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

淮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2年6月8日印發淮南市“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請認真組織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南市“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
  • 頒布時間:2022年6月8日
  • 發布單位:淮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解讀,

全文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對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進一步明確淮南市在未來五年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的重點方向、重點任務和重要舉措,依據《淮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安徽省“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基礎和形勢分析
(一)發展成就
“十三五”時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淮南科技事業取得重大成就。我市堅持以科技支撐發展,創新引領轉型,大力推動創新型城市建設,以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為基礎,以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淮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安徽(淮南)現代煤化工產業園區發展為主要載體,以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突破口,加快機制創新和體系建設,強化創新生態建設,促進科技自立自強,開闢了科技創新發展新局面。
1.科技創新實力不斷增強。淮南市高新技術企業由2015年的81家增加到2020年的160家,增長近2倍;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和增加值分別由98.4億元和23.7億元,增加到248億元和48億元,增速分別為34.1%和30.4%,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二位。吸納技術契約成交額和輸出技術契約成交額分別由2016年的4.49億元、5.38億元提高到2020年的15.95億元和11.35億元;吸納技術契約成交總額和輸出技術契約成交總額分別為44.43億元和36.33億元。2016年至2020年,共投入市級科技專項經費14582萬元,全社會R&D投入66.68億元;線上登記科技成果1333項,有52項科技成果獲安徽省科技進步獎。
2.創新主體培育持續深化。千億規模的煤電化氣全產業鏈條產業和大數據、新型功能材料、新能源汽車、現代裝備製造、煤系固廢綜合利用五大百億產業培育取得實質性進展。中安煤化一體化、陝汽新能源汽車、嘉璽新材料、宏泰鋼鐵等一批科技企業建成投產,非煤電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淮南高新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截止2020年底,全市國家、省和市級創新型(試點)企業總計達143家,“科技小巨人”企業34家;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6.7件。
3.農業科技創新成效明顯。建設省級農業科技特派員工作站12家,省級農業科技園區3家;農業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3家,其中省級8家;推廣農業先進實用技術650項,進行技術試驗300餘項。引進動植物新品種342個,推廣農業新技術127項。國家級淮南農業科技示範園區通過驗收。
4.創新平台建設穩步推進。全市共建設各類科技創新平台156家,其中,國家級研發平台8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7家,省級工程實驗室(研究中心)9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12家。煤炭安全精準開採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和安徽省高潛水位礦區水土資源綜合利用與生態保護工程實驗室正式獲批籌建。
5.創新人才集聚效應顯著。大力實施創新人才集聚工程,積極構築人才“高地”。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中,重點實施“50·科技之星”創新團隊建設工程,建設“50·科技之星”創新團隊67家,安徽省“115”創新團隊6家;建設“院士工作站”14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1家。這些舉措和成果為淮南市搭建高層次科技創新平台,推動產業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二)存在的問題
1.創新生態環境有待最佳化。全社會創新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鼓勵創新、包容失敗”的創新氛圍有待進一步營造,創新的法制政策宣傳有待進一步深化,企業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創新積極性和創新潛能有待進一步釋放。
