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市加快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海東市加快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已經海東市政府同意,海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0年12月28日印發,請認真組織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東市加快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20年12月28日
  • 發布單位:海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
根據《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動青海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青政辦〔2020〕62號)要求,為促進全市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結合海東實際,現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奮力推進“一優兩高”戰略部署,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持續推進服務領域改革,加快傳統服務行業改造升級,大力培育服務業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全力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努力構建優質高效、布局最佳化、競爭力強的現代服務產業新體系,不斷滿足產業轉型升級需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實現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二)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綠色發展。大力倡導綠色價值觀,促進綠色生產生活。以傳統產業綠色化改造為突破點,以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為切入點,培育符合現代化要求的生產方式、生態文化、生活習慣,加快推進產業結構、空間結構、能源結構和消費結構轉型。
二是堅持重點突破。突出特色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找準特色產業,聚焦特色服務,引導各縣區發揮比較優勢,聚焦現代服務業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形成優勢行業和領域,帶動現代服務業全面發展。
三是堅持市場引導。清除市場壁壘,完善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促進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公平交換,資源和要素高效配置,最大限度增強市場主體活力。
四是堅持融合發展。推進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有機融合, 促進服務業各個業態之間滲透交融、協同創新,增強服務供給能力,提升服務供給水平和效率。
(三)發展目標
服務業總量規模不斷擴大,行業結構持續最佳化,質量效益明顯改善,新消費引領作用更加突出,新服務模式和業態蓬勃發展,綜合競爭力不斷提升,基本構築起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現代服務體系與城市提升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初步建設成為蘭西城市群健康生活目的地、西寧—海東都市圈服務業增長極、區域性現代服務業中心城市。
增長速度加快。到2025年,服務業年均增速高於“十四五”時期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和第二產業增加值的年均增速。
產業規模擴大。到2025年,服務業增加值規模達到390億元,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8%。
產業結構最佳化。休閒旅遊、現代商貿、現代物流、健康服務等主導產業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60%以上,科技服務、文化創意、數字服務等新興服務業成為服務業增長的新引擎。
發展水平提升。培育一批億元以上服務類企業和10億元以上服務類集聚平台,創建一批省級以上服務類示範基地和示範平台,服務業的集聚力、輻射力和競爭力明顯增強。
二、主要任務
(一)建設公共數據平台,加快發展數字服務。支持高質量的工業雲計算和大數據中心建設,整合現有資源,構建政府數據共享交換平台和數據開放平台,推動實現信用、交通、醫療、教育、環境、安全監管等政務數據集向社會開放。深化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大力推廣智慧型製造、網路化協同、個性化定製、服務化延伸等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智慧城市建設,促進醫療、教育、社保、就業、交通、旅遊等服務智慧化。鼓勵發展信息資訊、商品交易、物流運輸等領域平台經濟,提升整合資源、對接供需、協同創新功能,支持平台型企業帶動和整合上下游產業。加快發展面向行業套用需求的軟體,支持發展面向網路協同最佳化的辦公軟體等通用軟體。積極發展信息技術諮詢、設計和運維服務。規範數字服務標準,保證服務質量,鼓勵探索前沿技術驅動的服務新業態。(責任單位:市工業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郵政管理局,各行業主管部門)
