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蘇州泥塑)

泥塑(蘇州泥塑)

泥塑(蘇州泥塑),江蘇省蘇州市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蘇州泥塑這一民間傳統手工藝,歷經2000多年的傳承與發展,形成了種類豐富、特色鮮明的藝術形態。清顧祿著的《桐橋倚棹錄》記載:“虎丘有一處泥最潤,俗稱滋泥,凡上細泥人、大小絹人塑頭,必用此處之泥,謂之虎丘頭。”蘇州泥塑既融合了雕塑、色彩、圖案、繪畫等藝術,又涉及光學、透視學、力學、建築學、材料學等學科。已經成為了一項技藝獨特的傳統民間工藝。

2008年6月7日,泥塑(蘇州泥塑)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Ⅶ-4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泥塑(蘇州泥塑)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申報地區:江蘇省蘇州市
  • 遺產編號:Ⅶ-47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製作工序,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蘇州泥塑這一民間傳統手工藝,歷經2000多年的傳承與發展,形成了種類豐富、特色鮮明的藝術形態。
江蘇除了無錫惠山泥塑外,蘇州泥塑也有較大影響。清顧祿著的《桐橋倚棹錄》記載:“虎丘有一處泥最潤,俗稱滋泥,凡上細泥人、大小絹人塑頭,必用此處之泥,謂之虎丘頭。”由於蘇州的泥塑藝人多集中在虎丘山一帶,所以老百姓又稱蘇州泥塑為“虎丘泥人”“虎丘耍貨”。
早在宋代,虎丘泥塑就名噪一時。宋時蘇州泥塑“專作泥美人、泥嬰孩及人物故事,其他如泥神、泥佛、泥鬼﹑泥花、泥樹、泥果、泥禽、泥獸、泥蟲等。”《桐橋倚棹錄》:捏像“其法創於唐時楊惠之今虎丘習此藝者不止一家,而山門內項春江稱能手”。
蘇州泥塑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間又達到一個新的高峰。其中較為著名的是捏像,也稱“塑真”“捏相”。技藝高超的虎丘泥塑藝人給人捏泥像,眼不觀手,面朝對方端詳一下,掌握面部特徵,然後將泥藏於袖內,邊談邊捏,只一會兒工夫便捏成,與“泥人張"張明山的故事如出一轍。《蘭舫筆記》記載:“少焉而像成矣,出視之,即其人也,其有皺紋疤痣,分毫無差,惟鬚髮另著焉。”
乾隆年間常輝所著《蘭舫筆記》中也有較詳細的描述:“有蘇捏者,住虎丘山塘,余嘗以游山坐觀之。泥細如面,顏色淺深不一。有求像者,照面色取一丸泥,手弄之,談笑自若,如不介意,少焉而像成矣。出視之,即其人也。其有皺紋疤痣,分毫無差,惟鬚髮另著焉。”
清末民初至新中國成立期間,內憂外患,時局詭譎,戰亂四起。在這種動盪不定的社會情勢中,“蘇州泥塑”也逃不了厄運,逐漸蕭條衰落。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搶救“蘇州泥塑”的傳統技藝,蘇州工藝研究所曾組織了專門的泥塑藝人教授傳統工藝,希望這門技藝能得以傳承,但老藝人都年事已高,沒等學員出師就相繼辭世,後來,各種時代問題、“文革”動亂接踵而至,特別是“破四舊”讓蘇州的傳統手工藝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壞和摧殘,全行業被迫轉產,人才嚴重流失,從業人員四散改行,有的甚至被下放蘇北農村。
“文革”結束後,迎來了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的大好形勢。政府和業內人士都對恢復甦州傳統的民間手工藝表現出了較高的熱情,抱有殷切的期望。

文化特徵

藝術特點
完成一件蘇州泥塑作品起碼要一兩年。蘇州泥塑既融合了雕塑、色彩、圖案、繪畫等藝術,又涉及光學、透視學、力學、建築學、材料學等學科。已經成為了一項技藝獨特的傳統民間工藝。
虎丘泥人是蘇州泥塑的一種。之所以稱作虎丘泥人是因為所需泥土取自虎丘周邊的粘土,叫滋泥,這種土黑、細、粘,非常適宜做小品泥人。虎丘泥人較大的特點是寫實性強,一般高約10至15厘米左右,以戲文為主題的居多。捏相即塑真,用各種顏色的泥對著客人,在較短的時間內抓住人物特點,並當場捏出來,人物特點鮮明,惟妙惟肖,捏出的人物即形似,又神似。
分類
蘇州泥塑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大型泥塑,即廟宇的神佛塑像;另一類是泥塑小品,即虎丘泥人。傳統的蘇州神佛塑像以細膩、傳神、雅致而聞名,取材方便是它的一大優勢,造像時一般取當地的山泥,經過釘骨架、配製泥(將泥進行粗、細加工)、上泥、彩繪或裝金等工藝步驟塑造成形,每個大步驟里又包含若干個小步驟,完成一件作品起碼需用一兩年。

