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沙通量

泥沙通量

泥沙通量是指在一定時間內通過河口某一斷面入海的泥沙量,其內涵與水利界和工程界慣用的“輸沙量”相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泥沙通量
  • 外文名:Sediment flux
  • 又稱:河口泥沙通量
簡介,作用,河口泥沙通量的研究方法,儀器直接測量,數學模型法,元素追蹤法,數學統計法,採用多種方法相結合,

簡介

物質入海通量是IGBP(國際地圈—生物圈研究計畫)兩個核心計畫———JGOFS(全球海洋通量聯合研究)和LOICZ 的中心研究內容。據Garris and Machenzie (1971)估算, 由陸地進入海洋的物質約85%是經河流搬運入海的,因此河流的入海物質通量在陸地入海物質通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量是一個物理名詞,是指單位時間內流過某一給定面積(通常指與流動方向垂直的單位面積)的某種物理量的量值。在地質研究領域,通量應該理解為一定時間內通過某一面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或體積。對河流物質通量而言,物質可以是水、泥沙和各種形態的化學元素等。由通量的概念可知,物質類型、斷面時間尺度是通量的基本要素,同一物質在不同的斷面和時間尺度內,其通量的量值存在較大差異。若物質為水,其年通量相當於水利學科常用的年徑流量;若物質為沙,其通量則相當於水利科學中常用的年輸沙量。從輸運的物質屬性及其環境效應來看,河流物質入海通量包括淡水通量、泥沙通量、溶解態營養鹽通量、生源要素通量、污染物質通量等。

作用

河流泥沙通量在不同的地球化學循環(如全球碳循環)中起重要作用,由於污染物與泥沙有吸附效應,泥沙輸移對污染物的遷移和循環也起重要作用,此外,泥沙通量直接對河口海岸地區港口航道環境圍墾漁業水資源產生影響。

河口泥沙通量的研究方法

國外關於河口泥沙通量的研究方法為:

儀器直接測量

法根據目前的研究,國內外採用的儀器直接測量的方法主要是——沉積物捕捉法,即用沉積物捕捉裝置置於河流的縱剖面的不同高度,通過該裝置捕獲泥沙的量來測量某一時段河流的泥沙的通量。

數學模型法

套用數學方法對河口泥沙、流量、河流底部對水體流動的阻力、河流中的淡水海水因密度不同而造成的湍流作用、以及海浪的作用進行模擬。

元素追蹤法

元素追蹤法即採用某一種元素作為沉積物的追蹤元素來測定泥沙等沉積物的通量。JaeilLeea,PeterD.Clift等人通過元素追蹤法:即通過角閃石的組成成分的變化跟蹤測定了Indus河流泥沙的通量。結果證明採用元素追蹤法測定河口泥沙通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優越性,尤其在泥沙等沉積物的來源處於一種比較複雜的環境條件下來測量泥沙通量不失為一種首選方法。

數學統計法

該方法適用於較長尺度時段內泥沙沉積物通量的研究,對較小時段內的泥沙通量的測量結果不夠精確。因為我們對認識泥沙系統變化的影響因素的主要障礙是缺乏適宜的時間尺度,這個時間尺度是一個較長時間的尺度,在該時間尺度內整個泥沙系統的性質可以得以觀察。

採用多種方法相結合

由於上述各種方法均有優缺點,所以把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方法結合起來使用,可以避免由於某一種方法所帶來的誤差,使得到的結果比較準確。
物質通量採樣工作物質通量採樣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