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一九七六年
清明節期間,英雄的首都人民以革命大無畏的精神,衝破“
四人幫”的重重禁令,寫了成千上萬的革命詩詞,沉痛悼念敬愛的周總理,憤怒聲討萬惡的“四人幫”。這些張貼在
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或在
天安門廣場上朗誦過的詩歌,凝聚著人們的血和淚、愛和憎,是發自肺腑的戰鬥的吶喊,它們鼓舞著廣大人民民眾同“四人幫”作殊死的鬥爭。
天安門詩歌在鬥爭中發揮了廣泛深遠的影響,是矗立在我國詩歌發展史和革命文學史上的一座
豐碑。
當年寫作或朗誦這些詩歌的同志儘管遭受了“四人幫”的殘酷迫害,這些詩歌儘管被“四人幫”誣陷為“反革命詩詞”而受到了查禁和銷毀;但是人民民眾仍然冒著種種危險,運用各種巧妙的方法,傳抄這些詩歌,珍藏這些詩歌。粉碎“
四人幫”以後,首都民眾曾蒐集、整理、編印過多種天安門詩集。
人民文學出版社即將出版的《天安門詩抄》,由時任黨中央主席的
華國鋒同志
題簽(間圖片上題字),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
童懷周根據其編印的《天安門革命詩文選》(正續編)選編而成的。為天安門詩歌的收集、流傳作出寶貴貢獻的童懷周還為這本詩抄寫了一篇前言。《
天安門詩抄》收入了六百餘篇詩文。全書分為三輯:第一輯,收
古體詩、詞、曲、
輓聯等;第二輯,收
新體詩;第三輯,收
悼詞、
誓詞、祭文、
散文詩。這本詩抄附有多幅珍貴的照片,分精裝、平裝兩種版本印行。
背景
天安門詩歌產生於一九七六年春北京
天安門廣場爆發的偉大的“四五”運動。在中國人民同萬惡的“
四人幫”進行殊死搏鬥的歷史關頭,詩歌成了這場革命運動的主要表現形式和直接戰鬥武器。就產生的背景、發揮的作用及其體現出來的文學與政治之間如此密切的關係來說,在中外文學史上,天安門詩歌都是罕見的文學現象。
一月八日,敬愛的
周恩來總理與世長辭了。噩耗傳來,舉國上下,萬分悲慟。然而“四人幫”卻欣喜若狂,他們
冒天下之大不韙,不擇手段地壓制和阻撓人民的悼念活動,並肆無忌憚地散布流言蜚語,繼續誣陷周總理,而在這些罪惡活動的背後,他們加快了篡奪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權的步伐。目睹“
四人幫”的倒行逆施,早就被他們破壞國民經濟、摧殘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罪行激怒了的中國人民,在沉默中思索,在思索中前進,終於在
清明節前後採取了歷史性行動。三月底,南京首先出現了反對“四人幫”、保衛周總理的大幅標語。接著,鄭州、福州、西安、太原等地的人民,也衝破了“四人幫”的重重禁令,以各種方式舉行悼念活動。對周總理的悼念,就是對“四人幫”的宣戰。人民的這一歷史性行動,在全國的心臟北京,規模最大,表現得也最為充分有力。四月五日前後,數百萬民眾匯集在
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用淚水、黑紗、白花、詩詞、
輓聯、
花圈、誓言、講演、
血書……表達對人民的好總理的刻骨銘心的哀思,怒斥和聲討“四人幫”的滔天罪行。那幾天,天安門廣場變成了莊嚴肅穆的奠堂和營壘分明的戰場,久蓄在人民心中的愛與恨,象火山溶岩一樣迸發出來。“
四人幫”在偉大的
民眾運動面前,
膽顫心驚,坐立不安,他們利用一切組織手段,動用所有的宣傳機器,妄圖撲滅人民憤怒的火焰。然而,具有
