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從長江口以南,至甬江口以北,約六百公里的一段是歷史上的修治重點,其中尤以錢塘江口北岸一帶的海塘工程最為險要。高大的石砌海塘蜿蜒於幾百公里長的海岸上,簡直蔚為壯觀。
海塘最早起源於
錢塘江口,這是自然條件決定的。錢塘江口一帶的潮水特別大,有著名的錢塘觀潮。南北朝地理學家酈道元曾以簡潔的筆墨描述
錢塘潮:濤水晝夜再來。來應時刻,常以月晦及望尤大。至二月八月最高,峨峨二丈有餘。
錢塘潮固然是大自然的勝景,但是也對沿海地區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宋代嘉定十二年(1219年),今
海寧縣南四十多里的土地,曾因海潮而淪入海中。另外,
海鹽縣的望海鎮,也曾被海潮整個吞沒。時至今日,海塘仍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的沿海屏障。
起源
有關海塘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漢代的《水經》。南北朝地理學家酈道元介紹了《錢塘記》中這樣一個故事:
漢代有一個名叫華信的地方官,想在今天杭州的東面修築一條
堤防,以防潮水內灌。於是他到處宣揚,誰要是能挑一石土到海邊,就給錢一千。這可是個大價錢!於是,附近的地方百姓聞訊後,紛紛挑土而至。誰知華信的懸賞只是個計策,等到挑土的人大量湧來的時候,他卻忽然停止收購。結果,人們一氣之下紛紛把泥土就地倒下就走了。華信就是利用這些土料,組織百姓,建成了防海大塘。
魚鱗石塘
隨著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海塘逐漸增加,海塘結構形式也逐步擴展。明代出現五縱五橫魚鱗大石塘,這是用條石縱橫迭砌的重型石塘。
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浙江巡撫
朱軾選擇最危險而又地基較好的海寧老鹽倉海岸,創築魚鱗大石塘五百丈。由於大石塘堅固耐久,故被廣泛採用於潮水頂沖地段。據
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統計,當時已修築的魚鱗大石塘長度共約八十七里,並用千字文順序編號,立石碑於塘頂,以明確里程和地段,便於維修管理。築有魚鱗石塘一帶也是觀看
錢塘江涌潮的主要壯觀景點。
歷史
元以前的海塘
有關海塘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漢代的《水經》。南北朝地理學家酈道元介紹了《錢塘記》中這樣一個故事:
漢代有一個名叫華信的地方官,想在今天杭州的東面修築一條堤防,以防潮水內灌。於是他到處宣揚,誰要是能挑一石土到海邊,就給錢一千。這可是個大價錢!於是,附近的地方百姓聞訊後,紛紛挑土而至。誰知華信的懸賞只是個計策,等到挑土的人大量湧來的時候,他卻忽然停止收購。結果,人們一氣之下紛紛把泥土就地倒下就走了。華信就是利用這些土料,組織百姓,建成了防海大塘。
從五代、兩宋到元朝,蘇、滬、浙的海塘,有了初步發展。
天寶三年(公元910年),吳越王錢鏐[liú流]在杭州候潮門外和通江門外,用“石囤木樁法”構築海塘。這種方法,編竹為籠,將石塊裝在竹籠內,碼于海濱,堆成海塘,再在塘前塘後打上粗大的木樁加固,還在上面鋪上大石。這種新塘,不像土塘那樣經不起潮水沖刷,比較堅固,防潮汐的性能較好。但是,石囤塘的竹木容易腐朽,必須經常維修;同時,散裝石塊缺乏整體性能,無力抵禦大潮。人們摸索著加以改進,於是有正式石塘的興建。
南宋和元朝,在海塘的建設方面,也取得了許多成就。南宋嘉定十五年(公元1222年),浙西提舉劉垕[hòu厚]又在當地創立土備塘和備塘河。它是在石塘內側不遠,再挖一條河道,叫備塘河;將挖出的土,在河的內側又築一條土塘叫土備塘。備塘河和土備塘的作用,平時可使農田與鹹潮隔開,防止土地鹽鹼化;一旦外面的石塘被潮沖壞,備塘河可以消納潮水,並使之排回海中,而土備塘便成為防潮的第二道防線,可以攔截成為強弩之末的海潮。
在杭州灣兩岸,元朝都進行了規模較大的石塘修建。在技術上還有許多創新。一是對塘基作了處理,用直徑一尺、長八尺的木樁打入土中,使塘基更為堅固,不易被潮汐淘空。二是在用條石砌築塘身時,採用縱橫交錯的方法,層層壘砌,使石塘的整體結構更好。三是在石塘的背海面,附築碎石和泥土各一層,加強了石塘的抗潮性能。這種石塘結構已經比較完備,是後來明清石塘的前身。
明代海塘
