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深水埗的名字,是由於當時位於現今
北河街與
通州街交界的一個深水碼頭而得來。(「埗」同「埠」,粵言,意即碼頭。
建置沿革
李鄭屋漢墓:早在
新石器時代,長沙灣附近就已經有人居住。位於李鄭屋村的
古墓,引證了香港的滄海桑田,因為從發掘的經過,發現當時古墓在建造之時,位於海邊,但發掘的時候,位於山邊的
李鄭屋古墓與海邊已一段距離。
歷史事件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太平洋戰爆發,日軍於十多天內攻占香港。當時的
深水埗軍營成為囚禁戰俘的集中營。由於糧食不足,環境惡劣,營內腳氣病和痢疾等非常猖獗,不少戰俘因未能得到適當的診治而死亡。
地理環境
地形
深水埗位於
九龍半島西北部,北接沙田
獅子山郊野公園,東以
九廣鐵路(即港鐵
東鐵線)為界,南抵界限街,西至海旁,包括昂船洲,是該港最早期的發展區域之一,亦曾為工商業及交通樞杻。時至今日,該區大部分土地均用作興建住宅,如公共屋便占地近81公頃;長沙灣區則仍有許多任務廠及貨倉。另外,設在
昂船洲的駐港解放軍軍營,亦屬本區範圍。
氣候
深水埗屬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天清涼且乾燥,春季則和暖多雨,夏季炎熱潮濕,而秋季涼爽,陽光充沛。香港每年6月至10月或會被熱帶氣旋(颱風)侵襲。
經濟概述
深水埗區位於旺角的北面,相距只有兩個捷運站,可說是香港最早期的工商業中心,主要集中在長沙灣及荔枝角一帶,占地約35公頃,以紡織製衣、
服裝、疋頭及副食品批發零售業等為主。隨著工廠北移,該區的工廠數目由以往的六千多間(共十萬名工人),跌至目前不足三千間工廠和三萬名工人。
深水埗是服裝批發總部。該區的眾多服裝批發店,自成一格,構成了自己的一種特色。雖然大部分批發店的服飾並無對外發售,不過,一些店鋪還是有兼做街坊生意,讓你能趁機買幾件又便宜又靚的衣服。而看完了批發店此外,就順道逛逛零售店。深水埗里有一棟相當醒目的
西九龍中心。9層樓高的購物商場提供多樣化的購物選擇。另外特別的是,設在最高處的全港第一個室內過山車。 深水埗現有全香港最具規模的兩個電腦硬體市場:
高登電腦中心和黃金電腦商場,亦有馳名中外的電子街:
鴨寮街(ApliuStreet)。所以說,深水埗就是全香港電子市場的
心臟地帶。
人口民族
人口狀況
深水埔區早在五、六十年代已十分人煙稠密,在一九八六年人口曾達44萬。本區的老人人口特多,在一九九六年,六十歲以上的長者,人數占全區總人口的五分之一,明顯高於全港的平均數(即一成多),而老年撫養比率更是全港最高,這是早期發展社區的普遍特徵;在每年55,000名由國內新來港的人士中,約有一成多會在本區定居,人數約為6,000人,為各區之冠。
根據2004年人口普查的結果,深水埗區的人口約為36萬人,占全港人口的百分之五點三。
風土人情
關於九龍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說,宋小朝廷被元兵追迫流落至此,
陸秀夫等大臣常常擁宋帝登臨山崗上的巨石,眺望
鯉魚門海口,盼
勤王之師。傳說宋帝某日登石,見四周青山群立,便對群臣說:“八座青山,每山一龍,是八條龍。”陸秀夫在旁,答道:“陛下貴為天子,亦是一龍。”宋帝點頭。於是便有“九龍”之說,後來便把這地方叫做”九龍”。
另一種說法是九龍因自然環境而得名。該半島北端有九條山脈橫陳,山脈雖不大不高,卻走勢如龍,九座山,就像九條龍,以龍喻山,稱為“九龍群峰”,又稱“九龍半島”。這九個山嶺的名稱是:
慈雲山、
飛鵝山、
獅子山、
大老山、東山、雞胸山、鷹巢山、
琵琶山和
筆架山。筆架山從前叫煙墩山,山上設有煙墩,用以傳遞風訊。帆船見山上起煙,知道季候風起,就可以揚帆遠航了。
社區環境
除了又一村、
筆架山及荔枝角住了一些比較富裕的居民外,基本上深水埗區大部分居民都是貧苦大眾,老弱婦孺占該區的人口十分多。
