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泛在感測器網路
- 外文名:Ubiquitous Sensor Network; USN
- 所屬領域:網路信息技術
泛在感測器網路是指由智慧型感測器結點組成的網路,可以以“任何地點、任何時間、任何人、任何物”的形式部署。該技術具有巨大的潛力,可用於在廣泛領域內推動新的套用和服務,從安全保衛、環境監控到推動個人生產力和增強國家競爭力。提出...
ITU 架構中泛在感測器網路、基礎骨幹網路和泛在感測器接入網路是物聯網網路架構中可能採用無線傳輸技術的部分,也是物聯網頻譜需求的主要來源。感測器網路基礎骨幹網路以傳統的公共移動通信網路和數字集群網路為代表,泛在感測器接入網路則以短距離無線傳輸技術為代表。物聯網在各個行業( 如智慧型家居、智慧型安全、動物溯源、...
泛在服務平台由“RFID平台”、“感測器網路平台”、“CAM(Context Awareness Management)平台”、“協同服務平台”以及無縫連線上述各平台的“異類PF互動套用平台”所組成。其主要特點有:不局限於RFID標籤,提供能將感測器網路、背景識別(Context Awareness)等在未來的泛在服務中令人關注的各要素進行統一的總平台;裝備...
觸手”是位於感知識別層的大量信息生成設備,包括RFID、感測器網路、定位系統等。感測器網路所感知的數據是物聯網海量信息的重要來源之一。感測器網路已被視為物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將智慧型感測器的範圍擴展到RFID等其他數據採集技術,從技術構成和套用領域來看,泛在感測器網路等同於現在我們提到的物聯網。
日立製作所與YRP泛在網路化研究所2004年11月24日宣布開發出了全球體積最小的感測器網路終端。該終端為安裝電池的有源無線終端,可以搭載溫度、亮度、紅外線、加速度等各種感測器。構想套用於大樓與家庭的無線感測器以及安全管理方面。三菱電機日前開發成功了一種構想用於感測器網路的小型低耗電無線模組。能夠使用特定小功率...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泛在計算系統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Ubiquitous Computing Systems,CUbiCS)是以原普適計算研究中心為基礎,融合物端晶片研究組、感測器網路實驗室等實體,組建起來的基礎性、前沿性、交叉性研究部門。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泛在計算系統研究中心承擔著計算所未來規劃——“物端計算系統...
昆明市物聯網及泛在工程技術中心依託:昆明學院與中科院研究生院無線感測網路實驗室攜手共建。中心揭牌 2010年9月6日上午,昆明學院與中科院研究生院無線感測網路實驗室攜手共建的“昆明市物聯網及泛在工程技術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在昆明學院掛牌成立。“中心”由無線感測器網路實驗室主任易衛東博士擔任中心主任。...
《無線感測器網路技術及其套用》是2011年4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汝傳、孫力娟。內容提要 本書介紹了無線感測器網路研究領域中的相關技術和套用,共11章,內容涵蓋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物理層及信道接入技術,路由、覆蓋與拓撲控制技術,定位、跟蹤與時間同步技術,網路安全和數據管理技術,短距離低功耗無線通信協定標準,無線...
1、下一代網路體系結構。2、雲計算。3、對等網路。4、網路控制機制和算法。5、自主計算。6、自主網路。7、網路協定建模與實現。8、普適計算。9、移動和無線網路。10、網路服務質量。11、移動通信。12、智慧型電網。13、網路安全。14、泛在通信。15、智慧型交通系統。16、網路管理。17、感測器網路。18、智慧校園。
1.3 智慧型感測器的功能與特點 1.3.1 智慧型感測器的功能 1.3.2 智慧型感測器的特點 1.4 智慧型感測器技術的發展歷程 1.5 智慧型感測器實現的途徑 1.5.1 非集成化實現 1.5.2 集成化實現 1.5.3 混合實現 1.5.4 智慧型感測器的幾種形式 1.5.5 改善感測器系統性能的多感測器智慧型化技術 1.6 網路...
[12] 一種泛在感測器網路實驗教學系統及其實驗教學方法, 201910556324.6 [13] 一種自組織可重構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組建方法,201110284101.2 [14] 一種路面溫度信息記錄儀及測量方法,201110349042.2 [15] 一種正極性連續電暈放電電流的仿真方法,202010607567.0 [16] 一種用於特高壓試驗線路管母線處的圓柱形一體化聲強...
2.1.1 ITU的泛在感測器網路架構 ···20 2.1.2 ETSI的簡化物聯網的架構 ···21 2.1.3 物聯網體系架構 ···22 2.1.4 物聯網感知層 ···23 2.1.5 物聯網網路層 ···23 2.1.6 物聯網套用層 ···24 2.2 物聯網的技術體系結構···25 2.2.1 物聯網的技術體系···25 ...
1.4.3 泛在感測器網路階段 14 第 2章 天基物聯網起源及發展 18 2.1 天基物聯網的概念 18 2.1.1 內涵 18 2.1.2 特點 18 2.2 天基物聯網的發展背景 19 2.2.1 拓展地面物聯網覆蓋範圍的需求 20 2.2.2 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 21 2.2.3 天基物聯網的提出 22 2.3 天基物聯網的組成架構與...
1.4.3 泛在感測器網路階段 14 第 2章 天基物聯網起源及發展 18 2.1 天基物聯網的概念 18 2.1.1 內涵 18 2.1.2 特點 18 2.2 天基物聯網的發展背景 19 2.2.1 拓展地面物聯網覆蓋範圍的需求 20 2.2.2 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 21 2.2.3 天基物聯網的提出 22 2.3 天基物聯網的...
