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痞丸

消痞丸

【來源】《醫學發明》卷一。

【組成】黃連(去須,揀淨,炒)18克;黃芩(颳去黃色)18克;薑黃、白朮各30克;人參12克;炙甘草6克;縮砂仁9克;枳實(麩炒黃色)15克;橘皮12克;乾生薑6克;半夏(湯洗七次)12克;(炒黃色)6克。

【用法】上為極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100丸,白湯送下,食後服。

【功用】清熱化溫,健脾消痞。

【主治】溫熱內阻,脾胃不和,心下痞悶。

消痞丸

【組成】蒼朮4兩(淨,米泔浸,焙乾,炒);陳皮1兩(去白);青皮1兩(淨,去瓤);木香2錢。

【來源】《醫方類聚》卷一一三引《瑞竹堂方》。

【主治】痢後肚腹滿悶。

【方法】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20丸,空心溫酒送下;小兒3-7丸,米飲湯送下。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消痞丸
  • 主要適用症:溫熱內阻,脾胃不和,心下痞悶
  • 用法用量:每服50~100丸,白湯送下,食後服
  • 是否納入醫保:未納入
消痞丸
【來源】《醫學發明》卷一。
【組成】黃連(去須,揀淨,炒)18克;黃芩(颳去黃色)18克;薑黃白朮各30克;人參12克;炙甘草6克;縮砂仁9克;枳實(麩炒黃色)15克;橘皮12克;乾生薑6克;半夏(湯洗七次)12克;(炒黃色)6克。
【用法】上為極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100丸,白湯送下,食後服。
【功用】清熱化溫,健脾消痞。
【主治】溫熱內阻,脾胃不和,心下痞悶。
消痞丸
【組成】蒼朮4兩(淨,米泔浸,焙乾,炒);陳皮1兩(去白);青皮1兩(淨,去瓤);木香2錢。
【來源】《醫方類聚》卷一一三引《瑞竹堂方》。
【主治】痢後肚腹滿悶。
【方法】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20丸,空心溫酒送下;小兒3-7丸,米飲湯送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