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代貢茶
貢茶簡介,康乾盛世,茶葉簡介,洞庭碧螺春茶,西湖龍井,君山毛尖,普洱茶,金華舉岩,
貢茶簡介
要了解清代的貢茶,還得先從清宮的茗飲之風說起。清廷內務府設有御茶房,由一名管理事務大臣主管,設尚茶正、尚茶副各一名,尚茶十一名。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宮東廡,內臣直廬三楹,由清聖祖康熙皇帝御筆題匾額。除御茶房之外,還設有皇后茶房、壽康宮皇太后茶房。皇子、皇孫娶福晉後,亦有茶房。各茶房都設專人管理,日常茗飲事宜。從御茶房及至皇后、皇妃茶房,每日供茶份例與所用金銀、瓷器具皆有定例。如御茶房日供柴一千七百斤,備御用茶份例每日為十四斤,分七十四包(按:古代一斤為十六兩,每包約三兩多)。僅此常例一年御用茶即達五千多斤。
據清宮欽定總管內務府則例規定,從皇上至皇子,每人每日供應調製奶茶(包括作點心等食用)均有奶牛頭數份例:皇上每日乳牛一百頭,皇太后二十四頭,皇后二十五頭,皇貴妃六頭,貴妃四頭,妃三頭,嬪二頭,阿哥(皇子、皇孫)娶福晉後八頭。每日供應的牛乳,按量交上茶房與茶膳房。
清宮除常例用御茶之外,朝廷舉行大型茶宴與每歲新正舉行的茶宴,在康熙後期與乾隆年間曾極盛一時,如康熙五十年(1711),時逢康熙皇帝六十壽辰大慶,為招待進京祝壽的老臣,康熙皇帝在暢春園(按:其故址在南海淀大河莊之北,圓明園之南,頤和園昆明湖東堤之東。康熙時期就明代李偉舊園址改建,為康熙、乾隆皇帝治事、遊憩之所)舉行“千叟宴”。出席者有六十歲以上退休老臣、官員、庶士多達一千八百人。“千叟宴”的一項重要程式,是首開茶宴。在宴會之後,皇帝還要向一部分老臣、王公、顯貴賜御茶及所用過的茶具。康熙六十年(1721),聖祖玄燁(康熙帝)又舉行了第二次有一千餘人出席的“千叟宴”。清朝另兩次大型“千叟宴”,分別於乾隆五十年(1785)與乾隆六十年(1795年,是年為乾隆執政最後一年;次年嘉慶即位,乾隆為太上皇)舉行,其規模之大,參加人數之多,遠遠超出了康熙舉行的兩次“千叟宴”,分別有三千多人與五千多人出席。"千叟宴"的進餐程式,仍然是首開茶宴。
康乾盛世
茶葉簡介
洞庭碧螺春茶
洞庭碧螺春茶,由於此茶獨具特殊的天然香氣,古時當地人俗稱其為“嚇煞人香”。清聖祖玄燁於康熙三十八年(1699)第三次南巡時到太湖,巡撫宋犖,從當地制茶高手朱正元處購得精品“嚇煞人香”向康熙進貢。康熙以其名不雅馴,題之曰“碧螺春”。
西湖龍井
君山毛尖
君山毛尖,產於湖南省岳陽市洞庭湖君山島,於乾隆四十六年(1781)即被選為清宮貢品。遣定雲霧茶,從清代開始生產即作為貢茶進獻清宮。至今貴州省貴定縣雲霧區仰望鄉苗寨仍保存著乾隆年間建立的“貢茶碑”,碑中有關於雲霧茶作“貢茶”和“敬茶”的記載。在乾隆年間被列為貢茶的,還有如今仍產於福建省寧德市西天山的芽茶,產於安徽省宣州市敬亭山的敬亭綠雪等茶。
普洱茶
雍正年間,雲貴總督鄂爾泰在雲南設茶葉局,“選普洱之極品,加印私寶,進貢朝廷,於公元1732年,普洱貢茶正式列入《貢冊案》。清代阮福著《普洱茶記》云:“普洱茶名重天下,味最釅。京師尤重雲”,“於二月間采蕊極細而謂之毛尖以作貢。貢後方許民間販茶”。在清代被列為貢茶的還有今仍產於四川省名山縣蒙頂山區的蒙頂甘露,從唐時起作為貢茶,直到清末才罷貢,在歷史上連續作為歷代宮廷貢茶,竟長達一千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