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爽文事件,又稱林爽文起義,是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灣漢族和高山族人民為反對清朝統治者的壓迫和剝削,在林爽文領導下掀起的農民起義。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一月,清台灣總兵柴大紀命知府孫景燧、副將赫生額等率兵300到彰化鎮壓,勒令村民擒獻林爽文,激起民憤。林爽文遂率眾起義,攻清軍營壘,全殲其官兵。十二月,眾舉林爽文為盟主大元帥,建元順天。清廷大震,於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正月急調水師提督黃仕簡、陸路提督任承恩等率兵4000渡海赴台增援,八月,改命大學士福康安為將軍、領侍衛大臣海蘭察為參贊大臣,率水師渡海。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初,清軍多路出擊,於侖仔頂和牛稠山連敗義軍,乘勝占領大里杙莊和集集埔,在老衢崎俘獲林爽文,解至北京殺害。
林爽文事件與朱一貴起義、戴潮春事件並稱台灣清治時期三大民變。儘管這次起義僅有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便被鎮壓,但它的意義和影響卻是深遠的。
基本介紹
- 名稱:林爽文事件(林爽文起義)
- 地點:台灣
- 時間: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到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
- 參戰方:清朝、台灣林爽文起義軍
- 結果:清軍平定林爽文起義
- 主要指揮官:福康安、海蘭察
背景,經濟因素,社會因素,原因,過程,起義開始,初期勝利,清兵靖台,平定起義,結果,影響,
背景
經濟因素
清朝收復台灣後,台灣一直屬於一個大量移民湧入的邊疆移民社會。大陸地區的官僚、富豪等紛紛在台灣投資,進行開發,這樣一來,也間接刺激了福建、廣東兩個地區的遊民遷往台灣,尋找謀生的機會。史載:"台灣佃丁皆系漳、泉、惠、潮之客民,因貪地寬,可以私墾,故冒險渡來。"清初,順治六年(1639年)開始在全國實行墾政,規定"地方官招巧流民,不論原籍別籍,編入保甲,開晝無主荒田,給以印信執照,永準為業。"至乾隆時期,這一政策仍舊延續,規定"至有開墾無主荒地,地方官確勘,應給印照執業。"在開墾荒地的過程中,按照全國通行的《戶部則例》規定,上報開墾。"凡報墾者,必開具界址王名,聽官査截。出示曉諭後五個月,如無原主呈報,地方官即取結給照,限年起科。"所謂"報墾",就是需要辦理的一系列手續,從而得到開晝土地的權力,由地方官審批之後,頒發"墾照"。得到墾照之後,便可開墾土地。由於獲得墾照並不是非常容易的事,對於一般的平民來說,報墾的成功機率並不高。因此,只有富豪、官僚這樣有一定實力的人才能夠得到土地開墾的權為,而處於底層的平民只能受僱於土地的主人,成為佃農。那些取得土地所有權的富豪與官僚稱為"墾首"或"墾戶",而受僱於他們的佃農則碌為"佃戶"或者"佃丁",而這樣的制度,被稱為"墾佃制"。在這樣的制度下,佃戶租種墾首的土地,並定期向墾首繳納租谷。一般來說,租佃的前兩年採取按比例分成的方式,待產量穩定後,改為收定額租。
