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長城全長1507公里,可見牆體517.9公里,敵台589座、烽火台237座、關堡25座,還發現了鋪舍、壕塹、品字形窖等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寧夏古長城
- 地理位置:寧夏
- 全長:1507公里
- 敵台:589座
概述,河東邊牆,北線長城,西線長城,內邊長城,
概述
“寧夏長城資源調查工作總結會議透露,可見牆體517.9公里,烽火台237座、關堡25座,還發現了鋪舍、壕塹、品字形窖等遺址……”。但在寧夏長城資源調查隊副隊長周贇看來,僅有這樣幾個數據的報導遠遠不能窮盡寧夏長城的雄宏與神秘。
“有些長城遺址如果不是這次調查也許就永遠深藏在崇山峻岭之中,有些發現常常連我們這些專業人員都激動和驚嘆不已。因為其鮮為人知所以才彌足珍貴,因為一些長城段這一生只會見到一次,所以我們這些調查人員就像窮人家的孩子進了大觀園,貪婪地拍攝近萬張照片,用GPS採集了大量精確數據。在我看來,這次長城資源調查無異於一次寧夏長城秘境的精確探尋,基本查清境內長城的長度、位置、現狀等。”周贇好像還沒有擺脫調查長城時的痴迷狀態。
因為是專業調查,調查隊形成的文字記錄可能不如遊人筆者遊記那樣抒情而又詩意,但就是因為專業,刀刻般紀實手法和精確的數據一筆一畫地勾勒出寧夏長城原生態。
寧夏境內古長城文化豐富,主要分東線、西線、北線和固原內邊四道4部分,本文根據調查材料分述。
河東邊牆
調查顯示,寧夏明長城河東牆總長度為180公里,分布著敵台508座、烽火台67座、鋪舍12座、城址7座。
寧夏河東邊牆修築於明成化十年,這段長城的走向,始於銀川市興慶區臨河鎮黃河岸邊的橫城村,於鹽池縣苟池東北3公里處進入陝西定邊縣的周台子。這道長城自清水營東,當地人又稱為“二道邊”。
嘉靖年間王瓊等人修築的邊牆,其西段(即從橫城到清水營一段)是沿用了成化年間的邊牆。自清水營向東新築邊牆,一直到鹽池的東郭莊村,與成化年間的邊牆呈平行狀態。其間距約5公里-10公里左右。這道邊牆比成化年間所築牆高壕深,因此又被稱作 “深溝高壘”,當地村民將這道邊牆稱作“頭道邊”。
此外,為了防止河套的蒙古人進入銀川平原搶掠,三鎮總制劉天和於嘉靖十五年 (1536年)沿黃河東岸,“修築長堤一道,順河直抵橫城大邊,以截虜自東過河,以入寧夏之路”。這道長堤是河東邊牆向北的延續,由於比河東邊牆低矮,有如河堤,故而稱作“長堤”。“陶樂長堤”現存長度為331米。從舊北長城的終點越河,自內蒙古自治區的巴音陶亥開始,南行過都思兔河進入陶樂境地,自陶樂境內沿黃河南下到達橫城大邊牆。這段長城修築工程比較簡單,加上緊靠河邊,大多已被河水泛損,所留遺蹟不多,現在高仁鎮以南尚有遺蹟可尋。
新發現的暗道殘存長度1.5公里。位於鹽池縣東郭莊村長城段,第9-14號敵台之間的長城牆體外側,此段壕溝寬9米左右、深1.6-0.8米左右。除個別地方保存稍好外,大部僅保留殘跡。
此次在明長城的調查中,在靈武水洞溝景區紅山堡敖銀公路長城缺口以西1300米處的長城外側,發現了大量排列規整有序的“品”字形坑。雖已被風沙填平,但在地表之上的遺蹟現象卻呈現的十分清楚。這些“品”字形絆馬坑,距長城邊牆約50米,均隨長城並行。“品”字形坑均挖置在地勢比較開闊平坦,便於敵騎馳騁的地段,是為加強防守而設定。但在長城外側的大部分地段,由於當初修築長城大量取土時,就有意挖塹為障了。“品”字形坑南北共有三排,其前排和後排相互對直,中間一排與前後排相互錯位後便形成“品”字形,在10×10米的範圍內就分布有長方形坑14個。
北線長城
北線長城西起賀蘭山北,經惠農、大武口、平羅東至黃河西岸,嘉靖九年(1530年)修築,古人稱之為“山河之交,中通一路”。牆體長20公里,其中惠農的舊北長城近6公里。北長城起點掩映于田間墳頭處僅存的幾點土牆,成斷續狀,向東則蹤跡全無。沙地處的北長城僅存地基,流沙掩埋情況較為嚴重。截至於與賀蘭山山體中相接的棗兒溝處。
與平羅、大武口不同的是,惠農境內西側賀蘭山山體間山口不多,且基本沒有可以直接貫穿東西的山口,故在此未發現沿山口間壘砌的牆體,僅在王泉溝處沿山體外側的沖積扇台地處發現一道大致成南北向的土牆,即王泉溝長城,全長1054.2米,成直線狀分布,牆體保存甚差,基本全部僅存底部殘跡。
