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散,中醫方劑名。出自《溫疫論》卷下。具有通絡消瘀,清熱養血之功效。主治瘟疫伏邪已潰,正氣衰微,不能托出表邪,客邪膠固於血脈,主客交渾,肢體時疼,脈數身熱,脅下錐痛,過期不愈,致成痼疾者。
基本介紹
- 名稱:三甲散
- 出處:《溫疫論》卷下
- 組成:鱉甲、龜甲、穿山甲、蟬蛻、僵蠶、牡蠣、庶蟲、白芍藥、當歸、甘草
- 功用:通絡消瘀,清熱養血
- 主治:瘟疫伏邪已潰,正氣衰微,不能托出表邪,客邪膠固於血脈,主客交渾,肢體時疼,脈數身熱,脅下錐痛,過期不愈,致成痼疾者
歌訣,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配伍特點,加減化裁,使用注意,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歌訣
三甲散治兒內傷,蟬蛻僵蠶芍藥甘,乳食痞塊停中焦,牡蠣虛蟲當歸除。
組成
鱉甲、龜甲(並甩酥炙黃,如無酥,各以醋炙代之,為末)各一錢(3g),穿山甲(土炒黃,為末)五分(1.5g),蟬蛻(洗淨,炙乾)五分(1.5g),僵蠶(白硬者,切斷,生用)五分(1.5g),牡蠣(煅,為末)(咽燥者酌用)五分(1.5g),庶蟲(乾者擘碎,鮮者搗爛,和酒少許取汁,入湯藥同服,其渣入諸藥同煎)三個,白芍藥(酒炒)七分(2.1g),當歸五分(1.5g),甘草三分(0.9g)。
用法用量
水二鐘,煎八分,去滓溫服。
功用
通絡消瘀,清熱養血。
主治
瘟疫伏邪已潰,正氣衰微,不能托出表邪,客邪膠固於血脈,主客交渾,肢體時疼,脈數身熱,脅下錐痛,過期不愈,致成痼疾者。
方義
本方剛柔相濟,扶正而不戀邪,祛邪又不傷正。方中以鱉甲甲、穿山甲三味為主,滋陰行瘀;僵蠶、蟬蛻擅入厥陰,透邪通絡止痙:芍、當歸、土鱉蟲和營活血;甘草和中。
配伍特點
方中以鱉甲、龜甲、穿山甲三甲為主,扶正不戀邪,達邪不傷正;蟬蛻、僵蠶祛邪熄風;牡蠣平肝,歸、芍和血,甘草和中,加(庶蟲)蟲以引諸藥入血脈,搜剔血中之邪。立意新穎,用藥獨特。
加減化裁
若素有老瘧或癉瘧者,加牛膝一錢,何首烏一錢(胃弱欲作瀉者,宜九蒸九曬);若素有郁痰者,加貝母一錢;有老痰者,加瓜蔞霜五分(善嘔者勿用);若咽乾作癢者,加花粉、知母各五分;若素有燥嗽者,加杏仁(搗爛)一錢五分;若素有內傷瘀血者,倍庶蟲(如無庶蟲,以乾漆炒煙盡為度,研末五分,及桃仁搗爛一錢代之)。
使用注意
服後病減半,勿服,當盡調理法。
附方
名稱:三甲散
組成:龜甲(砂燙、醋淬)400g,鱉甲(砂燙、醋淬)400g,穿山甲(砂燙)100g,雞內金(砂燙)400g
用法:製成散劑,每包0.9g,密閉,防潮。口服,不滿周歲每次0.45g,1至3歲每次0.9~1.8g,1日3次
主治:食積,乳積,痞塊
出處:《部頒標準》
功用:軟堅化積
重要文獻摘要
《溫熱經續》:“鱉甲、龜甲(並甩酥炙黃,如無酥,各以醋炙代之,為末)各一錢,穿山甲(土炒黃,為末)五分,蟬蛻(洗淨,炙乾)五分,僵蠶(白硬者,切斷,生用)五分,牡蠣(煅,為末)(咽燥者酌用)五分,庶蟲(乾者擘碎,鮮者搗爛,和酒少許取汁,入湯藥同服,其渣入諸藥同煎)三個,白芍藥(酒炒)七分,當歸五分,甘草三分。水二鐘,煎八分,濾去,溫服。雄按:此方從《金匱要略》鱉甲煎丸脫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