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現在經濟,地位,舉例說明,發展重要性,發展原因,資源得天獨厚,地理位置,產業大有可為,海南旅遊,近幾年的發展,與旅遊經濟的關係,海洋經濟的現狀,旅遊經濟的現狀,與旅遊經濟的共性,兩者總結,發展思路,確立戰略思想,海洋生態旅遊島,濱海旅遊圈的經濟合作,全民族海洋意識教育,“海陸聯動”資源整合,發展前景,簡述,產業層次,
基本概念
現在經濟
提起旅遊經濟,與20 年前相比,在學術界已被認可,不會再感到陌生。然而說到“海洋旅遊經濟(Marine tourism economy)”,或許會有一種陌生感。這並不奇怪,因為“海洋旅遊經濟”是一個新的概念,狹義地說它是在旅遊經濟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一個新的經濟領域。正如20世紀70年代初“海洋高科技”這一新觀點被提出後,很快受到世界許多國家的政治家、經濟學家、科學家贊同一樣,“海洋旅遊經濟”這一概念也將會很快為人類所接受。
地位
如今旅遊產業已成為世界經濟骨幹產業之一,它作為一個經濟產業參與了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運行,成為國民經濟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旅遊經濟供給不可缺少的旅遊資源中,海岸風光、碧藍海水、海島景觀、海底世界等與海洋有關的自然資源占了很大一部分。然而在旅遊資源中有多少屬於海洋資源,旅遊收入中有多少來自海洋旅遊,目前是不可能將它們嚴格地區分開來的。
舉例說明
例如一個沿海城市的旅遊開發有可能大部分是依靠海岸風光、海濱景觀、水族館、海水世界等海洋資源來進行的。按理說旅遊者在沿海城市的旅遊應該屬於海洋旅遊的範疇,旅遊者的消費支出應該屬於海洋旅遊的收入,沿海城市所獲得的經濟效益也應該歸功于海洋旅遊經濟。然而由於海洋旅遊經濟這個概念還處於搖籃之中,在經濟效益的統計中,通常都是把它作為旅遊經濟中的旅遊收入來統計,卻沒有把它單獨作為海洋旅遊經濟的收入來統計。這是因為旅遊經濟中含有海洋旅遊經濟的要素,海洋旅遊經濟附屬於旅遊經濟,需要在旅遊經濟發展成熟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展,可以說海洋旅遊經濟是旅遊經濟的一個分支,屬於旅遊經濟的一部分。
眾所周知,旅遊業是一個經濟產業。那么利用海洋資源開發的海洋旅遊業也應該是一個經濟產業。以海洋旅遊業為基礎帶動海洋經濟和國民經濟的發展,便可形成海洋旅遊經濟領域。可見海洋旅遊經濟就是以海洋自然資源為旅遊資源而展開的一種經濟活動。
由於海洋旅遊經濟是旅遊經濟的一個分支,海洋旅遊經濟應該在旅遊經濟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發展。但是中國的旅遊經濟本身是一個問世不久的經濟領域,只有20餘年的研究歷史,不算很成熟,加上受統計數據和相關資料的局限性,可以說旅遊經濟的分支——海洋旅遊經濟還屬於一個前人未涉足的研究領域。
一個新概念的公認需要時間,研究新概念內容的資料、數據需要積累。在沒有詳細資訊和具體數據的情況下,本文不能用數據去詳細分析和論證海洋旅遊經濟的本質及其經濟效益,只想從利用海洋資源這一觀點來闡述海洋經濟與旅遊經濟的關係以及其共性,探討
海洋旅遊經濟的發展思路。
發展重要性
發展原因
歷史證明,凡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的國家,皆可國勢走強,反之則國勢衰微。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隨著全球化的加速,世界經濟布局正日益向沿海地區聚集,中國經濟從未像現在這樣依賴海洋,也從未像現在這樣對海洋寄予巨大期望。
按照規劃,到2010年,我國將逐步成為海運強國、船舶工業強國、海鹽生產大國、海洋旅遊大國和海洋油氣資源開發大國,並最終成為海洋強國。由此可見,大力發展海洋旅遊產業,不僅是我國自身產業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融入世界經濟的大勢所趨。
資源得天獨厚
眾所周知,地中海岸、夏威夷、巴厘島、冰島都是舉世聞名的海洋旅遊勝地,每年大量的觀光遊客為當地政府提供豐厚的財政收入。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加入到出境游的行列。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已成為歐美旅遊最大的客源國。而海洋旅遊線路成為我國居民出境游最重要的選擇,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法國、英國、義大利、美國、加拿大、冰島、挪威、澳大利亞、紐西蘭等海洋旅遊大國或地區,是我國居民最重要的旅遊目的地。
