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川鎮

涇川鎮

涇川鎮,隸屬於安徽省宣城市涇縣,地處風景秀麗的皖南山區,是涇縣唯一的建制鎮, 素有“山川清淑、秀冠諸邑”之譽。

鎮政府設涇縣縣城內,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全鎮總面積254.17平方公里,其中城區9平方公里,轄12個村和9個社區,總人口9.3萬餘人,耕地面積2.89萬畝,山場面積24.98萬畝。2006年末,全鎮工農業總產值20億元,財政收入432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3100多元。

全鎮總面積114.22平方公里,轄10個村和10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6.8萬餘人,其中農業人口2.1萬人。二00三年,工農業總產值9.3億元,預算內財政收入165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53元。綜合經濟指標位於宣城市鄉鎮第四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涇川鎮
  • 外文名稱:JingChuan Town
  • 別名:涇川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涇縣
  • 下轄地區:10個村和10個社區
  • 政府駐地安徽宣城涇川鎮謝園路12號
  • 電話區號:0563
  • 郵政區碼:242000
  • 地理位置:皖南山區
  • 面積:114.22平方公里
  • 人口:6.8萬餘人
  • 方言:涇縣話、江淮官話
  • 氣候條件:平均氣溫10.4℃
  • 著名景點水西寺太子泉、明代大小崇寧雙塔,構成了秀麗的水西風光
  • 火車站:涇縣高鐵站
  • 車牌代碼:皖P
  • 身份證前6位:342529
  • 人口密度:595人/km2
  • 汽車站:涇縣長途客運站、涇縣短途客運站
  • 名人包世臣、“三吳”、王稼祥
歷史沿革,行政規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自然資源,水利資源,森林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括,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主要景點,水西寺,太子泉,皖南事變烈士陵園,三吳紀念館,中國宣紙博物館,生態建設,發展策略,概述,工業經濟,傳統農業,旅遊資源,基礎設施,社會事業,

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地初屬吳國。此後吳、楚曾爭戰於此,地常屬吳。楚惠王九年(前480年),吳、楚大戰,曾屬楚國。此後為吳、楚爭峙場所。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滅吳,地屬越國。繼為越、楚爭峙場所。楚宣王十五年(前355年),楚滅越,屬楚國。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國。翌年,平江南,置涇川(治城西北2.5公里涇溪西岸),屬會稽郡。秦末,分會稽郡西部置鄣郡,涇川屬之。不久,復分鄣郡西部置廬江郡,涇川改屬之。
1949年10月1日建國,涇川屬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宣城專區。1952年3月28日,涇川改屬皖南人民行政公署蕪湖專區。
涇川鎮
1971年3月29日,蕪湖專區改稱蕪湖地區,涇縣屬之。1980年2月,蕪湖地區改名宣城地區。涇川仍屬之。 2000年6月25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宣城地區和縣級宣州市,設立地級涇縣,涇川屬之至今未變。

行政規劃

2015年設涇川鎮,轄10個村和10個社區居委會。分別是:幕橋社區居民委員會、城東社區居民委員會、百園社區居民委員會、城南社區居民委員會、城北社區居民委員會、城西社區居民委員會、水西社區居民委員會、山口社區居民委員會、晏公社區居民委員會、紅星社區居民委員會、五星村、岩潭村、董村村、秦峰村、高村村、太美村、巧峰村、石山村、古壩村、潘石村。
涇川鎮衛星圖涇川鎮衛星圖
涇川鎮政府位於安徽宣城涇川鎮謝園路12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涇縣地理位置
涇川鎮地處北緯30°21′至30°50′,東經117°57′至118°41′之間,境內205國道、322省道、青弋江秀水穿鎮而過,交通便捷,205國道、322省道是通往黃山、九華山、太平湖、雲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等著名旅遊名勝的道路。

