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稱“鼓勵國內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在海南設立分支機構,鼓勵海南引進境外優質教育資源,舉辦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這為海南教育對外開放指明了方向。
2019年6月20日,教育部聯合海南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關於支持海南深化教育改革開放實施方案》,明確推動海南建設國際教育創新島。
2020年6月3日,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掛牌設立。
2022年3月26日,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圖書館項目B區主樓的第16層樓面建造完成。
2022年秋季學期,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順利實現開園辦學。
2023年6月,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開展首個公眾開放日活動。
入駐單位
2022年秋季學期,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迎來三種不同辦學模式的十餘所高校於試驗區開學。
中外合作辦學
自貿港國際英才班
這種模式在2021年9月份就已經在試驗區進行了,試驗區與
同濟大學、
天津大學、
南開大學都在對接洽談自貿港國際英才班的項目,各個高校也都是拿出了自己的優勢學科在試驗區辦學。2023年中央民族大學與澳門城市大學合作舉辦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本科教育項目在試驗區招生辦學。
計畫單列研究生招生
園區概況
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規劃面積12.72平方公里,呈現“一撇、一捺”的“人”字型布局,“一撇”部分主要承載國際教育功能,面積5.81平方公里,全部建成後可容納3萬名在校師生,“一捺”部分是產教融合板塊,致力區地協同發展。教育功能板塊起步區占地約0.95平方公里,按照“大共享+國小院”模式,遵循“共享設施先行、配套服務同步”原則,壓茬推進四個批次共41個項目建設,截至2022年,累計完成投資23.5億元。其中,第一批次公共教學樓、實驗樓、體育場、學生生活區、教師公寓、食堂等8個項目和第二批次9條市政路網項目已開始竣工驗收,能夠滿足2022年秋季正式辦學需要。周邊社區及醫院、派出所、中國小校、商業配套等公共配套建設也正在穩步進行。
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由教育部和海南省共建,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11個重點園區之一, 是推動“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的重要平台。試驗區以教育對外開放為核心使命,對標海南自由貿易港對教育的新要求,緊扣國家戰略和海南四大主導產業,打造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學科專業體系,突出國際化和開放型特色,引進境內外優質教育資源,致力於打造中國教育開放發展的新標桿,中國教育改革創新的試驗田,中外教育交流互鑒的集中展示視窗,承接國際教育消費回流的重要平台。
園區規劃範圍12.72 平方公里,“多規合一”開發邊界面積1059.42 公頃,總建設量不超過370萬平方米,分兩期建設,一期主要承載國際教育功能,二期主要承載教科產城融合發展功能。按規劃, 一期建設用地350.49公頃,2022年6月達到入駐辦學條件。
截至2023年6月,試驗區已簽約22所高校,其中中方高校10所,外方合作高校12所。教育部已正式批覆中國傳媒大學考文垂學院、電子科技大學格拉斯哥海南學院、北京郵電大學瑪麗女王海南學院、北京體育大學阿爾伯塔國際休閒體育與旅遊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密德薩斯學院等5箇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以及中央民族大學與澳門城市大學合作舉辦的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本科教育項目在試驗區辦學。
辦學特色
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創設了“大共享+國小院”的辦學模式,由試驗區建設圖書館、公共教學樓、體育場、師生宿舍等生活配套等硬體提供給入駐高校共享使用,高校實現拎包入住。每個高校則根據自己的辦學需要和學科特點開設課程,集中精力於專業教育教學。
試驗區通過內設的國際聯合學院為載體,打造國際學分銀行、國際大師班、國際通識課程、國際創新實踐等“大共享”軟體平台,構建中西互鑒、文理互通、學科互融、學分互認、課程互選、管理共商的“五互一共”新型辦學模式,逐步形成多所辦學機構聚集、學科交叉融合、辦學資源共享的格局。學生一校入學、多校選課、多地實踐、多個學位、實現“學在海南=留學國外”的願景,培養面向未來的高素質、國際化、創新型人才,同時也為後疫情時代中國留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
社會評價
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是海南省與教育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中央12號檔案和《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共同規劃建設的重大教育開放平台,是國際教育創新島的集中展示視窗,是自貿港建設的先導性項目和重點園區之一。
(中國新聞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