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
涼山苦蕎麥多為三棱型,少有兩棱或多棱不規則型。苦蕎瘦果卵圓三稜錐狀,長6.5—7.4毫米,具3棱脊和3條縱溝,黑、灰白、棕、褐等色,無光澤。齒翅苦蕎瘦果三稜錐狀,棱翅明顯、齒狀,長約4毫米,黑、灰、棕、褐等色,粗糙。
內在品質
涼山苦蕎麥含有獨特的蘆丁成分(即維生素P),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澱粉、維生素B1、B2及硒等微量元素。涼山苦蕎麥含蛋白質≥8%、澱粉≥45%,特殊的蘆丁成分≥0.8%,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和鎂、硒等礦物質元素。
藥用價值
《本草綱目》記載蕎麥具有“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能煉五臟污穢,作飯食、壓丹食毒”和“降氣寬腸,磨積滯,消熱腫風痛,除百濁、白帶,脾積泄瀉”等功效。在《千金要方》《中藥大辭典》中記載:苦蕎可安神、活氣血、降氣寬腸、清熱、祛積化滯,具有清腸、潤腸、通便、止咳、平喘、抗炎、減肥、美容等功效。
涼山苦蕎麥質量、蘆丁含量居世界之首。蘆丁又名芸香甙、
維生素P,含量占總黃酮的70%—90%,具有降低毛細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環的作用,對糖尿病、高血壓有著很好的食效。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都證實苦蕎麥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尿糖、防便秘等功效,被專家稱為“三降食品”和“21世紀人類的健康食品”。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四川省四川省涼山州境內以層狀地貌發育,地貌以山地為主,約占幅員面積的80%,山原次之,丘陵、沖積平原及寬谷和斷陷盆地約占10%。土壤類型以紫色土、紅壤土、黃棕壤、棕壤為主,占土壤總面積的80%,土壤pH值5.8—7.5,微酸,有機質含量1—4%,鹼解氮60—135ppm,速效磷5—25ppm,速效鉀在50—170ppm以上,土壤質地疏鬆,通透性好,耕作層深厚,養分含量較高。
氣候情況
涼山州境內雨量豐富,河流縱橫,山地水系發達,除安寧河谷外,多數為山地河流,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乾濕季明顯,光熱水資源豐富,雨熱同季,晝夜溫差大,農業氣候條件優越。年日照時數1227—2603小時,年平均氣溫10.1—19.0℃,日照時數2000—2400小時,日照輻射總量達120—150千卡/平方厘米。≥10℃的年積溫4500—5760℃,無霜期202.9—346天,年降水量776—1176毫米。特殊的立體氣候,使得涼山州在不同的區域一年四季均可種植苦蕎麥。
歷史淵源
涼山州是中國最大的苦蕎麥主產區,是苦蕎麥的起源地之一,被譽為“苦蕎麥之鄉”,涼山苦蕎麥被譽為“苦蕎極品”。
彝文古籍《物始紀略·蕎的由來》記載:“五穀未出現,蕎子先出現”,“蕎子當糧食,五穀從此生”,“有蕎即財富,一度威勢大,唯蕎子而已。”
彝族史詩典籍《
勒俄特依》記載著苦蕎麥的美麗傳說:“相傳遠古的洪荒瀰漫了天地,人間仙境螺髻山(彝語為也俄安哈)只剩下一棵索瑪樹及彝人先祖阿普居木,就在阿普居木忍飢挨餓、抵抗著災難和不幸的時候,一隻金絲雀銜著一枚蕎麥粒從遙遠處飛來,她掠過層層波濤,經歷無數風暴,最後精疲力竭地降落在索瑪樹上。由於極度的勞累,金絲雀在吐盡最後一滴鮮血和膽汁後,化作美麗的女人茲俄尼拖。阿普居木和美麗的茲俄尼拖將粘滿金絲雀鮮血和膽汁的蕎粒植入土地,不久,山坡上開滿了雪白的蕎麥花,結出了苦中散發著清香的苦蕎麥。洪水退去後,阿普居木娶了美麗的茲俄尼拖為妻。從此,彝人在蕎花滿坡、茶歌滿天的大涼山上繁銜生息。
涼山彝族自治州在1950年前是奴隸社會,以家支統治,文字不全,社會發展緩慢。公元前二世紀涼山彝族從原始的部落社會進入奴隸社會,由遊牧走向定居生活,此時開始種植苦蕎麥,一首古彝詩這樣說道:“人間最偉大的是母親,莊稼最古老的是蕎麥”,苦蕎麥中有稱“額阿母”的品種,彝語“額”是蕎麥,“阿母”是母親,苦蕎麥在彝族人民心中有崇高的地位,作為彝族的民族作物,在彝族的各種節日、婚禮、喪事、祭奠、敬神、驅鬼等民俗活動中必不可少,反映了主人對神鬼、祖先和親人的敬意。
1997年開始,涼山州研發生產涼山苦蕎茶。
2007年開始,涼山州開始著手起草苦蕎茶地方標準。
2010年起,涼山州全面實施品牌戰略,明確將大涼山優質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作為全州品牌戰略的重中之重。