舊北長城位於紅果子鎮,平地處以夯土築成,高山上則以石塊壘砌,全長5836.4米,其中土牆3717.7,石牆2118.7米,是北線長城的主體,保存相對較好。
北長城段因後期破壞較重,敵台、烽火台遺蹟很少,僅在惠農區發現5座烽火台,大武口發現4座敵台。發現壕塹1道,位於紅果子鎮、舊北長城北側,南距牆體約3米左右,隨牆體走向蜿蜒分布,全長4.566公里。
發現關堡遺址2座,即鎮夷關和黑山營,其中前者為土築,後者則為石砌。保存均不佳,坍塌破壞較重。
西線長城
西長城是指分布於賀蘭山山間的長城牆體,即在便於貫穿通行的兩山交界處直接以黃土夯築、或用石塊壘砌牆體相阻隔,而在群山高聳處直接利用山險。嘉靖十年(1531年)建築,全長百餘公里,分布著敵台70餘座、烽火台130多座、狼煙臺總計200餘座,另外還分布著多處採石場、擋馬牆、壕塹、山險牆。
由於西線長城分布於賀蘭山山間,遠離人類居住家園,保存的相對較好,牆體、敵台、烽火台、關堡,攔馬牆、山險牆在此都能找見,囊括了寧夏長城所有雄偉和險峻,堪稱奇蹟,充分體現了長城是一個設施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西線長城主要沿各便於穿行的山口內修建有長城牆體,而在山體高聳處則直接利用山險,故此段牆體基本成斷續狀。牆體有兩種,一種為夯土牆,見於山前沖積扇平地上。夯土牆是用黃沙土夾雜小石塊分段板築而成,每版長度多在2.2米左右。從斷面來看,其夯築方式是先在中心夯築一道底寬1.5米的實心,然後再在實心兩面外表築以附牆,附牆寬度大致在2.5米以上。
另一種為石牆,主要分布於賀蘭山較高的山體台地或山口之間,按其分布位置、功用等的不同分為石長城、山險牆、擋馬牆等,基本全在內蒙阿拉善左旗境內。
敵台是連線於牆體上的供巡守士兵休息的建築,呈方形覆斗狀。由底向上逐漸收分,收分度多在5厘米左右。敵台築造是採用就地取材的方法,在低處多用土築,高山上則多用石砌。石砌敵台多位於賀蘭山山間脊部,是以大塊石塊砌邊、內側以黃沙土與小石塊混雜堆積填塞。外壁壘砌較為規整,壁面較平整,高聳壯觀。
有一個神奇現象值得注意的,賀蘭山山前台地上夯土敵台,由黃沙土夾雜小石粒夯築而成,但現存夯體遺址卻寸草不生。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中寧縣的敵台(按《全國長城資源調查手冊》中關於敵台的定義,即直接與牆體相連的台體)僅3座數量極為稀少,與全縣廣布的牆體比例極不協調。估計是在修築一些敵台時候,是根據山川地勢靈活而建,即將部分具有巡守監視作用的台體直接建於山體脊部,只是其位置脫離開牆體,故現將其歸納入烽火台一類。
烽火台分布於山頂部和平地高台處,多位於與獨立的山脊之上,與長城牆體相輔相成,共同構成獨特的防禦體系。分布於山頂的基本多為石塊壘砌,平地的則多為黃沙土夾雜小石塊夯築。石塊壘砌基本是用山體上豐富的石塊資源為原料,就地取材建築而成,其取材多是在山體外側,這樣即能采鑿到可用之材,又能在山體上人為造成山險地帶,有一舉兩得功用。
採石場多是分布於山脊高處烽火台的外側山崖處,在將山體上偏外側的岩塊采鑿下來,岩石用於壘砌烽火台,而岩體則成了人為的陡崖,從而起到了一舉兩得的功效。山險牆是直接利用山體,只是在局部山體相交的山口之間壘砌牆體。壕塹主要分布於地理寬漫的山前沖積扇平地處,是於夯土牆體西側平地上直接掏挖成寬頻狀深壕,壕內挖出的石子泥塊再堆砌在深壕東側邊緣而成高塹,南北兩端與山體上的石砌長城相接。深壕最寬7米,深4米左右。
內邊長城
固原市明朝內邊長城主要是利用戰國時期秦長城遺址修建的,戰國秦長城在今西吉、固原、彭陽縣境秦昭襄王時築以防禦匈奴族,今遺蹟尚存,寧夏境內長約200公里。
目前,這段長城還沒做詳細調查。據了解,今年,寧夏將繼續在境內尚未調查的地區進行長城調查。這些地區為:北線銀川市西側賀蘭山處出口間的牆體及題刻、關堡、烽火台等遺蹟;西線的中衛市黃河以南地區;同心縣下馬關等地;固原市內邊。屆時,內邊長城的神秘面紗將被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