由於地理位置關係,台灣地區的租佃關係受到福建和廣東的影響,主要採用"永佃制"。即佃戶由於參加過土地的開墾,因此獲得了對於土地的永佃權,業主不得將土地再轉租他人。並且,佃戶在不欠業主租金的條件下,對於自己耕種的土地,享有繼承、轉讓、抵押和買賣的權利。如果不願意繼續耕種,也可以選擇退租。由於早期的台灣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對於飽受山海交錯,人多地少的閩粵人民來說,絕對是理想的去處。隨著耕地的不斷開墾,移民人數的不斷増加,使得當時台灣地區商品經濟持續發展,尤其農業產品商品化的程度隨之不斷提高,使小生產者內部產生了階級分化。在競爭中,一部分人成為了富裕農民,另一部分人愈加貧窮了。在這些不斷轉貧的農民中,一部分破產,失去了對土地的永佃權。而就在此時,仍有大批的閩粵移民湧入台灣,並持續增加。由於大部分荒地早已經開發,這些新到台灣的移民已經沒有機會再獲得主地的永佃權了,只能臨時租種土地或者受僱傭,再者就是進入到城鎮中,成為手工業者或是小商販。由於長期處於社會底層,一直受富豪的歧視與官府的欺壓,使得這些人具有發動起義的原動力。林爽文起義中大多數首領與骨幹成員多是如此。
社會因素
台灣存在大量的遊民,送些遊民沒有田產,沒有生計,長期處於顛沛流離的生活中,被稱為"羅漢腳"。當這些遊民聚集在一起時,為了互助抗暴而歃血盟誓、結拜異姓兄弟,"江湖義氣"便是他們普遍通行的道德觀念。由於天地會"立會有名",重視兄弟義氣,因此吸引了大量的遊民、小生產者和佃農加入。於是,天地會在台灣開始吸收成員,不斷壯大。林爽文起義軍中,有許多人是天地會成員。台灣地區的械鬥不僅僅加速了林爽文的起義進程,同時也對林爽文起義過程頗有影響。
移民之間的矛盾是造成林爽文事件的社會因素。閩粵地區宗族之間存在著嚴重的矛盾,已經達到武裝械鬥的地步,這也成為了福建、廣東兩省天地會活動頻繁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樣,台灣地區的移民中,大部分來自閩粵地區,為爭奪社會資源而好勇鬥狠的習氣一直存在,並且台灣地區隨著移民的不斷増多,"漳、泉、惠、潮之民日眾,寄籍分黨,葉牙其間……及其樹幟械鬥,動以萬計,將士不能彈治"。由於在移民中,原有的宗族界限被打亂,送時只能按照地緣關係形成分類。為了爭奪社會資源,能在社會競爭中取勝,來自不同地區的人按照地緣結成了不同的團體。在爭奪田產、爭奪經營權、爭奪地盤的過程中,往往發生百人或者千人的大規模械鬥。
原因
乾隆時期政治腐敗,貪官污吏橫行,而此時的台灣地區更加嚴重。對於林爽文等人發動暴亂,"前因孫景燧在台灣府任內,將庫貶銀兩侵虧,至十萬之多。"而台灣總兵柴大紀,"據稱在台灣將及兩年,所得約有五萬餘兩"。"並據巧巧查抄時在屋後地下起出金葉、金錠二百四兩二錢,銀錠百九十餘兩等語。"可見,當時台灣官吏貪污的數額相當大。諸羅縣知縣唐銳,"本屬貧苦,關分發閩省試用,四千九年九月署諸羅縣事,曾先後四次寄回花銀一千七百七十元,紋銀一千一百三十八兩等語。""唐銳家本貧苦,委署諸羅縣事為時未久,即寄回銀二千數百之多,若非在任時肆意貪婪,何從得此多資?"—個知縣貪污的數額都足以讓人咋舌,連乾隆都認為"可見此次台灣逆匪滋事,不但由於營伍廢弛,竟系該府廳知縣等侵貪斂怨,以致釀成巨案。
與此同時,台灣地區各級官員利用手中職權進行權力尋租,在港口收取"陋規銀"。鎮守鹿兒口海口的千總,按季節向往來的船隻收取"番銀"三圓、四圓不等,名義上是為文武官員辦公飯食之用。對於超載船隻,默許其往來,但收錢變本加厲,勒索敲詐。按照規定,"每船止準載米二百石,而商販等惟利是圖,往往違例私行多帶。"對於超出限額的部分,每一百石需繳納六圓"陋規銀"。鹿耳口海口,依靠這些收入,每年可得二萬餘圓。
另外,從林爽文起義軍發布的告示的內容中,也體現了對貪官的仇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二月初八,順天大盟主林爽文告示中,"今據台灣皆貪官污吏,擾害生靈,本帥不忍不誅,以救吾民,特興義兵,當天盟誓"。之後,於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三月發布的告示中"照得本盟主因貪官污吏剝民脂膏,愛是順天行道,共舉義旗,剿除貪官,拯救萬民"。七月又在一份告示中寫道"照得本盟主因文武貪污,剝民脂膏,爰舉義旗,共滅剿除,以怏民心。"因此可見貪官污吏的盤剝,成為了台灣爆發暴亂的重要原因之一。
