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

《九江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經九江市政府同意,於2022年4月7日印發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江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
  • 實施時間:2022年4月7日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及省、市關於科技創新工作系列戰略部署,著力提升我市科技創新支撐高質量發展能力,根據《江西省創新驅動發展綱要》《江西省“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九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結合我市實際,編制本規劃。規劃期限為2021-2025年。
第一章  科技創新邁入新起點
第一節 “十三五”科技發展回顧
“十三五”時期,是九江加快發展、加速轉型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把科技創新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根本要素,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全市科技創新水平穩步提升,創新創業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科技創新支撐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能力不斷增強,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目標任務。
——科技創新能力快速提升。全市科技進步綜合水平在全省排位連續前移,科技進步貢獻率逐年提升。2020年,全市財政科技支出15.4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例較2015年提高一倍,達到2.38%。2020年,全社會R&D經費支出達到49.0億元,增速連續四年保持全省前三,研發經費總量在全省排位從2015年的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R&D投入占GDP比重由2015年的0.54%提高到1.51%,與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由0.58個百分點縮小至0.17個百分點,在全省排第七位。截至2020年12月,全市專利申請量11877件、專利授權量9032件,均列全省第三,分別比2015年增長2.5倍和3.1倍;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從2015年0.55件增長到1.94件。2019年,九江獲批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城市。
九江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
圖片1.png
圖1  “十三五”時期九江科技創新投入情況
九江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
圖片2.png
圖2  “十三五”時期九江專利申請和授權情況
——區域創新體系不斷最佳化。截至目前,全市擁有各類創新創業平台和載體354家,其中國家級18家,省級118家,市級218家。平台載體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共青國家高新區和修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先後獲批;鄱陽湖生態科技城獲批全省重點科創城(數字經濟)和省級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基地;有機矽、玻璃纖維及複合材料、船舶配套設備、精細化工、電子電器等5個產業獲批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各縣(市、區)至少一平方公里科創園建設紮實推進,總面積達61.66平方公里,成為全市產業最佳化升級和縣域經濟創新發展的高地。全市初步形成“一南一北”“一東一西”“一縣一園”“一鏈一基地”“一企一平台”的區域創新和產業基地建設體系。同時,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取得長足進步,引進中科院、清華大學、廈門大學等知名高校、院所建立了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其中4家獲批全省首批認定的新型研發機構(共20家),1家獲批全省首批高端研發機構(共5家)。
——科技創新人才持續集聚。截至2020年底,全市人才總量達664938人,各類專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255025人,占比達到38.4%。其中國家人才計畫5人,柔性引進“兩院院士”44人,百千萬人才工程省級人選58人,比2015年增長56%;全市培養省級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傑出青年科技人才8人、青年科學家培養對象5人,市級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9人;累計培育市級以上科技創新人才1000餘人,較2015年增長89.75%。市級優勢科技創新團隊39個,博士研究生全職引進750人,柔性引進166人。
——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在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中的作用進一步增強。2020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上升至30.0%,較上年提高3.2個百分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大幅增長,總數達710家,比2015年(92家)增長6.7倍。全市擁有獨角獸(潛在、種子)和瞪羚(潛在)企業27家。
九江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
3.png
圖3  “十三五”時期九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情況
——科技成果轉化明顯加快。“十三五”期間,全市共承擔省、部科技計畫749項,獲資助經費3.87億元,分別比“十二五”期間增長32.6%和172.5%;獲國家科學技術獎4項,獲省科學技術獎19項;實施科技成果轉化項目640餘項,企業開發新產品510項,參與產品標準制定40餘件,累計實現銷售收入51.6億元、利潤7.6億元,新增就業人員9500餘人。2020年,全市實現技術契約成交額18.4億元,較2015年增加15.85億元,增幅達621.6%。
——科技金融發展初見成效。進一步健全科技投入體制機制,建立和完善了以財政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金融信貸為支撐的科技投融資體系。與省創新基金管理中心、中國銀行九江市分行合作,正式啟動“科貸通”工作。全市配套4600萬元專項資金作為科貸補償金(其中市本級1300萬元),撬動銀行資本9.2億元。省級“科貸通”備選企業218家,已實投企業近3億元,有效緩解科技型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創新生態環境不斷最佳化。全社會科技創新意識明顯增強,科技創新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先後制定出台《關於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的意見》《關於推進創新驅動“5511”工程的實施意見》《九江市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畫》《全市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關於加快眾創空間發展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實施方案》《科技助力“新工業十年行動”深入推進的若干措施》《關於加強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的意見》《縣(市、區)科創園建設管理考核辦法》《九江市科技特派員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科技創新政策檔案,創新制度體系日趨完善,初步形成創新驅動發展“1+N”政策體系。
“十三五”期間,我市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主線,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強化科技創新基礎建設,構建完善科技創新體系,科技實力得到較大提升,為加快創新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但對照創新型城市建設任務,我市科技創新仍存在不少短板和薄弱環節,有待進一步補齊和強化。
一是科技創新基礎仍然較為薄弱。人才總量不夠大,結構不夠優,企業R&D活動人員總量不到1萬人,占全省不到8%,特別是高層次科技領軍人才較為稀缺。目前還沒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只有2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能力不夠強,國家級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欠缺,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與全省平均水平3.68件有較大差距。
二是研發經費投入仍然不足。“十三五”期間,全市研發投入增速遠高於全省平均水平,但由於底子薄、基數低,研發經費投入總量及強度仍然偏低。2020年,我市研發經費總量在全省排名第三,R&D投入占GDP比重在全省排名第七,仍然落後全省平均水平0.17個百分點。科技經費支出占財政經費支出比例偏低,占比落後全省平均水平0.53個百分點。
三是企業創新主體作用還未充分發揮。2019年,全市規上工業企業有研發活動的比例為32.46%,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為0.54%,與全省0.91%有較大差距。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與南昌、贛州差距較大,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與全省平均水平差距也較大。
四是創新體制機制還不夠靈活。全社會創新氛圍還不夠濃厚,科技治理體系還有待完善。區域創新發展不平衡,各縣(市、區)科技創新能力差別較大,基層科技管理服務能力和隊伍建設有待加強。高校和科研院所創新活力不足,科研人員積極性還沒有得到充分激發。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體制機制仍不完善,人才、項目、服務、資金“四位一體”發展模式未有效形成。
第二節 “十四五”科技發展形勢分析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大國博弈日趨激烈。科技創新呈現智慧型主導、深度融合、群體性突破態勢,高速移動通信、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量子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正成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量。信息技術創新與其他領域科學技術創新加速融合,生命科學、新材料、新能源、先進制造等領域發展群體式躍升。新技術突破加速帶動產業變革,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爆發式湧現。當前我國科技創新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的大背景下,美國對我國科技的封鎖和打壓倒逼我國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加快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建立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觸發企業科技創新“加速鍵”,促使企業通過創新強化應對風險的能力和韌性。
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政治格局,黨中央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省委作出“大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在建設創新型省份上求突破”戰略部署。省內各地市紛紛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發展呈加速態勢。
省第十五次黨代會對九江作出“推動九江建設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打造萬億臨港產業帶”定位和部署,我市區位、產業、生態、資源優勢和戰略疊加優勢更加凸顯,九江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全市科技創新水平不斷提升,創新動能明顯增強,高新技術企業、新型研發機構、重大創新平台、高端創新人才等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新經濟新動能加快發展。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創新驅動力不強仍然是制約我市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在研發投入、創新主體、研發平台、人才隊伍、創新環境等方面還存在不少短板弱項,需要我們搶抓機遇、主動求變,從更高水平推進自主創新、更深層次深化體制改革、更廣範圍集聚創新資源,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彎道超車,努力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第二章  全面開啟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新征程
