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原文,譯文,題目,出處,人物簡介,作者簡介,蔑里乞・脫脫,阿爾拉·阿魯圖,其他,
原文
準少英邁,通《春秋》三傳①。年十九,舉進士。太宗取人,多臨軒顧問,年少者往往罷去。或教準增年,答曰:“準方進取,可欺君邪?”後中第,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每期會賦役,未嘗輒出符移②,唯具鄉里姓名揭縣門,百姓莫敢後期。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會詔百官言事,而準極陳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書虞部郎中、樞密院直學士,判吏部東銓。嘗奏事殿中,語不合,帝怒起,準輒引帝衣,令帝復坐,事決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徵也。” (選自《宋史·寇準傳》)
【注釋】①三傳:《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②符移:官府徵調敕命文書。
譯文
寇準年少的時候英武豪邁,通曉《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十九歲時,考取了進士。宋太宗選取人才,經常親自到殿前平台看望詢問,年紀小的人常常會(被)免職離開。有的人讓寇準增加年齡,(寇準)回答說:"我剛剛參加進士考試,怎么可以欺騙皇上呢?”後來考取了(進士),被授官大理評事。管理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每次到徵收賦稅徭役的時候,(寇準)從來沒有下發徵收的檔案,只是將鄉里百姓的姓名寫出來貼在縣衙的門口,百姓沒有敢超出規定期限的。多次提升到殿中丞,擔任鄆州通判。(後來)被徵召到學士院考核,被授予右正言,直史館,擔任三司度支推官,轉任為鹽鐵判官。正趕上(皇上)下詔召集百官議事,寇準努力訴說利益與損害,皇帝更加重視他。提拔為尚書虞部郎中,樞密院直學士,判吏部東銓。曾經在宮殿里當面向皇帝反映情況,話語不符合(皇帝的意思),皇帝生氣(地)站起身來,寇準就拉著皇帝的衣服,讓皇帝重新坐下,事情解決了才退下。皇上因此嘉獎他,說:“我得到寇準,(就)如同唐太宗得到了魏徵啊。”
題目
16.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①每期會賦役(——————) ②事決乃退(——————)
17.翻譯下面的句子
準方進取,可欺君邪?
——————————————
準輒引帝衣,令帝復坐,事決乃退。
——————————————
18.通讀文段,你認為寇準是一個怎樣的人?
——————————————
答案示例:
16.①適逢、正趕上 ②才
17.答案示例:1.寇準我剛剛參加進士考試,要取得功名,怎么能欺騙皇上呢?
2.寇準就拉著皇帝的衣服,讓皇帝重新坐下,事情解決了才退下。
18.答案示例:才華出眾,誠實守信,為官有方,敢於直諫。
出處
人物簡介
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詔翰林學士孫抃撰神道碑,謚“忠愍”,復爵“萊國公”,追贈中書令,仁宗親篆其首曰“旌忠”。故後人多稱“寇忠愍”或“寇萊公”。寇準善詩能文,七絕尤有韻味,有《寇忠愍詩集》三卷傳世。與白居易、張仁願並稱渭南“三賢”。
作者簡介
蔑里乞・脫脫
脫脫(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脫脫帖木兒,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兒乞人 脫脫幼養於伯顏家,從浦江吳直方學。元朝元統二年(1334年),脫脫任同知宣政院事,遷中政使、同知樞密院事、御史大夫、中書右丞相。當時伯顏為中書右丞相,權傾朝野,向為元順帝所忌,脫脫恐受其累,與順帝密謀逼退伯顏。至正一年(1341年)脫脫為相,大改伯顏舊政,復科舉取士。至正三年(即1343年),脫脫主編《遼史》、《宋史》、《金史》,任都總裁官。至正四年(即1344年),脫脫因病辭職,到至正九年(即1349年)復出為相,發行新鈔票“至正交鈔”,並派賈魯治理黃河,成績斐然卓著,贏得水患災民的民心,上賜號答剌罕(意謂:自在),被讚譽為“賢相”。至正十二年(1352年)九月,脫脫親率大軍鎮壓鎮壓徐州芝麻李紅巾軍起義,執意屠城,軍事成就卓著,功封太師。至正十四年(1354年),脫脫被派往討伐高郵(今屬江蘇)張士誠起義軍,正酣戰即將攻陷士誠之際,為朝中彈劾,功虧一簣。事因皇太子不滿“未授冊寶之禮”,而支持康里人哈麻彈劾脫脫,致使脫脫於至正十五年(1355年),革職流放雲南,後被中書平章政事哈麻假傳元順帝詔令自盡。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昭雪復官。脫脫的死使得他殫精竭慮修補元王朝統治的堤壩付諸東流,也成為元王朝走向崩潰滅亡的轉折點。
阿爾拉·阿魯圖
阿爾拉·阿魯圖,(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蒙古阿兒剌部人。元朝末期重臣。
阿爾拉·阿魯圖繼脫脫之後,主持了纂修遼、金、宋三史,頒《至正條格》等工作,特別是三史中的《宋史》部分,是由阿爾拉·阿魯圖主持的。
雖然在參與修纂《宋史》的人之中,阿爾拉·阿魯圖名為都總裁,但他素不識漢字,因而並沒有參與實際編修,但他在財政、管理、史料提供上給予了莫大支持,因此在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農曆10月,三史皆修成,中書右丞相阿魯圖奏進。《宋史》在三史中雖然是最後完成,但只歷時兩年半。
阿爾拉·阿魯圖主持《宋史》的修撰,在時間上是相當倉促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問題和缺陷,儘管如此,《宋史》仍為極其重要的史書,為二十四史之一,至今仍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在這一方面,阿爾拉·阿魯圖功不可沒。
其他
(更多詳情中文百科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