2.創新主體建設有待加強。創新主體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有待進一步強化。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的步伐不夠大,距離實現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的良性循環目標還有差距。
3.成果轉化機制有待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平台有待完善,科技成果創造與轉化利益分配機制不夠清晰,高校院所成果轉化執行機制不夠健全,投資機構參與成果轉化機制不夠順暢。
(三)形勢分析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融合,科技創新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求科技創新在擴大內需、產業鏈強鏈補鏈中發揮更大作用。隨著長三角一體化、淮河生態經濟圈、合肥都市圈、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輻射區等國家與區域性戰略深入實施,區域內科技、產業、生態、公共服務等領域合作將向縱深推進,有利於我市加快實現區域內科技資源共享、互補,打造共建合作創新園區新平台,拓展科技創新發展新空間。
二、“十四五”指導思想、發展思路與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對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黨對科技創新工作的全面領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人才強市戰略,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堅定下好創新“先手棋”,按照“四個面向”要求,以建設高水平創新型城市為目標,以提升基礎研究能力和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為主攻方向,以自主創新與開放協同雙輪驅動,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根本動力,建設科技創新攻堅力量體系和科技成果轉化套用體系,融入長三角科技共同體建設,為建設資源型城市綠色轉型發展示範城市、全國重要的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合肥都市圈副中心城市、長三角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長三角區域重要文化旅遊目的地、長三角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重要節點城市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
(二)發展思路
堅持產業轉型,促進成果轉化。以促進產業轉型為導向,延伸產業鏈條。以套用開發為主,深化適用型科技成果轉化,加快推進非煤經濟發展。
堅持企業主體,實現重點突破。堅持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強化創新主體建設,搭建優質創新平台,實現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新突破。
堅持自主創新,最佳化創新生態。健全科技創新政策法規體系,提升科技供給質量和效益,完善科研誠信監督體系,加大全社會科學普及力度,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形成激勵和支持創新創業的良好社會氛圍。
堅持融合發展,促進協同創新。激發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活力,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深化長三角一體化科技合作,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政策鏈“多鏈協同”,提升科技創新治理能力和效率。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全市科技創新攻堅力量體系和科技成果轉化套用體系基本形成,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等創新主要指標明顯提升,區域創新能力顯著加強,初步建成全省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和創新型城市。
產業創新目標。高新技術企業60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90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力爭年平均增長20%以上,技術契約交易額達到80億元。
創新支撐目標。全社會研發(R&D)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2.0%左右;規模以上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1.6%左右;省級以上研發機構達到55家。
創新成果目標。突破一批重大關鍵技術,轉化一批科技成果,培育一批龍頭企業。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力爭達到全省平均水平;創中國馳名商標10件;參與或主導制定國家級標準2個以上、行業標準15個以上、安徽省地方標準5個以上。
科技人才目標。培養引進高層次人才創新團隊10個,專業技術人才達到15萬人以上,高技能人才達到10萬人。
表1 2025年全市科技創新主要發展目標
序號
指 標
2020年
2025年
年均增長
1
全社會研發(R&D)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1.03
2.0左右
35
(R&D經費)
2
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件)
6.7(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
