙重破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夏長城
  • 地點:寧夏
  • 對象:中原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
  • 實質:相互爭奪的要塞
建築結構,歷史意義,保護狀況,

建築結構

寧夏境內的長城,從戰國開始,經過秦、漢、隋、明數朝的不斷修築,總長度達1500公里,有"中國長城博物館"之稱。固原一代稱秦長城,這是戰國時秦所修, 其線路大致由甘肅省進入寧夏西吉縣南部, 後折向東北, 繞固原縣城後, 再折向東南, 經城陽等地進入甘肅鎮原縣境。工程根據地勢, 因地制宜, 以土夯成。保存高度在1─3米、每隔200─300米築一凸出牆外的墩台, 長城附近和其經過的重要隘口、山頂都有烽燧遺址。在長城沿線,還有許多營、堡、障、烽火台等軍事設施。
在寧夏境內,戰國秦長城全長約有200公里,是寧夏境內最古老的長城,秦漢時曾做過修繕和增補,明代亦曾加以利用。隋代曾在寧夏修築過一段新的長城,以防禦突厥、契丹的威脅。明代長城在總結前代經驗的基礎上,於地形的選擇、材料的使用、城牆的構造以及工程技術等方面都有較大的進步。明代在全國長城沿線總共設有9個邊境重鎮,而在寧夏境內就設有寧夏和固原兩鎮,由此可見寧夏長城在全國邊防上的重要地位。寧夏郵政博物館展出了長城烽火台微縮景觀和部分長城遺址照片,將寧夏長城生動展現。
據史書記載,明嘉靖十年(1531年)寧夏耗"萬金",修築了南起大壩堡,北連三關口,長達80公里的長城,後被風沙填平。嘉靖十九年(1540年)寧夏巡撫楊守禮重新奏築修葺了舊有邊牆,增築了三關口以北長城。頭道關關牆南北與長城連線,此地山勢開闊,是"緩口可容百馬"之處。北側城牆沿山脊向北延伸,牆體以石塊壘砌,城牆每段拐彎處,各有墩台一座,牆、墩台已殘損,僅留部分基址。頭道關向東南延伸的長城,至今保存較為完整,牆體高約7米,基寬6.5米,頂寬3.5米,牆頂兩側築有女牆。當年修築長城時,這裡多沙礫少土壤,於是軍士們遍剖諸崖谷,得壤土數處;又因無水,做水車百輛,到關口20多公里的平吉堡取水,與壤土、礫石相拌,夯築而成,堅固異常。頭道關向西6公里即二道關,關口南側有一座20多米高的山頭,山頭上設有墩台,台11米見方,高約8米。三道關東距二道關4公里,此關兩山相夾,山谷狹窄,一水中分,山陡壁峭,仰望山峰巍峨,下視谷底險峻,地形十分險要,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歷史意義

長城在空間上綿延數萬里,在時間上橫跨數千年,其背後隱蔽的文化、歷史、建築、藝術、軍事等內容包羅萬象,異彩紛呈。長城不僅是歷史的標誌,而且還可以為某些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研究工作提供參考借鑑,更應成為人們參觀遊覽,了解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了解古代勞動人民修築長城的聰明智慧的絕佳場所。
寧夏長城
寧夏雄渾壯闊的長城與塞上風光融為一體,由於特殊的歷史、地理原因,寧夏長城具有分布廣、跨度巨、種類多、時代全等特點,長城在寧夏的分布地段往往有深藍的蒼穹,神秘的風聲,宛轉的羌笛,逶迤的群山,成片的牛羊,在這樣的背景中,更平添一份哀婉色彩和原始情調,而更具魅力和吸引力的是隱藏在這後面的與長城相關的黃河文化、遊牧民族文化、西夏文化、回族文化、絲路文化以及農耕文化等豐滿、生動的形象,將長城2000年的歷史、建築風格、防禦功能及其對中華民族文化傳播、融合、發展進步的影響等多方面內容順理成章地“聯串”起來推向旅遊者。

保護狀況

寧夏在開發長城游的同時還應與保護和維修長城緊密聯繫起來,保護長城和修復長城是每個炎黃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1)全面加強寧夏境內歷代長城保護,同時完成明河東長城入黃河的修復工程,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靈武黃河流經之處,溝渠縱橫,田連阡陌,水鄉景色與邊塞風光交相輝映。該區域可命名為“長城小龍頭”旅遊區,“長龍”與“黃龍”這兩大中國象徵在此交會,使黃河文明與長城文明共聚在寧夏,構建成印象華夏風采古韻的轟動旅遊精品工程,成為受廣大遊客喜愛的、海內外高知名的塞上黃河長城。通過營造長城與黃河、沙漠集成的旅遊形象和旅遊項目,使之成為寧夏的又一拳頭旅遊產品,成為拉動金水旅遊區發展的生長點,成為顯著旅遊形象工程和凝固的廣告招牌。並爭取把黃河“小龍頭”列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德育基地。開發內容有修復關樓津亭,關門上建關樓,上書“長城關”三個大字,關門上書“深溝高壘”、“北門鎖鑰”等字樣,並修復“小龍頭”附近的秦河上塞、漢墓群、黃河古渡、烽火台、深溝高壘和“品字坑”等,共同構建多樣性的軍事防禦觀光體系。2010年前,完成“小龍頭”古長城博物館建設。
(2)修復賀蘭山三關口長城,以游賞雄偉的長城、險峻的關塞為主要內容。開闢頭關北側山頂的觀賞平台和登山游步道,封山育林,體現“雄關如鐵”山嶽長城的風采,把萬里長城中段的魅力推向世界。2005年前推出青銅峽北岔口徒步長城游旅遊點,這段明長城為荒漠土長城、山嶽石長城共存,長城高大厚實,具雄渾、蒼涼、哀怨、悽美特質,適宜開展徒步長城游。
(3)選固原段戰國長城、秦長城開展原始長城尋根游、長城考古游等保護性旅遊活動。
(4)2010年以前,沿公路選鹽池段長城連同防禦工程體系修復後開放為新旅遊點。
(5)2010年在橫城堡以北_陶樂境內_結合漢墓發掘地,構築“河上塞”作為旅遊點,把河東明長城入黃處歷史上溯千餘年,形成歷代長城旅遊系列_戰國、秦、漢、隋、明諸代長城_,構建成中國唯一的近距離“露天長城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