過程
起義開始
林爽文原籍福建平和縣,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隨父遷居台灣彰化大里杙莊,募眾墾田致富。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天地會首領嚴煙自福建渡海至彰化傳道。次年(1783年),林爽文入會,後成北路首領。天地會迅速發展,抗拒官府,清廷令其解散。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嚴煙在溪底阿密里遇見林爽文,並邀請加入天地會,由於林爽文為人慷慨,因此被吸納為天地會成員。林爽文最開始加入天地會的目的,是為了互濟互助,尋求一定的依靠。隨著天地會的傳播,成員不斷增多,引起了台灣官員的警覺。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諸羅有楊光勵者,富民楊文麟養子也;既入會與弟媽世不睦。媽世亦結黨援,乃創為雷公會與敵焉。"由於雙方糾斗聲勢過大,引來官台灣鎮總兵柴大紀親自率兵抓捕,捕獲到的人處死或發遣。許多人逃至大里巧林爽文處,林爽文將他們保護起來。清軍抵達後,以焚村相威脅,讓他們交出人來,林爽文等人拒不同意。清兵隨後放火燒毀了大壞一帶的村莊,成為爆發起義的導火索,起義隨之開始。林爽文遂以"剿除貪官,拯救萬民"為號召,率眾起義,攻清軍營壘,全殲其官兵。
暴亂爆發之後,林爽文與王芬、林泮等人率軍攻克大墩,殺死了知縣俞峻等人。並在半月之內,接連攻克彰化、鳳山、諸羅、竹塹等城,而清軍只能據守於府城與鹿仔港等地。可以說,此時起義軍取得了相當大的勝利。這其中具有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駐守在台灣地區的清軍統帥無能,官吏腐敗,導致士兵士氣低落,無也應戰。駐守在台灣的清軍雖然人數眾多,號稱有上萬人,但各級將領層層剋扣軍餉,士兵日常衣食無法得到保障,多數都從事一些小生意,因此軍缺乏操練,軍心渙散。第二,統兵將領遇事相互推諉,並不能及時相互調兵支援,導致各部隊各自為戰,沒有後援。第三,起義軍首領與骨幹多為小生產者,平時受盡官府的欺壓與勒索,因此對清軍充滿仇恨,戰鬥士氣非常高。第四,天地會崇尚江湖義氣,經過會盟結拜的異姓兄弟需遵守誓言,互濟互助,能夠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在起義軍內部"每得勝歸,必立搞牛酒,死亡者屍比抱歸。"
初期勝利
起義軍旋克彰化,殺孫景燧等人;釋放獄囚,開倉取械;再克淡水、諸羅(今台南市佳里鎮)等地。十二月,眾舉林爽文為盟主大元帥,建元順天。台南天地會首領莊大田起兵回響,攻克鳳山(今高雄)。嗣後,南北兩路義軍會攻台灣府城(今台南),久攻未克。起義軍紀律嚴明,得到廣大農民支持,僅諸羅、彰化兩縣就有數十萬人參加,攻占台灣一府四縣三廳大部。
林爽文進駐彰化縣衙門,自稱“盟主大元帥”。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二月初一(1787年1月20日)北路的王作、李同也率眾回響,殺淡水同知程峻。又向北攻下新竹竹塹城。林爽文建號“順天”,往南攻打諸羅等地,福建陸路提督署台灣兵備道柴大紀力守,諸羅縣知縣董啟埏與已卸任的唐鎰皆被殺。鳳山天地會領袖莊大田亦集眾起兵回響,發生篤嘉莊之戰,至十二月(1787年2月)全台除南部台灣府、諸羅,中部海港鹿港外均陷落。