(二)加快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推動現代物流供應鏈轉型升級。充分發揮海東農業資源優勢,加強對現有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升級改造,完善骨幹農產品批發市場功能。重點建設輻射範圍廣、服務功能齊全、影響帶動能力強的農產品交易中心,打造輻射全省乃至周邊省份的農副產品集散交易平台,進一步鞏固海東在全省的農業基礎性地位。構建以大中型農產品批發市場為起點,城區(縣城)農貿市場為節點,社區(鄉鎮)菜市場為終端,連鎖生鮮超市、車載流動網點為補充的全市統一、有序銜接、布局合理、城鄉一體的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有效解決農產品“賣難買貴”問題,滿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加快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支持市場、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經營實體,升級改造或新建低溫儲藏設施,逐步建立從“田間到餐桌”全面覆蓋的果蔬、肉類、乳品、特色農產品等一體化冷鏈物流體系。(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工業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市應急局,市供銷聯社)
(三)構建高效安全、綠色普惠、開放創新的現代金融服務業。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為著力點,完善商業性、開發性、政策性和合作金融組成的服務體系。加快引進部分政策性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進海東的步伐,培育發展地方民營銀行。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在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掛牌、融資。引導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發行公司債券、企業債券、中期票據等方式融資。建立完善融資租賃業運營服務,形成融資渠道多樣、集約發展、監管有效、法律體系健全的融資租賃服務體系。打通金融支持民營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的“最後一公里”。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鼓勵金融機構與網際網路企業開發基於網際網路技術的新產品和新服務,更好地滿足中小微企業和人民民眾的金融服務需求。(責任單位:市金融辦、人行海東中心支行、海東銀保監分局)
(四)積極培育科技服務新產業新業態,加快建設科技服務業體系。大力發展工業設計,培育企業品牌、豐富產品品種、提高附加值。鼓勵有條件的製造企業向設計諮詢、設備製造及採購、施工安裝、維護管理等一體化服務總集成總承包商轉變。加強智慧財產權諮詢服務,完善智慧財產權交易和中介服務體系,推動研發設計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加強計量、檢測技術、檢測裝備研發等基礎能力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工業企業發展面向設計開發、生產製造、售後服務全過程的分析、測試、計量、檢驗等服務。大力發展戰略規劃、行銷策劃、市場調查、管理諮詢等提升產業發展素質的諮詢服務。重視培育品牌和商譽,發展無形資產、信用等評估服務。(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業信息化局、市品牌產業促進局、市市場監管局)
(五)打造商業新型業態,推動消費升級。充分發揮樂都假日廣場、民和海鴻廣場、互助海洲廣場等大型商業綜合體的帶動作用,打造城市核心商業圈區,有效破解虹吸效應。支持平安驛河湟民俗體驗區提質增效,持續打造民和川垣、平安坊古驛等夜市一條街,滿足民眾吃、喝、玩、樂、購等多元化消費需求,著力培育“夜間經濟”發展,激活消費潛力。紮實推進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項目建設,完善縣區、鄉鎮、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物流體系和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加強與京東、阿里等知名電商平台的對接合作,完善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建立海東特色品牌產品網路銷售平台,扶持民和阿牛哥、互助樂村淘等重點電商企業做強做大,推動更多農產品上行,擴大銷售規模。(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品牌產業促進局,各行業主管部門,各縣區人民政府)
(六)構建便捷、智慧的現代化商貿服務業。重點打造高端商業休閒體驗區和特色商業街區。大力發展社區商業,引導便利店等業態進社區,規範和拓展代收費、代收貨等便民服務。開展零售業提質增效行動,搭建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智慧商圈、智慧市場、智慧企業和智慧社區等消費平台,支持連鎖經營向多行業、多業態和農村延伸。積極發展綠色飯店、主題飯店、客棧民宿、短租公寓、長租公寓、有機餐飲、快餐團餐、特色餐飲、農家樂等滿足廣大人民民眾消費需求的細分業態。做好青海老字號認定工作。鼓勵發展預訂平台、中央廚房、餐飲配送、食品安全等支持傳統產業升級的配套設施和服務體系。促進快遞業發展,推進“快遞下鄉”深入開展。打造“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促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引導電商、物流、商貿流通等行業企業向農牧區拓展服務。(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文體旅遊和廣電局)
