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溫(?-191年11月5日),字伯慎。東漢末年南陽穰縣人。官至司隸校尉、太尉,封互鄉侯。
曾經為董卓、孫堅、陶謙等人的上司,奉命討伐韓遂、邊章、北宮伯玉的叛亂,威震天下。董卓掌權後,以和袁術勾結的罪名殺害張溫。
基本介紹
- 本名:張溫
- 字號:伯慎
- 所處時代:東漢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南陽郡穰縣
- 去世時間:191年11月5日
- 主要成就:平定北宮伯玉之亂
- 官職:司空、太尉、司隸校尉
- 封爵:互鄉侯
人物生平
京中為官
奉召討賊
位至三公
晚景淒涼
歷史評價
史書記載
文學形象
![新三國漢末張溫形象 新三國漢末張溫形象](/img/b/ae5/cGcq5yNwUDMlRmMiRWNjljN5ADZlRDO0UTMjR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張溫(?-191年11月5日),字伯慎。東漢末年南陽穰縣人。官至司隸校尉、太尉,封互鄉侯。
曾經為董卓、孫堅、陶謙等人的上司,奉命討伐韓遂、邊章、北宮伯玉的叛亂,威震天下。董卓掌權後,以和袁術勾結的罪名殺害張溫。
張溫(193年—230年),字惠恕,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少修節操,容貌奇偉。孫權召拜議郎、選曹尚書,徙太子太傅。黃武三年(224),以輔義中郎將身份出使蜀漢,...
張溫(?-191年11月5日),字伯慎。東漢末年南陽穰縣人。官至司隸校尉、太尉,封互鄉侯。曾經為董卓、孫堅、陶謙等人的上司,奉命討伐韓遂、邊章、北宮伯玉的叛亂...
張溫,籍貫不詳,明朝將領。從朱元璋渡江,授千戶。積功至天策衛指揮僉事。從大軍收中原,克陝西,攻下蘭州,守之。元將擴廓偵大將軍南還,自甘肅帥步騎奄至。諸將...
張溫,北魏張袞之子,官至外都大官、廣寧太守。兒子張貳興,任昌黎太守。...... 張溫,北魏張袞之子,官至外都大官、廣寧太守。兒子張貳興,任昌黎太守。 [1] ...
《表理張溫》的作者為駱統。據《全三國文》載,駱統有文集十卷,《表理張溫》為其中一篇,另有《民戶損髏上疏》、《陳諸將舟船飾嚴箋》。...
張溫(遊戲《炎黃戰紀》卡牌)編輯 鎖定 遊戲《炎黃戰紀》卡牌 中文名 張溫 遊戲類型 集換式卡牌遊戲 遊戲引擎 unity 目錄 1 卡牌介紹 ...
張溫,字德潤,魏州魏縣人也。始仕梁祖為步直小將,改崇明都校。...... 張溫[1] ,字德潤,魏州魏縣人也。始仕梁祖為步直小將,改崇明都校。本名 張溫 字號 ...
《賞張溫等敕是唐代朱溫創作的一篇散文。...... 《賞張溫等敕是唐代朱溫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賞張溫等敕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散文 作者 朱溫 作品出...
難張溫秦宓逞天辯 [15] 劉璋投降。劉備遣簡雍為使,簡雍傲慢無禮,遭到秦宓怒斥。劉備稱帝,以秦宓為學士。孫權襲襲取荊州,殺關羽,劉備憤怒想要討伐,秦宓苦勸劉備不...
張溫於宮門迎接陶謙,陶謙並不領情,但張溫對陶謙還是像以前一樣好。 [5-6] 陶謙經營徐州 陶謙各類形象(5張) 中平五年(188年)十月,青、徐兩州黃巾復起,...
中平三年(186年),朝廷派司空張溫代理車騎將軍,西討邊章等亂兵。張溫奏請孫堅參軍事。張溫率部駐紮長安,用詔書召見董卓,董卓拖延時間,過了好半天才來。張溫...
當初張溫派出有六路人馬,其中五路人馬,包括周慎都以失敗告終,唯獨董卓的軍隊全員班師,屯兵於右扶風。朝廷因功封董卓為斄鄉侯,封邑一千戶。 [9] ...
張舉,東漢末年流寇。原漁陽郡的土豪。本為泰山太守,因不獲張溫重用而心生不憤。與張純等聯合發動叛亂,自稱為天子,有武裝九千人。曾與孟益、公孫瓚等官軍...
據《全三國文》載,駱統有文集十卷,另有《表理張溫》、《民戶損髏上疏》、《陳諸將舟船飾嚴箋》。 [14] 駱統軼事典故 編輯 ...
韓遂最初聞名於西州,被羌胡叛軍劫持並推舉為首領,以誅宦官為名舉兵造反,聚眾十萬,先後敗皇甫嵩、張溫、董卓、孫堅等名將,使得天下騷動 [1] 。後受朝廷招安,擁...
四月,冉閔將與燕戰,大將軍董閏、車騎將軍張溫建議:鮮卑乘勝鋒銳,且彼眾我寡,宜且避之;待其驕惰,然後進擊可勝。冉閔不納。遂移軍於安喜。慕容恪隨即引兵...
鮑鴻(?-189年),東漢末年將領。中平二年(185年),鮑鴻隨張溫討伐涼州叛軍,中平五年(188年),鮑鴻被征為西園八校尉之一。後討伐葛陂黃巾,因貪污軍餉,被豫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