光榮革命傳統的中國人民,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巧妙的鬥爭藝術,不斷地將鬥爭推向高潮。在這種情況下,“四人幫”為了挽救自己的厄運,動用暴力把“四五”運動中的英雄們投入血泊之中。偉大的“四五”運動雖然受到血腥的鎮壓,但在這場前進與倒退、
革命與反革命、
光明與黑暗的生死搏鬥中,人民是勝利者。人民用自己的行動乃至鮮血,迫使“四人幫”徹底暴露了他們與人民為敵的兇狠嘴臉,在更大的廣度與深度上促進了全國人民的覺醒,從而為粉碎“
四人幫”、結束十年動亂的光輝的十月勝利,準備了最重要的民眾基礎,在我國革命史上寫下了
彪炳千古的一頁。
周揚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說:“歷史是無情的,也是富於戲劇性的。‘四人幫’
篡黨奪權首先從文藝戰線開刀,人民則用文藝的重錘敲響了他們覆滅的喪鐘。”①作為“四五”運動的主要表現形式,在同“四人幫”英勇鬥爭的日日夜夜,
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周圍張貼了成千上萬首詩詞。這些詩詞的作者絕大多數是普普通逼的工人、學生、農民、戰士、幹部……他們以不可遏止的激情,在自己詩詞中表達了人民對
周恩來同志的深沉的愛和對“四人幫”的無比的恨。當時有一首詩歌是這樣讚美這些詩詞的:
紀念碑前灑詩花,詩刊不登報不發。
莫道謠文篇篇載,此是人民心底花。
正因為如此,它們在億萬民眾中就引起了強烈的共鳴:誦者聲淚俱下,聽者熱淚盈眶,讀者奔走相告,抄者廢寢忘食。它們象一團團烈火使人民心中的愛與恨越燒越旺,象一把把
利劍刺向“
四人幫”的心臟,在教育民眾、鼓舞民眾、揭露敵人、打擊敵人上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五”運動被鎮壓,
天安門詩歌被“四人幫”誣衊為“反動詩詞”,它們的作者和誦者、抄者都遭到了殘酷的迫害。然而人們並沒有屈服,在“四人幫”“追查”、“銷毀”的道道“命令”面前,仍然冒著被打成“現行反革命”的危險,把它們藏在蠟燭里,壁爐中,花盆內,土地下……使它們在“四人幫”垮台後得以重見天日。
在抄錄、蒐集、收藏、整理和編輯出版天安門詩歌的工作中,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童懷周(漢語教研室十六位同志的集體化名)和七機部五○二所、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革命詩抄》編輯組,貢獻最大。他們頂著“
四人幫”的高壓,甘冒坐牢殺身的危險,蒐集並分別於一九七八、一九七九年編輯、出版了《
天安門詩抄》、《革命詩抄》。此外,《世界文學》編輯部《心碑》編輯組、二一一廠等單位,也先後進行過天安門詩歌的抄錄、蒐集、整理、編輯和出版工作。
列寧曾經這樣讚譽過《
國際歌》:“一個有覺悟的工人,不管他來到哪個國家,不管命運把他拋到哪裡,不管他怎樣感到自己是異邦人,言語不通,舉目無親,遠離祖國,——他都可以憑《國際歌》的熟悉的曲調,給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
①在“四五”運動中,天安門詩歌就具有這樣的作用。來自各行各業以及各地的數百萬人,素不相識,也沒有統一的組織和指揮,然而戰鬥的旗幟卻那樣的鮮明,意志卻那樣堅強,步調卻那樣一致,其奧秘就在於
天安門詩歌中所表現的那種驚天地、泣鬼神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撥動著人們的心弦,把人們從思想感情上團結得象一個人一樣。
表達對
周恩來總理的無限熱愛和對“
