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河流地貌過程

黃河河流地貌過程

《黃河河流地貌過程》是201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炯心。本書可供地貌、自然地理、地質、生態、水利和水土保持、環境保護等專業的科學研究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及大專院校師生參考。

基本介紹

  • 書名:黃河河流地貌過程
  • 作者:許炯心 
  • ISBN:978-7-03-030879-5
  • 定價:128.00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4月
  • 裝幀:精裝
  • 開本:16開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作者:許炯心 著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4月出版
定價:128.00
語種:中文
標準書號:978-7-03-030879-5
裝幀:精裝
版本:第一版
開本:16開
責任編輯:李敏,張菊
字數:790千字
讀者對象: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頁數:528
書類:理論專著/研究生教育

內容簡介

本書以作者對黃河地貌近20年的研究成果為基礎,在河流地貌系統的理論框架中,系統地闡述了黃河河流地貌過程的各個方面,涉及泥沙從侵蝕源到沉積匯運動的全過程,即從坡面、溝道中的泥沙侵蝕,到泥沙在坡面、溝道、各級支流、幹流中及河口三角洲輸移、沉積的整個過程,以及河流地貌的塑造與演變的過程。本書的體系結構是按照流域地貌系統理論中的侵蝕帶、輸移帶、沉積帶來展開的,即以現代侵蝕產沙過程、泥沙輸移過程、泥沙沉積過程三大部分為主線,同時還突出了黃河流域特有的地貌現象,如多營力侵蝕產沙過程、高含沙水流的侵蝕、輸移和沉積過程、黃河下遊河道演變特性、乾支流河型特性及其成因、流域地貌系統中的耦合關係、入海水沙通量變化與三角洲發育演變等。與此同時,還指出了這些成果的套用意義,可以為黃河流域和河道的規劃、治理和管理提供參考。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黃河流域自然地理概況
第二節 河流地貌特徵
第三節 黃河地貌的研究簡史
第四節 本書的指導思想和任務來源
第二章 現代侵蝕產沙過程
第一節 中國巨觀自然地理背景下的黃河流域侵蝕產沙特徵
第二節 降水、植被、侵蝕耦合關係及其臨界
第三節 侵蝕產沙變化對夏季風強度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回響
第四節 水土流失治理對侵蝕產沙的影響
第五節 侵蝕產沙空間尺度效應
第六節 侵蝕產沙的時間尺度效應
第七節 基於遙感植被指標NDVI的流域侵蝕研究
第八節 多沙粗沙區侵蝕產沙的變化趨勢
第三章 多營力侵蝕產沙過程
第一節 黃土高原地區沙塵暴形成的因素
第二節 風水兩相侵蝕產沙過程
第三節 風水兩相作用與不同粒徑組泥沙的產出
第四節 風水兩相作用對黃河支流懸移質粒度特徵的影響
第五節 風水兩相作用對侵蝕產沙地域分布的影響
第六節 人類活動對風水兩相侵蝕的影響
第四章 泥沙輸移過程
第一節 無定河流域泥沙收支平衡
第二節 黃河下遊河道泥沙輸移特徵
第三節 洪水輸沙效率與水沙組合和河床形態的關係
第四節 高效輸沙洪水
第五節 黃河下遊河道輸沙功能
第五章 河道泥沙沉積過程
第一節 黃河小北幹流的泥沙沉積
第二節 歷史上黃河下游沉積速率的突變現象
第三節 黃河下游現代沉積的變化趨勢
第四節 黃河下游泥沙沉積統計關係
第五節 黃河下遊河道沉積的空間分布
第六節 黃河下游堤距對河道沉積過程的影響
第七節 黃河下游不同粒徑組泥沙的沉積
第八節 黃河下游泥沙的存儲與釋放
第六章 流域地貌系統中的高含沙水流
第一節 黃土高原高含沙水流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
第二節 坡溝系統中高含沙水流的形成
第三節 高含沙水流懸移質泥沙的粒度組成
第四節 高含沙水流侵蝕
第五節 風水兩相作用對高含沙水流的影響
第六節 沖淤雙臨界現象
第七節 不同來源水沙對高含沙水流的影響
第八節 人類活動對高含沙水流的影響
第九節 高含沙水流頻率的時間變化
第七章 黃河下遊河床演變
第一節 河道的複雜調整現象
第二節 黃河下遊河道調整對三門峽水庫清水下泄階段的回響
第三節 平灘流量及其變化
第四節 遊蕩河段河床調整對水沙變化的回響
第五節 河道萎縮過程中的河床調整
第六節 黃河下遊河床調整的特徵時間尺度
第七節 黃淮海平原河流的縱剖面凹度特徵
第八章 河型
第一節 高含沙型曲流河床及其形成機理
第二節 黃河遊蕩河型的自然地理因素
第三節 河型對含沙量空間變異的回響及其臨界現象
第四節 基於來沙係數的沖積河流河型判別
第九章 流域地貌系統產水產沙帶與沉積帶的耦合關係
第一節 黃河上中游產水產沙系統與下遊河道沉積系統的耦合關係
第二節 流域產水產沙耦合對黃河下遊河道沖淤和輸沙能力的影響
第十章 入海水沙通量與三角洲發育演變
第一節 入海徑流通量及其變化
第二節 入海泥沙通量及其變化
第三節 不同來源區水沙變化對入海泥沙通量的影響
第四節 三角洲造陸臨界
第五節 流域因素變化對三角洲造陸速率的影響
第六節 不同粒徑組入海泥沙通量的變化及其對三角洲造陸的影響
第七節 夏季風強度變化對陸海相互作用的影響
第八節 三角洲造陸速率的歷史變化
第九節 下游泥沙沉積匯對入海懸移質泥沙粒度的影響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