力爭達到全省平均水平
-
3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幅(%)
30.4
-
≥20
4
高新技術企業數(家)
160
600
30
5
省級以上研發平台數(家)
40
55
6
技術契約交易額(億元)
11.35
80
47.8
三、“十四五”科技創新重點任務
(一)建設多元化創新載體
積極培育引進創新主體,著力構建多元化創新載體,發揮比較優勢,推動產業向創新驅動和高端發展轉型,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統籌推進創新平台建設。大力支持深地科學實驗室等“一室一中心”創建,建設多學科、多領域、多主體交叉融合的國際前沿綜合性研究實驗平台。高標準建設安徽理工大學科技園,力爭用3—5年建設時間達到國家級大學科技園標準。強化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孵化載體培育和升級升格工作。加強與大院大所大學的科技合作,創新合作模式,支持市外、境外高校、院所在我市設立研發機構或分支機構開展研發活動。採取“政府支持、企業參與、市場運作”方式,建設一批創新聯合體和新型研發機構。
夯實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大力推進產業共性技術創新平台和研發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健全企業參與制定創新政策、規劃和標準的機制,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實施中小微企業梯度培育計畫,鼓勵企業充分利用省股權託管交易中心科創專板培育孵化功能,創新科技金融服務。
(二)推進科技產業融合發展
加強與長三角重點城市、合肥市開展創新合作,積極參與G60科創走廊和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創新平台建設,探索共建創新合作試點、示範區,走出一條以重視夯實基礎、彰顯特色優勢、突出開放創新為主要特色的科技創新與產業轉型升級的融合發展之路。
提升關鍵領域原始創新能力。從淮南轉型發展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明確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堅方向,強化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堅平台建設,創新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堅機制。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及零配件、智慧型裝備、生物醫藥、現代煤化工、網際網路大數據、光通信重點領域,瞄準“四基”瓶頸制約,加快實施科技專項計畫。
推動產業與創新資源融合發展。建立淮南市科技資源資料庫,健全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機制,促進科技信息互聯互通,實現科技人才、科技成果與創新需求互動對接。鼓勵煤電化氣、信息技術等產業前瞻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發,鼓勵科研人員面向企業開展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培訓等。推動高校院所與企業組建創新聯盟、工程技術中心、在淮成立技術轉移中心(研究院),共同承接國家、省部級重大科研任務。
建立科創資源跨區域利益共享機制。積極參與共創長三角科創一體化區域共享研究專家組和長三角產業技術共享聯盟,積極促進科技創新券在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通用通兌。建立科技創新人員柔性流動制度,深化區域科技交流與創新。深化與長三角區域技術交易市場聯盟合作,協同推進跨區域技術轉移和成果落地。探索金融一體化合作機制,吸引長三角科創發展大基金對淮南科創企業投資,引導長三角、合肥都市圈等科創企業科技成果在淮轉化。
積極參與區域創新平台建設。積極參與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共建長三角國家科技創新中心、長三角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積極參與“五個一”創新主平台、“一室一中心”分平台建設,謀劃布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淮南輻射區。支持高校院所參與安徽能源實驗室建設,加快推進深部煤礦采動回響與災害防控國家重點實驗室、煤炭安全精準開採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和安徽省光纖感測實驗室等建設,推動環境智慧型監測裝備研發測試平台在淮實施。主動對接合肥、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合淮產業走廊為支撐,深度參與G60科創走廊建設。探索與合肥市及相關產業集聚區共建創新合作示範區,打造協同分工的夥伴園區。依託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省際合作示範園區等建設,引入各類研發載體落戶。爭取布局一批“創新微中心”、“創新產業園”,加快形成“長三角研發、淮南轉化”,“長三角孵化、淮南產業化”的協同創新格局。
(三)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
堅定不移地把人才隊伍建設放在科技工作首位,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新階段淮南人才政策,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加快形成一支規模宏大、富有創新精神、敢於承擔風險的創新型人才隊伍。