當國人爭相出境觀賞異域風光的時候,我國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也正受到洋人的青睞,其中也包括異彩紛呈的海洋風光。
我國擁有18000公里海岸線、6500多個海島和近3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海洋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其中,可供開發的濱海旅遊景點達1500多處,目前已開發或部分開發的濱海人文景點、海岸景點、奇物景點和山丘景點僅350處,大約占全部可開發景點的23.5%。
地理位置
我國環大陸海域遼闊,北有渤海、黃海,東有東海,南有南海,濱海及海島風光各不相同。人們熟知的濱海旅遊勝地,南海有美麗的海南島(最負盛名要數三亞)、香港、澳門和廣西北海,東海有台灣寶島、舟山群島和廈門,渤海灣畔則有大連、秦皇島、青島和威海。還有更多的,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海洋景觀。
產業大有可為
海洋旅遊在已開發國家早已是一個成熟的產業,但在我國,除了海洋風光游,休閒漁業和潛水、衝浪等海洋旅遊則才剛剛起步。
浙江在我國海洋旅遊業起步較早。該省有著6600公里漫長而曲折的海岸線、3000餘個島嶼和廣闊的海域,其中蘊藏著豐富的旅遊資源。但以前,住在海邊的漁民世世代代以耕海牧漁為生。
上個世紀90年代後,由於過度捕撈,浙江省沿海海洋漁業資源呈現衰退趨勢,休閒漁業等三產開發被提上了議事日程。海洋旅遊開發起步最早的要數舟山的普陀和寧波的象山。據舟山市旅遊局負責人介紹,1999年該市就充分利用海洋旅遊資源,舉辦了全國獨一無二的沙雕節,當時有15萬遊客擁入朱家尖南沙海濱。幾屆沙雕節辦下來,不僅為舟山打響了旅遊品牌,而且還為該市旅遊相關產業帶來了兩億元的社會聯動效益。去年,該市的旅遊收入超過了25億元。
而象山早在1998年,就提出了“開發海洋旅遊”的口號,海上風情園、紅岩景區、金沙灣度假村等一批新景點吸引了眾多遊客。浙江省旅遊局的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各種參與性、實踐性和超前性的旅遊內容進一步充實到了當地海洋旅遊中,游泳、燒烤、張網、垂釣、觀海聽潮、野外求助等一系列綜合性的海洋旅遊項目越來越受歡迎。海洋旅遊已成為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一。
海南旅遊
海南三亞是我國惟一的熱帶濱海旅遊城市,也是世界上熱帶海洋旅遊資源最密集的地區之一,世界旅遊組織把三亞認證為4A級旅遊目的地。據國際環境保護組織對世界48個國家158個主要城市環境質量進行監測評價,三亞空氣品質位居世界第二,中國第一。“椰風海韻醉遊人”,每年有300多萬的海內外遊客到三亞休閒度假、居住養生。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海南建省17年,旅遊業在全國的排名已由原來的26位升至15位。
瀕臨渤海和黃海的山東是我國另一個海洋旅遊資源大省,其海岸線長達3120餘公里。該省的青島和威海是我國北方最具吸引力的濱海旅遊城市。
近幾年的發展
近年來,廣西沿海地區也紛紛把旅遊業作為支柱產業來抓,加大了對旅遊業的投入和招商引資力度,形成了以北海為中心,連線北京、上海、廣州、桂林、海口、西安的海陸空立體交通網。如今,廣西沿海已建成集休閒、度假、觀光、出國等為一體的“濱海旅遊走廊”。今年上半年,到廣西北海、欽州、防城港3市旅遊的中外遊客超過300萬人次。
繼浙江、海南、山東、廣西之後,遼寧、河北、廣東、江蘇等沿海省份也陸續把海洋旅遊業納入其發展規劃,這必將為提升我國海洋經濟的整體實力作出積極貢獻。
與旅遊經濟的關係
海洋經濟的現狀
海洋經濟的繁榮,是世界經濟成長的活躍因素。20世紀70年代初,世界海洋經濟總產值大約為1100億美元,據聯合國統計1998年世界海洋經濟總產值達到了1萬億美元,占全球經濟總產值(23萬億美元)的4.4%。21世紀海洋經濟將會以更高的速度發展,預計2010年總產值將達到2萬億美元, 2020年有可能達到3萬億~3.5萬億美元,占世界經濟總產值的10%左右。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海洋經濟發展速度超前於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速度。1979年海洋經濟總產值為64億元,1994年達到了1400億元,1996年猛增至2800餘億元,兩年間翻了一番,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左右。兩年後的1998年增至3270億元,1999年又增至3651億元。20年來海洋經濟總產值增加了57倍。尤其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伴隨著高科技的進步,海洋經濟作為中國經濟的一部分迅速發展。“九五”期間海洋經濟成長速度保持在11%~13%,高於國民經濟平均發展速度。
