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環境污染

海洋環境污染

海洋環境污染,由於人類活動,直接或間接地把物質或能量引入海洋環境(包括河口灣),造成或可能造成損害生物資源海洋生物、危害人類健康、妨礙捕魚和其他各種合法的海洋活動、損壞海水使用質量和減損環境優美等的有害影響。

塑膠是海洋廢物中最普遍的元素,塑膠污染是報導最多的海洋環境污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洋環境污染
  • 起因:人類活動
解釋,政府標準,防治措施,污染現狀,

解釋

陸地和大氣污染物,絕大部分通過各種途徑最終進入海洋。陸地工農業生產、城鄉居民生活所產生的大量污水、溫熱排水和廢物,通過河流、排污口或直接傾倒入海,是海洋污染的直接來源;而陸地工農業生產產生的大量細微顆粒污染物、廢氣通過大氣轉運最終沉降入海,是海洋污染的間接來源。通過不同途徑進入中國近海的各類污染物質每年約1500萬噸,主要是化學需氧物質(COD)、氨氮、油類物質和磷酸鹽四類,合計占總量的95%以上。其他還有硫化物、鋅、砷、鉛、鉻、揮發酚、氰化物、銅、鎘、汞等。這些污染物首先污染河流和近岸海域,因此海洋受污染程度自陸地向海方向逐漸減輕。

政府標準

國家海洋局《2002年中國海洋環境質量公報》,中國遠海海域全部達到清潔海域水質標準;近海大部分海域符合清潔海域水質標準;近岸海域污染範圍較2001年略有擴大,污染依然嚴重。污染較重的水域,主要是遼河、雙台子河、長江、閩江、九龍江、珠江的河口水域,以及天津近海、大連灣、錦州灣、膠州灣、湛江灣等。許多污染物入海後很難降解、消除,如有機氯農藥,某些長半衰期放射性物質,可以在海洋中滯留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有些污染物入海後可隨洋流在海洋中運移。如在日本八丈島等海域漂浮的瀝青塊,可以在美國和加拿大西海岸發現;孟加拉灣曾檢出遠自非洲漂來的滴滴涕殘留物。因此,局部海域受污染往往能波及其他海域乃至全球海洋。

防治措施

海洋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立足於對污染源的治理;對海洋環境深入開展科學研究;健全環境保護法制,加強監測監視和管理;建立海上消除污染的組織;大力宣傳教育和科學普及;加強國際合作,共同保護海洋環境。

污染現狀

2019年,科學家在印度洋上偏遠的澳大利亞領土科科斯群島海岸發現了4.14億件垃圾。塑膠污染是迄今為止報導最多的海洋環境污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