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道

青山道

青山道(Castle Peak Road)為香港青山公路在市區的一段,與大埔道(大埔公路)和沙頭角公路同樣是香港早期的公路。 青山道和大埔道之興建目的為接駁九龍的彌敦道與新界東和新界西,方便開發新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山道
  • 外文名:Castle Peak Road
  • 修建目的:便開發新界
  • 地址:香港深水埗區
地理位置,散文:青山道,

地理位置

青山道大部份位於深水埗區內,東接大埔道,西至呈祥道交界,經過荔枝角長沙灣深水埗,是青山公路市區段,大部分青山道路段為單向東行(除通州西街至甘泉街之間一段為雙向行車,甘泉街至呈祥道之間一段為單向西行),在廣成街和青山道交界有明顯的彎位。
青山道亦可代表長沙灣或蘇屋的別稱,尤見於紅色非專線公共小型巴士,往往只見青山道至九龍城黃大仙新蒲崗觀塘等,未見有長沙灣至旺角紅磡土瓜灣

散文:青山道

青山道———在我的想像中,絕對是一處翠綠欲滴的好地方。來到這兒,我才知道,它只是肅北草原上的一個移民新村。這裡的534名村民分別來自永靖、天祝、靖遠、古浪等地,1992年開始陸續遷移到這裡安家落戶。村子裡最氣派的建築是青山道國小。學生已經放假,三幢帶走廊的教室像是靜聽訓導的三支方隊。
村長徐興龍帶我們走進了一戶村民家。剛打掃完的院落顯得乾乾淨淨,院子正中停放著一輛嶄新的機車。進到屋裡,主人開始麻利地沏茶、擺饃饃。這個來自古浪的家庭,丈夫叫姜搏科,妻子叫趙緒花,夫婦倆都顯得樸實而又精明。一男一女兩個孩子圍坐在熱炕上,翻看著課本。
坐在炕沿,我們拉起了家常。姜搏科說:“我家算是村子裡不行的,去年買了四輪拖拉機,今年才新置辦了機車。地上的收入也好,去年洋芋賣了5000塊錢,糧食(小麥)賣了3000塊錢,打工還掙了15000塊錢。現在日子過好了,娃娃上學都不交錢了,除了澆地和吃水要交錢,其他啥錢都不用交了。”
走出姜搏科的家門,村道上已經有了稀稀落落的行人,漸漸升起的炊煙籠罩著村莊。我突然發現了隱在山坡上的一個個破敗不堪窯洞。村長說,這是村民剛搬來時居住過的房子。我不禁有些吃驚:這些擺滿雜物的破洞子真的會是村民曾經居住過的房屋?而我一直認為他們只有廢棄不用的土坯房!從破窯洞到土坯房,再到磚瓦房,這些實實在在的見證,使我感受到了移民們創業的艱辛,也看感受到了青山道的巨大變遷。
老村長徐興龍似乎看出了我的想法,一路再沒有吭聲。當車子停在他家門前,他指著不遠處正在修建的磚房,開始詳細地介紹:青山道是黨城灣鎮的一個移民村,由兩個村民小組組成,共有耕地1083畝,可以種小麥、玉米、蠶豆、洋芋、胡麻、啤酒大麥和蔬菜等。這些年,通過新農村建設,村子變化很大,人均純收入達到了3300元。村長說:“現在的日子跟以往真的是沒辦法比,家家都有房子住,人人都有錢花。農忙時村民都在家裡,閒時都到縣城或外面打工掙錢。每家每戶都有拖拉機和機車,去年村民新買的機車就有60多輛,全村大型車輛也有12台。”
當我們走進村長家,他家寬敞明亮的房屋裡,擺著各式各樣的時尚家具和電器,但仍給人一種空蕩蕩的感覺。村長說,他的老伴前幾年去世了,兒子兒媳也在外,現在家裡只有他一個人。在他略顯傷感的訴說中,我也聽出了他對青山道的憂慮。他說,現在村民們越來越富裕了,村子裡的人也越來越少了。超過70%的住戶都為了娃娃上學在縣城買房或租房,村裡的國小現在只有10個學生。大多數村民都住在城裡,只有種莊稼和收莊稼時才回來———青山道都快成“空心村”了。我不知道應該是喜還是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