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泜水
- 創作年代:清代
-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鄭板橋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詞語解釋,
作品原文
泜水清且淺,沙礫明可數。①
漾漾浮輕波,悠悠匯遠浦。②
千山倒空青,亂石兀崖堵。③
我來恣游泳,浩歌懷往古。④
逼側井陘道,卒列不成伍。⑤
背水造奇謀,赤幟立趙土。⑥
韓信購左車,張耳陋肺腑。⑦
何不赦陳餘,與之歸漢主?⑧
注釋譯文
①譯——泜(zhī)水清澈且淺,水中沙石清晰可見。
②譯——水流蕩漾著輕波,連綿不斷地匯入遠處的河流。
③譯——眾山倒映水中呈翠黛之色,群山亂石兀立岸邊如牆壁之狀。
④譯——我來這裡盡情地游泳,放聲高歌緬懷往古。釋——浩歌:高歌。
⑤譯——狹窄的井陘道上,士兵無法排成行伍。釋——逼側:一作“逼仄”,狹窄。井陘:今河北省西部井陘縣,縣北有井陘山,山上有關名陘關(又名土門關)。又縣西有故關,乃井陘西出之口,是太行山區進入華北平原的孔道。此下八句,詠漢初張耳、韓信於井陘口破趙的故事。
⑥譯——(韓信)在背水設下奇計,攻占趙地,樹立起漢的赤幟旗。
⑦譯——韓信懸賞活捉李左車,(相較之下)張耳心胸就有些鄙陋。釋——陋肺腑:謂心胸鄙陋。
創作背景
據史記《淮陰侯列傳》,劉邦命韓信與張耳領兵數萬,東下井陘擊趙,趙王歇與成安君陳餘聚兵井陘口拒守。韓信背水列陣,誘趙兵全部出擊,另發二千輕騎視趙營空虛,盡拔趙幟立漢赤幟,趙兵亂,遂敗。陳餘被斬於泜上,趙王歇亦被擒殺。
初,趙廣武君李左車曾建議出奇兵偷襲漢軍輜重,但陳餘不聽,遂使韓信計謀得以實現。《淮陰侯列傳》載,漢軍破趙之後,“信乃令軍中毋殺廣武君,有能生得者,購千金。於是有縛廣武君而致戲下者,信乃解其縛,東鄉坐,西鄉對,師事之。”“張耳、陳餘皆魏大梁人,初結生死交,後破裂。張耳歸劉邦,陳餘輔佐趙王歇。”詳見《張耳陳餘列傳》。
作品鑑賞
鄭板橋寫了不少詠史詩,從這些詩中可以看出鄭板橋對於歷史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此詩從泜水入筆,敘述韓信擊破趙井陘,斬陳餘泜水上這一段歷史故事。前六句寫景,中間兩句承上啟下,引出下文的議論。後面八句表達作者的看法,惋惜兩個生死之交的朋友最後反目成仇。詩歌語言流暢,質樸自然。
作者簡介
鄭板橋的詞多寫景狀物以及酬贈之作,也有一些佳篇,如《滿江紅·田家四時苦樂歌》、《瑞鶴仙·漁家》、《瑞鶴仙·田家》等,多寫及百姓疾苦,語言風格接近於他的詩。
鄭板橋工書法,用漢八分雜入楷行草,自稱“六分半書”。並將書法用筆融入繪畫之中。主張繼承傳統“十分學七要拋三”,“不泥古法”,重視藝術的獨創性和風格的多樣化,所謂“未畫之先,不立一格,既畫之後,不留一格”,對今天仍有借鑑意義。
鄭板橋是一位充滿個性的藝術家,深受人民民眾喜愛,他在文學藝術上的偉大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化史上的突出地位。近年來,文化界、學術界對鄭板橋的介紹不斷普及,對他的研究不斷深入。鄭板橋是中國文化藝術界的驕傲,這位在中國土地上成長和成名的藝術家,正作為世界文化名人的形象受到人們的日益重視。
詞語解釋
【泜水】①一名滍水,即今沙河。源出河南魯山縣西,東流經葉縣北入汝河。《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晉陽處父侵蔡,楚子上救之,與晉師夾泜而軍。”
②即今槐河。源出河北贊皇西南,東流經元氏南至寧晉南,折南入滏陽河。《史記·張耳陳餘列傳》:漢三年,“遣張耳與韓信擊破趙井陘,斬陳餘泜水上”,即此;一說指今之泜河,誤。
③今名泜河。源出河北臨城縣西,東流至堯山鎮西,故道折南至任縣界入漳河,清康熙初改經鎮北折南入南泊,近代又改經隆堯縣北東至寧晉南入滏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