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可分為城與鄉兩大類題材,描寫出深圳外來務工者的工作和生活狀態,堪稱段福平對其半生的一次總結。譬如《風流雲散》描述的是段福平初涉社會,從鄉村走向城市工作與生活的奮鬥歲月的開端;《我過得比你好》中,段福平已在深圳漂泊多年,主要描述的人物是已68歲熱心助人的老人湯叔。雨中哭鬧的小女孩、找工作的老唐、母親得了重病的年輕人等,需要幫助時,湯叔從無二話,打心眼裡覺得自己過得比對方好,就當是資助了對方,做了善事;《醫者仁心》描寫了兩帖中藥處方,一帖處方強調消炎、止痛、消腫,另一帖處方強調清熱解毒。
作品目錄
風流雲散 醫者仁心 緣來緣去 城鄉愛情 老有所依 我的寶島朋友 | 以愛之名 洗腳 我過得比你好 我本脆弱 老房子的故事 安逸生活 | | 入殮棺夫 水鄉韻事 清泥潭韻 生產隊長 “吳軍長” 愛的傳承 | |
作品鑑賞
該書觀察仔細,描述生動形象。《借米》中,作者寫胡大媽家的狗,一開始狗仗人勢,叫得很兇,在母親的嚴厲呵斥和棍棒威脅下,就軟了下來,進一步,退三步,朝天叫一聲,撤退到狗窩,等到女主人一出來,狗又使勁地叫,好像是要表功。
該書對人性的刻畫恰到好處。同樣是《借米》中,胡大媽搬出米缸,把米倒在盆里,分作兩份,又給母親多舀了兩碗,在友炳伯伯發作後,胡大媽不敢借米,但還是悄悄塞給母親玉米、番薯、土豆,還有兩小碗米,一番描寫下,胡大媽善良、膽小、做不得主的形象躍然紙上。而友炳伯伯在整個借米過程中一言未發,開始是幾聲咳嗽,接著用菸袋桿敲打門框,後來直接把凳子摔得老響,起身到房裡把門一推睡覺去了,一連串的動作,就把一個性格孤僻、不近人情的五保老人形象勾勒得活靈活現。還有二伯父的虛偽,也有透徹地描述。還有作者對母親善解人意、受得住委屈、記吃不記打的形象刻畫,母親語重心長地教誨說,一定要記住別人對你的好,後來,友炳伯伯和胡大媽過世,段福平的父親幫他們入殮,母親與大家一起操辦喪事。出於對鄉衛生院劉醫生的感激,父母每年帶著段福平去串門,母親說,點滴之恩都要報答,“一個人不要忘了曾經拉過你一把的人,何況劉醫生還救過你的命”。這些從一個普通農家婦女內心流露出的樸實話語,無處不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該書在文字的架構上較為精巧。《風流雲散》中,作者書寫了南下深圳途中和達到深圳後的若干困苦,他的筆觸所至都是客觀描述,沒有主觀評價。他沒有停滯在對苦難的記憶中,而是筆鋒一轉,巧妙地用後來一次異地辦理身份證的美好經歷,把一切不愉快當做過眼雲煙全部拋灑掉,謳歌了街道辦推行的便民服務措施。
作品評價
該書講述著一個又一個令人遐思、耐人尋味的故事,讀來頗感親切、新鮮和生動。書中那些小說一樣跌宕起伏的情節,有著在場感極強的敘事,突顯出段福平對散文藝術的孜孜以求。他的散文具有紀實性敘事的特點,其文風平實,將真情實感融於筆下,故能打動人。該書書寫了一大批特定年代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具有很強的可讀性,是作者對紀實散文進行的可貴的探索。《渡河之舟》採用小人物的視角,以故鄉記憶、深圳生活、社會變遷作為書寫主體,讓一個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相繼登場,並對他們的故事進行精彩的演繹。在肆意書寫中,身邊的人、事如河的暗流,遍布在作者的筆觸和遠去的真實之間。開篇即牽動人心,敘述紮實沉穩,文字流暢耐讀,故事娓娓動人,充滿了對被忽略的社會底層小人物的關懷和悲憫,展現了純粹熱烈的鄉土倫理圖景和中國社會的進階之路。
(《寶安日報》評)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段福平,湖南澧縣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散見於《青年作家》《福建文學》《佛山文藝》《北大荒文學》《深圳青年》等刊物,有作品入選《中國詩歌年選》。曾獲第四屆全國打工文學獎、廣東省文化學會徵文大賽獎、睦鄰文學獎、深圳職工詩歌大賽獎等。現居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