第一節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國家、省關於科技創新工作決策部署和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堅持“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戰略定位,緊緊圍繞我市“再創九江輝煌,再現九派榮光”的奮鬥目標,“融圈入群、強產興城、綠色發展、實幹崛起”的工作思路,“打造新型工業重鎮,打造國際旅遊名城,打造內陸開放門戶,提升縣域經濟實力,提升人民幸福指數”的重要舉措,把科技創新作為全市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支撐,作為助推九江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深入實施科教興市戰略、人才強市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多主體協同、多要素聯動、多領域互動的系統性創新,促進創新鏈、人才鏈、產業鏈、技術鏈、資本鏈“五鏈融合”,推動九江邁入國家創新型城市行列。
第二節  基本原則
1.堅持人才為先。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加快創新型、套用型、技能型等各類型人才的培育引進,不斷最佳化人才發展環境,構建各類人才匯集窪地,著力夯實九江創新發展人才基礎。堅持將優秀科技人才凝聚培養與重大科技任務攻關、重大科研項目布局、重大創新平台建設等有機結合,在科研實踐中培養造就創新型科技人才,不斷激發科技人才的創造性和積極性。
2.堅持企業為主。圍繞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戰略目標,大力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努力打造省內產業技術創新高地。充分發揮九江工業大市、工業強市的產業基礎優勢,圍繞全市重點產業鏈發展需要,深入挖掘產業轉型升級和技術創新需求,著力搭建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台,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機構、金融資本等耦合互動,構建政府引導、企業主導、政產學研深度合作模式,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3.堅持服務為本。加快推動思維方式和工作職能從項目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著眼“建體系、出政策、搭平台、促改革”,大力提升創新服務能力,構建完善靈活、高效的創新服務體系。貫徹落實中央關於賦予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科研相關自主權等系列政策,深入推進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加快破除制約科技成果轉化的體制機制障礙,建立健全遵循科研規律的科技管理體制和政策體系,大力提升政府服務保障能力。
4.堅持生態為基。堅持科技研發與創新生態營造協同,著力構築“創新型社會”環境基礎。牢固樹立平台化和生態化思維,強化創新平台和基地建設,以平台發展促進人才凝聚,以基地建設促進生態營造,加快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強科技金融服務,推動技術、資金、人才、信息、管理等創新要素加速流通配置與轉化。積極打造一流創新創業環境,最佳化創新創業服務空間,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創新、社會創新、管理創新跨界融合,促進創新模式由單體創新向全社會創新模式轉變。
第三節  發展目標
1.總體目標。
到2025年,科技對九江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力顯著增強,區域創新格局進一步完善,特色優勢產業創新能力明顯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能力快速提高,區域創新創業生態更加優良,正式進入國家創新型城市行列。
專欄1  九江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戰略定位
緊緊圍繞九江打造江西江海直達開放門戶城市、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國際山水文化旅遊城市的發展定位,突出服務打造新型工業重鎮這個重中之重,堅持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理念,強化產業創新鏈建設戰略部署,著力構建具有九江特色的區域創新體系,大力提升區域創新能級,為九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推動九江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
   (一)省內產業技術創新高地。
積極推進自主創新政策和體制機制改革試驗,加快融入鄱陽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依託九江工業基礎,大力推進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著力提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套用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和產業套用示範,著力打造省內產業技術創新高地。
   (二)贛鄂皖湘四省毗鄰區科技創新中心。
充分發揮九江毗鄰湖北、安徽、湖南的區位優勢,大力加強與南昌、武漢、合肥、長沙的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資源聯動,促進贛鄂皖湘四省創新資源加速流動和最佳化配置,加強產業技術聯合攻關與研發合作平台建設,大力承接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先進技術成果轉化和新興產業孵化,提升九江集聚創新資源和輻射帶動四省毗鄰區創新發展的能力,將九江打造成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
   (三)長江經濟帶科技創新重要節點。
圍繞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目標,堅持科技創新引領綠色發展,積極推進“生態+科技+產業”發展模式,構建完善高水平、高質量、高效率的綠色發展技術支撐體系,為長江經濟帶實現綠色發展探索新路。著眼科技研發投入、人力資源投入、高新產業載體等短板,強化科技創新軟硬體環境建設,提升區域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爭取進入長江經濟帶城市科技創新驅動力綜合指數中上游。
   (四)全國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城市。
堅持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努力建設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以十大重點產業集群延鏈、補鏈、強鏈、聯鏈、融鏈工程為抓手,加速推進傳統產業最佳化升級和新興產業倍增計畫,大力提升產業基礎能力、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和行業競爭力,加快實現產業高端化、智慧型化、綠色化、服務化,將九江打造成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的示範樣板。
    2.具體目標。
    ——創新綜合實力邁上新台階。科技進步綜合水平進入全省中上游。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年均遞增20%以上,分別達到2500件和360件以上,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4件以上。
——科技創新投入達到新水平。加強政策引導,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研發投入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研發投入達到110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5%。地方財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例力爭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創新人才集聚取得新成效。健全完善契合九江實際的創新人才“引、育、用、留”發展體系,推動國家、省高端科技人才數量實現新突破;培養省級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0人以上;引進和培養市級重點領域科技創新團隊50個、力爭獲批省級優勢創新團隊10個以上。
——產業技術創新實現新突破。新材料、新能源、石油化工、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等重點領域科技創新水平進入全國先進行列,在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重大研發平台建設方面取得突破。規上工業企業有研發活動的比例達到60%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5%以上,力爭達到全省平均水平,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7%左右。
——創新生態營造展現新面貌。建成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鍊、政策鏈融合發展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各類創新創業平台量質齊升;建成20個以上重點產業集群科技協同創新體,爭取獲批省級科技協同創新體10個;企業創新主體更加活躍,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持續快速增長,分別達到1200家和1200家。獨角獸(潛在、種子)和瞪羚(潛在)企業總數達到80家。
表1 九江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主要指標表
序號
指標名稱
計量
單位
2019
2020年
[預計數]
2025年
目標值
1
科技進步綜合水平全省排位
-
7
7
全省中上游
2
全社會R&D經費支出
億元
39.44
49
110
3
全社會R&D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
%
1.26
1.51
2.5左右(力爭達
全國平均水平)
4
全社會R&D經費支出年均增速
%
42.1
24.2
17
5
規上工業企業R&D經費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
%
0.54
[0.63]
1.1
6
規上工業企業有研發活動比例
%
26.1
[28]
50
7
高新技術企業
510
710
1200
8
科技型中小企業
394
606
1200
9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
%
26.80
30
35
10
全年發明專利申請量
1028
1660
2500
11
全年發明專利授權量
135
236
360
12
每萬人口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
1.52
1.94
3.4
13
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
-
[1.87]
3.37
14
技術契約成交額
億元
10.06
18.4
80
15
國家級創新平台載體
18
18
新增10
16
省級創新創平台載體
112
115
新增30
第三章  最佳化區域創新發展布局
堅持開放融合與區域協同,深度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全面對接我省“一核十城多鏈”區域創新體系,加快融入鄱陽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加強跨區域科技開放合作,在“一南一北”“一東一西”“一縣一園”基礎上,著力構建“一軸兩帶、一核多點”區域創新發展格局,大力提升區域創新能級和區域創新協調發展水平。
第一節  構建“一軸兩帶、一核多點”區域創新格局
推動“一軸兩帶、一核多點”區域創新空間布局,構建特色鮮明、軸帶互動、外聯內通、區域協同的科技創新發展新格局。
一軸:發揮沿“昌九走廊”柴桑區、德安縣、共青城市、永修縣等縣(市、區)工業基礎優勢,強化與南昌、贛江新區聯動,著力構建“昌九創新主軸”,以共青城國家高新區為龍頭,以德安省級高新區提升,柴桑、永修省級高新區創建為契機,加速推進產業技術創新升級和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示範帶動九江市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
兩帶:以彭澤縣、湖口縣、經開區、瑞昌市等縣(市、區)為主體,發揮東聯安徽、西接湖北和長江航運優勢,在積極承接長三角區域產業轉移的同時,加強跨區域創新協作,加快引入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理念,打造“產業創新引領帶”。以修水縣、武寧縣、廬山市、都昌縣為主體,充分發揮生態優勢,積極探索“生態+科技+產業”發展模式,加快推動綠色產業技術創新,打造“綠色創新發展示範帶”。
一核:依託主城區相對豐富的高校院所、高新企業、人才、技術、平台、資本等創新資源,以及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以鄱陽湖生態科技城和九江經開區高層次人才產業園為中心,以濂溪區、潯陽區為兩翼,突出“區域創新核心”地位,強化聯接匯聚國內外創新資源的能力,提升人才培育和成果產出水平,輻射帶動全市科技創新發展。
多點:鞏固擴大省級高新區以及創新型縣(市、區)和創新型鄉鎮建設成果,全面提升縣域科技創新能力,打造一批創新驅動發展作用明顯、創新特色鮮明的省級創新型縣域示範區。大力支持各縣(市、區)科創園區建設,積極探索縣域創新驅動發展新範式,努力打造一批縣域科技創新和新動能培育高地。