地形地貌

涇川鎮東南西部為山區北部為丘陵 中部為平畈區 境內水系較為發達 青弋江、陳村灌區總乾渠及幕溪河穿境而過。

氣候

涇縣地處中緯度南沿,根據氣象指標分類,屬於北亞熱帶、副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資源豐富,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冬、夏季長,春、秋季短。有春來遲,秋來早的特點。年平均溫度157,氣溫年極端最高值為40.8℃。
涇川鎮氣候大陸性顯著,四季分明,冷暖起伏不大,降雨多集中於夏季。年平均氣溫10℃,無霜期174天。年平均降雨555毫米,日照2274小時,相對濕度69%,常年多東北風,年蒸發量1339.6毫米。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冰雹、風雷、病蟲害等,其中以乾旱為主。

自然資源

水利資源

涇川鎮擁有豐富的水利資源,長江下游最大支流青弋江,截至2015年境內已開發水電站有11座,總裝機容量為9974千瓦。

森林資源

截至2015年,涇川鎮林業用地38.79萬畝,其中生態公益林14.32萬畝,森林蓄積量71.24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76.9%;用材林9.17萬畝,薪炭林6.96萬畝,防護林6.98萬畝,特用林5.56萬畝,經濟林1.15萬畝,竹林1.15萬畝,疏林地3814畝,灌木林地7603畝;油茶1.53萬畝,其中新增種植1.12萬畝。

人口民族

截至2013年,涇川鎮鎮總人口6.8萬餘人,其中農業人口2.1萬人。

經濟概括

全年實現生產總值(GDP)2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7.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5.0億元,增長7.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2.6億元,增長6.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8.1億元,增長6.1%。按戶籍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21890元,比上年增加1578元。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2.3︰44.5︰33.2變化為21.9︰44.5︰33.6,第一產業比重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25410公頃,小麥種植面積593公頃,油料種植面積4789公頃,棉花種植面積479公頃,蔬菜種植面積5884公頃。
全年糧食總產量14.6萬噸,增長3.3%。油料產量11497噸,減少0.9%。棉花產量789噸,下降1.1%。茶葉產量1920噸,增長2.1%。

第二產業

全縣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工業企業119戶(以下簡稱規模以上工業),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22.7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29.0億元,增長12.0%。其中,重工業完成增加值23.2億元,增長11.9%;輕工業完成增加值5.9億元,增長12.2%。全縣20戶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實現產值38.9億元,增長24.5%,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比31.7%。

第三產業

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7099萬美元,下降42.8%。其中:出口5793萬美元,下降45.3%;進口1307萬美元,下降28.1%。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4328萬美元,增長55.0%。
全年接待旅遊入境者18991人次,增長9.0%,實現旅遊外匯收入1686.0萬美元,增長11.0%;接待國內旅遊者579.5萬人次,增長16.0%,實現旅遊業總收入22.43億元,增長19.0%。

主要景點

水西寺

水西寺位於涇縣城西。是一座雄峻疊翠的山巒,峰入雲端,腳插涇溪,碧流婉轉,浪拍山崖。遠遠望去,水西山勢如雄鷹展翅,登頂一覽,確有“騰身轉覺三天近,舉足回看萬嶺低”之感。水西山拔地聳天,很早就成為佛教勝地。山上有崇慶、寶勝、白雲三大古寺,總稱水西寺。寺始建於南朝,唐初在名僧黃孽禪師主持下擴建整修,全寺金碧輝煌,畫梁飛閣,正如唐代詩仙李白所描寫的“天宮水西寺,雲錦照東郭。清湍鳴回溪,綠竹繞飛閣。”至宋,又在寺之兩側建造了兩座巍峨的寶塔,兩塔對峙,一圓一方,傲視蒼穹。兩塔之間的山谷中有一泓清泉,清澈見底,常年不涸,這就是有名的“太子泉”。水西山宛如一座天然公園,山上風景勝處甚多,歷代依山勢巧築亭閣,有“雲錦堂”、“凌風台”、“綠竹亭”、“涼風閣”等等。因景色之美,故許多文人學士慕名而來。詩仙李白游涇縣在這裡流連忘返,並寫下了許多瑰麗的詩章。
水西寺水西寺