製作工序

蘇州泥塑手捏泥人製作流程:
捏頭
分泥塑藝人都是憑經驗,直接捏出頭、眉眼、其餘五官,也有藉助一種事前備置的“ 面部陶模”來印塑臉面。這種“面部陶模”都是工匠們用平時所收集的比較好的作品,或是自己以前曾經做過的較為滿意的面形,翻製成泥模,加火焙燒而成。較多泥塑老藝人都成套成套地保存著各種不同面相的“面部陶模”,有戲文故事人物的,也有各種表情的。在捏塑時,根據題材和圖稿的需要,選擇一隻適當的陶模就可快捷地印模出人物的頭面部,隨後,加塑後腦,捏出耳朵、頭髮和帽子,然後放置一邊。
塑手
手的捏塑,一般是先捏出手掌,再黏塑上五指。還有一種做法是,先塑捏出手的大致輪廓,再用剪刀按五個指頭的位置均勻地剪出手指的輪廓,然後,輕輕地捏圓、塑彎,按圖稿上的要求塑捏出手和手指的形狀。隨後,在這“雙手”的手臂斷面處插上細銅絲做的彈簧, 也放置一旁待用。
四肢
取適當大小的泥團擦成圓柱形,再稍稍壓扁,切出肩到腳的長度,並從下端垂直向上按照身長比例剪開一條縫,捏塑出腿腳的大體形狀。再取大小合適的泥團擦成更細一些的細圓柱形,短切成兩塊與身軀比例相等的長度,黏塑在軀體肩部以塑出雙臂。將適量泥團放在木板上按平整,再用敲棒打成薄片,剪成前後袖子和衣襟。前後包在身上捏緊拼合,再修剪成合適的造型,然後壓出衣褶。最後,把早已塑好的頭和手牢固地裝在軀幹的適當位置,繼而按要求對泥人的姿態各部做最後細微的調整,直至滿意,再用小竹籤將其插在泥塑的底盤上,一個泥人的製作就算完成了。塑成的泥人要放在室內通風處陰乾,因泥的表層會快速失水變乾,形成一層硬殼,而泥內部的水分還大量存在,遇熱膨脹,較易導致整體開裂。所以一定要避免暴曬,烘烤。有條件的話可以將其放在“稻穀灰”中幫助吸收水分,同時進行通風陰乾,更能縮短乾燥的時間。待這種泥坯泥人完全乾透後就可以進行上彩著色了。
著色
著色是泥人製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決定作品質量高低的關鍵,有個說法叫“三分塑,七分彩”,可見著色對作品的重要程度。著色前要先用細砂紙把泥坯泥人打磨光滑、平整,用剪平了頂端的毛筆蘸清水全部刷一遍,然後再開始上色。上色用的顏料較好選用瓶裝的廣告顏料,也可用質地細膩、不易退色的國畫顏料。
塗底
取適量白色顏料,加水調至稀稠適中。隨之,在泥坯上均勻地塗兩遍,待乾燥後,即可開始著色。
上彩
上彩的順序是:先從頭面部開始,然後依次是手、衣服、褲子等。對頭面部的上彩尤為關鍵,要先將顏料仔細地調出所要求的色調,在為臉、手等裸露皮膚上彩的同時,用擦筆蘸少許胭脂粉,輕輕地在臉腮部擦塗,用以增加泥人的氣色。接下來,就可以畫頭髮,並為服裝塗色上彩了。根據設計要求,還要對“泥人”細部進行加工修飾。
上光
為了強化“泥人”的表面質感,需要噴塗“保護層”,俗稱“上光”。傳統的上光工藝,是使用蛋清作原料。現在多用清漆噴塗,也有的噴“聚乙烯醇”塗料的,用“聚乙烯醇”上光的效果更好。上光能使“泥人”光亮通透、色彩鮮艷、色調溫和,能增強“泥人”面、手等裸露部位皮膚的質感。但也有不喜歡做上光處理的,認為色彩鮮亮程度太過,稍顯俗氣。在日本有種稱作“人形”的民間傳統工藝品,形式特點與蘇州的“絹衣泥人”十分類似。其面部均用珠粉塗敷,顯得珠光寶氣、高貴大方,根本不需要上光。對蘇州的“手捏泥人”而言,
描金
描金”或稱“貼金”,是用金粉加適量的膠質溶劑調和均勻後,用“紫圭筆”在需要描金的部位做細緻的描繪。以前用的都是真金粉,現在用銅粉代替。以“戲文泥人”為例,用膠水事先畫出服飾的圖案紋樣,再敷貼金箔,更顯華麗名貴,還有一些作品在塗色 上彩完成後,還會在泥人的發警間、衽袂處貼上一些小絹花、 絨花、亮片和飄帶等小飾品,以增加美感,增添情趣。最後,再用絨布、彩紙等材料按所塑作品的比例做一底座,將所塑作品固定其上。這樣,一件“手捏泥人”就全部完成了。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蘇州泥塑合民俗、宗教、雕塑、繪畫、書法等諸種藝術為一,具有較高的藝術和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傳承人物
朱文茜,女,漢族,江蘇省蘇州市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為泥塑(蘇州泥塑),申報地區為江蘇省蘇州市。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蘇州市藝術學校(蘇州市藝術職業學校)獲得“泥塑(蘇州泥塑)”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泥塑(蘇州泥塑)項目保護單位蘇州市藝術學校(蘇州市藝術職業學校)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18年6月8日,“醉美鄉愁 魅力中國——我在浦東機場學非遺”主題系列活動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舉行。活動上展出了蘇州泥塑作品。
2020年10月27日,為期兩天的蘇州市第五屆中國小藝術展演學生藝術實踐工作坊展示活動在蘇州胥江實驗中學舉行,蘇州工業園區獨墅湖學校“獅陶坊”藝術實踐工作坊以百“獅”如意為主題,蘇州泥塑在會展上亮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