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粵港澳大灣區之科技創新》是一本2020年出版的圖書,由廣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活力粵港澳大灣區之科技創新
- 作者:林曉霞,鄭曉娟
- 出版社:廣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10月1日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35974044
《活力粵港澳大灣區之科技創新》是一本2020年出版的圖書,由廣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活力粵港澳大灣區之科技創新》是一本2020年出版的圖書,由廣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內容簡介《活力粵港澳大灣區之科技創新/活力粵港澳大灣區叢書》一書是“活力粵港澳大灣區叢書”的一個分冊本書介紹了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主體、...
積極投入、紮實開展科技創新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到,中央政府大力支持港深合作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同意兩地共同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深圳園區和位於落馬洲河套的香港園區,實現“一國兩制”下位處“一河兩岸”的“一區兩園”。
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簡稱“大灣區國創中心”)是根據國家戰略部署打造的跨區域、跨領域、跨學科、跨產業的綜合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是國家在粵港澳大灣區布局的戰略科技力量、國家區域創新體系的“四梁八柱”。2021年4月22日,大灣區國創中心在廣州揭牌成立。2022年8月,大灣區國創中心正式入軌運行。大...
從創新平台建設、科技企業引育、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國際科技合作、科技創新生態等六個方面提出具體扶持措施,助力合作區科技企業發展,推動琴澳科創產業協同創新,為澳門經濟多元可持續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支點。《若干措施》從支持澳門高校產學研示範基地建設、支持創新平台...
《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發展報告(2022)》是2023年3月16日,廣州日報數據和數位化研究院(GDI智庫)發布的報告,這是GDI智庫第七年發布該報告。發布信息 2023年3月16日,廣州日報數據和數位化研究院(GDI智庫)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發展報告(2022)》。主要內容 《報告》聚焦發明專利、PCT專利、同族專利、專利被引...
9月20日,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協同創新聯盟南沙辦事處成立儀式在廣州南 沙舉辦。基本概況 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協同創新聯盟得到了粵港澳大灣區院士專家,重點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和科技社團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回響,已有137個單位成為協同創新聯盟的首批會員單位,涵蓋了大灣區九城市科協、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業、重要研發平台...
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產業投資基金,由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牽頭,聯合中央企業、科技龍頭企業、金融機構、大灣區骨幹企業和地方政府共同發起設立,是目前經批准設立的唯一一支專注於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發展的戰略投資基金。基金總規模1000億元,首期規模200億元,重點投資和支持科技創新關鍵領域的優質企業。為加強對基金...
粵港澳大灣區能源規劃與科技創新中心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粵港澳大灣區能源發展與科技創新而以廣東院為實施載體成立的重要平台,助力廣東省構建能源全產業鏈大數據,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智慧型能源解決方案。粵港澳大灣區能源規劃與科技創新中心主要職責包括:加強與粵港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合作...
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廣州)有限公司(簡稱: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創立於2019年4月18日。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廣州) 股份有限公司在廣州市人民政府的支持,廣州市科技局的指導下,由廣州國資發展控股有限公司牽頭,聯合廣東省創投協會等各相關機構共同組建成立。大灣區中心定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一站式科技...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科技創新中心的促進政策研究》是2021年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子丹、袁永。內容簡介 本書以創新集聚等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相關理論和科學學、創新經濟學等科技政策研究相關理論為基礎,深入研究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概念特徵,提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體系模型,並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
主要研究領域為科技創新管理、智慧財產權法學等。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及意義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義 第二節相關概念界定 一、粵港澳大灣區 二、創新與技術創新 三、協同和協同理論 第三節研究設計 一、研究範圍和對象 二、數據來源和處理 三、指標選取和分析方法 第四節小結 第二章...
創新策源能力顯著增強。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取得重大進展,科技創新平台體系建設全面提速,國家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有新突破,省級以上戰略科技創新平台數達320個,在若干重點領域產生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重大原創成果。基礎與套用基礎研究整體水平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基礎...
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驅動,助推實現高質量發展。硬科技雲平台 硬科技雲平台為光電企業與科研與科研機構提供一站式專業化的服務,產品雲交易、技術雲服務、設備雲共享、生產雲定製、金融雲服務五大核心板塊形成全方位、立體化服務模式,以實現光電行業整體效率提升和開發門檻有效降低。
加速中國科技創新。白皮書從醫療健康、半導體和新型顯示三個行業切入,通過數據與例證展示大灣區的產業優勢,就現有的挑戰進行分析,並提出了大灣區未來發展的機遇與前景。其中顯示,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的醫療器械產業總產值達到了1254.83億元,占全國的16.67%,位居全國第一。
《粵港澳大灣區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是2021年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呂拉昌、李志堅。內容簡介 本專著分十章探討了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理論建樹和實踐探索,章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背景,第二章為國外灣區建設與科技創新,第三章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基礎設施研究...
粵港澳科技創新合作更加緊密,“錢過境、人往來、稅平衡”等改革舉措不斷深化,一批科技計畫項目、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實驗動物平台、科普基地實現向港澳開放,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落地實施。啟動建設 20 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面向港澳創建 134 家創業孵化載體。與全球創新型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科技交流...
“粵港澳大灣區中科實踐·創新教育基地”是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與廣州中國科學院先進技術研究所共同創建的創新教育基地。旨在助力青少年的科學教育體系的持續完善。打造前沿科學與教育相融合的實踐教育基地,推動科技賦能素質教育的發展。在資源上促進教育均衡,讓更多需要幫扶的地區,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為未來一代...
深圳園區可快速銜接香港國際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廣深港高鐵福田站,與深圳光明科學城、香港科學園等創新節點形成“半小時科研圈”,與廣州、東莞、惠州等城市形成“一小時產業圈”,具備集成粵港澳大灣區優勢產業資源、匯聚全球科技創新要素、聯動國際國內市場的特殊優勢。——經濟基礎雄厚,科技創新活力強勁。深圳營商...
2018年“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中小企業產業創新峰會”於2018年11月07日在深圳福田五洲賓館舉行。當天,“2018粵港澳大灣區十大卓越創新力企業”(後更名為“金灣獎 · 十大創新力企業”)頒獎盛典同期舉行。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優必選科技有限公司、銀盛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奇信建築智慧型化工程有限公司、...
2021年9月26日至27日,2021粵港澳大灣區女性科技創新大賽(下稱“大賽”)決賽及頒獎儀式,在廣東東莞松山湖科學城舉行。經過緊張角逐,磁性元器件自動化製造等10個項目從數百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得大賽各類榮譽,分享總額達155萬元獎金。本屆大賽參賽項目從物聯網、機器視覺、3D列印,到能源材料等,廣泛覆蓋...
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成果巡展 8月27日,繼在深圳、廣州後,為期4天的“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成果巡展”在珠海展出。以“圖片展+明信片+全媒體融合”等多形式呈現的該展,旨在傳播灣區好聲音,展示灣區發展成果,分享灣區各地的發展機遇。
本書從理論上探索協同創新與空間溢出對區域產業技術創新效率的影響機理及路徑。同時,本書對粵港澳大灣區工業創新效率、協同創新、空間溢出進行測度,並通過構建空間計量模型,檢驗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內部多元主體協同創新和城市之間技術空間溢出對工業技術創新效率的影響,為粵港澳大灣區產業技術創新效率提升提供參考性政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