九江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
4.png
圖4  九江區域創新發展布局
第二節  打造九江特色現代產業創新體系
強化產業創新定位,立足九江產業體系和創新資源稟賦,著力構建要素齊全、特色鮮明、重點突出、基礎牢固的現代產業創新體系。
強化“一南一北、一東一西、一縣一園、一鏈一基地、一企一平台”戰略支撐。以共青城國家高新區、鄱陽湖生態科技城“一南一北”兩個高新技術園區和彭澤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修水國家農業科技園“一東一西”兩個國家級農業園區為四大戰略支點,全力探索新模式、培育新動能,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以覆蓋14個縣(市、區)的至少一平方公里科創園建設為關鍵抓手,大力集聚創新要素,加快孵化新興產業,積極塑造區域發展新優勢;在國家火炬計畫九江星火有機矽材料產業基地、九江國家玻璃纖維及複合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九江國家船舶配套設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湖口精細化工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九江經開區國家電子電器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等五個國家級產業基地基礎上,進一步推動重點產業鏈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建設和重點骨幹企業研發平台建設,加快形成“一鏈一基地”“一企一平台”發展格局,著力夯實創新引領產業轉型升級主要陣地。
九江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
5.png
圖5  九江特色產業創新體系
專欄2  九江特色產業創新體系戰略布局
(一)“一南一北”:突出抓好共青城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和鄱陽湖生態科技城“一南一北”兩大創新平台建設,把共青城國家高新區打造成贛江新區重要增長極和大南昌都市圈創新驅動發展重要引擎;把鄱陽湖生態科技城打造成江西綠色發展樣板區和九江新興產業發展先導區。
(二)“一東一西”:突出抓好修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和彭澤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東一西”兩大園區建設,把修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建設成創新驅動鄉村振興的江西樣板;把彭澤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成現代農業技術、裝備加速套用的集成區。
(三)“一縣一園”:強化各縣(市、區)至少一平方公里科創園建設,積極打造科技創新高地,為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集聚科技要素、搭建科創平台、吸引科技人才、增強發展動能。
(四)“一產業一基地”:聚焦全市重點產業鏈打造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大力支持新技術和新產品開發,積極拓展下游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加快實現產業高端化、智慧型化、綠色化、服務化。
(五)“一企一平台”:在全市重點骨幹龍頭企業,通過產學研合作等方式,實現科技研發平台建設全覆蓋,規上工業企業中有研發活動的基本全覆蓋。
構建完善多元主體協同創新網路。強化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三類科研組織在關鍵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企業孵化、人才集聚培養等方面的核心作用,加快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發展,彌補現有科研組織創新能力不足、創新功能不完善問題。進一步提升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獨角獸、瞪羚企業等各類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同時,充分發揮政府、金融機構、科技服務機構、產業聯盟等多元主體作用,加強政策引導、金融支持、中介服務、合作共享,營造開放活躍的創新生態。圍繞各類創新主體,加強國家、省、市各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科技協同創新體、孵化器、眾創空間、產業園區、示範基地等各類創新創業平台和載體建設布局,夯實九江特色現代產業創新體系根基。
第三節  全面推進市縣區協同創新
深入推進九江市農技協科技小院“一縣一院”建設。在生產一線建設集農業科技創新、科技示範推廣和人才隊伍培養於一體的科技服務平台,引入高校專業師資力量入駐,完成從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套用的三級跳,通過零距離對接、零時差指導、零門檻服務、零費用培訓,引導農民進行高產高效生產,推動院校科研成果轉化套用。
持續推進各類科創園區建設,大力推行“園區+平台公司+投資基金+產業+項目”運營模式,形成國家級園區創新引領、省級園區支撐有力、特色園區活力迸發的科創園區發展體系,推動市縣區協同創新發展。
1.提升中心城區引領帶動能力。
加快數位化賦能,激發行業融合創新和產業變革。發揮中心城區信息、人才、技術、產業、資本等各方面優勢,積極引領構建數字時代開放融合創新生態。充分把握鄱陽湖生態科技城納入全省“一核十城多鏈”創新體系的戰略機遇,舉全市之力重點打造數字經濟科創城,奮力將鄱陽湖生態科技城打造成區域性的科技創新中心和區域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
專欄3  全力推進數字經濟科創城建設
深入對接全省“一核十城多鏈”創新體系建設,積極爭取省級重點建設資金和政策支持。建立完善科創城協調推進機制,編制完善科創城總體建設方案,制定完善推進科創城建設發展的政策措施。圍繞科創城核心產業,布局重大項目,培育創新平台載體和創新服務平台,引進培養創新創業優秀團隊和人才。
2.推動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
九江經開區科技創新發展定位為深入實施科技強區戰略、人才強區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構建多主體協同、多要素聯動、多領域互動的綜合創新體系,建成布局合理、產業鏈完善、運行高效的創新型園區。九江經開區科技創新發展目標是綜合科技創新體系更加完善,研發投入穩步提升,創新主體快速擴大,創新平台量增質優,科技創新氛圍更加濃厚,創新活力持續迸發,科技進步貢獻率進一步提升。
堅持以科技創新驅動各類開發區提質增效。圍繞將共青城國家高新區建設成為在全省有競爭力、在全國有影響力的開放高地、創新高地、產業高地的目標定位,重點推進共青城國家高新區“一區三園”創建工作,促進資源要素互補、產業協同發展,帶動周邊縣區發展。大力推進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助力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進位趕超。支持柴桑區、永修縣、彭澤縣等創建省級高新區,支持湖口、德安省級高新區打造創新型經濟發展高地。力爭至2025年,我市省級以上高新區達到5個以上,形成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特色明顯的創新格局。
專欄4  推進共青城國家高新區“一區三園”建設
以共青城國家高新區為龍頭,將德安省級高新區、永修雲山省級經開區進行空間整合和體制融合,構建九江共青城國家高新區“一區三園”整體格局,形成“一個主體、一套班子、多塊牌子、雙重管理”的管理體制和“統一規劃布局、統一開發建設、統一政策招商、分級推進落實”的運行機制,實現資源要素互補、產業發展協同,以“一區三園”的轉型升級帶動區域發展升級。力爭通過兩到三年努力,推動九江共青城國家高新區綜合實力躋身全省高新區前列,力爭5年內在國家高新區排位前移30位以上。
3.推動特色農業科創園區建設。
立足修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和彭澤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東一西”兩大農業園區在九江特色產業創新體系中的重要定位,加強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農業科創園區,助推九江一二三產業創新鏈協同發展。重點推進修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建設,加快打造南方丘陵山區“創新引領、綠色發展、三產融合、共建共享”的茶、桑、林特色產業體系,引領區域特色農業綠色發展、集群發展、融合發展。大力推廣彭澤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生產+加工+科技”發展模式,藉助種養規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行銷品牌化的全產業鏈開發手段,推動生態種養、綜合服務、休閒觀光和農產品精深加工一體化發展,提升農業產業價值鏈,加快構建“產地生態、產品綠色、產業融合、產出高效”的生態產業體系。同時,大力加強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各類農業科技園區創建,力爭到2025年底,各縣(市、區)均至少建有2家市級農業科技園,全市省級以上農業科技園達3家以上。
4.精細培育一平方公里科創園。
深入推進各縣(市、區)至少一平方公里科創園建設,全面形成“一個工業園+一平方公里科創園”“一個重點產業+一個創新服務平台”發展模式。加快導入新型研發機構、科技型企業、創新平台載體、高端人才團隊等創新要素,提升創新資源集聚和成果產出孵化能力。鼓勵各縣(市、區)積極探索體制創新、載體創新和模式創新,形成各具特色的科創園發展模式。擴大湖口、瑞昌科創園建設示範成效,支持採取市縣共建、政企協同共建、產學研一體融合的形式,加快打造集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台、科技型企業孵化器、科技成果轉化平台、智慧財產權孵化平台於一體的綜合性創新中心。
第四節  持續深化區域科技創新合作
1.融入鄱陽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加強與大南昌都市圈協同,推動創新資源最佳化配置和融通共享,合力推進大南昌都市圈建設中部地區科技創新中心戰略目標。積極融入鄱陽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著力推動共青城國家高新區“一區三園”創建和鄱陽湖生態科技城全省重點科創城建設。對標省內外國家級高新區建設先進經驗,制定共青城國家高新區推進自主創新的戰略路徑,探索九江特色創新道路、創新模式和創新機制,建設成為省內產業技術創新高地。
2.融入跨區域協同創新體系。
深化跨區域科技創新協同合作。堅持產業開放和科技開放相融合,不斷深化與長三角、長江經濟帶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在人才、資金、技術、項目、產業等方面多層次合作,積極推進與上海科技交流中心等機構交流合作。強化九江作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與套用示範承載區的功能定位,積極引進國內知名高校和“大院大所”科技成果在九江落地轉化。著力打造一批共建共享新型研發機構、技術轉移中心、科技服務中心、專家工作站、國家級省級學會九江科技服務站等產學研合作與成果轉移轉化平台。支持我市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聯合外省市科研單位申請省、市科技研發項目,合作承擔重大科技攻關任務。積極推廣異地築巢引鳳發展模式,以企業研發機構外延為抓手,積極鼓勵本地企業把研發機構建到大城市去,就地吸引高層次創新人才、高端技術人才為九江企業服務。
助推“中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強化與長江中游城市群聯動,協同打造“中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堅持與贛、鄂、湘、皖四省創新發展戰略協同,著力強化政策銜接與聯動,破除九江參與跨區域協同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重點強化九江毗鄰湖北、湖南、安徽的關鍵紐帶作用,著力推動跨區域創新資源加速流動和最佳化配置,積極與南昌、武漢、長沙、合肥聯合開展重大科技攻關、共建高水平創新基地、共同打造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加強跨區域優勢產業創新協作,在石油化工、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積極探索建立有效的產業技術創新合作模式,積極構建開放、協同、高效的共性技術研發平台,協力提升現代化產業技術創新水平。積極推動一體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建設,建立健全成果轉化項目資金共同投入、技術共同轉化、利益共同分享機制,促進科技成果跨區域轉化。
3.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路。
用足用好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等政策,以產業開放合作為基礎,促進國際研發合作,加快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加快完善科技創新開放合作機制,拓寬開放合作渠道和領域,促進創新要素國際化流通,提高吸納和利用全球創新資源的能力。
積極探索國際創新合作模式。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國家對外科技合作計畫。積極推動與已開發國家在高端技術、重點技術領域的聯合研究,加強與國際友好城市科技合作,擴大高新技術和產品進出口,拓展產學研國際合作空間。鼓勵高校院所和企業與國外高校、研究機構、跨國公司建立合作關係,積極參與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大科學計畫和國際科研組織,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在國外建立研發中心或科技園區。
