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
- 部首:氵
- 筆畫數:12
- 讀音:wēn
- 注音:ㄨㄣˉ
- 五筆:IJLG
- 倉頡碼:EABT
- 結構:左右結構
- 筆順:丶丶一丨フ一一丨フ丨丨一
- 筆順編號:441251125221
- 異體字:溫、昷
- 字級 :常用字、一級字
- 平水韻部:十三元
文字源流
詳細釋義
拼音 |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wēn | 名 詞 | 古水名。即今貴州省遵義市東的洪江 | Wen River | 溫水南至鄨入黚水,黚水亦南至鄨入江。——《漢書·地理志》 | |
水名。即今南盤江上游 | |||||
水名。溫江,岷江支流,在今四川省溫江縣 | |||||
溫度 | temperature | 溫暾,不冷不熱。 | |||
中醫用語∶熱病 | heat symptom-complex | 人有寒溫之病,非操行之所及也。——《論衡·寒溫》 | |||
縣名。在河南省。周畿內國,戰國時魏邑,漢置縣 | Wencounty | ||||
古州名。唐置,治所在今浙江省溫州市,轄今永嘉、樂清、瑞安、平陽、文成、泰順等縣地 | Wen prefecture | 上無元年,始置溫州。——《讀史方輿紀要》 | |||
姓 | Wen | ||||
形 容 詞 | 暖和,不冷不熱 | warm | 陰氣溫,故溫氣應之。——《論衡·寒溫》 | ||
柔和,寬厚,和氣 | gentle and kind | 終溫且惠,淑慎其身。——《詩經·邶風·燕燕》 | |||
厚,富足 | rich | 居皆溫厚。——《漢書·張敝傳》 | |||
用於敬稱和祝頌之辭 | respect and express good wishes | 溫犀秦鏡(用以稱頌官吏精明,善於斷獄)。 | |||
動 詞 | 加熱;使暖和 | warm | 溫毛了(用水溫酒,使酒撲出來了)。 | 溫炕 | |
複習 | review | 溫故而知新。——《禮記·中庸》 | |||
中醫用語:補養 | take a tonic or nourishing food to build up one's health. | 勞者溫之……損者溫之。——《素問》 | |||
yùn | 通“蘊”,蘊藏,蘊積 | hide;store up. | 飲酒溫克。——《詩經·小雅·小宛》 |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注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各體書法
篆書 | 隸書 | 楷書 |
行書 | 草書 | 各體書法圖冊參考資料 |
音韻集匯
項目 | 字頭 | 小韻 | 聲符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韻部 | 擬音 | 聲調 |
---|---|---|---|---|---|---|---|---|---|---|
上古音系 | 溫 | 昷 | 文 | quːn | ||||||
廣韻 | 溫 | 烏渾 | 影 | 魂 | 魂 | |||||
蒙古字韻 | 溫 | 平聲 | ||||||||
中原音韻 | 溫 | 溫 | 影 | 真文合 | 真文 | 陰平 | ||||
洪武正韻 | 溫 | 溫 | 烏昆 | 八真 | 真 | 平聲 | ||||
溫 | 蘊 | 委粉 | 八軫 | 真 | 上聲 | |||||
溫 | 蘊 | 於問 | 八震 | 真 | 去聲 | |||||
分韻撮要 | 溫 | 溫 | 雲 | 賓 | 第八賓稟嬪 | 陰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