四人幫”的切齒痛恨,是天安門詩歌的主旋律。
出版經過
一夜春風來,
萬朵白花開。
欲知人民心,
且看英雄碑。
欲悲聞鬼叫,
我哭豺狼笑。
揚眉劍出鞘。
1977年,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
童懷周”在民間出版發行了《天安門革命詩抄》(以下簡稱《詩抄》)第一集。時任
人民文學出版社
魯迅著作編輯室主任的王仰晨從老朋友
張煒那裡得到了一本。他如獲至寶,激動地對張煒說:“這是人民的心聲,時代的吶喊,應該讓它永世流傳。”他聽說“童懷周”十六名成員都是搞教育的,缺乏編輯工作經驗,就想,這些同志正在頂住壓力,克服困難,利用業餘時間編輯這些血淚詩篇,我是專職編輯,為什麼不助他們一臂之力呢?儘管當時
天安門事件還沒有平反,儘管當時“童懷周”一位主要成員剛被捕入獄,《詩抄》的
清樣還被有關部門作為“天安門反革命政治事件”翻案的罪證而被查抄,王仰晨還是向“童懷周”毛遂自薦,主動要求參加編輯《詩抄》的工作。他把自己當年在
天安門廣場抄錄並珍藏的四十多首天安門詩詞交給我,還建議對已編印的《詩抄》第一集進行修訂,並繼續廣泛徵集天安門事件的詩文和照片,力爭儘快編印出附有照片的《詩抄》第二集。
那時,王仰晨正忙於新版《魯迅全集》的編輯工作。他體弱多病,我們不忍加重他的負擔,勸他只要指導指導就行了,他卻說:“我們大家都懷念周總理,你們把我也當作‘
童懷周’的一員好了。”從此,他就成了“童懷周”無名而有實的成員。詩稿,他幫助選;版式,他親自畫;裝幀設計,他幫著找人;紙張缺乏,他幫忙設法解決;為了提高印刷質量,他聯繫新華印刷廠製版排印;校對,他當仁不讓,一絲不苟。這一切,他都是利用晚上和節假日休息時間做的,而且沒有絲毫報酬,自己還搭上了不少車費。
一個星期天,我去他家取《詩抄》校樣,見他倚靠在床頭,大腿上放著一塊木板,木板上摞著《詩抄》第二集的校樣。見他支撐著病體在校對,我很過意不去,要他把未核完的部分給我,讓我帶回去由“童懷周”的成員分頭校對。他說:“這是最後一校了,非常關鍵。你們缺少校對經驗,說實話,我不大放心。”
“好像地球離了你就不轉了!”他老伴插話道,“都病成這樣了,還不肯撒手。”
“正因為我身體不好,更要爭分奪秒搶時間……”他突然一陣咳嗽,隨即吐出一口帶血的濃痰。見此情景,我既驚慌又內疚。他卻安慰我說:“不礙事,這是老毛病了。”看著他那瘦削蒼白的臉和厚厚的一摞校樣以及
痰盂里漂浮的血絲,我的眼睛濕潤了。我驀地想起了魯迅的一句話:“在生活的道路上,
將血一滴一滴地滴過去,以飼別人,雖自覺漸漸瘦弱,也以為快活。”
天安門事件平反前夕,先後有幾家地方出版社主動與“
童懷周”聯繫,希望公開出版天安門詩詞。王仰晨知道後,急切地對我說:“天安門詩詞最好由國家級的出版社出版,這樣影響大一些。”沒過幾天,
人民文學出版社就派人來與“童懷周”商定公開出版《天安門詩抄》的有關事宜。我問王仰晨是不是他促成的這件事?他笑道:“我哪有這個本事,只是向有關領導匯報了你提供的情況。其實,人民文學出版社許多編輯早就希望編輯出版
天安門詩詞了。”
對《天安門詩抄》的“前言”,王仰晨不僅提了中肯的意見,還連夜秉筆修改。他說:“能為《天安門詩抄》公開出版出點力是我莫大的榮幸。”
《天安門詩抄》公開出版後,“
童懷周”收到了人民文學出版社寄來的七百元編輯費。“童懷周”想對王仰晨聊表謝忱,被他堅決謝絕了。後來,“童懷周”將編輯費捐獻給了中國少年兒童福利基金會,王仰晨知道後非常高興。可是我在《人民文學》上發表的《丙辰清明採風記》中提及他為《詩抄》所作的貢獻,卻引起了他的不安和不快。他說:“天安門詩詞是時代的產物,是人民民眾血淚的結晶。你應該寫偉大的時代和偉大的人民,不應該寫我,我的事不值一提。”