太子泉

水西雙塔點綴其間,白雲山有一澗清溪沿幽谷而下,形成一弘清泉,相傳唐宣宗李忱為太子時潛居水西寺,曾在此沐浴淨身,因而得名“太子泉”。

皖南事變烈士陵園

皖南事變烈士陵園涇川,鄰城區,環境優美,入口跨公路建有7米高石闕,形成壯觀的入口空間。進入陵園,沿台階行約30米,有一小型廣場,正對面擋土牆上鑲嵌葉飛題寫“皖南事變烈士陵園”字碑。從小廣場右轉,經50米長神道,拾級而上,通過兩個石闕形成的神門,進入主碑紀念廣場。廣場由紀念碑、紀念廊、無名烈士墓等組成。從山頂俯視,紀念廣場與外圍的花圃組成一獻給烈士的巨大花圈;從遠處眺望,紀念廊和名人題字廊高低錯落,形態各異,白色馬頭牆簇擁著巨大紀念碑身。碑高12.36米、寬27米,碑面鑲鄧小平“皖南事變死難烈士永垂不朽”題詞。碑下方為一漢白玉雕刻的花環,環周白色紀念廊內,鐫刻著新四軍軍歌及《皖南事變烈士紀念碑碑記》。碑後為無名烈士墓,墓室四壁鋼筋水泥澆鑄,中間為墓池,池中有潔白大理石石棺,池後是祭壇,壇上燃燒著常年不息的火焰,象徵著先烈們革命精神永不熄滅。整個陵園莊嚴、肅穆、凝重。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皖南事變烈士陵園皖南事變烈士陵園

三吳紀念館

三吳紀念館,在安徽省涇縣博物館內二樓,三個展廳300平方米, 展覽內容分兩大部分,一為生平介紹,設展採用文字和圖片表現;二為藝術作品和三位先生的文物展示,用展櫥、展櫃表現。

中國宣紙博物館

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米,總投資5000萬元,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宣紙歷史與文物博覽區、宣紙產品展覽區、文房四寶展覽區、書畫藝術展覽區、演藝廳、檔案室、室外水景觀賞、屋頂花園、接待區等。 “紅色涇縣,宣紙之鄉”是涇縣旅遊品牌的對外形象。近年來,宣紙產業在該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取得了突破性發展。中國宣紙博物館的建成,對保護和傳習宣紙傳統製作技藝,弘揚宣紙文化、發展宣紙文化旅遊必將產生重大的推動作用。它將成為展示涇縣獨特宣紙文化的一個新視窗,成為該縣旅遊新的經典景區。
中國宣紙博物館鳥覽圖中國宣紙博物館鳥覽圖

生態建設

涇川鎮以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為統領,以打造生態農業旅遊鄉鎮為目標,以205國道、322省道示範帶綠化提升為依託,緊緊圍繞“三線四邊”環境綜合整治,傾力打造“涇川綠色長廊”工程,進一步創建宜居、宜游良好生態環境。
2014年以來,該鎮對205國道、322省道沿線進行規模植樹綠化,主要以三角楓、黃山欒、青檀、紅葉石楠、榆樹等品種栽植為主,栽植苗木近2萬棵,投入資金近600萬元。
涇川鎮作為涇縣主城區,進出口來往客流量大。綠色長廊的建成,可使往來人員擁有愉悅的心情和美的享受,不僅美化了景觀,改善了生態,也為打造“青清淨靜”魅力涇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發展策略

概述

鎮黨委、鎮政府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依照縣委、縣政府提出的“一主兩翼”發展戰略,立足實際,發揮優勢,始終牢記發展為第一要務,把產業發展農民增收作為踐行“三個代表”的具體體現,始終堅持以培植特色產業,改善基礎設施,推進城鎮化建設,最佳化發展環境作為發展經濟、構建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的戰略措施,按照“以城帶鎮,工業強鎮,以工促農,城鄉聯動,協調發展”的原則,強抓機遇爭項目,凝心聚力謀發展,實現了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的發展。