2000年海洋經濟總產值突破了4000億元大關,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5%;海洋產業增加值達到2297億元,占全國GDP的2.6%。2001年海洋經濟總產值達到7233億元,增加值占全國GDP的3.4%。預計2005年海洋經濟總產值可達到9000億元左右,2010年達到14000億元左右,2020年將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0%,真正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可見,海洋經濟是中國經濟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
旅遊經濟的現狀
如今旅遊產業已占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1/10,並在所有產業中成為GDP和僱傭的最大創出領域。旅遊所產生的這種經濟效益預計今後將在全世界不斷上升而帶動世界經濟的更大發展,因此旅遊產業將在21世紀成為世界經濟的牽引車。世界旅遊組織預測,2020年全球旅遊人數將達到16億,年平均增長 4.35%,旅遊總收入將達到2萬億美元,年平均增長6.7%,超過世界經濟年平均增長率的3%。
中國的旅遊經濟作為中國經濟的一部分正在受到世界的關注。1986年旅遊作為一個產業被正式納入國民經濟發展第七個五年計畫(1986~1990年)之中。正式提出旅遊業的發展是國民經濟發展戰略之一,確立了旅遊業的經濟產業屬性的定位,從此加快實現了從外事接待型向經濟創匯型的轉變。
“九五”期間(1996~2000年)是中國旅遊業發展歷史上的最好時期,取得了年均超過15%的增長速度,持續高居世界旅遊業發展前列,並適度超前於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九五”計畫確定的各項發展目標全面超額完成,5年累計國際國內旅遊總收入為17559億元,是“八五”期間旅遊總收入的2倍。5年中旅遊生產力全面增長,旅遊商品(指旅遊路線)結構不斷完善,旅遊業產出水平大幅度提高,使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強。同時,完成了中國從“旅遊資源大國”向“亞洲旅遊大國”的戰略轉變,為實現2020年建設“世界旅遊強國”的戰略目標奠定了基礎。
進入21世紀後,旅遊經濟持續增長。2001年旅遊總收入達到4995億元(外匯收入178億美元,國內旅遊收入3522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2%;2002年的旅遊總收入達到5566億元(外匯收入203.9億美元,國內旅遊收入3878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5%。2020年的長期目標是旅遊總收入達到 33000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進入“世界旅遊強國”的行列。可見,旅遊經濟已成為中國經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與旅遊經濟的共性
海洋經濟的發展主要依靠海洋生物資源,旅遊經濟的發展主要依靠海洋自然資源。儘管海洋生物資源與海洋自然資源的性質有著明顯的區別,但是這兩種資源有一個共性,即都與海洋有關,可以統稱為海洋資源。因此,海洋資源不僅是海洋經濟的發展根基,也是發展旅遊經濟不可缺少的基礎。有所不同的是海洋經濟利用的海洋資源具有實用價值,而旅遊經濟利用的海洋資源具有觀賞價值。無論是實用價值還是觀賞價值,從利用海洋資源這個角度上來說,海洋經濟與旅遊經濟是具有共性的。並且從對發展國民經濟所起的作用這個視點上來看,它們是一種平行的關係。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海洋經濟的繁榮必將為海洋旅遊的開發鋪平道路,因為從產業結構上來看,海洋旅遊已占海洋經濟的14%。因此,海洋旅遊的發展不僅會促使海洋經濟的發展,而且會促進旅遊經濟的更大發展。由於旅遊經濟中含有海洋旅遊的要素,其發展最終又會加速海洋經濟的發展,因此海洋經濟與旅遊經濟具有相輔相成的關係。如果把海洋經濟與旅遊經濟結合起來綜合考慮的話,勢必可形成海洋旅遊經濟。因此,海洋旅遊經濟可以定義為以海洋資源為吸引物、以旅遊經濟為基礎而形成的一個新的經濟領域,屬於旅遊經濟的一個分支。
兩者總結