杭州灣北岸是當時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太湖流域的前沿。針對涌潮對這一地區的嚴重威脅,明政府頻繁地組織人力、物力,修建當地的海塘。其中幾次都比較重要。一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的工程,這次築成石塘2370丈。二是永樂年間的兩次大修。一次在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築土石塘共11185丈;另一次在永樂十一年到十三年,這次調集軍民十餘萬人,擔任勞務,“修築三年,費財十萬”。三是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和萬曆五年(公元1577年)的兩次工程,這兩次工程都分別修建石塘2370多丈。
在頻繁修建浙西海塘的進程中,人們不斷總結經驗,改進塘工結構,以提高抗潮性能。其中最重要的是浙江水利僉事黃光升創造的五縱五橫魚鱗石塘。他總結以往的經驗教訓,認為過去的舊塘,有兩個嚴重的缺點,一是“塘根浮淺”,二是“外疏中空”。前者指塘基不結實,後者指塘身不嚴密。因此,他主持建塘時,在這兩方面,都作了重大改進。在基礎方面,必須清除其表面的浮沙,直到見到實土,然後,再在前半部的實土中,打樁夯實。認為這樣的塘基,不僅承受力大,而且也不易被潮水淘空。在塘身方面,用大小一致(長、寬、厚分別為六尺、二尺、二尺)的條石縱橫交錯構築,共18層,高三丈六尺;底寬四丈,五縱五橫,以上層層收縮,呈魚鱗狀,頂寬一丈。石塘背後,加培土塘。認為這種縱橫交錯、底寬頂窄、狀如魚鱗的石塘,整體性能最好。黃塘確實比較堅固。但它造價很高,每丈需用白銀300兩。因此,當他改造到全部塘工的1/10—2/10時,籌集的經費便告罄了。其他的只好仍用舊塘。
由於錢塘江潮水的主溜北移,涌潮對南岸的威脅減輕。因此,在明朝,錢塘江南岸海塘的建設,一般說規模較小。
除浙西海塘外,為防止長江口的涌潮危及南岸產糧區,明朝對嘉定、松江等地海塘的修建,也比較重視。主要工程有: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9年),修建了嘉定到太倉劉家港間的土塘長1870丈,底寬三丈,頂寬一丈。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松江知府白行中,修建華亭、上海、嘉定三縣間的土塘,累計長52500多丈,底寬四丈,頂寬二丈,高1.7丈。其中平湖、寶山等地受海潮威脅較大的地段,在土塘後面,又加築一條土塘,稱里護塘。後來,由於在土塘外面,又淤出大片新地,因此,萬曆十二年(公元1584年),上海知縣顏洪範,又在新地上再建成9200丈新土塘,出現了三重海塘。
清代魚鱗石塘
隨著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海塘逐漸增加,海塘結構形式也逐步擴展。明代出現五縱五橫魚鱗大石塘,這是用條石縱橫迭砌的重型石塘。清代大部分時間,錢塘江涌潮的主溜,仍然對著海寧、海鹽、平湖等浙西沿海,所以這一帶仍是海塘工程的重點。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朱軾曾先後擔任浙江巡撫、吏部尚書等重要職務。在他任職期間,多次主持修建蘇、滬、浙等地的海塘。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他綜合過去各方面的治塘先進技術,在海寧老鹽倉,修建了500丈新式魚鱗石塘。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七月,由於颱風和大潮同時在錢塘江口南北一帶出現,釀成一次特大潮災。當時,除朱軾在老鹽倉所建的新魚鱗石塘外,杭州灣南北絕大部分的海塘都遭到嚴重的破壞,生命、財產的損失十分慘重。起初,朱軾的新魚鱗石塘,由於造價高昂,每丈需銀300兩,沒有推廣,只造了500丈。經這次大潮考驗後,被公認為海塘工程的“樣塘”。為了浙西的安全,清政府遂不惜花費重金,決定將錢塘江北岸、受涌潮威脅最大的地區,一律改建成新式魚鱗石塘。
新式魚鱗石塘,具有以下一些特點:第一,基礎打得更為紮實。明朝黃光升的魚鱗大石塘,清淤後只在塘基的前半部下樁加固,後半部未加處理。而新魚鱗石塘的塘基工程,除清淤和在前半部下樁外,在後半部也下了樁,使前後兩部分具有同樣的承壓性能,並在其上還用三合土夯實。第二,塘身的結構也更為嚴密。條石規格一致,規定長五尺、寬二尺、厚一尺,用丁順相間砌築,以桐油、江米汁拌石灰漿砌,上半部條石之間,用鐵鋦、鐵錠連線。塘底寬12尺,一般砌18層、高18尺,每層向內收縮,頂寬四尺半。它與黃光升石塘相比,雖然小許多,但整體性能優於它。第三,護塘工程也更講究,一方面,在石塘的背海面,培砌碎石和泥土,以加強塘身的御潮性能和防止潮水滲入。另一方面,在石塘的向海面修建坦水,用石塊從塘腳向外斜砌。坦水寬度從12尺到48尺不等,以保護塘腳,消減潮波能量。