工業經濟

走工業強鎮之路,依託優越的地理位置、區域優勢,傳統的工業基礎和境內擁有金、鐵、銅等有色金屬、方解石、大理石非金屬礦以及豐富儲量的煤炭資源優勢,加大對外經濟協作,通過招商引進資金和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以龍頭企業帶動相關企業,構建產業鏈和形成企業聚集群。全鎮現擁有工業企業640餘家,其中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達41家,工業增加值近幾年來均在10%-15%增幅以上。形成以機電鑄造、宣紙生產及加工、木竹製品、建築建材、礦業開採和輕紡等六大行業為主導上百品種的四大工業經濟板塊。實施品牌戰略,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含量,企業上規模、產品上等級,使鎮內“汪六吉”、“汪同和”等一批品牌得到傳承和發展。

傳統農業

向效益農業的轉變,促進農業產業化。全鎮利用地處城郊優勢,以縣城輻射帶動農村,堅持以工業理念抓農業,建起晏公千畝蠶桑基地;山口千畝園西瓜、蔬菜基地;幕橋千畝甘蔗、中藥材基地以及城東百畝花卉盆景基地;引導和培育種植、養殖加工企業和大戶,充分利用“古北翠尖“部優品牌效應建有優質無公害茶園千餘畝。全鎮種植蔬菜、瓜果、中藥材、食用菌專業戶達337戶,營材大戶19家,木材加工大戶63戶,勞務輸業近萬人。效益農業和勞務收入成為農民增加收入新的增長點。

旅遊資源

得天獨厚。旅遊經濟帶動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205國道,322省道和青弋江穿境而過,是通往“兩山一湖”旅遊區的必經之地,鎮內擁有水西國家級森林公園、水西風景區、皖南事變烈士陵園、水西雙塔、寶勝禪祠、台泉祠及三吳紀念館等自然和紅色旅遊景點。目前為充分利用和挖掘旅遊資源,通過引資開發建設宣紙城、瑤嶺湖水電站、城南老街和高村山莊等旅遊景點為我鎮增添新的旅遊經濟成長點,同時通過旅遊業帶動了我鎮商業服務的大發展,現全鎮從事旅遊餐飲、商業、零售等第三產業的個體工商戶已達500餘戶。

基礎設施

抓好城西工業區和服務工作,全力構建發展平台。充分利用縣政府給予的優惠政策,建設一個占地4.5平方公里,其中廠區面積近千畝的縣級工業集中區,投入資金完善工業區內供電、供排水、道路、通訊等基礎設施。設立園區管委會,確定專門的工作人員,對入戶企業進行幫辦和“保姆”式服務,最佳化投資環境,吸引了大批企業來園投資興業。目前園區內已有工業企業80餘戶。加快城區建設,促進社區建設,在抓好社區居委會建設,增強社區居委會服務功能,提升社區居委會社會管理和為社會群體保障能力的同時,積極支持協助改造老城區,建設新城區建設,投入人力物力,做好社區文明創建爭創文明縣城工作,著力抓好城區街道綠化、硬化、亮化工程,使古老的縣城煥發新的生機。

社會事業

全面發展。教育事業加快發展,全鎮現有公立初級中學一所,完小三所及三個教學點和志遠雙語國小、英特學校和凌雲學校三所私立學校,通過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鞏固“雙基”成果,促進了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抓基礎管理,強化服務功能,落實計畫生育戶獎扶政策,按時兌現獨生子女保健費。五保戶供養納入社會化管理,鎮內建有公益性敬老院、托老所兩所,敬老院正籌措資金擴大建設規模和改善住院條件達農村二級模範敬老院標準。按時發放各類救災、救濟和撫恤款物,農村和城鎮實行最低生活保障,做到應保盡保,積極推進殯葬改革,火化率達100%,各村、社區建有公益性公墓,實行規範安葬。通過文化信息入村工程建設,全鎮城區和農村居民有線電視實行縣鄉聯網,有線電話趨於普及,不少家庭戶已進入了網際網路,有條件的村和社區建有文體室,推進全民健身活動和文體活動,豐富民眾文化生活。農村、城鎮居民實行了醫療保險制度。農村進行“村村通”建設、安全飲用水建設和改水改廁、等一系列以改善民眾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的民生工程。民兵預備役工作紮實開展,國防教育深入人心。通過新農村建設,加大文明創建工作,促進全鎮人民文明素質的提高,實現社會穩定、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的新涇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