積極推進國際創新合作平台載體建設。建立境外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機制,打造國際協同創新創業合作平台。探索建立國際產業合作園等產業承載體,推動“項目-人才-基地”一體化國際創新合作基地建設,加速聚集國際高端創新資源。推廣九江市產業技術研究院與德國亞琛理工大學共建九江-亞琛產業技術創新推廣中心模式,大力引進國外知名高校、研發機構合作共建研發機構和創新平台,積極建設高水平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聯合實驗室、技術轉移中心等平台載體,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來潯創新創業,加快產業技術聯合創新,加速國際先進技術成果擴散。
第四章  構建創新人才集聚窪地
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方針,加快創新型、套用型、技能型等各類人才的培育引進,不斷最佳化人才發展環境,構建各類人才匯集窪地,持續激發創新活力。
第一節  完善人才引培機制
1.健全人才引進體系。
搶抓人才流動新機遇,加快引進海內外戰略型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團隊。積極對接國家級人才項目和省“雙千計畫”“海智計畫”等重大人才工程,深入實施我市“雙百雙千”和“名院所團隊”計畫,著力引進一批急需緊缺型高層次人才,引領重點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持續拓寬招才引智渠道,依託各類創新創業平台,吸引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及其團隊攜成果來潯創業。實施更加開放、更加有效、更具吸引力的引才育才政策,著力引進一批高水平“周末工程師”“候鳥型人才”。按照“1+1+N”模式進行規劃布局,構建“人才+資本+創新+產業”引進模式,加快建立高層次人才雲平台和公共服務平台,重點推進九江經開區高層次人才產業園、共青城和鄱陽湖生態科技城等高層次人力資源產業園建設,支持各縣(市、區)建設相應層次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將九江建設成為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的集聚中心和發展高地。
專欄5  重點人才引進和培養工程
(一)科技領軍人才建設工程。
積極對接國家人才項目和省“雙千計畫”“海智計畫”等重大人才工程,深入實施我市“雙百雙千”人才工程。到2025年,在引進國家級科技領軍人才上實現突破。
(二)高層次研發人才隊伍建設工程。
落實好九江人才新政30條,著力引進一批急需緊缺性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及其團隊。到2025年,引進和培養市級重點領域科技創新團隊50個、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50人,力爭獲批省級優勢創新團隊10個、省級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0人以上。
(三)產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工程。
依託九江學院、九江職業技術學院、九江職業大學、共青城科教城等高等院校專業設定,為產業發展打造青年人才後備梯隊,在船舶製造、慣性測試技術、流體污染控制技術等重點優勢領域每年培養20名基礎產業技術人才。
(四)數字經濟人才重點引育工程。
瞄準武漢等周邊人才高地,加快引進培育一批國內外數字經濟領域學科帶頭人、技術領軍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以“三請三回”活動為載體,重點支持贛籍、潯籍優秀數字經濟高層次人才通過總部回遷、項目回移、資金回流、技術回鄉等方式回鄉創新創業。實施數字經濟人才培養計畫,支持本地院校開展數字經濟學科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培養一批數字經濟技能型人才。依託本地院校、數字經濟發展研究院,與阿里巴巴等業內領先大數據企業開展合作,成立大數據人才培訓學院,共同打造數字產業發展及轉型升級的人才培養基地,培育一批大數據、電商、現代行銷等專業人才。
2.健全人才培養體系。
探索建立高端創新人才與產業技能人才並重的“二元人才”培養體系,加快培養一批懂技術、善管理的創新型企業家和一線創新人才。大力實施“千億產業領軍人才”培育工程,培育一批符合產業發展導向的高水平科技領軍人才、實用型高技能人才。積極對接省“贛鄱工匠”工程,加強高水平工程師隊伍建設,深化產教融合,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提高本土高校職院畢業生留潯比例,打造一支產業發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隊伍。
專欄6  推進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
加快職業教育發展,全面提升產業技術人才培養質量。鼓勵高職院校與行業龍頭企業合作建立專業技術人才培訓和實習基地,促進教學科研、實踐操作優勢互補,推動“教學做”合一,提升專業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促進企業需求側和教育供給側要素全方位融合。推廣九江職業技術學院產教融合發展中心等產教融合平台發展經驗,搭建集教學改革、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社會服務為一體的產教深度融合發展的新平台,構建“共建、共管、共享、共贏”的緊密合作模式。
第二節  最佳化人才發展環境
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的多元化人才培養和投入機制。創新人才激勵政策,完善高層次人才在創新創業、住房、醫療、戶籍、配偶安置、子女入學等方面各類配套制度,提升人才服務保障水平。堅持大學生落戶“零門檻”,吸引集聚青年科技人才。健全科技成果權益分享機制,實施向高端創新人才傾斜的收入分配政策,激勵各類人才各得其所、各盡其能、各展所長。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健全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員與創新業績掛鈎的內部激勵機制、職稱評聘制度。積極搭建新型校企合作平台,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實現人才互通共享。
第五章  建設高水平科技創新平台
圍繞十大重點產業鏈發展需要,集聚整合各類創新資源,推動創新創業和載體提質升級,力爭在國字號研究院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大科學裝置建設上實現新突破。
第一節  推動創新平台載體提質升級
依託龍頭企業、知名高校、產業園區加快組建一批市級創新平台和載體,積極組織申報國家、省級創新平台和載體。實施國家級創新平台攻堅行動,重點推動一批市級、省級創新平台和載體創建省級和國家級創新平台和載體。積極依託龍頭骨幹企業,建設一批省級、國家級企業重點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突出抓好傳統產業最佳化升級研究中心建設,組建10個以上省、市級產業研究院和一批產業技術聯盟,爭取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實現零突破,加強大區域聯動,爭取在新材料領域成為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網路成員。
爭取到2025年,新建國家創新平台和載體10個、省級30個、市級100個,其中,組建產業集群協同創新體10個以上,與國內大院大所和知名企業合作共建重大創新平台50個以上。
專欄7  重大創新平台和載體創建工程
重點推進中科院廬山植物園、瑞昌核物理研究院等國家級共建研究院建設,加快成立江西省電子信息產業裝備技術研究院,推進九江學院創建國家級大學科技園。積極推動九江精密測試研究所“慣性測試重點實驗室”、九七科技“流體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中船九江“低真空磁懸浮高速飛車智慧型安全技術創新中心(江西)”等創建國家重點實驗室。重點推進中科院國家天文台120米大口徑射電望遠鏡、九江數字經濟產業研究院、中國電信中部雲計算大數據中心、江西省智慧型製造產業技術研究院、中科院雷射智慧型製造基地、京東九江數字創新園、九江產業網際網路總部園區等科創平台建設。
第二節  加強創新公共平台建設
不斷深化全市區域創新和產業創新體系建設,建設一批高質量協同創新平台、眾創空間、科技加速器和創新創業基地。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產政學研深度合作模式,推進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推動重點產業鏈之間形成產業協作、產供銷協同、要素共享等融鏈聯鏈新業態新模式。圍繞產業鏈發展需求,鼓勵企業、園區與重點高校及科研院所對接聯姻,創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產業技術研究院、產業創新中心、博士後工作站(創新實踐基地)、第三方服務機構等平台,實施重大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努力打造一批集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台、科技型企業孵化器、科技成果轉化平台、智慧財產權孵化平台於一體的綜合性創新中心。
專欄8  打造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台
加快建設產業技術供需對接、人才共享、科技服務等平台體系。積極搭建產業技術供需對接平台,定期組織關鍵核心技術目錄、企業技術難題、大院大所科技成果供給、大院大所英雄榜等“四個發布”,為企業技術需求與大院大所熱門技術或專利進行智慧型匹配。加快推進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設,整合市內外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高層次人才、贛籍人才,搭建區域人才資料庫。重點推動國科長江經濟帶(九江)科技創新服務中心發展,搭建完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的“一站式”科技創新公共服務雲平台,充實提升成果轉移轉化服務、科技金融服務、研發公共服務、科技諮詢服務、科技孵化服務等功能。推動納米材料加工、測試和套用轉化的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建設,形成基礎研究到產業轉化的完整技術服務鏈。
第六章  強化科技創新源頭供給
圍繞高質量發展的緊迫需要,持續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提升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等各類主體創新水平和優勢領域核心創新能力,持續增強競爭優勢。
第一節  持續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
持續加大政府財政科技投入,建立研發導向的科技項目扶助機制,鼓勵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不斷提高研發投入,加速形成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的研發投入體系。
1.強化企業研發投入引導力度。
突出龍頭骨幹企業和重點研發企業,做好企業研發投入引導工作,各類財政扶持資金優先支持研發投入強度大的企業。支持高新技術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農業龍頭企業等建立各類研發機構,加快引進科技創新團隊,提升研發能力。實施研發大戶培育計畫,引導創新型領軍企業建設省級以上高水平研發機構。優先支持R&D經費投入較大的企業申報國家、省級、市級科技計畫項目和企業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研發平台。
2.完善市縣聯動引導機制。
強化市縣聯動和部門協同,橫向聯動,上下互動,形成合力。加大對企業研發投入統計工作培訓力度,建立市、縣兩級科技統計培訓與指導機制,引導企業規範建賬。完善後補助獎勵激勵機制、調度通報機制、研發導向機制和考核評價制度。加大科技政策宣傳,切實落實好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固定資產加速折舊、首台(套)扶持等優惠政策。
專欄9  實施全社會研發投入攻堅行動
堅持把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作為科技工作“頭號工程”,繼續開展全社會研發投入攻堅行動,著力實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清零行動”。通過抓企業主體、抓培訓輔助、抓政策宣傳、抓考核獎勵等措施,進一步最佳化創新環境,壯大創新主體,增強創新活力。力爭至2025年,全市參與研發活動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占比達到50%以上,建立研發機構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占比達到40%,全市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超過2.5%。
第二節  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
1.進一步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
強化企業在關鍵技術創新的決策、投入、組織實施和成果轉化等方面的主體地位,引導技術、人才、資金等創新資源向企業流動集聚。加大政府研發項目、公共服務平台對創新型企業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瞄準行業技術前沿、關鍵技術領域,組織聯合研發攻關。支持企業牽頭實施省科技重大專項等科技計畫項目,開展高新技術產品研發創新,向產業鏈高端攀升,打造核心競爭力。
深入開展科技型企業試點,推進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鼓勵企業運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開展研發設計與商業模式創新,整合產品全生命周期數據,形成面向生產組織全過程的決策服務信息,為產品最佳化升級提供支撐。