(七)制定精品線路,豐富文旅產品供給。推出鄉村生態旅遊線、鄉村人文旅遊線、黃河風情旅遊線等三條“青海人游海東”精品旅遊路線。同時加大鄉村旅遊與農、林、牧、水等產業的深度融合,鼓勵鄉村旅遊企業開發小長假生態旅遊產品,打造周邊游、自駕游、田園游、採摘游等旅遊熱點,持續促進全市鄉村旅遊快速發展。啟動“彩陶故里·拉麵之鄉·青繡之源·醉美海東—青海人游海東”系列活動,不斷營造輿論宣傳氛圍,激發文旅消費潛力。廣泛發動旅遊景區套用“一部手機游海東”開展預約入園、宣傳推廣服務。同時建立健全線上線下旅遊投訴處理處置機制,嚴厲打擊文化旅遊違法違規行為,全面營造良好的文化旅遊消費環境。(責任單位:市文體旅遊廣電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工業信息化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八)拓展健康養老產業鏈,發展全鏈條產業。鼓勵發展健康體檢、健康諮詢、健康文化、健康旅遊、體育健身等多樣化健康服務。鼓勵支持健康業與文化旅遊、體育運動、商務會展等產業融合發展。取消對社會辦醫的不合理限制,加快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推動發展專業、規範的護理服務。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擴大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建立以企業和機構為主體、社區為紐帶的養老服務網路。支持社會力量興辦具有本地特色、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養老服務機構,推進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加強合作,推動養老服務向精神慰藉、康復護理、緊急救援等領域延伸,提高養老服務規範化、專業化、便利化水平。(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文體旅遊廣電局、市商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九)構建便捷化、品質化、專業化的社區服務業。加快智慧社區建設,打造“網際網路+居家服務”、“線上訂購+線下體驗”創新平台,實現居家服務智慧型化,滿足多樣化多層次的居民家庭服務需求。重點發展家政服務、社區照料、養老助殘、病患陪護等基本服務。推進發展日托、上門照料、送餐等社區生活照料服務。鼓勵在有條件的農村建立綜合性家庭服務網點,提高農村家庭服務便利化水平。完善規範家政行業標準體系和監管體系,加大職業培訓力度,推廣特約、定製等個性化服務。積極培育和加快海東河湟新區新的城市片區開發建設。推進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和加裝電梯工作,更新老舊小區水電路氣等配套設施。切實提高居民商品住房綜合品質,促進物業服務提檔升級,探索建立專業化物業管理第三方機構。(責任單位:海東工業園區管委會,市民政局、市商務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住房建設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市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完善職責和工作機制,形成推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合力。加強對實施方案的督促檢查,適時開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評估工作。各縣區要落實主體責任,結合實際制定本縣區支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措施,推動實施方案有效落實。(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區人民政府)
(二)充實人員隊伍。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制定服務業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鼓勵服務業企業開展人才培訓,支持職業院校服務於產業發展實際需要,增設服務業緊缺專業。完善和落實人才評價和激勵措施,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發揮好。(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
(三)完善財稅政策。整合各類專項資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槓桿放大效應。積極申報國家、省專項建設基金項目及企業債券。密切跟蹤國家、省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及時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各類稅收政策問題。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和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的認定力度,做好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的落實。全面清理服務領域收費,切實壓減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減輕企業負擔。(責任單位:市稅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工業信息化局)
(四)加大區域合作力度。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探索推進與周邊地區合作,強化園區共建、產業發展、科教文化等多方面合作。推進省內合作,推動西寧—海東都市圈建設,對接省會城市西寧重要資源,深化交通、科技、人才、旅遊、產業等全方位合作,加快一體化進程。(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海東市工業園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信息化局)
(五)完善統計監測。統計部門和各行業主管部門加強服務業統計調查體系和制度建設,結合各行業實際情況,加強對服務業發展的動態監測和形勢分析,全面提升服務業統計能力。各相關部門之間加強數據交流與共享。各行業主管部門和統計部門加強新興服務業統計研究,準確及時反映新興服務業發展狀況。(責任單位:市統計局、市發展改革委、各行業主管部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