最佳化人才創新創業環境。圍繞產業鏈、創新鏈打造人才鏈,推進產創才融合。加強人才創新載體建設,打造一批“雙創”示範基地,形成“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創業孵化鏈條。建立淮南籍人才資料庫和人才服務保障體系,高標準建設一批高端人才集中生活服務區,支持企業建設技能人才公寓,在職業資格認定認可、子女教育、醫療保障等方面提供便利。
強化創新人才培養力度。堅持人才引進和培養兩手抓的方針,瞄準我市產業發展方向,有針對性、前瞻性地設定學科和專業。加大戰略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基礎研究人才引進培養力度。強化產業領軍人才培養,採取多種方式,培養一批懂經營、善管理、敢幹事、能幹事,具有戰略眼光、善於駕馭市場的優秀企業家和產業領軍人才。創新科技人才培養支持方式,建立統一的人才工程項目信息管理平台。
激勵人才更好發揮作用。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建立符合不同人才成長規律和實際特點的評價機制,形成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機制。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改革,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完善編制周轉池、首席科學家、股權期權激勵等制度。支持申報安徽省扶持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計畫,對入選團隊,市、縣(區)、園區給予資金支持。
加速集聚高層次人才。拓展引才引智渠道,充分發揮高層次人才團隊創新創業扶持計畫作用,緊扣產業發展需求和用人主體需求“靶向”引才。落實“新階段江淮人才政策”和“江淮英才計畫”,創新人才管理模式,健全人才柔性流動機制,強化人才培養培育,完善人才服務機制,實施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
(四)完善創新全要素生態圈
推動科技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健全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完善配套政策體系,積極營造有利於區域協同創新的生態環境。
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營造包容失敗、激發創新的文化氛圍。嘗試建立“只要負面清單上沒有就可嘗試”的巨大試錯空間,讓創新主體在“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環境中,迸發智慧並展現出巨大的創新活力。探索建立創業失敗者的援助機制,鼓勵和激勵持續創業,營造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大力宣傳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政策,擴大政策知曉度和影響力,提升企業家創新意識。
加大創新資金投入。鼓勵多元化資金投入,扶持和引導創新企業發展。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激勵企業加大研發和基礎研究投入。謀劃建立科技創新基金,建立科技金融服務中心,鼓勵銀行類金融機構開發專業化金融工具,為創新主體提供精準金融支持。
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最佳化整合市級科技創新資源,推動重點領域項目、基地、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改進科技項目組織管理方式,健全以信任為前提的科技管理機制,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使用權,試點推行科研管理“綠色通道”、科研經費使用“包乾制”、財務報銷責任告之和信用承諾制。加快推進科研院所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進一步擴大編制管理、人員聘任、職稱評定、績效激勵等方面的創新自主權。
加速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堅持產學研相結合,構建重大科研成果技術熟化、產業孵化、企業對接、成果落地全鏈條轉化機制。加強科技成果源頭管理,完善科技成果登記統計制度和信息發布機制。參與建設“江淮智慧財產權對接交易平台”,建設淮南市科技成果交易市場,培養發展技術轉移機構和技術經理人,培育高質量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大力推進大型科學儀器設備資源共享共用。
四、“十四五”科技創新重點工程
搶抓長三角一體化、淮河生態經濟帶、合肥都市圈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促進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24條”政策等區域發展重大戰略機遇,圍繞構建淮南經濟社會全面轉型新發展格局,做好“平台聚能、人才固本、創新強基、企業領航”四大工程,構建功能性創新平台體系,匯聚高層次創新人才團隊,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實施科技創新引領產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為做精做優千億規模煤電氣化全產業鏈條,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現代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百億產業集群,培育壯大生物和大健康產業提供科技支撐。
(一)產業技術轉化創新平台及國家大學科技園創建工程
堅定不移下好創新先手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以基礎研究引領套用研究。與高校科研院所和產業界聯動,聯合行業龍頭企業,創建工業網際網路、大學(科研院所)技術轉移中心(研究院)等產業轉化創新平台,加快創新成果源頭釋放與供給。通過與上海閔行區結對互助和上海離岸科創中心建設,進一步促進優質科技成果在淮落地轉化。