2011年,涼山苦蕎茶區域性地方標準通過審定,正式頒布實施。
2018年06月26日,《四川省苦蕎茶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實施。
生產情況
2011年,涼山州苦蕎種植規模居中國第一,全州已獲得生產許可證的苦蕎茶企業25家。
2013年,涼山州苦蕎麥可開發利用面積20萬公頃以上,常年種植面積近7萬公頃以上,年均產量12萬噸,約占中國總產量的一半左右、世界總產量的1/3以上。從事苦蕎麥產品生產企業已超過40家,開發出粉、米、面、羹、茶、酒、菜、點心、調味品及日用品等十大系列、幾百個品種,形成集種植、科技、品牌、加工“四位一體”的苦蕎產業鏈條,年銷售額超過5億元。
2018年,涼山州苦蕎茶生產企業已達28家,總產量5—6萬噸,年產值6—7億元,為涼山高寒貧困農戶提供了每年約2億元的農產品收入。
產品榮譽
2010年1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涼山苦蕎麥”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013年,涼山彝族自治州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授予“中國苦蕎之都”稱號。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涼山州位於四川省西南部橫斷山區東北部,青藏高原東南緣,界於四川盆地與雲南省中部高原之間。涼山苦蕎麥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西昌市、德昌縣、會理縣、會東縣、寧南縣、普格縣、昭覺縣、布拖縣、美姑縣、金陽縣、雷波縣、鹽源縣、木里縣、冕寧縣、喜德縣、越西縣16個縣市,總計582個鄉鎮,3524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00°15′00″—103°52′00″,北緯26°03′00″—29°18′00″。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選擇涼山州海抜1500米—3700米大氣清新、灌排方便、土壤肥沃的區域。實行二茬以上輪作,以豆類、馬鈴薯、玉米、小麥、燕麥等為前茬,忌連作。
(2)品種選擇與指定要求:涼山苦蕎麥主栽品種為“川蕎1號”、“川蕎2號”、“西蕎1號”、“西蕎2號”。
(3)生產過程管理:按照《無公害蕎麥生產技術規程》(DB5034/T13—2003)和《苦蕎麥生產技術規程》(DB51/T812—2008)生產。
第一,播種前採用曬種、泥水選種等方法,選擇粒大、飽滿、發芽率高的蕎麥種子,然後再用磷肥、草木灰裹種。
第二,播種時採用條播、犁溝條播、點播、開廂勻播或撒播,每畝用農肥500千克,過磷酸鈣30千克作底肥;每畝用種量4—5千克,且保證苗齊,有效上林株控制在12—15萬株/畝;適時播種,一般春播在4月上中旬,夏播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秋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為宜。
第三,加強田間管理,適時中耕除草,視苗情追施尿素,一般每畝追施4—5千克,弱苗可增大施肥量,最高不超過10千克;開花結實期注意排水防澇,發現蟲害及時防治。
為加強涼山苦蕎麥農產品地理標誌各項工作,使苦蕎麥產品質量達到綠色食品標準要求,生產高標準高質量的苦蕎麥,完善質量控制體系,特制定以下各項管理制度,進行生產過程管理。一是基地生產管理制度。二是農業投入品管理制度。三是技術指導和推廣制度。四是培訓制度。五是環境保護制度。六是監督管理制度。
(4)產品收穫:一般以植株80%籽粒呈現本品種成熟色澤時收穫。苦蕎麥收穫宜在早晨進行,割下的植株應就近碼放,脫粒前後儘可能減少倒運次數,晴天脫粒後,籽粒應晾曬4—5小時,乾燥後貯藏。銷售時按規定要求包裝。
(5)生產記錄要求:對產品生產地點,土壤耕作茬口,所使用農機具,所施用肥料名稱、施肥方式、施肥時間、施肥量,播種時間,收穫時間,施用農藥名稱、施藥方式、施藥時間及施藥對象,產品收穫、銷售等項目的日期、方式、數量等進行詳細的記錄。
專用標誌使用
地域範圍內的涼山苦蕎麥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涼山苦蕎麥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涼山苦蕎麥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