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疫論》是中醫溫病學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標誌性著作,是中醫理論原創思維與臨證實用新法的傑出體現。分上下兩卷,明代吳又可撰於崇禎十五年壬午(1642年)。...
本書概括敘述了《溫疫論》刊行的背景和中醫疫病學的發展,著重介紹了其主要學術思想,即瘟疫的病因、辨證、治則、治法、治驗和邪伏膜原證的禁忌,並從十個方面...
《溫疫論解》是明代吳有性撰,日本泰山文豹編注的一本溫病類中醫文獻,首刊於日本文政七年(1824)。...
《溫疫論辨義》,溫病著作。四卷。清·楊堯章編撰。刊於1856年。本書為闡發吳有性《溫疫論》蘊義之作。楊氏於《溫疫論》原文後逐條予以辨析,或闡發吳氏立論的精義...
溫病類。不分卷。不著撰者。約成書於清末。為《醫書四種》之一。本書先將《傷寒論》方編成歌訣,繼分述其方義證治,偶加按語;次論溫疫,按風溫、溫熱、...
《溫疫論》是2011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有性。...... 《溫疫論》,作者吳有性,成書於明崇禎十五年(1642),是一部中醫藥防治溫疫病的專著。《溫疫...
蘇穎等編著的《明清醫家論溫疫》從明清時期的五十餘部溫病著作中,選出《溫疫論》、《溫熱暑疫全書》、《廣瘟疫論》、《傷寒溫疫條辨》、《疫疹一得》、《...
《重訂醫門普度溫疫論》是明·吳有性(字又可)原撰的一部溫病類中醫著作。二卷。明·吳有性(字又可)原撰,清·孔以立(字毓禮)、龔紹林評註,李硯莊重訂於清...
《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讀本:溫疫論》是2011年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明代)吳又可 。...
《傷寒溫疫條辨》,傷寒溫病著作。簡稱《寒溫條辨》。六卷。清·楊濬撰於1784年。自《內經》:“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和《難經》“傷寒有五”以來,傷寒與...
《瘟疫論》,又稱《溫疫論》,是中國第一部系統研究急性傳染病的醫學書籍。作者為明朝末期的醫學家吳有性。...
《廣瘟疫論》,又名《瘟疫明辨》。溫疫著作,4卷,另附方1卷。清代戴天章撰,約成書於康熙十四年(1675年)。本書為吳又可《溫疫論》的推廣發揮本,主要論述病發...
《溫疫論》 目錄 1 組詞 2 出處 戾氣組詞 編輯 戾氣:中醫學中有戾氣一說,是和正氣相反,和邪氣相對應的。除此,有些用法中可以理解為就是暴戾之氣的意思。即...
《溫疫論廣翼》名為《溫疫論廣翼》,並非新撰之書,而是明·吳又可《溫疫論》、清·蔣士吉《傷寒翼》、戴天章《廣瘟疫論》三書合刊本。此冊核心之書是《溫疫...
《溫疫論》一書提出了當時對傳染病的稱呼“疫病”的病因是“非其時而有其氣”。《溫疫論》認為傷寒等病是由於感受天地之常氣而致病,而“疫病”則是“感天地之...
其所著的《溫疫論》是我國論述溫疫的專著,對溫疫進行了詳細的論述。認為“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指出溫疫的致病因子是...
周魁 清代醫家。溫病宗《廣溫疫論》,並采諸家所論,探討瘟疫病原及溫症之辨析,著成《溫證指歸》四卷(1799年)。...
鑒於以上情況,吳有性潛心鑽研,認真總結,提出了一套新的認識,強調這種病屬溫疫,非風非寒,非暑非濕,非六淫之邪外侵,而是由於天地間存在有一種異氣感人而至,與...
三甲散,中醫方劑名。出自《溫疫論》卷下。具有通絡消瘀,清熱養血之功效。主治瘟疫伏邪已潰,正氣衰微,不能托出表邪,客邪膠固於血脈,主客交渾,肢體時疼,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