聚焦服務師生、校友創新創業和成果轉化,市校聯動推動高校資源與社會資源的融合,構建環繞大學、師生樂業、輻射周邊、協同發展的國家大學科技園創建,推進高校(科研院所)創新成果產業化。
專欄1 產業轉化創新平台及國家大學科技園創建
(二)創新人才及高層次人才團隊引育工程
實施創新人才及高層次人才團隊引育工程,建設引才引智基地、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機構,探索“人才飛地”跨區域合作模式,支持企業設立“離岸智庫”研發機構,為引進培養人才搭建好平台。建立健全常態化引進急需緊缺專業人才機制,將人才引進與特色產業發展、重點項目建設、重大科技攻關、招商引資相結合。
創新人才服務機制,積極引入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人才。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中,加強“50·科技之星”創新團隊建設工程的成效總結、考核,發揮人才種子基金培育與示範效應。柔性引進產業升級和學科發展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支持創新人才及團隊與企業聯合申報科技重大專項、揭榜掛帥、安徽省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創新創業項目等,充分發揮創新人才及團隊在科技創新與產業轉型升級地引領作用。
(三)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與新能源產業發展工程
推進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能源產業與新能源產業並進發展,選擇能源產業關鍵共性瓶頸技術進行產學研聯合攻關,促進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和循環利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套用和發展。
煤炭現代採掘技術。推動5G+智慧礦山建設,推進智慧型化採煤工作面和智慧型化高效綜采示範線建設,推進小斷面盾構機工程實踐,提高巷修機械化水平和輔助運輸水平。加快提高洗煤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提升原煤入洗率,推動煤炭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和綠色轉型發展。
熱電綠色發展技術。大力推進電力生產綠色化,推進各發電廠的降碳行動,有效控制碳排放。積極推進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研發與示範。鼓勵煤電企業開展碳交易排放,推廣套用碳金融政策工具。推進智慧電廠建設,加快建設超臨界火電機組、背壓式熱電機組等先進機組裝置。全面提高電網智慧型化水平,提升電網接入和消納能力。
現代煤化工技術。突出煤化聯動縱深發展,延伸拓展煤化工產業鏈,建設中安聯合二期180萬噸/年煤制甲醇項目;開展茂金屬PE、超高分子量PE等高性能聚烯烴及費托法煤制合成蠟(PAO、高熔點特種微晶蠟)等前期工作。以烯烴和聚烯烴為原料,發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現代高分子材料、聚苯乙烯、MBS等化工新材料及其深加工,建成年產1萬噸特種聚合物。積極發展高端顯示材料等高端精細化工產品,建成年產100噸高端顯示材料生產及配套裝置。
煤氣聯產技術。突出煤氣聯產一體化發展,實施煤層氣增產三年行動計畫,積極推進淮南礦區煤層氣勘探及抽采綜合利用等工程建設,支持規模化煤層氣抽采井群建設,加快推進煤層氣增儲上產,建設非常規天然氣基地,提升煤層氣原料和燃料價值,培育壯大煤層氣產業。嚴格遵循“四成熟”原則,綜合煤種資源、水資源、環境容量和土地資源條件,注重煤制天然氣項目園區規劃、循環化建設、低碳化發展,加快推進煤制天然氣技術研究。
新能源產業發展技術。最佳化電力能源布局,充分利用淮南煤礦沉陷區水域,加快推進採煤沉陷區及屋頂光伏發電、深部煤炭地下導控氣化開採、提氫及燃氣摻燒發電工程。鼓勵煤電企業加大對風力發電的研發與投入,進一步提升風電發電量以及風力發電的併網能力。積極引入風電技術,做好相關項目研發和攻關。
專欄2 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與新能源產業
(四)新一代信息技術工程
數據存貯與套用技術。以江淮大數據中心淮南市子平台、中移動(長三角)數據中心二期、雲谷大數據產業園、安徽(淮南)大數據交易中心等工程技術為依託,充分利用能源、存儲、計算等資源優勢,承接數據中心服務業務,引導長三角地區存儲和計算需求向淮南集聚,以數據存儲交易為突破口,帶動數據採集加工、軟體開發套用、硬體設備生產等關聯產業發展,打造國內領先的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建設長三角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重要節點城市。
高端電子信息製造技術。依託電子信息製造骨幹企業,重點發展高速光模組、光電耦合器、光電交換器件、智慧型光纜、光纖預製棒製造技術。大力推動5G核心元器件、模組及終端發展。依託現有產業基礎,加大引進力度,做大做強煤礦電子安全設備,培育晶片製造與封測產業,大力支持積體電路上下游產業發展。
數位化產業發展技術。推進政務、經濟、社會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套用、保護,推進“區域數據信息樞紐港”建設,積極參與國家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安徽數據套用中心建設,打造合淮數字示範區。加強與長三角地區合作,探索布局量子計算、數字孿生、6G、增強現實雲、後經典計算和通信等未來數字產業技術。
專欄3 新一代信息技術
(五)新材料產業擴規提質工程