王仰晨離休在家時,仍舊爭分奪秒搶時間,拚命地工作。
有一天,我去他家拜訪。他在僅僅只有十平方米的臥室兼書房裡,伏案看稿,桌上堆著足有一尺高的校樣,旁邊放著放大鏡,雙膝用一床小棉被裹著,窗台上放著幾個藥瓶。他說風濕病和氣管炎又犯了。我問他又在拚命忙什麼?他說編《巴金譯文全集》。我說您已經離休了,身體又不好,
人民文學出版社還交給您這么繁重的工作?他告訴我,這是他自己爭取來的任務。他說:“我對巴老十分崇敬。在職時,編完了《巴金全集》後,就想編《巴金譯文全集》,因為諸多原因,未能如願。退下來後,經過多方努力,才如願以償。”我說,我想寫寫親歷的
天安門事件和《天安門詩抄》的出版經過。他說這些歷史事件應該如實地記錄下來,並說等《巴金譯文全集》編完後,願和我探討這些問題。
在他的鼓勵和支持下,我完成了《“
童懷周”與〈天安門詩抄〉》初稿。王仰晨看後,認為可以出一本書。我說如果將來出書,就請您寫序。他立即連連擺手:“不行!不行!我既不是領導,又不是名人,更不是當年的‘四五’英雄,哪有資格寫序!不過,我願意幫你看看稿子。”
一個月後,他約我去他家談我那篇稿子。我一進門,他就十分歉疚地說:“實在對不起,我對你的大作動得太多了。”我接過稿子一看,上面有不少地方用紅筆改過,還有一些用藍筆寫的批語。凡涉及到他的內容,他大都刪了,並批註道:“刪去的部分希望照辦!”他淡泊名利的思想品格令我崇敬。他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令我感動。
精選
五言詩五首
一
一夜春風來,萬朵白花開。
欲知人民心,且看英雄碑。
二
欲悲聞鬼叫,我哭豺狼笑。
撒淚祭雄傑,揚眉劍出鞘。
三
天驚一聲雷,地傾絕其維。
頓時九州寂,無語皆淚水。
相告不成聲,欲言淚復垂。
聽時不敢信,信時心已碎。
四
大鵬暝慧目,悲歌慟九重。
五洲峰巒暗,八億淚眼紅。
丹心酬馬列,功過任說評。
灰撒江河裡,碑樹人心中。
五
噩耗驚四海,哭聲遍九州。
碑如朔風嘯,哀似寒水流。
天亦為之痛,地亦為之愁。
行路原多難,此去更堪憂。
七言詩六首
一
京城處處皆白花,風吹熱淚撒萬家。
從今歲歲斷腸日,定是年年一月八。
二
詩心一點寒梅血,獨吊重霄萬古靈。
三
素紙黑紗含慟剪,蒼松翠柏和淚扎。
誰言獻花是舊俗,明朝她死定無花。
四
故園風雨幾經年,大廈撐持靠擎天。
心志光明同日月,功勳蓋世重河山。
傾城人哭哀聲震,漫地花飛白雪翩。
空有如濤傷心淚,神鷹高逝永不還。
五
三千翠柏衛忠魂,緊束戎裝後來人。
熱血已教神州赤,頭顱再換宇宙新。
丹心誓補前人願,誰懼馬革裹全身。
少壯扶老弱,街市倚欄桿。萬民
敬肅哀泣,不知北風寒。
慟悲震天撼地,靈車
駛動何忍,軋碎我心肝。求阻擋不住,
聲已嘶,淚流盡,哭
蒼天。長安道上西駛,一去不復還。
怎憶當年載舞,曾迎賓友元首,此路仰慈顏。何處尋總理?
忠魂遍山川。
天亦垂淚,是人豈能淚不揮?紀念碑,花圈林立,
輓聯素圍。
灰撒江河濤澎湃,骨落青山峰
崔巍。功勳卓、永垂青史冊,
壯經緯。
繼遺志,銘教誨,辨真偽,識妖鬼。與賊決鬥,勇棄安危。
痛吊猶覺公健在,光輝榜樣育新葵。億萬眾與你肝膽照,
英靈慰。
一
二
屹立千秋,英明永垂。江河唄嘯,青山樹碑。
三
前赴一人,後繼八億。繼承遺志,披荊斬棘。
四
浩然正氣,光明磊落。功高德重,名垂史冊。
五
至臻至美,亘古偉人。精神厲我,遺志繼承。
一
總想恩人功和績,理應哀痛淚連綿。
二
周末清明思總理,恩情溫暖八億民。
來人定睛金猴眼,好識翻案搗鬼人。
春來不見春風,遍山松。點點白花愁苦,
寒意濃。 人群動,雕欄上,玉階中。
萬民痛苦總理,淚朦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