此外,在崇明島,清朝也著手興建海塘工程。崇明島是今天我國第三大島,面積1000多平方公里。唐朝時,它還是一個小沙洲,面積只有十幾平方公里,由於江水和潮水中的泥沙沉積,到明、清時,逐步發展成為大島。從明末起,為了圍墾這塊新地,人們開始在島上修建簡單的海堤。乾隆時,築了一條具有一定規模的土堤,長100多里。光緒時,兩江總督劉坤一又在其上修建石堤。
清朝在防止涌潮災害方面,還作了一些新的探索。一是設法使錢塘江大潮的主溜走中小門。由於涌潮的主溜走北大門和南大門,都易釀成嚴重的潮災,特別是走北大門,災害更為嚴重,只有走中小門,潮災才較小。因此,乾隆時曾組織力量,疏浚中小門水道,引涌潮主溜由此通過,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這是很有意義的探索。二是清末修建海塘時,嘗試著在工程中使用了新式建築材料水泥。這一試驗當時雖因地基沉陷而失敗,但卻為人們提供了經驗教訓。民國時期,以水泥作為塘工的材料,逐漸增多,並取得了一些成就。
千百年來,蘇、滬、浙海塘工程的發展,反映了當地人民與潮災鬥爭的堅強毅力和聰明才智。海塘的修建,對廣大人民的人身安全,對當地的工農業生產,都是有力的保證。
軍事作用
我國最早把海塘用於軍事目的是在晉代。晉代是我國有文字明確記載修築海塘的開始,其第一條海塘出現於東晉鹹和年間(公元326--334年),名叫“防海壘”。“壘”即最初的海塘稱謂。它是由吳國內史虞潭在長江三角洲前緣修築的。此時修築目的仍是出於防禦海潮。其開始出於軍事目的修築海塘則是在半個多世紀後的公元400年。當時,爆發了孫恩、盧循領導的農民起義,起義軍占據舟山群島,頻頻攻擊東南沿海地區。面對起義軍的打擊,東晉統治者想到了海塘,趕忙修築,作為防禦堡壘。《晉書·盧循傳》載,吳國內史袁山松“築扈瀆壘,緣海備恩”。又有云:“修扈瀆壘,以防海寇”。文中“扈瀆”即今上海地區。“恩”即東晉農民起義領袖孫恩。後文的“海寇”也是指孫恩領導的海上起義軍。儘管袁山松不久便在扈瀆為起義軍擊殺,但其開創的海塘防禦還是對起義軍的軍事鬥爭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由這段歷史還可見,海塘誕生後不久,人們就發現它具有國防價值,並把之運用於實踐中去。
海塘在冷兵器時代,對付使用弓箭的進攻者,其防守效果十分明顯。故歷代許多統治者在修築海塘時都非常重視其國防功能的發揮,把海塘修得又高又牢。如南宋孝宗乾道年間(公元1165--1173年)所築海塘,北起嘉定老鶴嘴,南至海寧澉浦以西,高於城垣,內外皆有塘溝相交,具有很好軍事防禦作用。為此,世人評價說:“海防倚以為固”。其在國防上的效用由此可見。
元朝後期,倭寇之患乍起,一些有識之士就提出把南方地區修築海塘防禦方法引入北方。如當時著名學者虞集說:“京師之東,涉海數千里,北極遼海,南連青齊,萑葦之場也;而海潮日至,淤為沃壤。宜用南人法築堤,捍水為田,召富民耕種,三年而征其稅,可以衛京師,可以防島夷,可以省海運矣。”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脫脫為相,因宗其說,大力推行,但由於種種原因,“未幾復罷”(《讀史方輿紀要·卷十一》)。文中“島夷”是指日本海盜。此議雖未成功實行,但反映古人懂得海塘的雙重作用和希望把它運用到北方地區,加強保衛京師重地。
明代,由於統治者重視,短短270多年,便13次大修海塘,初步奠定了今日海塘之規模。此時在技術方面也大有改進,基本用巨石修築且結構合理。明嘉靖後,倭患猖獗,於是漫長、堅固的萬裏海塘便成為沿海廣大軍民抗擊倭寇進犯的重要防禦工事。對此,明人及以後一些專門記載海防或海塘的著作都有所指出。如《鹽邑志林》云:“海鹽一帶海塘,外以捍海潮之入;循塘拒守,墩堠相望,可以御海寇之登犯。塘以里皆良田,富室煙火相望,所恃以為外護者,一塘而已。”《海防圖注》云:“沿海護塘,高厚如牆,有護塘港,闊四丈,深一丈五尺,明人用以禦寇。”又《海塘考》云:“海塘之制,高於城垣,內外塘溝相夾,湯和經略海防,引以為固,防海之外,兼以禦侮,故規畫特崇。”後一史料還表明,早在明初大將湯和就把海塘納入其防禦體系中,作為海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深受明人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