新型儲能材料技術。大力發展高容量長壽命三元正極材料、富鋰錳基正極材料和矽碳複合負極材料等新型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電解液及固體電解質材料、燃料電池電解質與電極材料,高效電解制氫離子交換膜、儲氫材料,超薄晶矽薄膜、高性能超級電容材料、車載金屬支撐燃料電池等新型儲能材料低成本、規模化製備技術。
煤基化工材料技術。基於煤化工基礎材料進行延伸,發展高性能合成橡膠及彈性體、工程塑膠及特種工程塑膠、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等精細化工材料。積極發展高固體分子塗料、丙烯酸防水塗料等環保塗料。支持新型錨固材料、不飽和聚酯樹脂等工程用材料研發,打造“中國錨固劑之鄉”。
煤系固廢材料技術。大力發展以粉煤灰、煤矸石、脫硫石膏等煤系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為核心的煤基建材技術,積極發展高端複合板材、高性能玻璃等裝修裝飾材料,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等新型防水材料,節能保溫材料、熱反射材料等新型絕熱材料製備技術。
特種金屬材料技術。著力攻關綠色、可循環鋼鐵製造流程技術,高精度、高效軋制及熱處理技術,面向全流程質量穩定控制等關鍵技術,促進特鋼行業轉型升級。高品質不鏽鋼零部件、特殊品種高級無縫管制造技術。支持高溫合金鋼、鈦合金,以及高性能汽車用、高速鐵路用等特殊鋼技術研發。
紡織纖維新材料技術。突破高性能紡織纖維新材料在家紡、產業用紡織品等領域產品的套用,研究利用石墨烯等前沿性新材料製備改性紡織纖維和材料。重點發展高性能纖維、差別化纖維、綠色環保纖維等新型纖維以及高檔精梳紗線、海藻纖維紗線、棉混紡紗、功能性化纖混紡等高端紗線產品製備技術。
專欄4 新材料產業
(六)高端裝備製造工程
煤礦裝備關鍵技術。重點突破煤炭採掘、礦山安全等設備生產製造和維護關鍵技術,完善以採煤、掘進、輸煤、井下基礎配件為一體的煤機裝備產業鏈條。著力研發懸臂式掘進機、礦用帶式輸送機、管狀帶式輸送機以及煤炭綜采支護設備等非開挖裝備製造技術。推進煤礦瓦斯治理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相關科研成果轉化,做好物聯網、視頻管理系統、礦用監控系統、煤礦瓦斯智慧型抽采系統、井下避險系統等智慧型裝備技術開發與套用。
先進機械製造技術。推進高端工程機械、農業機械、食品機械、石化冶金機械、塗裝設備、石材裝備、印刷機械、 稱重裝備和立體停車等專用工程裝備研發。做好高參數、高精密和高可靠性軸承製備技術研發,以及液壓、氣動、密封元件、齒輪傳動研發工作,發展大型、精密、複雜、長壽命模具和智慧型儀器儀表,促進軌道交通裝備和衛星通信、導航、遙感套用以及通訊服務等技術研究。
智慧型製造技術。大力發展工業機器人及智慧型裝備系統集成、設計、製造、試驗檢測等核心技術研究,加大對防爆消防滅火機器人等特種機器人研發投入。積極擴大與長三角工業網際網路的共建共用,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提高柔性製造、精密製造、智慧型控制等關鍵技術水平。
專欄5 高端裝備製造
(七)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工程
智慧型網聯汽車技術。啟動基於大數據系統的智慧型網聯汽車自主研發,發展智慧型化汽車。推進電子信息在汽車產業上的套用發展,促進移動平台出行與汽車企業合作研究汽網聯化技術,打造智慧型網聯汽車產業。
關鍵零部件技術配套。支持汽車製造企業整體發展,重點突破變速箱、車橋、制動系統等一批關鍵技術,拓展汽車零部件產業鏈,提高關鍵零部件配套率。推進高比能動力電池新材料、新體系及新結構、新工藝研究,鼓勵高性能低成本燃料電池材料、電池堆、關鍵部件和綜合集成技術研發。加強高功率密度、轉矩密度和高性能車用電機、專用機電耦合裝置研發。
專用汽車技術。重點做好商用車、專用車和新能源車的整車系統集成,開發冷藏保溫車、化工液體、低溫液體特種運輸車及罐車等技術研發,加快發展電氣系統集成、動力系統匹配、結構輕量化和整車安全性技術,提升整車性能,降低製造成本。
專欄6 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
(八)生物與健康惠民工程
現代生物醫藥技術。積極對接長三角,瞄準納米生物技術、腦機接口等前沿方向,超前謀劃疫苗、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領域前沿技術。支持抗感染藥、腫瘤治療藥、呼吸系統藥品、凍乾產品、特色化小容量注射產品研發;支持生物製藥、血液製品以及其它生物藥品研發;支持藥用輔料新品研發;支持中成藥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發展。
現代醫療器械技術。加強高端醫療器械研製,支持醫療器械企業在診斷、治療、檢驗、剖析、康復、理療、保健領域的技術研發,加快研究生產家庭理療保健器械、攜帶型醫療電子設備,支持高端注射、輸液耗材,以及手術器械等高端醫用一次性用品研究,鼓勵企業在關節、創傷系列骨科等植入器材和各類支架等產品研發。
為健康服務業提供技術支撐。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醫、護、養”一體化等方面推動信息技術與醫療健康服務的融合創新,做好智慧健康養護的技術支持工作。加大新型養生保健品開發研究,為“旅遊+康養”、“醫療+康養”提供技術支撐。
專欄7 生物與健康惠民
(九)鄉村振興及農業提質增效工程
鄉村振興重點工程。實施鄉村產業發展、人才培育、環境整治、文明提升、鄉村治理等重點工程,推進鄉村人才、文化振興,強化農民科技文化、技能培養,建立城市人才入鄉激勵機制,建立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一步鞏固完善堅持科技特派員制度,大力實施“兩強一增”行動計畫,做好鄉村垃圾治理和資源化利用工作,結合鄉村特點,發展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種植業、養殖業和其它產業。實施數字鄉村行動計畫,為公共教育、醫療衛生、文化資源、社會保障、養老設施提供先進技術支持。
