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雜6號

涪雜6號

“涪雜6號”是重慶市榨菜工程實驗室利用自育的莖瘤芥胞質雄性不育系和自交系(父本系)所培育,2010年通過重慶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並命名。該品種適宜重慶市海拔500m以下長江沿岸莖瘤芥主產區特別是霜霉病常發區作榨菜加工原料種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涪雜6號
  • 品種類別芥菜
  • 審定編號:渝審芥2010001
  • 品種來源重慶市涪陵區農業科學研究所
基本信息,特徵特性,產量表現,種植區域,選育機構,

基本信息

品種名稱:涪雜6號
品種類別:芥菜
審定編號:渝審芥2010001
品種來源:重慶市涪陵區農業科學研究所,96050-2A×92118

特徵特性

該品種屬中晚熟雜交種,播種至收穫160~165天,與永安小葉相當。株高50~55cm,開展度65~70cm左右,株型較緊湊,葉長橢圓、綠色,葉面微皺,無刺毛無蠟粉,葉緣全緣裂片3~4對。田間表現抗霜霉病,抗性優於對照“永安小葉”。品質主要指標:瘤莖菜皮含量5.9%,空心率4.8%,加工成菜率35.2%,瘤莖含水量94.78%,菜形指數0.63,粗纖維(乾基計)8.2‰,粗蛋白(乾基計)32.96‰。抗性評價:通過抗霜霉病的自然抗性鑑定,兩年鑑定平均發病率為100%,平均病情指數為38.6,比對照低28.29,其病指介於親本間,抗性優於母本,弱於父本,屬中抗霜霉病的新品種。三次室內苗期人工接種鑑定,莖瘤芥病毒病(TuMV)平均發病率為100%,平均病情指數為78.3。其發病率與對照“永安小葉”相同,病情指數比對照低20.0,屬中感品種,抗病毒病能力顯著優於對照。

產量表現

2006年參加重慶市莖瘤芥新品種區試,平均畝產1838.0公斤,比對照“永安小葉”增產2.9%;2007年續試,平均畝產2418.8公斤,比“永安小葉”增產4.74%,兩年平均畝產2128.4公斤,比“永安小葉”增產4.1%。2008年參加重慶市莖瘤芥新品種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273.8公斤,比“永安小葉”增產9.2%。

種植區域

1、該品種適宜重慶市海拔500m以下長江沿岸莖瘤芥主產區特別是霜霉病常發區作榨菜加工原料種植。
2、在涪陵沿江海拔500m以下莖瘤芥主產區,9月10~15日播種,育苗移栽,培育壯苗,當菜苗具5~6片真葉時適時移栽,規格為1.0尺×1.0尺,每窩單株,畝植6000株左右,移栽前每畝用過磷酸鈣45.0公斤、氯化鉀10.0公斤作基肥窩施,移栽後及時施定根水,返青成活後用尿素7.0公斤/畝配合適當人畜糞水施提苗肥,11月上中旬瘤莖膨大始期用尿素24.5公斤/畝配合人畜糞水施膨大肥,12月下旬用尿素3.5公斤/畝配合人畜糞水作後期施肥,防止脫肥,次年1月下旬至2月上中旬收穫。注意防治根腫病、病毒病。

選育機構

重慶市涪陵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成立於1959年1月,是重慶市中部地區唯一融農作物種質資源、品種選育、栽培生理、植物保護、土壤農化、農副產品貯藏加工等研究與良種開發於一體的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位於涪陵城東郊20公里處長江北岸,占地840畝,其中科研試驗基地350畝。現有職工178人,其中在職職工103人,專業技術人員78人,中高級以上職稱34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5人,重慶市中青年突出貢獻專家1人,涪陵區科技拔尖人才7人,重慶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水稻、蔬菜專業委員各1人。主要職能:開展作物學、園藝學、農業資源利用研究;以莖瘤芥(榨菜)、水稻、玉米、特種作物的種質資源和育種研究為主攻方向,配套開展其植物保護、土壤農化、栽培與加工技術研究;承擔國家、重慶市和本區有關農業科學技術項目,從事農作物新品種、農業新技術的研究、試驗、示範與推廣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我區特色農業產業化基地建設和優勢農副產業的培植與發展提供技術支撐;主要承擔國家、重慶市及本區有關榨菜、芥菜方面的科學研究,解決榨菜、芥菜生產上的技術難題;根據市場需求,從事榨菜、芥菜科技成果轉化,以開發榨菜、芥菜良種為主,適當開展其它蔬菜良種的引進、開發和利用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