總之,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與自然資源是當今世界經濟與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根基。由於現代海洋科技的進步,最佳化了海洋產業結構,加速了海洋經濟的發展。海洋經濟的發展不僅促進了世界經濟與國民經濟的發展,而且為發展海洋旅遊經濟開闢了廣闊的道路。
發展思路
面對“海洋世紀”,沿海各省市制定的“十五”規劃中都提出重視海洋產業規劃與海洋經濟區的建設,這也為海洋旅遊經濟帶來了良好的發展空間。為了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與經濟效益,發展海洋旅遊經濟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確立戰略思想
可持續發展是人類關於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協調發展的新戰略思想。可持續發展旅遊是指不損壞具有開發價值的旅遊資源而進行的一種開發,在利用旅遊資源的同時採用保護資源的管理方法,使旅遊資源不僅在我們這一代,而且能夠世世代代地連續保存使用下去。
海洋是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資源寶庫,海洋能創造的價值比同樣面積的陸地創造的價值要大得多。中國雖然地大物博,但人均資源量並不高,尤其需要很好地保護利用海洋資源,這對中國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充分開發利用海洋的同時,更需要重視海洋資源和環境的保護。如果沒有保護海洋資源的意識,一味強調無止境地利用海洋資源,總有一天這個資源寶庫也會枯竭的。所以,首先要確立可持續發展的海洋旅遊經濟戰略,其具體措施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持保護與開發相結合的原則,正確處理好海洋自然景觀的保護、研究、利用的關係;保持海洋旅遊區的地方特色,維護海洋資源的合理開發。
(2)不在脆弱敏感的海洋生態區域內建築住宿設施,尤其要禁止挖山填海建飯店,防止各種人為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不得已在海洋區域內建築住宿設施時,要以方便簡潔為主,採用節能設備,不將生活污水排放入大海,所使用的生活能源不應給周圍的海洋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3)研究海洋自然保護區的環境容量,防止超負載地接待旅遊者,實施“旅遊預報”制度,達到控制和阻止過度使用海洋旅遊資源的目的。同時,協調好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係,取得中國最佳海洋旅遊的經濟效益。
(4)依靠現代科學技術,汲取國外先進經驗,以海洋旅遊市場為導向,防止剩餘供給的現象出現,充分挖掘海洋旅遊的潛力,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海洋旅遊經濟新格局。
海洋生態旅遊島
島嶼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其地理條件的特殊性,往往形成了特殊的生態環境、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等。這些正是島嶼旅遊的魅力所在,也是近幾十年來世界島嶼旅遊蓬勃發展的原因。但是,由於島嶼地理空間和環境承載力有限,更需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中國在開發島嶼旅遊的時候,應該積極導入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標準,建設海洋生態旅遊島,將島嶼旅遊開發與改善島民生活相結合,注重島嶼地域資源的活用、保護。利用“海水、沙灘、垂釣、漁船體驗”開展“觀賞、體育、娛樂、消遣”等形式新穎、有影響力的旅遊項目;建設海洋性休養、住宿設施,開展健康療養的旅遊項目;開發適銷對路的海洋旅遊商品,吸引旅遊者的到來,擴大海洋旅遊消費,提高海洋旅遊經濟效益。
最近,韓國實施了一些鼓勵發展海洋旅遊的政策,並與體育運動、文化交流聯繫在一起。例如:一周5日上班制度的逐步實施,西海岸的綜合發展,“POST世界盃”的具體政策方案。借鑑國外經驗,中國也可以在發展海島旅遊項目中加入體育運動與文化交流的成分,由此來提高海洋旅遊的文化內涵,讓旅遊者能感受到“體育健康之島”的魅力。
濱海旅遊圈的經濟合作
至今為止經濟發展強調的都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今後應該考慮通過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經濟合作發展各自的區域經濟。可以圍繞富有海濱資源的城市或地區作文章。例如:分布在2000km余的渤海沿岸的青島、大連、天津、秦皇島、山海關等旅遊城市可以構築“環渤海旅遊經濟圈”。山東沿海的日照、青島、威海、煙臺、蓬萊等城市可以構築“山東濱海旅遊經濟圈”。城市與城市、地區與地區之間可以用豪華遊船連線起來,建造一個“海上漂流城市”,形成一條海上旅遊通道,達到客源互補、資源共享的目的。