現代高效農業技術。實施農業提質增效工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高效技術,為打造長三角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提供技術支撐。推進良種良法配套、農技農藝融合,推動生物種業、重型農機、智慧農業、綠色投入品等領域自主創新。支持淮南牛肉湯產業技術研發與推廣,用高新技術提升牛肉湯產業競爭力和影響力。大力發展綠色生態健康養殖,提升傳統養殖品種和養殖技術,探索防疫和病蟲害防治新方法、新技術。推進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和農業產前、產中、產後管理新技術實施,加強農業資源綜合利用、名牌農產品、天敵蓄放防控、智慧農技裝備等技術的研發與套用。
專欄8 鄉村振興及農業提質增效
(十)社會發展及民生保障工程
智慧環保技術。構建格線化生態環境管控體系,提升對生態環境數據的歸集、整合、管理、共享和開發利用水平。圍繞能源、工業、交通、建築、農業、居民生活等領域,聚焦科技支撐生態環境治理需求,進一步加強水、大氣污染防治,土壤與地區水防治,生態環境治理、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等科技創新,加快成果轉化與套用,加大對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的技術研發,支持循環經濟技術研發、示範推廣和能力建設。
民生保障工程。加大對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技術研究,開展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聯合攻關,加大全科醫學人才和醫療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加快智慧教育、智慧能源平台、智慧水利、智慧交通等民生工程的技術研發與套用。加快發展應急救援技術套用與裝備的研究與開發,推廣消防技術套用與設備,加快防災減災技術裝備產業化。建立健全防災減災應急管理網路體系,支持淮南市城市地震活動斷層探測,提高重大自然災害風險管理能力。支持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第二輪淮河流域氣象科學試驗、生態環境氣象監測評估、協同觀測技術等氣象關鍵技術研發套用和成果轉化;加強人工影響天氣套用技術研究,建設壽縣人工增雨試驗示範基地。加快重要食品、藥品、農副產品中有害物質關鍵識別技術研究,提高食品、藥品檢測水平。圍繞公安機關工作需求,支持社會公共安全、防範犯罪、恐怖攻擊,未成年人保護、緝毒等關鍵技術研究。
專欄9 社會發展及民生保障
(十一)文化與現代服務業培育工程
推進歷史文化傳承發展。加大對歷史文化、紅色文化發掘和保護工作的技術支持,推進文化資源資料庫和信息平台的建設。整合名山、名城、名人、名著文化資源,最佳化公共文化資源配置,構建覆蓋廣泛、功能完善的公共文化設施網路。運用電子信息、大數據、網路傳輸等現代技術,引導數字文化消費,鼓勵開發“雲”文化產品,助推文化產業的輪次效應、乘數效應。加快淮南科技創新館建設,促進文化與旅遊、科技、信息、建築、園林、體育、農業等產業融合發展。
支持科技服務業發展。落實科技服務業支持政策,鼓勵科技服務業提升服務水平,支持企業採用技術服務外包等多種形式創新發展。支持發展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技術服務。建立技術轉移服務平台,發展多層次的技術(產權)交易市場體系,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提升智慧財產權創造與套用能力,提高智慧財產權保護和管理水平,最佳化標準化研究服務。
五、保障措施
堅持黨對科技創新工作的全面領導,強化組織保障,加強統籌協調,完善各地、各部門協同推進規劃實施機制,落實重點任務,加大科技投入,最佳化資源配置,突出目標評估監測,共同推進規劃順利實施。
(一)加強組織保障
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科技創新工作的根本遵循,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科技創新工作部署,完善科技創新工作推進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形成上下聯動、協同創新合力。加強縣(區)科技管理隊伍建設,大力弘揚勇於擔當、主動作為、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優良作風,打造忠誠、擔當、專業、務實、守正的高素質專業化科技管理隊伍。
(二)完善實施機制
強化規劃實施與財政預算銜接協調機制,建立完善以財政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投資為補充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科技投入體系。建立市、縣(區)財政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綜合運用政策激勵、財政引導、績效考核等手段,推動地方、企業和社會力量加大科技投入。創新財政資金支持方式,強化對基礎研究、套用基礎研究、戰略性和公益性研究的穩定支持。加大宣傳力度,形成尊重科學、崇尚創新、追求卓越的濃厚氛圍,營造規劃實施的良好環境。
(三)強化考核評估
落實各級黨政領導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提升科技領域風險防範化解能力,最佳化考核指標和督查內容,把科技創新規劃主要目標納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年度和任期目標考核指標體系、重大督查任務事項。開展規劃實施情況的動態監測和第三方評估,建立動態調整機制,根據市內外科技發展趨勢和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對規劃指標、目標和重點任務進行及時、動態調整最佳化。完善科技創新規劃實施重點工作監測評價機制,完善科技報告和創新調查制度,加強規劃實施的跟蹤分析、督促檢查,確保規劃落實到位。

解讀

一、背景依據及起草過程