2.深入推進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
著力構建以獨角獸和瞪羚企業為龍頭,高新技術企業為主體,科技型中小企業為梯隊的科技型企業培育體系。建立覆蓋縣(市、區)的科技型企業培育庫,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協調落實高企所得稅減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和各項獎勵資助政策。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積極推進“企申高”“高升規”“規轉高”。健全中小企業扶持政策,積極培育和發掘科技實力突出、創新能力強勁、行業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重點培育打造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瞪羚企業和獨角獸企業,不斷壯大和最佳化創新主體集群規模。
專欄10  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行動計畫
制定《九江市獨角獸企業培育行動實施方案》,遴選10家左右備選企業進行重點培育;制定《九江市瞪羚企業培育梯次行動》,遴選100家左右企業進行重點培育。力爭到2025年,全市高企總數達到12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1200家左右,總量進入全省前三;培育獨角獸(潛在、種子)和瞪羚(潛在)企業80家。
第三節  提升高校院所創新水平
加強高校院所創新資源最佳化配置,加快傳統事業科研單位改革,大力提升高校院所創新效能,增強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1.促進高校院所產學研協同創新。
鼓勵校校、校所、校企間在優勢學科群建設、人才培養、科研儀器設備共享等方面加強合作,實現我市科教資源整合、優勢疊加、創新協同。支持高校提升“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研開發”三位一體創新水平,推動在人事制度、人才培養模式、資源募集機制等改革發展的關鍵環節實現突破。大力支持九江學院重大創新平台和重點學科專業建設,培養一批主要學術學科帶頭人,助力申報建設碩士學位點。
強化高校基礎和套用科學研究,推進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科研力量最佳化配置和資源共享。鼓勵高校院所建設協同創新中心、大學科技園,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資高校院所科研項目,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支持龍頭企業與高等院校建設多形式、緊密型的產業創新聯盟和新型研發機構,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市場化機制,整合資源,聯合開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推動跨行業、跨領域協同創新,在石油化工、現代輕紡、電子電器、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推動企業與高校院所組建省級和國家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2.最佳化科研院所創新資源配置。
深化傳統事業編制科研院所體制改革,積極探索科研院所管理體制機制創新,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積極支持農業類科研院所發展,提高碩士以上人才引進政策支持,保障農業類科研院所在區域農業適用技術創新、特色農業(種質)資源保護開發、科技成果示範推廣、農民科技培訓等方面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以科技興農助推鄉村振興。
加強市、縣級科研院所與省級、國家級科研院所合作。主動對接省級、國家級科研院所,積極爭取省級、國家級科研院所對口幫扶、項目合作、資源共享和人才交流培養,配合支持省級、國家級科研院所在潯設立的分院、研究基地等發展。充分發揮中科院廬山植物園、中科院鄱陽湖湖泊濕地觀測研究站、江西省棉花研究所等在潯優勢,吸引更多博士等高層次人才落戶九江,強化九江與省內外科技交流合作,提升九江科技創新活力。
第四節  加快新型研發機構建設
圍繞九江市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培育和建設一批體制機制活、創新水平高、創新服務強的新型研發機構,為提升九江市產業核心競爭力、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1.加速新型研發機構落戶集聚。
認真落實江西省《加快新型研發機構發展辦法》《江西省引進共建高端研發機構專項行動方案(2020-2025)》,堅持培育和引進並重,引導和推動市、縣(市、區)政府、產業園區、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社會資本合作建設新型研發機構,不斷提升九江科技創新能力。
推進新型研發機構分類建設,積極探索建設模式創新。重點引進大院、大所、名校、名企、頂尖人才等高端創新資源,共建一批高端新型研發機構;支持各區縣、產業園區結合特色和支柱產業需求,培育建設一批行業新型研發機構;加快成果轉化,依託省內外高校院所力量建設一批產業技術研究院;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剝離企業內設研發中心或技術中心,建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新型研發機構;支持企業獨資或自然人聯合出資設立新型研發機構。
專欄11  新型研發機構重點建設計畫
圍繞九江市重點產業集群領域,採取“一院一策、一事一議”等方式,重點引進雙一流高校、國家級科研院所、世界500強企業等在九江共建高端新型研發機構,到2025年,爭取20家以上通過省級新型研發機構認定,爭取5家以上列入省高端研發機構。
重點支持九江產業技術研究院、廈門大學九江研究院、武漢大學九江產研院、清華大學高端裝備製造研究院、長江新材料科技研究院、九江市數字經濟產業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光機所九江雷射智慧型製造產業技術研究院、南京郵電大學智慧鄱陽湖研究院、中紡院九江分院、永修有機矽產業創新研究院、瑞昌核物理套用研究院、湖口縣科技創新中心等新型研發機構加快發展和良性運營。加快推進中科院九江科技創新中心、京東集團九江數字經濟樞紐、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潯陽智慧型信息與區塊鏈研究發展中心、鄱陽湖中醫農業產業研究院等建設。
2.加大新型研發機構支持力度。
完善新型研發機構發展扶持政策體系。圍繞新型研發機構的組建、運行、創新、人才等關鍵環節和要素,完善九江市扶持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的配套政策,豐富扶持新型研發機構發展模式與手段。將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列入年度科技計畫項目,探索以採購公共技術服務、專項資金等方式支持新型研發機構的發展。積極發揮政策引導作用,支持全市範圍內企業向新型研發機構購買技術成果和技術服務,增強新型研發機構發展外部動力。積極推動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引導金融機構為新型研發機構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提供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股權質押貸款、科技企業信用貸款等科技金融服務。加大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支持力度,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科研機構建設和發展。
3.加快新型研發機構高質量發展。
量質並舉,加快提升新型研發機構科技創新和綜合服務能力,推動新型研發機構高質量發展。支持新型研發機構採取“一人一策”方式引進首席科學家和高端管理人才。支持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國家和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公共技術服務平台等創新平台,提高技術開發和技術服務能力。鼓勵新型研發機構與企業結成產業聯盟,共同承擔國家、省級重點研發計畫等科技計畫項目,開展先進技術套用與示範,切實打通從科研到產業再到市場的通道。支持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眾創空間,引進或設立產業基金,開展技術和企業孵化,提升新型研發機構產業引領帶動能力。
4.加強新型研發機構服務管理。
完善縣(區)級簽約建設、培育發展,市級服務支撐、滾動管理兩級建設培育體系。制定完善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和評估指標體系,做好新型研發機構監測統計工作,及時了解掌握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發展情況,積極做好對接服務。推動實施市級新型研發機構培育、認定工作,積極推薦成熟機構申報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加強新型研發機構績效評估,注重營收、成果、服務和孵化,引導新型研發機構高質量發展。引導組建市級新型研發機構聯盟,積極組織沙龍活動,加強交流、經驗分享,促進協同成果孵化、聯合承擔項目等,進一步聚集要素、推動合作,積極總結推廣先進建設經驗,提升管理及創新水平。
第五節  加強軍民融合協同創新
依託九江經開區省級軍民融合產業基地優勢,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建立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軍民科技創新體系,著力提高軍民協同創新能力。積極探索融合模式、融合方式、融合手段、融合載體創新,拓展融合範圍、提升融合層次,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新格局,爭取創建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
1.加快促進軍民技術雙向轉化。
研究制定促進軍民融合產業技術進步的支持性政策,鼓勵軍工優勢技術輻射轉移、帶動產業發展,推動軍工優勢技術的民品化、規模化、市場化發展。引導支持民用領域智慧財產權在國防和軍隊建設領域運用,鼓勵民營企業參與軍品研發生產與軍隊重大技術保障,提供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產品以及重大技術服務。
立足軍民融合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在北斗導航套用、電子信息、核技術套用、新材料、船舶裝備製造等重點領域加快軍民兩用技術雙向轉移和轉化套用,推動一批軍民融合、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項目落地,打造一批軍民融合示範企業,促進軍民兩用特色產業集群發展。
2.積極搭建軍民融合創新平台。
探索軍民協同創新機制,充分發揮軍工企業的優勢和潛力,引導軍民融合創新平台建設。支持中船九江工業、同方電子、長江玻纖等重點企業建立一批軍民兩用技術成果轉化平台、軍民融合協同創新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積極組織實施“軍轉民”“民參軍”等軍地協同創新研發項目,促進軍民科技創新資源共享,加速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第六節  推進重點領域創新突破
聚焦“工業四基”領域卡脖子問題,圍繞十大重點產業鏈發展需要,推廣套用“揭榜掛帥”“擇優委託”等方式,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爭在石化行業智慧型製造新技術、有機矽新材料、高性能玻纖新材料、積體電路、高端精密製造等領域取得突破。圍繞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重點推進流域水循環系統修復、水污染治理與再生水循環利用和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等核心關鍵技術重大研發專項實施。
專欄12  實施市級科技重大專項工程
以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為目標,聚集產業發展重點技術領域和關鍵環節,組織實施一批市級科技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畫。重點聚焦石油化工、紡織服裝、電子信息、新材料、綠色食品、鋼鐵有色、裝備製造、航運物流、文化旅遊、數字經濟等十大重點產業集群發展環節中的關鍵、核心和共性技術難題,由企業牽頭申報,集合國內知名高校院所開展聯合攻關,力爭取得一批具有牽動性、集成性和標誌性的科技成果與產業成果。
第七章  打造現代化產業創新鏈
以九江市產業鏈鏈長制為基礎,推動實施創新鏈建設工程,著力打造一批現代化產業創新鏈,加快提升產業創新體系整體效能。重點圍繞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發展、新經濟新動能培育,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延鏈、補鏈、強鏈、聯鏈、融鏈,持續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快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打造省內產業技術創新高地。
第一節  打造綠色環保石油化工產業創新鏈
聚焦石油煉化和精細化工兩大板塊,加快新產品和新技術開發,拓展下游深加工產業鏈,提升產業附加值,打造高端石油化工產業集群。以九江石化為中心,重點支持煉油新技術和新產品開發,加快向芳烴下游深加工產品延伸,逐步建設煉油+PX+PTA+PET+終端產品的一體化產業鏈,加快打造長江經濟帶千億級石化芳烴產業基地。依託精細化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加快高新技術和化工產業融合,加速化工產業高檔化、精細化、複合化、功能化。緊緊圍繞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目標,持續推進石油化工產業節能減排技術升級,進一步提升產業數位化、智慧型化水平,加快打造“高端、綠色、智慧型”石油化工產業。