跨出國門的話,還可以考慮構築以中國、韓國、日本為中軸的環黃海旅遊經濟圈或東亞旅遊經濟圈等。以此加強相互間的經濟合作與交流,增加相互的收入與就業機會,共同向更大的海洋旅遊產業挑戰。
全民族海洋意識教育
全民族海洋意識的提高是發展海洋旅遊經濟的根本。應該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媒體全面系統地宣傳介紹海洋資源。採用現代科技的多種方式引導全民族參與海洋旅遊活動,同時教育旅遊者通過海洋旅遊實踐,了解海洋自然環境對人類自身的要求,認識到日常生活與海洋環境的關係,體會到海洋資源的寶貴以及它的真實價值,從而產生海洋保護意識。
加強全民族海洋意識教育還應該從青少年開始。日本戰後的經濟復甦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由於旅遊可以增長知識、開闊眼界,許多國家都採取鼓勵青少年參與旅遊活動。海洋意識的形成是潛移默化的,需要一定的時間。從長遠的觀點來看,從青少年著手進行海洋意識教育,有利於促進和加快海洋旅遊經濟的發展。
“海陸聯動”資源整合
海洋經濟是一種陸海聯動的經濟,海洋旅遊的發展和布局必須實現陸海聯動。海上旅遊和沿海陸域旅遊必須進行資源整合,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整合、旅遊功能和環境建設的整合。
浙江在海陸聯動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該省以舟山本島為依託,以普陀山、朱家尖、沈家門“金三角”為核心,成功打造了“海山佛國,海島風光、海港漁都”為特色的舟山海洋旅遊基地。以嵊泗列島為主體,加上部分岱山島嶼,建成了以海上運動、度假休閒、現代化大海港為特色的浙東北海上旅遊板塊;以嘉興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為主體,建成了歷史文化和海濱浴場的浙北岸旅遊板塊;以寧波松蘭山和韭山列島自然保護區為主體,建成了海上垂釣和生態旅遊為特色的浙東海旅遊板塊;
另外還有以台州大陳島為核心的浙中海上旅遊板塊和以溫州南麂列島國家及海洋自然保護區、洞頭列島為主體的浙南海上旅遊板塊。目前,浙江海岸正在形成一條 “游海水、觀海景、食海鮮、住海濱”的黃金海上旅遊帶。浙江沿海地區又與長江三角洲江蘇、上海以及福建、安徽等相鄰省市構成延伸旅遊線,陸上旅遊和海洋旅遊得相互聯動。近20年來,浙江旅遊產業持續快速增長,已基本形成了食、住、行、游、購、娛相配套的海洋旅遊產業體系,為海洋旅遊的加快發展奠定了較強的產業基礎。
發展前景
簡述
“九五”初期,國務院批准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我國的實施,制定了《中國海洋21世紀議程》,確立了海洋經濟發展戰略。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戰略的總體思路中包括積極開拓海洋第三產業,按照現代化港口城市的要求,加快中國港口和海上通道建設,配套建設各種海上服務設施,把沿海城市建成集觀光、娛樂、度假、康復、購物、會展等功能齊全的海洋旅遊經濟區。這意味著中國的海洋旅遊業將會成為中國海洋經濟的一個新亮點。
產業層次
此外,專家預計2020年前後海洋產業將會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旅遊業、海洋漁業、海洋油氣工業;第二層次是海水直接利用、海洋生物工程、海鹽業及鹽化工業;第三層次是海水淡化、海洋能源利用、海水化學資源利用等;第四層次是海洋空間利用,其中大型海上工程為骨幹產業,如海底隧道、人工島建造、跨海大橋、海上機場、遊樂場以及海上城市等。海洋旅遊業排列於第一層次中的第二位,這又意味著海洋旅遊業將會成為海洋第三產業的主導產業,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助一臂之力。
21世紀是海洋世紀,海洋世紀標誌著海洋將以它本身所富有的博大資源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世界旅遊組織明確指出,旅遊作為和平產業將進一步發展,海外旅遊人數將由1950年的2500萬人次增加到2020年的16億人次。日本專家預測2010年後期,亞洲將會掀起世界旅遊新的浪潮。可見,海洋亦可成為人類未來的“旅遊大舞台”,海洋旅遊經濟將有可能成為全人類最有希望的經濟領域之一。可以預想利用海洋自然資源發展海洋旅遊業在不久的將來必定會成為一個新的經濟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