公共屋邨
居屋
幸俊苑 怡靖苑 怡閣苑 清麗苑 寶熙苑 寶麗苑
私人屋苑
大型商場
發展歷史
深水埗區(英語:Sham Shui Po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的其中一區,位處九龍西北。北望琵琶山、尖山和筆架山,南以界限街,西北面以呈祥道及荔景山道為界、東面以港鐵東鐵線路軌為界。2001年的人口有353,550。面積約948公頃。根據2001年香港0的估計,深水埗區的人口約有353,550人。
深水埗區包括深水埗、長沙灣、荔枝角、蘇屋、石硤尾、又一村、大窩坪、昂船洲南部(指未經1990年代填海工程成為葵涌貨櫃碼頭的範圍)。
深水埗區西北面以呈祥道及荔景山道為界,因此一部分被人視為九龍的地區,如九華徑、華荔邨等,實際都屬於葵青區,而清麗苑(在荔景山道以南呈祥道以北)及盈暉台則是深水埗區的範圍。
另外深水埗區東面及南面則以港鐵東鐵線路軌及界限街為界,因此界限街(至港鐵東鐵線之前一段)以南的地區,屬於是油尖旺區的,而又一城、香港城市大學、又一村等被視為九龍塘的地方,實際屬於深水埗區。
興建捷運時, 在長沙灣等地曾出土相當新石器時代文物 早在新石器時代,長沙灣附近就已經有人居住。位於李鄭屋邨的東漢古墓,引證了香港的滄海桑田,因為從發掘的經過,發現當時古墓在建造之時,位於海邊,但發掘的時候,位於山邊的李鄭屋古墓與海邊已有一段距離。
深水埗區一帶位處界限街以北,屬於新九龍地區,因此到了1898年才由英國管治。當時區內一帶主要有九華徑、長沙灣、深水埗及九龍塘四個主要聚居地,人口約3,000人,居民主要靠務農、種花、捕魚及航運貨物維生。深水埗是當時一帶的市集,並設有一個碼頭將貨物轉運到香港島。深水埗便因該碼頭而得名。
1920年代起,0發展旺角一帶,其北部的深水埗及長沙灣一帶也相應被發展。加上當時海外華僑的投資,使該區成為戰前九龍的主要工業區,設有紡織、製衣、五金及搪瓷工廠。
1940年代末,大批難民踴入香港,當中不少人在深水埗區內興建木屋。1953年的石硤尾大火,使很多災民失去家園,令香港0在該處興建香港第一個公共房屋-石硤尾邨。
自1960年代起,隨著香港工業迅速發展,深水埗區的工業發展也日益蓬勃,加上區內興建了大量公共房屋,使該區至1990年代一直是最多人口的行政區。
教育及公共運輸
高等教育
中學教育
國小教育
大坑東宣道國小明愛賽馬會樂仁學校 啟基學校 慈恩學校 地利亞英文國小暨幼稚園 深信學校
五邑工商總會學校 福榮街
官立國小 天主教善導國小
旅港開平商會學校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學校 寶血會嘉靈學校 九江商會學校 九龍英童國小 九龍禮賢學校 荔枝角天主教國小
李鄭屋官立國小嶺南同學會國小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 香港心理衛生會白田兒童中心 白田天主教國小 鳳凰國際學校(2006年結束)
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寶安商會學校
三水同鄉會
湯恩佳學校
新會商會九龍學校 路德會救主學校 深水埗官立國小
聖公會基福國小聖公會基愛國小 聖公會聖紀文國小 聖公會聖多馬國小 深水埔街坊福利會國小 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學校 香港扶幼會許仲繩紀念學校 聖方濟
愛德國小
聖方濟各英文國小 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國小 德貞國小 德雅國小 崇真國小暨幼稚園 東華三院群芳啟智學校
英華國小 醫療服務
明愛醫院 寶血醫院
交通設施
主要交通幹道
公共運輸
△港鐵
·
荃灣線:美孚、荔枝角、長沙灣、深水埗·
·東涌線:南昌
·西鐵線:美孚、南昌
△巴士
·