專欄13  石油化工產業重點創新領域
石油煉化:重點支持低硫船燃、高檔汽油機油及柴油機油等新產品開發;加強非常規資源煉油技術、劣質原油加工與提高輕質油品收率技術、煉廠節能減排技術等石油煉化新技術開發;加快發展煉油-芳烴(PX)煉化一體化技術,重點支持對苯二甲酸(PTA)等芳烴衍生物和聚酯(PET)新材料等深加工產品發展。
精細化工:重點發展日用化學品和工業、農業等領域專用化學品以及特種化學品;加強新型催化技術、分離提純技術、超細粉體技術、表面改性技術等精細化學品製備新技術開發和套用;積極開發高性能潤滑油脂、環保型塗料、氟碳塗料、農藥中間體以及新型工業生物催化劑等量大面廣精細化新產品。
第二節  打造現代紡織服裝產業創新鏈
引進中國紡織工程學會人才智力,提高中國紡織工程學會九江科技服務站建設質量,使服務站工作觸角逐步向全市紡織服裝企業延伸,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力度,幫助紡織服裝企業破解難題,培養專業技術人才,推進我市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
緊緊圍繞集群化、智慧型化、高端化、品牌化、綠色化目標,重點聚焦聚酯纖維、纖維素纖維、繭絲綢、棉紡織以及羽絨服裝等五個細分領域,加快紡織服裝產業綠色技術創新和智慧型製造升級,推動紡織服裝產業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層次發展,加快打造中國最大纖維素纖維產業基地、中部地區最大羽絨服裝產業基地,爭創全省棉紡織產能第一、全省繭絲綢影響力第一。
專欄14  紡織服裝產業重點創新領域
紡織和印染技術:加快發展聚酯纖維等化纖材料,促進紡織材料與石油化工產業鏈融合發展;重點發展粘膠纖維等纖維素纖維材料,積極拓展無紡布下游套用;加快新型紡紗和織造技術創新,大力提升棉紡、絲綢和化纖織造加工技術水平;大力推動綠色印染技術創新,重點支持數位化、智慧型化印染裝備和無水印染技術開發套用。
服裝設計和製造:重點支持羽絨服等服裝研發和創意設計;加快發展紡織服裝製造專用設備,重點支持自動化、數位化、智慧型化紡織裝備和智慧型機器人開發。
第三節  打造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產業創新鏈
依託電子電器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鞏固擴大智慧型家電等電子電器產業基礎優勢,加快發展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高端電子信息材料、器件和智慧型終端製造技術,深度融入京九(江西)電子信息產業帶,加快從上游材料器件向下游高精尖產品及智慧型終端產業鏈轉型、從加工組裝低附加值環節向研發設計品牌價值鏈高端轉型。
專欄15  電子信息產業重點創新領域
電子元器件和積體電路:加快發展面向5G、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虛擬現實、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需求的電子材料、核心微電子元器件、關鍵配套件、通信器件和設備;大力支持半導體發光技術、半導體新材料製備與套用技術、光傳輸系統技術、計算機和網路設備設計與製造等新技術開發;重點發展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積體電路材料以及積體電路設計、製造和封裝測試,高端PCB線路板及材料,中高檔機電組件,新型智慧型感測器,新型電子存儲器件,新型光電顯示技術與設備,NB-IoT/eMTC網路通信設備,智慧型終端。
電子電器:重點支持數碼電子、智慧型家電、空調、壓縮機、辦公設備等電子電器新產品生產技術,加快發展車、船載電子設備,無人機、機器人、智慧型安防、智慧型檢測等技術和設備,高效光伏電池片、組件和發電系統。
第四節  打造高性能新材料產業創新鏈
聚焦化工及有機矽材料、玻纖及複合材料、綠色建築材料等重點領域,加大技術改造和新品研發力度,大力提升材料生產加工綠色化、智慧型化水平,加快打造新材料產業發展高地。大力推進功能納米材料的產業化,套用新型納米功能材料提升傳統產業的附加值。依託永修有機矽產業基地,大力提升有機矽下游和終端產品的研發、轉化和生產能力,加快打造“世界矽都”。依託玻纖及複合材料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積極拓展產業鏈下游高端產品,著力打造中國最大玻纖及複合材料產業基地。
專欄16  新材料產業重點創新領域
化工和有機矽新材料:重點發展有機矽下游有機矽中間體、有機矽表面活性劑、矽烷偶聯劑、矽油及二次加工品、矽樹脂、矽橡膠、氟矽橡膠等新產品與生產技術;加快發展功能性膜材料、特種工程塑膠、可降解塑膠等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
玻纖及複合材料:重點發展特種玻璃纖維和高性能玻纖增強複合材料;加快發展纖維及複合材料精深加工技術,進一步拓寬高性能纖維及複合材料在工業裝備、汽車輕量化、軌道交通、風力發電、海洋和體育休閒領域的套用。
綠色建築新材料:重點發展節能、環保等綠色高性能建築材料,節材型、裝配式建築材料,功能玻璃、智慧型建築材料、隔熱材料、功能陶瓷以及陶瓷基複合材料。
其它新材料:重點發展鋰離子電池材料等新能源用材料、環保及環境友好新材料,加快發展石墨烯複合材料等前沿新材料。
第五節  打造現代農業與綠色食品產業創新鏈
重點依託彭澤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九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加快向現代農業發展模式轉變,大力推動循環農業、有機農業、智慧農業等領域科技創新,發展和推廣農作物綠色高效栽培、畜禽清潔生產、水產健康養殖、農業機械裝備、耕地改良、病蟲害防控等綠色生態高效安全農業技術,促進農業品種優良化、技術先進化、管理科學化、生產標準化。加快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技術,提升農產品附加值,進一步壯大綠色食品產業。
專欄17  現代農業與綠色食品產業重點創新領域
現代農業:重點支持水稻、茶葉、山藥、油菜、油茶、柑橘等農林植物新品種選育、綠色栽培等高效安全生產,杭豬、修水黃羽烏雞、大閘蟹、小龍蝦、彭澤鯽等畜禽水產優良新品種與健康養殖,重大農林生物災害與動物疫病防控等技術研發。
綠色食品:重點支持雲霧茶、寧紅茶等制茶新工藝,畜禽水產品等冷鏈運輸和保鮮集成技術,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技術,食品加工自動化、智慧型化生產技術,食品生產源頭安全監管、食品加工有害物風險控制、精確快速便捷檢測設備等技術研發。
第六節  打造高端鋼鐵有色產業創新鏈
充分發揮九江礦產資源豐富、產業基礎良好、物流條件優越等優勢,大力實施招大引強行動,深入推進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延長產業鏈條,加快推動鋼鐵有色產業向高端化、智慧型化、綠色化、集群化方向發展。瞄準新型鋼鐵、特鋼、鎢、銅冶煉及精深加工產業等重點領域,擴展鋼鐵有色金屬材料在新基建、裝備製造和軍工等領域的套用範圍,建設高水平鋼鐵有色產業技術研發中心,打造中部地區重要的鎢產業園、模具鋼產業園。深化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VR、5G等現代信息技術與鋼鐵有色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建設數位化車間、智慧型化工廠;強化尾礦、冶金渣、塵泥等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打造現代化、智慧型化、生態化礦山開採基地和新型建材基地。
專欄18  鋼鐵有色產業重點創新領域
大力支持鋼鐵有色行業節能減排新技術創新與套用,加強鋼鐵和有色金屬高效冶煉、除雜關鍵技術創新,支持納米及粉末冶金等金屬材料製備與套用技術研發。大力推動鋼鐵有色金屬材料新產品研發和精深加工,重點發展高強、高精度、高韌性等精品鋼以及特種模具鋼材料,高精度電子銅箔、覆銅板等有色金屬電子材料,高端鎢硬質合金,高性能銅、鎢、釩、鉬、鉛、鋅等合金材料,特種鋁、鎂、鈦等輕質合金材料。加快發展礦山治理修復技術,大力支持尾礦製備綠色建材等尾礦深加工技術發展,加強5G+智慧綠色礦山建設。
第七節  打造智慧型裝備製造產業創新鏈
重點依託船舶配套設備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加快拓展裝備製造產業鏈,大力支持裝備製造企業自動化、智慧型化升級改造,加強智慧型製造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培育一批裝備製造行業“專精特新”企業、專業化“小巨人”企業,大力提升關鍵零部件的配套能力,加快高新技術和高附加值產品研發生產,進一步提升裝備製造產業核心競爭力,以科技創新引領“九江製造”向“九江智造”轉變,推動裝備製造產業鏈加速邁向中高端。
專欄19  裝備製造產業重點創新領域
重點支持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消防裝備、新能源汽車和汽車關鍵零部件、新型機械裝備和機械基礎件、軌道交通、裝配式建築、電力系統設備、物流裝備等裝備製造技術創新;大力發展高檔數控裝備與數控加工技術、智慧型裝備驅動控制技術、增材製造技術、先進材料成形與連線技術、特種加工技術等先進制造工藝與裝備;加快發展精確製造中的測控儀器儀表、新型自動化儀器儀表、新型感測器等高性能、智慧型化儀器儀表;加強自動化控制系統、製造執行系統(MES)、嵌入式系統、現場匯流排與工業乙太網等智慧型製造控制系統關鍵技術開發。
第八節  打造現代航運物流產業創新鏈
積極配合航運物流支撐行動,大力推動航運物流領域科技進步,科學提高物流組織和輸送效率,提升九江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承載能力,助推九江建設長江經濟帶區域性航運中心和商貿物流中心,促進九江航運物流產業集約化、信息化、標準化、高效化高質量發展。大力推動樞紐通航、信息服務與安全保障等方面關鍵技術發展和套用,加快提升先進物流組織、運輸裝備標準化和運輸服務信息化等領域技術水平。鼓勵龍頭企業採用新技術、新裝備,加快物流設備設施改造升級,推進物流設施和服務現代化。大力支持“智慧港口”“單一視窗”“大通關”體系建設和九江港航運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設,加快實現“一站式服務”。
專欄20  航運物流產業重點創新領域
航運物流:加快構建智慧型航運管理體系,大力發展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多式聯運技術及裝備,加強基於物聯網的航運基礎設施和交通狀態感知等技術研發和集成套用。重點發展智慧物流和供應鏈管理關鍵核心技術,自主掌握自動識別、信息表征和交換、全過程質量跟蹤和檢測、產品質量認證及追溯系統等技術。大力發展包裝、裝卸、運輸、分揀、倉儲以及配送全過程自動化、信息化和網路化設備設施,積極推動無線射頻、5G、物聯網、北斗導航、資料庫、雲平台、倉庫管理系統等技術在物流行業的集成套用,加快實現物流的自動化、可視化、可控化、智慧型化、網路化。
商貿服務:重點推動電子商務發展,加強智慧型終端、系統集成、網路與信息安全等電子商務核心技術開發,自主掌握網路市場智慧型檢測、安全交易保障等技術。加快發展電子商務雲服務技術,重點支持紡織服裝、綠色食品等產業智慧雲商平台建設。
第九節  打造智慧文化旅遊產業創新鏈
大力推動文化旅遊與科技創新融合發展,深入推進文化旅遊產品創新、服務創新、管理創新和行銷模式創新,加快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積極支持電子導遊、數據自動採集顯示等新產品開發,持續推進廬山、廬山西海等一批重點旅遊景區的智慧景區管理與智慧型導遊系統建設;加快旅遊行業管理機制與運行方式的創新,深入推進數位化、智慧型化管理,建設完善九江旅遊資源資料庫;積極對接“雲遊江西”江西智慧旅遊平台,加快構建數據支撐、科技引領、業態創新、跨界融合的智慧旅遊服務體系。
專欄21  文化旅遊產業重點創新領域
重點發展以智慧型終端和智慧型手機為主導的智慧旅遊服務,加強虛擬現實/增強現實(VR/AR)旅遊內容開發和服務,支持文化旅遊綜合服務雲平台建設。加強文化創意技術集成套用,支持數字新媒體、文化雲、影視動漫、數字出版等數字文化技術創新,大力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數位化服務,支持智慧型流媒體技術、數字媒體內容集成與分發關鍵技術開發,支持旅遊、文化、教育、體育、康養等融合發展模式開發。
第十節  打造新興數字經濟產業創新鏈
以鄱陽湖生態科技城、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共青城國家高新區及各縣(市、區)一平方公里科創園為重點,奮力打造全省乃至長江中下游地區數字產業化集聚示範區和產業數位化示範區。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加快培育基於工業網際網路、5G、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強力推進產業數位化,推動工業、服務業、農業與數位技術深度融合,加快傳統產業數位化賦能。以產業合作促進開放融合創新,重點支持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運營商以及華為、阿里巴巴等數位化龍頭企業牽頭建設智慧工業雲平台、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人工智慧創新中心等雲平台和創新中心。
專欄22  數字經濟產業重點創新領域
加快推動工業網際網路、5G、人工智慧等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推動網際網路數據中心(IDC)與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技術融合,構建“數據+算力+算法”智慧型決策系統,提升數字經濟支撐能力。大力支持5G、物聯網、北斗導航、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區塊鏈等技術在工農業生產、物流商貿、城市建設、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領域的套用場景開發。重點支持網路化、個性化、虛擬化條件下服務技術研發與集成套用,推動服務業智慧化、高端化發展。加快發展智慧城市服務支撐技術,圍繞信創領域重點打造智慧城市套用生態。加快基礎軟體、套用軟體、工業軟體、企業管理軟體等產品和解決方案研發,強化高端軟體服務供給能力。
第十一節 打造先進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鏈
