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一半殘陽下小樓

《浣溪沙·一半殘陽下小樓》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所作的一首詞。詞人採用了先抑後揚的寫法。上片寫靜景,夕陽小樓,朱簾金鉤,還有依然而立內心充滿哀怨之人;下片是動景,刻畫女子懷春的形象;兩個畫面的轉換自然和諧,人物微妙的心理變化全由畫面呈現,細膩生動,可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浣溪沙·一半殘陽下小樓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飲水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納蘭性德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浣溪沙
一半殘陽下小樓,朱簾斜控軟金鉤。倚闌無緒不能愁
有個盈盈騎馬過,薄妝淺黛亦風流。見人羞澀卻回頭。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還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最早採用此調的是唐人韓偓,通常以其詞為正體,另有四種變體。全詞分兩片,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此調音節明快,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
⑵斜控:斜斜地垂掛。控,下垂、彎曲貌。
⑶闌(lán):同“欄”,欄桿。無緒:指沒有心情,百無聊賴。
⑷盈盈:謂儀態美好。此處代指儀態美好之人。盈,與“贏”同,容貌之意。《玉台新詠·日出東南隅行》:“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
⑸薄妝淺黛(dài):指妝容淡雅。淺黛:謂眉畫的淺淡。風流:指動人的風韻。

白話譯文

黃昏時分,夕陽依依,暮掩小樓,朱簾斜斜垂掛在軟金鉤上。依靠著欄桿,看那殘陽斜暉,心中難掩愁緒。
那位盈盈動人的女子騎馬而過,她略施薄妝,淺描眉黛,卻也別有一番嫵媚風流。她見到有陌生人就臉生紅暈,神情羞澀卻又回頭顧盼。

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於康熙年間;時詞人正處於懵懂愛情的階段。詞人多愁善感,內心充滿哀怨。一個淡妝美人,騎馬從人前盈盈而過,引發了詞人朦朧的愛慕之情。詞人有感而發,作下此詞。

作品鑑賞

文學鑑賞

該篇採用敘事的手法,正所謂“詞宜抒情,或直發胸臆,或假以興象,而敘事者少見”。所以顯得更為奇妙。
上片情語出之於景語,寫女子意興闌珊之貌。首句點明時間是黃昏,正是夕陽西下時分,朱簾斜斜地垂掛在軟軟的金鉤上,一副頗無心情的懶散樣子。“倚闌無緒不能愁”是說這位女子倚靠著闌桿,心緒無聊,而又不能控制心中的憂愁。此三句以簡潔省淨之筆墨描摹了一幅傍晚時分深閨女子倚欄懷遠圖,為下闋騎馬出遊做好鋪墊。
下片亦刻畫了一個小的場景,但同時描繪了一個細節,活靈活現地勾畫出這位閨中女子懷春又羞怯的形象。“有個盈盈騎馬過”一句,清新可喜,與李清照“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有異曲同工之妙。特別是“盈盈”一詞,形容女子,有說不出的熨帖生動。“薄妝淺黛亦風流”一句則凸現了她的風情萬種,“薄”、“淺”形容她的容貌,“亦”字說她稍加打扮就很漂亮。末句言,“見人羞澀卻回頭”。這只是少女一個極細微的,幾乎叫人難以察覺的動作,詞人卻捕捉到了,輕輕一筆,就活靈活現地勾畫出閨中女子懷春又嬌羞的複雜心情。可以說騎馬少女薄妝淺黛羞澀回頭的神態,把原本顯得低沉的夕陽、小樓、斜掛的朱簾、軟垂的金鉤及無聊的心緒襯托為一幅情景交融、極具美感的畫卷,讀來口角生香,有意猶未盡之感。

名家點評

當代學者、納蘭詞研究專家趙秀亭《納蘭叢話》:“性德曼殊翹楚,今人有論其之‘民族特色者’,每舉《浣溪沙》:‘有個盈盈騎馬過’為論,蓋以女子騎馬為滿俗也。然‘吳姬十五細馬馱’,見太白詩;‘騎馬佳人卷畫衫’,見盧延讓詩;婦人騎乘乃古來常事也,非必滿族。又尤侗《女冠子·美人騎馬》:‘春芽擁翠會,香汗發紅潮。轡兒跑不住,抱鞍橋。’焉可認尤侗具‘滿族特色’耶!”。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葉赫那拉氏,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文元賞識,推薦給內閣學士徐乾學。十八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十九歲參加會試中第,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拜徐乾學為師。他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彙編——《通志堂經解》,深受皇帝賞識,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
他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