九巴:2、2A、2B、2C、2D、2E、2F、6、6A、6C、6D、6F、12、12A、18、30、30X、31B、32、33A、35A、36A、36B、37、38、40、41、41A、42、42A、42C、43C、44、45、46、52X、58X、59X、60X、61X、63X、66、66X、67X、68X、69X、72、81、86、86A、86B、86C、87A、87B、98C、203、234X、238X、258D、259D、268C、269C、296C;通宵巴士 N237、N241、N260、N269
·新巴:701、702、796B、796C
·城巴:A21、E21、E21A、E22、E22A;通宵巴士 N21、N21A、N26、N29
·過海隧道巴士:102、104、112、117、118、171、904、905、914、970、970X、971;通宵巴士 N102、N118、N171
△小巴
·綠色專線小巴
來往九龍區:2、2A、9M、10A、10M、30A、30B、32M、41A、41M、42、44A、44M、45B、45M、72、73、75、81K
來往新界區(
葵青區):90M、90P、92M、97A
·紅色公共小巴
新舊之交
深水埗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迄今仍大抵維持1960年代的原始面貌。乍看之下,也許難以領會那歷盡滄桑的老舊街區究竟有何迷人之處。然而這個滿是歲月痕跡的社區其實魅力無窮,隨處都能讓人一窺老香港的影子。
今日的深水埗已成為搜羅各式電子產品的勝地,尤其黃金電腦廣場及高登電腦中心,是聞名全港的購物商場。各種新產品、零件、配備等,所有科技迷醉心的商品一應俱全。毗鄰的鴨寮街則是一個露天市集,在那裡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古老電器、攝影器材以及其他雜貨。
儘管深水埗是香港最老舊的社區之一,卻吸引了全香港的年輕藝術家和設計師進駐。例如剛開幕的22 Degrees North概念店,便是由三位年輕企業家所創立,他們覺得這個地方充滿驚喜,正適合展示其創意產品。創辦人之一的任永鏘解釋在深水埗開店的原因:“香港很多最有名的主題購物街都在深水埗,這裡匯集各種成衣相關的用品店鋪,從服飾到皮革、布料以及縫紉用品都有。不論是設計系的學生,還是專業設計師,都會來這裡尋寶。”這些店鋪以俗稱“珠仔街”的汝州街為中心,而有“絲帶街”之稱的南昌街,還有俗稱“皮革街”的大南街,以及“鈕扣街”的基隆街都近在咫尺。這位設計師將深水埗形容為一個未經雕琢、但生氣勃勃的社區,這個地方洋溢著對生活的熱情。它仿如一扇視窗,讓人回顧1980年代香港企業家是如何打拚,努力提升自身及所屬的社區的發展。在深水埗就是有股“凡事都有可能”的氛圍。
在深水埗的其他角落,還能看到不少已被正式列為古蹟,納入古蹟維護、活化計畫的歷史遺蹟和建築。包括饒宗頤文化館、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美荷樓,以及莎凡娜藝術設計學院等,都是非常值得參觀的地方,而每一幢建築物,都為整個地區增添了創意與活力。
當然,來到深水埗如果沒有到香港人稱為大牌檔的路邊攤,一嘗香港地道的經典美食,總讓人覺得意猶未盡。這些路邊攤供應的傳統麵食、飯菜,正好反映出香港特有的街頭美食文化。蘇記就是區內廣受歡迎的大牌檔,以低廉的價格供應滿足味蕾的餐點,加上親切友善的店員,在這裡營業30多年,已成功收服一群忠心顧客的胃與心。向您推薦的必點餐點為豬排面和牛肉麵。
這裡不僅充滿歷史況味,也有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年輕學生在區內尋幽探秘、用鏡頭捕捉美景,令香港各界體認到深水埗的文化價值。而那座有逾百年歷史的唐樓建築雷生春堂,以及其他散落於區內各處、富有殖民地色彩的建築,也都一併營造出這個社區獨特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