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陳培勛創作的交響曲)

清明祭(陳培勛創作的交響曲)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清明祭,為中國著名作曲家陳培勛創作的第2交響曲之名稱(作品22),作於1980年,這部音樂作品取材於1976年的《天安門詩抄》中的三首詩,獻給“文化大革命”中為真理獻身的勇士們,表達了對中國人民為真理而英勇獻身的追懷,體現了人民對烈士們堅貞不屈的懷念;作品以單章性奏鳴曲結構寫成,全曲分三段,三段連續演奏,各段標題如下:第1段,烈士碑前;第2段,忠魂舞;第3段,遺願化宏圖;該曲於1981年獲得第一屆全國交響樂作品比賽優秀獎,1993年入選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明祭
  • 創作時間:1980年
  • 人物陳培勛
  • 榮譽: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
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賞析

交響曲”清明祭“,作者為原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我國著名作曲家陳培勛(1922—2006)先生,作於1980年。
陳培勛先生交響作品CD封面陳培勛先生交響作品CD封面
這部交響作品取材於1976年的《天安門詩抄》,獻給“文革”中為懷念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為真理獻身的勇士們,表達了對中國人民在那個艱難時期為真理而英勇獻身的追懷,體現了人民對烈士們堅貞不屈的懷念。
作品以單章性奏鳴曲結構寫成,全曲分三段,三段連續演奏。
連續演奏的三個樂章的內容皆來自《天安門詩抄》,分別是:
第一樂章“烈士碑前”:初春寒意濃,哀思涌心中。丹心映山河,碧血染旗紅。
第二樂章“忠魂舞”:悲風平地起,狂飆從天落。英雄別故土,肝膽照山河
第三樂章“遺願化宏圖”:巍巍青山聳,崢崢松柏蔥。遺願震人寰,壯志貫長虹。
樂曲紮根於民族歷史和民族精神的最深處,把中國人的苦難、理想和力量都融為一體。每個樂章都從慢板開始,情緒逐漸推進到中間的高潮,再轉入寧靜和沉思,結構嚴密,旋律優美。第二樂章“忠魂舞”尤其動人心魄,整個交響曲大氣磅礴沁人肺腑,催人奮進。
“文革”是我們民族歷史上最沉重的一頁。反思中國的歷史,認識民族的性格,尋找民族的力量,只有靠我們自己來完成;可以說,陳培勛的第二交響曲”清明祭“是目前為止反思“文革”的最佳音樂作品之一。

作者簡介

陳培勛(1922一2006),中國現代著名作曲家廣西合浦人,出生於香港,自幼隨叔父學習鋼琴,先後在香港、上海學習鋼琴、管風琴和作曲,抗戰時輾轉祖國各地,1939年入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師從譚小麟深造欣德米特的作曲技法,後在香港、曲江重慶上海等地的藝術院校任教。
陳培勛先生陳培勛先生
建國後,長期任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教授、兼配器教研室主任;“文革”結束後,在香港浸會學院藝術教育系任教,後隨蘇聯專家亞拉波夫和古諾夫學習配器,之後返回香港居住,這個時期,他創作了許多在中國大陸鮮為人知音樂作品:小交響曲《迎春》(第一樂章:抒情的前奏曲《迎春》;第二樂章:交響舞曲之一《紅梅》;第三樂章:間奏曲──兩首雲南民歌;第四樂章:交響舞曲之二《春節慶會》,1982年);高胡協奏曲《廣東音樂主題》(1983年);樂隊與合唱《兒童節序曲》(與葉惠康合作,1984年);小交響曲《青年》(1986年)等;2006年2月在香港逝世。
主要作品有鋼琴曲賣雜貨》、《思春》、《雙飛蝴蝶變奏曲》,交響詩《心潮逐浪高》、《從頭越》,音畫《流水》、幻想序曲《王昭君》、第一、二交響曲我的祖國”、“清明祭”等;其中,《從頭越》曾獲國慶三十周年創作一等獎,第二交響曲“清明祭”獲第一屆全國交響作品優秀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