加快培育壯大生物醫藥產業,重點聚焦醫藥研發創製、中藥現代化、醫用材料和醫療器械三大板塊,積極推動生命科學技術與新材料、智慧型製造等技術交叉融合,加快醫藥新產品新技術開發,持續提升醫藥生產標準化、自動化、智慧型化水平,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化發展。強化產業特色,大力發展健康養生醫藥產品和保健品,加快推動生物醫藥與文旅、康養產業融合發展,打造大健康產業高端品牌;夯實禽藥、獸藥產業基礎,加快發展可替代抗生素的禽用、獸用中藥,著力打造禽藥、獸藥特色產業基地。
專欄23  生物醫藥產業重點創新領域
醫藥研發創製:重點支持原料藥、藥物中間體、高價值仿製藥、化學創新藥以及高水平生物醫藥等醫藥研發和創製,加強天然產物有效成份的分離提取技術,綠色生物製藥技術,生物分離介質、試劑、裝置及相關檢測技術,藥物新劑型與製劑創製等技術創新。
中藥現代化:加強中藥化學成分、活性成分、有效成分基礎研究;大力發展中藥炮製新技術和中成藥二次開發技術,重點支持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等中藥綠色智慧型製造與質量控制關鍵技術研發,加快開發高效製藥裝備;加強藥食同源調理、中藥保健品、中藥香療消殺等新產品開發;積極推廣道地中藥材標準化種養殖技術,加快發展中藥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生態保護技術。
醫用材料和醫療器械:加快醫用新材料和醫療器械基礎材料、核心部件和關鍵技術研發,重點支持生物醫用新材料及製品,製劑新輔料開發及生產技術,醫用電子設備、體外診斷試劑與設備等醫療器械。
第十二節  打造高效節能環保產業創新鏈
圍繞“雙碳”目標,積極培育節能環保產業,增強生態環境系統綜合治理科技創新供給。重點圍繞長江和鄱陽湖水環境和生態保護,大力提升企業清潔生產技術水平,加強工業廢水廢渣、城鎮污水、建築垃圾等處理和資源化,全面推進流域水環境保護和流域生態環境修復,加快推動新能源和節能產業技術創新,著力構建綠色發展技術支撐體系,全力支撐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
專欄24  節能環保產業創新重點領域
生態與環境保護:重點支持污染治理、生態建設與保護、清潔生產等關鍵技術創新,積極推動工業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城鎮污水處理與資源化、建築垃圾處置與資源化等環境保護技術創新。
新能源與節能:重點支持碳減排、碳中和關鍵技術研究,大力支持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氫能等可再生清潔能源關鍵技術創新;加快發展新型動力電池(組)與儲能電池、高性能綠色電池(組)等高效儲能電池;積極發展能量回收利用、建築節能、工業節能、蓄熱式燃燒等高效節能技術。
第八章  營造良好創新生態環境
加快科技體制改革創新,著力構建成熟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機制,大力推動科技創新鏈條與金融資本鏈條有機結合,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加快推進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城市建設,加強創新法治環境和創新文化環境建設,築牢創新型城市根基。
第一節  加快科技體制改革創新
強化市級科技計畫的頂層設計,加大財政科技資金投入引導力度,不斷壯大創新主體、激發創新活力。最佳化科研項目形成和分類實施機制,簡化科研項目申報和管理流程,依託全市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台,實現“全網”申報、受理、評審,建立科學合理的項目評審機制,加強項目績效考核和全過程管理。完善科研經費管理辦法,積極推進科研經費“包乾制”改革,給科研人員更多研發自主權。改革科技計畫支持方式,減少無償支持和直接支持,推行“後資助”“撥改投”“貸轉獎”試點。深化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科技部門服務水平,落實“一次不跑”“最多跑一次”改革措施,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和科研誠信建設,減少和最佳化企業辦事程式,降低創新創業門檻。深化科研事業單位體制機制創新,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提升創新效能。
第二節  完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
按照創新驅動發展“1+N”政策體系的要求,進一步完善科技政策體系,在創新引領、科技金融、企業培育、平台建設、成果轉化、人才激勵等方面進一步強化政策措施,為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加強科技創新財稅政策環境建設,建立財政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用足用活用好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等財稅激勵政策,研究採取以獎代補、貸款貼息、政府採購、創業投資引導等多種形式,完善和落實促進新技術新產品新套用的需求引導政策。建立健全涵蓋研發投入強度、創新主體培育、創新平台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創業環境等考核指標體系,大力保障和支持企業創新活動,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加強科技創新政策法規的宣傳、貫徹落實和督促檢查。
第三節  促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共創多贏”的理念,創新財政科技資金使用方式、創新科技金融業務模式、創新工作方法、創新收益互換機制,促進金融要素、創新要素向科技型企業集聚,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鍊,營造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多元化科技金融創新體系。
1.加快推動科技金融服務創新。
建立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科技創新投資體制機制,充分發揮政府產業引導基金槓桿作用,引導各類社會資本流向科技創新領域。擴大“科貸通”金融服務規模,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針對創新領域進行業務創新,探索開展科技銀行、科技保險、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等服務。創新資金使用方式,以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為基礎,通過資金聯動,匯聚成科技金融引導資金池,實現投、貸、撥、補、獎功能的有效整合,支持和引導科技金融的各個領域。啟動“科技創新券”試點,鼓勵企業、高校院所購買或提供技術成果和服務。
2.全力支持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
積極推進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和企業上市掛牌融資,支持科技型企業在“科創板”上市。鼓勵創新型企業對接境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寬融資渠道。深入實施企業上市“映山紅”行動,加大對科技型企業上市培育扶持力度,優先支持科技型企業遴選進入省重點上市後備企業資源庫。對擬上市的高新技術企業、省級科技型企業予以重點支持,優先給予政策性資金扶持。
3.健全科技金融發展環境。
完善科技金融政策體系,使科技金融政策的引領性更強、系統性更高、更符合九江實際。運用“網際網路+”思維,依託大數據、雲平台等現代技術手段,構建科技金融超市平台,打造區域性科技金融服務門戶。依託金融超市平台,建立科技金融交易信用和績效信息歸集和共享機制,“以信用促融資、以融資促發展”。推動組建科技金融創新聯盟,通過設定獎勵專項資金,鼓勵專營機構設立、專業團隊組建。鼓勵金融機構、中介機構開展橫向協同創新,開發專注科技型企業的特色化產品,推動形成投貸聯動、貸投聯動等“接力式”融資鏈。
第四節  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制,大力疏通基礎研究和產業化連線的快車道,鼓勵科研人員創新創業和開展研發成果轉化,推動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1.完善成果轉化激勵機制。
認真落實我省《關於貫徹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實施意見》,引導高校、科研院所、企業採取靈活的薪酬制度、股權激勵制度和獎勵措施,落實科技人員成果轉化收益,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和創業熱情。
充分釋放企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需求,研究出台《九江市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實施辦法》。鼓勵企業開放創新,主動承接和轉化研發機構、高等院校具有實際套用價值的科技成果,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開放協同創新網路。鼓勵企業與研發機構、高等院校共建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研發平台,開展研究開發、中試熟化與產業化開發。
2.健全成果轉移轉化服務。
積極培育發展區域性、行業性技術轉移機構和組織,加強科技成果登記、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創建省級智慧財產權(專利)孵化中心。鼓勵市縣兩級建立“政產學研用金”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台,開展科技成果線上線下對接活動。加快技術轉移示範機構建設,打造網路化、專業化的技術轉移服務體系。推動企業強強聯合組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鼓勵新型研發機構、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等創新創業平台開展技術轉移轉化工作。
3.提升科技成果孵化能力。
加快新型孵化機構發展,立足九江製造業基礎和優勢,順應網際網路跨界融合創新創業新趨勢,鼓勵行業領軍企業、國有大中型企業、高校、科研機構、投資機構、行業組織等社會力量投資建設或管理運行眾創空間等新型孵化載體,鼓勵引進國際國內知名眾創孵化培育管理模式,打造一批重點突出、資源集聚、服務專業、特色鮮明的新型孵化器。扶持科技企業孵化器轉型,鼓勵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特別是有條件的國有孵化器加快機制創新,利用資源優勢和孵化經驗建設一批眾創空間,吸引民營孵化器、企業、風險資本等積極參股和管理。
第五節  努力建設智慧財產權強市
強化智慧財產權制度在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政策導向作用,大力支持專利發明和創造,努力建設一批具有示範帶動作用的國家智慧財產權強區、強縣、強園區,力爭全市每萬人口有效發明專利和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進入全省前列。
1.加快智慧財產權創造。
深化智慧財產權“入園強企”工程,大力培育智慧財產權試點園區和專利優勢示範企業,運用智慧財產權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實施智慧財產權密集型產業培育工程,制定全市智慧財產權密集型產業目錄和發展規劃,試點建設智慧財產權密集型產業集聚區和智慧財產權密集型產業產品示範基地。推動重點產業專利導航信息服務平台建設,支持企業開展智慧財產權導航、分析評議、布局、風險預警、運營和綜合管理等活動。
2.促進智慧財產權套用。
促進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建立和完善推進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的扶持政策、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積極探索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新模式、新方法。促進智慧財產權交易孵化,加強智慧財產權交易孵化中心建設,重點培育好恆盛科技園和共青城兩個省級專利交易孵化中心。促進專利技術實施產業化,通過實施省專利產業化專項計畫和市專利實施資助計畫,引導企業加速專利技術轉化套用,提高專利技術的轉化率。
第六節  加強科技創新文化建設
大力弘揚科學精神,積極推進學風和科研誠信建設,倡導科技報國,倡導嚴謹求實,倡導潛心鑽研,倡導理性質疑,倡導學術民主,弘揚老一代科學家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學風。積極舉辦優秀科技工作者、優秀專利發明人獎等評選表彰活動,組織科技下鄉、科技活動周、智慧財產權專題等宣傳活動,大力宣傳科技創新政策和典型工作,營造鼓勵創新、支持創新的良好氛圍,形成尊重科學、崇尚創新、保護產權、包容多元的社會共同理念和價值導向。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建立健全科研誠信管理體系,營造良好科研創新生態,提升科研誠信水平,構築誠實守信的科技創新環境。
強化科普宣傳教育,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創新科普教育方式,提高科普宣傳效率,推動民眾科學素養整體提升。持續開展科普示範縣(市、區)創建活動,進一步推進科普致富示範村、科普示範社區等創建工作。推進科普信息化建設工程,依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VR、智慧型語音等一系列先進信息技術手段和專業展覽展示技術,建設具有全面感知與全面認知的科技館、專題科普館、科普e站等科普展覽、教育、活動場所。以信息化實現科普產品服務的定製化、場景化和精準化,鼓勵“科普九江”、科普V視頻、微科普、科普抖音短視頻等多種科學傳播融媒體進一步建設發展。加大科普產品研發與創新投入,推動社會各方力量充分參與科普信息化內容開發。支持科普創作和產品研發團隊建設,組織帶領科技工作者開展科普創作,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向科普產品轉化。