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工作系列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落實《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 遠景目標綱要》、《安徽省“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和《淮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對創新發展工作的要求,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立足淮南市科技創新工作實際,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淮南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支撐,市科技局負責編制了《淮南市“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劃》)。
在市政府的指導下成立了市科技局《“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規劃》參考國家、省、市“十四五”有關規劃精神和內容,按照淮南科技創新實際,自行組織結構布局,突出淮南特色。《規劃》認真分析我市近年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突出對創新型城市建設的支持、技術支撐和引領作用。《規劃》徵求吸取市政府相關部門、縣(區)科技局、高新技術企業意見建議,摸清我市科技創新的基礎與發展狀況;通過與周邊地市對接交流,向省科技廳匯報,規劃報告進行多次研討(修改)。《規劃》於2021年10月23日通過專家評審會,由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省科技廳、省科技情報研究所、安徽大學、安徽理工大學等單位的專家組成的評審組認真審查了相關資料,經過充分討論。根據專家意見建議進一步修改完善,形成《規劃》。
二、主要內容
《規劃》以發揮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作用、以科技創新促進淮南經濟轉型升級為邏輯主線,以構建發展新格局為重點,設立了四大創新目標,明確四大重點任務方向,打造十一大重點工程。
(一)“十三五”發展狀況
《規劃》從5個方面概括總結了“十三五”時期我市科技創新工作的主要成就,分析了存在的3個方面主要問題和不足,對“十三五”時期的科技創新工作進行了較為客觀的總結和評價。
(二)“十四五”的4個發展目標
1、產業創新目標:高新技術企業60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90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力爭年平均增長30%以上,技術契約交易額達到80億元。
2、創新支撐目標:全社會研發(R&D)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2.0%左右;規模以上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1.6%左右;省級以上研發機構達到55家。
3、創新成果目標:突破一批重大關鍵技術,轉化一批科技成果,培育一批龍頭企業。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力爭達到全省平均水平;創中國馳名商標10件;參與或主導制定國家級標準2個以上、行業標準15個以上、安徽省地方標準5參加個以上。
4、科技人才目標:培養引進高層次人才創新團隊11個左右,專業技術人才達到15萬人以上,高技能人才達到10萬人。
(三)“十四五”期間4項重點工作任務
一是建設多元化創新載體,二是推進科技資源融合發展,三是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四是完善創新全要素生態圈。
(四)“十四五”期間11項重點工程
1、產業轉化創新平台及國家大學科技園創建工程。堅定不移下好創新先手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抓好科技創新“栽樹工程”,以基礎研究引領套用研究。
2、創新人才及高層次人才團隊引育工程。建設引才引智基地、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機構,探索“人才飛地”跨區域合作模式,支持企業設立“離岸智庫”研發機構,為引進培養人才搭建好平台。
3、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與新能源產業發展工程。推進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能源產業與新能源產業並進發展,選擇能源產業關鍵共性瓶頸技術進行產學研聯合攻關,促進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和循環利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套用和發展。
4、新一代信息技術工程。包括數據存貯與套用、高端電子信息製造、數位化產業發展三大方面。
5、新材料產業擴規提質工程。這裡有新型儲能材料、煤基化工材料、煤系固廢材料、特種金屬材料和紡織纖維新材料五大領域。
6、高端裝備製造工程。重點發展煤礦裝備、先進機械製造和智慧型製造。
7、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工程。重點是專用汽車、智慧型網聯汽車和關鍵零部件技術配套。
8、生物與健康惠民工程。重點做好現代生物醫藥、現代醫療器械和為健康服務業提供技術支撐。
9、鄉村振興及農業提質增效工程。重點抓好鄉村振興重點工程和現代高效農業技術。
10、社會發展及民生保障工程。重點是“智慧”環保和民生保障。
11、文化與現代服務業培育工程。著重做好推進歷史文化傳承發展和科技服務業發展。
(五)保障措施
加強組織領導、明確任務分工、完善政策配套和強化監督評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