其後,桃竹苗等地的客家居民紛紛以鄉勇形式組織義民團練,配合清軍圍攻、抵抗林爽文軍隊保衛自己的財產。在新竹地區,則有陳紫雲領導下,轉戰新竹苗栗等地。事件平定後,鄉民撿集新竹死難客家鄉勇骨骸共二百多具,合葬於枋寮(即今新竹縣新埔褒忠亭義民廟)。
此時,雖然起義軍控制了許多重要城市、交通要道與戰略要地,但是始終無法攻占府城。除府城清軍強烈的抵抗之外,另一支部隊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支部隊成員被稱為"義民",和清軍一起抵抗起義軍,使起義軍腹背受敵。因為義民中也有許多人是農民出身,而起義軍中也有地主富商。一方面,起義軍在戰鬥的過程中傷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這些人才會參與到與起義軍的戰鬥中。另一方面,是受到台灣地區淳泉械鬥的影響,義民中的一些人與起義軍對抗,既沒有政治色彩,也不是階級矛盾,而是族姓、籍貫不同人群之間的相互鬥爭。
清兵靖台
林爽文起義規模不斷擴大,引起福建總督常青的重視。他令福建水師提督黃仕簡率三千兵,從廈門出發渡船至鹿耳口;又令閩安協副將徐鼎士率兵一千,從閩安口出發,到鹿耳口與黃仕簡匯合。此時,陸路提督任承恩率兵由蚶江渡海至鹿港。形成了三路大軍合圍的局勢。乾隆皇帝認為起義軍不過是烏合之眾,大軍抵台之後,必定望風而逃。然而,起義軍不僅沒有潰不成軍,反而同清兵周旋,雙方相持竟能一年之久。這三路大軍到達台灣之後,並未像乾隆預想的那樣順利,對起義軍的進攻收效甚微,同時又陷入到起義軍的包圍中。同時,受到牽制的清軍,彼此之間不敢相互援助,無法形成合圍的局面。乾隆此時對於任承恩與黃仕簡頗為不滿,認為"乃任承恩尚駐紮彰化,而黃仕簡又駐紮郡城,一南一北,互相觀望,以致道路不通,此明系退縮畏怯,安得藉詞持重乎。"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三月,清軍不斷調動之際,南北路起義軍合圍府城。莊大田率義軍攻克桶盤棧,殺把總王澤高等人。但府城之戰中,莊錫舍向清軍投降,"帶領所屬二千餘人,隨官兵殺退賊匪,截殺莊大田等"。導致投入到攻城戰之中的莊大田臨時下令退兵,將部隊撤回南潭。清廷命常青為督師調並浙江、廣東清軍一萬多人親自渡台,隨後又增加七千人;雙方對峙在台灣府城,此時林爽文率軍反攻諸羅縣城,雙方僵持五個月。
平定起義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乾隆派福康安統帥湖廣、四川、廣西、貴州等省份的滿漢兵丁渡海到達台灣,號稱十萬大軍。在戰略上,福康安一方面大肆宣揚千萬大軍不曰抵台,試圖給起義軍造成也理壓為,擾亂起義軍軍也。另一方面,結交台灣逃至大陸的知識分子,化他們出謀劃策,提供支持。再者,"剔撫兼施","赦其從逆之罪,廣示招撫,並秘遣熟悉賊情之人,用為間謀。如能擒縛賊首、賊目來獻者,優加獎賞,擢授官恥使其黨羽內離,渠魁更易就獲。"對起義軍實行分化瓦解與利益誘降。
在戰術上,福康安聲東擊西,通過詳攻大里杙,主要兵力去解諸羅之圍。這一戰術非常成功,使起義軍不得不放棄諸羅,撤至斗六口。清軍隨後調集重兵對斗六口發起猛攻,起義軍與清軍激戰雲天,終因寡不敵眾而退回大里杙。但由於清軍使用大炮轟擊,且人數眾多。起文軍無奈放棄大里杙,撤至"內山"集集蛹、水裡化等高山族聚居地區,繼續抵抗。清軍令當地武裝扮成民人,配合官兵搜捕義軍。
結果
清軍多路出擊,於侖仔頂和牛稠山連敗義軍,乘勝占領大里杙莊和集集埔,在老衢崎俘獲林爽文,解至北京殺害。莊大田率餘部退入台灣最南端的琅嶠,不久也被俘殺。起義遂告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