第九章  推動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
強化科技對社會治理的支撐能力,以科技進步增進社會福祉,以科技創新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第一節  以科技創新助力鄉村振興
堅持將發展現代農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以抓工業的理念抓農業,以抓服務業的方式經營農業,實施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構建農業園區化、園區現代化、農游一體化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1.大力推動農業科技發展。
大力支持農業龍頭企業科技創新,積極指導幫助農業科技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鼓勵農業園區與省內外農業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建農業高新技術研發、示範、套用平台以及科研基地和試驗田,打造科技農業,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引導農業類科研院所面向生產、面向基層、面向未來,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研究開發農業實用生產技術集成,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形成農科教一條龍、產學研一體化。加大農業技術人才引進、培養力度,推動實施優秀農村人才返鄉創業支持計畫。
2.推進農業科技精準服務。
鞏固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推動區域綜合農業技術站建設。針對“一縣一業”和“一村一品”,加快“一鄉一園”建設,充分發揮農業園區的核心示範帶動作用,精準開展鄉村特色農業科技工作。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加大科技特派員選派服務工作,完善定點幫扶聯絡機制,高頻開展技術諮詢指導服務,以鄉鎮特色優勢產業為基地,精準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強化科技幫扶,激活鄉村發展動力源。針對農民最關心的內容,廣泛開展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和農村科普活動,建立農村基層科普需求與頂層制度優勢相結合、中層技術優勢和基礎研究優勢相銜接的精準服務機制。
3.構建農產品智慧流通體系。
圍繞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需要,融合九江數字產業發展戰略,積極推進“數字農業+區塊鏈”套用試點,利用區塊鏈技術提供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各環節的數據信息,建立基於供應鏈的重要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機制,提升特色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支持打造VR場景式購物服務模式的農村智慧電商平台,實現“一村一全景,戶戶上平台”,用科技打造“供”“銷”場景。大力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在農產品流通領域中的運用,加快建設一體化智慧冷鏈物流體系。
第二節  以科技創新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圍繞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重大戰略和鄱陽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工作,積極支持環境科學發展,加快構建污染治理和修復、風險防控、智慧監管一體化環境保護技術體系,提升長江和鄱陽湖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大力推動碳減排、碳中和相關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問題研究,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加速推進“雙碳”目標。
1.構建一體化環境保護技術體系。
構建污染治理和修復技術體系。圍繞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戰略目標,大力推進污染治理和區域性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相關技術創新,著力破解制約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技術瓶頸問題,實現科學治污、精準治污。
構建生態環境風險防控技術體系。重點支持長江和鄱陽湖水污染現狀成因分析及防控、水質演變趨勢預測及管控、水體富營養化與水華防控、航運污染現狀及管控等關鍵技術研究,建立長江和鄱陽湖生態環境風險評估體系,加強對環境問題的超前預判,充分發揮環境科技在生態環保中的基礎性、前瞻性和引領性作用。
構建生態環境智慧監管技術體系。深入推進5G無人機、5G視頻監控、衛星遙感、移動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核心技術在鄱陽湖“空地一體化”監管服務體系中的套用,並積極在長江流域推廣套用。構建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路,全面提高監測自動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推動建設以全生態環境要素監管、決策分析、預報預警、應急指揮、移動監管為核心的一體化“智慧環保”平台,實現環境精細化管理和科學決策。
2.提升環境保護科技創新能力。
推動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各方面科研力量,建立跨學科、跨部門、跨群體、跨區域的聯合機制,組織多領域、多學科、多層次聯合攻關,開展“碳達峰”“碳中和”相關研究,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科技創新的有效供給。依託九江市流域管理與生態保護重點實驗室、江西省流體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九江市環境科學研究所、江西省九江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等研究平台和機構,構建完善九江生態環境保護科研體系。
第三節  以科技創新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深入實施“智慧九江”戰略,積極探索智慧城市治理制度、模式和手段創新,打造具有九江“山水名城”特色的智慧管理、智慧服務和智慧產業,實現城市“慧”思考、產業“慧”融合、社會“慧”協同,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1.加強數據基礎設施建設。
進一步完善5G網路、物聯網、雲計算數據中心等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構建數字城市發展基礎。支持完善中國移動5G聯合創新中心江西(九江)開發實驗室建設,強化5G技術源頭供給。構建全市重點城鎮及以上地區全覆蓋的5G網路,加快IPv6網路改造,打造“雲、網、端”一體的技術支撐體系。完善中國電信中部雲計算大數據(九江)中心、中移線上中部雲服務基地建設,構築雲平台、雲數據、雲安全一體化環境。加快推動全市移動物聯網基礎網路建設,促進物聯網技術深度套用,推動物聯網生態鏈發展。
2.加快傳統產業數位化賦能。
抓住九江被列為全省傳統產業最佳化升級試點城市契機,圍繞產業提質增效,以信息化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工業、服務業、農業與數位技術深度融合。依託九江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加快推動企業“上雲”,引導企業將基礎設施、業務系統、設備產品向雲端遷移。以九江石化為龍頭,打造一批“智慧型工廠”樣板,大力實施“化工、鋼鐵、紡織等產業+物聯網”工程。
3.構建完善智慧社會治理體系。
聚焦交通、醫療、教育、旅遊、金融、消防等領域,深入推進5G、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自動控制、VR、人臉識別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公共服務中的套用,打造03專項試點示範套用。深化“智慧九江”城市大腦套用,加快推進“智慧九江”行業套用工程建設,推進城市空間“一張圖”數位化管理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
專欄25  實施市03專項試點示範工程
加快形成以鄱陽湖生態科技城、九江經開區、共青城國家高新區為主平台,以各縣(市、區)科創園為主陣地的全市“03專項”發展新格局。重點打造智慧型工廠、智慧環保、智慧旅遊、智慧消防、智慧停車等具有九江特色優勢的套用品牌工程,推進新一代寬頻無線移動通信技術在我市產業升級、民生服務、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深度融合,為實現九江數字經濟“省內躋身第一方陣,長江中下遊走在前列”的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第四節  以科技創新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以保障人民民眾健康與安全為出發點,強化醫療衛生和公共安全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大力提升現代科學技術對民眾健康安全的保障能力,大力推動現代信息技術在精準醫療、智慧醫療、智慧康養領域的套用,加快構建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
1.提升醫療衛生技術水平。
加強生命科學、公共衛生等領域科研布局,建立關鍵核心技術集中攻關體制,強化醫療衛生領域戰略科技力量儲備,構建完善現代化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提升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發公共衛生風險能力。完善疾病預防基礎設施設備,加快推動生物安全二級(P2)以上水平實驗室建設。
加強重大慢性病、傳染病、職業病及常見多發疾病臨床套用關鍵防控技術研究,加強養老、婦幼保健、優生優育、康復醫療技術推廣,大力支持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的關鍵防治技術研究,加快熱敏灸等中醫康復治療技術發展和推廣。加快智慧醫療技術發展,創新基於網際網路的醫療模式,提升分級轉診、診間支付、遠程醫療等功能水平,加強數位化診療以及基層分級診療技術套用,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積極推動精準醫療技術發展,加快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在基因檢測、圖像識別、智慧型診斷、疾病預測等領域的套用。大力推動現代信息技術在健康養老服務領域的套用,支持智慧康養設備產品創新、服務模式創新,積極探索智慧康養大數據和雲平台建設方案,加快促進智慧康養產業化發展。
2.提升社會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針對社會安全科技需求,重點圍繞食品安全、生產安全、防災減災及其他公共安全等領域,加強共性科學基礎問題、監測預警與控制、應急技術裝備等方面的技術攻關和套用。加大對安全生產領域關鍵工藝、裝備和技術的創新開發扶持力度,鼓勵和推進危險工藝工序自動化控制、智慧型化生產。大力支持食品生產、儲藏、流通等全過程安全監管和檢測技術研發。加強防災減災監測預警與防範,重點支持洪澇、山體滑坡、火災等災害應急與綜合治理技術以及災害現場救援處置技術裝備等研發,積極推進無人機、北斗導航等高精裝備在防災減災中的示範套用。
第十章  強化規劃實施保障
大力完善科技工作目標體系、組織體系、制度體系、推進體系和責任體系,高標準推動規劃落地實施,確保規劃主要指標圓滿完成。緊跟國家和全省科技創新發展形勢,完善九江科技創新發展目標任務。加強市、縣、區科技隊伍能力建設,讓科技隊伍掌握科技創新各方面問題。強化科技工作制度建設,最佳化完善各項工作標準。建立強有力的工作推進機制,確保各項措施可操作、能落地、見實效。健全科技創新目標責任制度,落實縣區和各部門目標責任,充分發揮企業和全社會科技創新力量。
第一節  加強科技基礎制度建設
加快建設市、縣統一的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建立和完善區域創新資料庫和科技報告資料庫,構建公開透明的科研資源管理機制和共享服務體系。改進和完善科技計畫項目全過程管理,確保科技項目管理陽光高效。加強科技經費使用監督與管理,強化第三方監督、評估,規範驗收工作。加強對科技計畫項目以及研發平台、團隊、基地、園區建設的績效考核評估工作,完善獎懲激勵措施。
第二節  加強基層科技工作
加強對基層科技工作的引導和支持,強化對基層科技管理部門的業務培訓,重視發揮基層科技管理部門的作用,提升基層科技管理部門服務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組織重大科技項目和科技活動的能力、統籌管理和綜合協調本地科技工作能力;引導和激勵縣(市、區)逐步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體系,在優勢、特色領域開展技術攻關和產品研發;通過科技入園、科技特派團、富民強縣工程等科技工程,強化基層科技成果推廣與套用。
第三節  建立健全規劃實施保障機制
切實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完善規劃實施機制,保障規劃順利實施。加強與省、市“十四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銜接,加強與教育、人才等有關規劃綱要的配套銜接,強化科技規劃重點任務的落實。建立完善專家諮詢機制,積極組織科技創新重大戰略問題研究和決策諮詢,為科技創新支撐九江高質量發展提供諮詢建議。建立科技規劃實施的監測評估制度和動態調整機制,指導“十四五”各項科技計畫相關領域發展任務的部署安排,提高科技規劃的實施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