1.1.5 無線感測器網路和泛在感測器網路 8 1.1.6 移動計算 9 1.1.7 計算機網路 9 1.2 對智慧型物件的挑戰 10 1.2.1 節點級挑戰 10 1.2.2 網路級挑戰 11 1.2.3 標準化 13 1.2.4 互通性 14 1.3 小結 14 第2章 IP協定架構 17 2.1 引言 17 2.2 從NCP到TCP/IP 17 ...
工業物聯網與網路化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工業物聯網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主任、重慶市網路控制技術與智慧型儀器儀表重點實驗室主任、信息產業部郵政自動化控制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中韓(重慶)嵌入式軟體和系統研發中心(中方)主任、中韓(重慶)泛在網路套用技術研發中心(中方)主任、中韓(重慶)無線感測器網路研發中心...
特別在感測器網路、雲計算、數據整合與挖掘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3)積極推進開放式創新 積極參與新一輪國際化信息技術產業變革浪潮,加強對外開放,整合利用全球智慧和資源,歡迎國際領先企業與本地企業合作,共同研究國際前沿技術,以國際水平參與智慧城市建設,培養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智慧城市規劃、服務、管理的人才...
物聯網 提供各種感知技術廣泛套用平台,包括感測、連線、以及智慧型信息處理三個基本部分,有如下特點:(1)連線各種感測器如射頻識別(RFID)、圖像視頻感測器、聲音感測器、紅外感應器、壓力感測器、等,實時採集其聲、光、熱、電、力學、化學、生物、位置等各種需要的信息;(2)採用泛在網路,包括網際網路和“多網融合...
DTN即時延容忍網路(Delay Tolerant Networks)。在一些特定的網路環境下(如星際網路,軍事 Ad hoc 網路,感測器網路, 車輛 Ad hoc 網路),會經常出現網路斷開的現象,導致報文在傳輸過程中不能確保端到端的路徑,這類網路被稱為時延容忍網路(又叫容遲網路)。基本定義 DTN也是Disruption Tolerant Networks(中斷容忍...
深聯致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伴隨國內國際“感測網”“物聯網”“泛在網”飛速發展大潮而成立的高科技公司,已經具有近十年的行業基礎。公司與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等國內數十家科研院所保持密切合作,涉及無線感測器網路(WSN)、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移動智慧型終端及平台、各種短距離無線通信等科技領域,成功...
我國在晶片、通信協定、網路管理、協同處理、智慧型計算等領域開展了多年技術攻關,已取得許多成果。在感測器網路接口、標識、安全、感測器網路與通信網融合、物聯網體系架構等方面相關技術標準的研究取得進展,成為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感測器網路標準工作組(WG7)的主導國之一。2010年,我國主導提出的感測器網路協同信息...
科學家表示,普適計算的核心思想是小型、便宜、網路化的處理設備廣泛分布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場所,計算設備將不只依賴命令行、圖形界面進行人機互動,而更依賴“自然”的互動方式,計算設備的尺寸將縮小到毫米甚至納米級。在普適計算的環境中,無線感測器網路將廣泛普及,在環保、交通等領域發揮作用;人體感測器網路會大大...
工業物聯網的泛在感知特性提高了生產線過程檢測、實時參數採集、材料消耗監測的能力和水平,通過對數據的分析處理可以實現智慧型監控、智慧型控制、智慧型診斷、智慧型決策、智慧型維護,提高生產力,降低能源消耗。鋼鐵企業套用各種感測器和通信網路,在生產過程中實現了對加工產品的寬度、厚度、溫度實時監控,提高了產品質量,最佳化了...
微型化的,低功耗的無線生物感測器用於採集人體生理數據,但是要讓這些感測器連續不斷地工作還需要一個硬體平台。從某種程度上說,體域網是無線感測器網路在醫療保健等相關領域的延伸和擴展,因此體域網的硬體平台也是基於無線感測器網路平台設計的。與無線感測器網路相比體域網在網路規模、節點數量、數據傳輸速率、生存周期...
智慧校園即 智慧化 的校園,也指按 智慧化標準進行的校園建設,國家標準GB/T 36342《智慧校園總體框架》中對智慧校園的標準定義是:物理空間和信息空間的有機銜接,使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便捷的獲取資源和服務。智慧校園通常由以感測器網路及智慧型硬體為核心的校園基礎設施和部署在 數據中心 內雲端伺服器 ...
6.1.2 感測器的構成 6.1.3 感測器的特性 6.2 感測器種類 6.2.1 阻抗型感測器 6.2.2 電壓型感測器 6.2.3 磁敏型感測器 6.2.4 光纖感測器 6.2.5 氣體感測器 6.3 新型感測器 6.3.1 多功能感測器 6.3.2 MEMS感測器 6.3.3 智慧型感測器 習題 第7章 感測器網路 7.1 無線...
張博士帶領濟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泛在感知實驗室USLab,研究方向集中在移動醫療(mHealth)領域,主要研究興趣有三個方向:生物感測器信號處理(BioSensorSignalProcessing)、醫療大數據處理(MedicalBigDataAnalytics)和智慧型手機感知(SmartphoneSensing)。主要成就 張博士自2001年起從事無線網路和智慧型感知方面的科學研究,...
在自然資源、交通、住建、水利、能源、文旅古建及其他存在安全隱患的領域,利用感測器、大數據、BIM、GIS及AI等技術,建立泛在安全物聯網監測預警系統。通過在目標監測區域部署多源高精度感測器,並利用無線通信方式形成自組織的網路系統,協同完成對監測目標結構安全狀態的實時感知、採集和傳輸。同時,藉助嵌入式人工智慧...
體域網在國際上已經得到了廣泛研究,包括醫療技術提供商、醫院、保險公司以及工業界的各方人士正在開展戰略性合作,但目前仍處在早期階段,在毫瓦級網路能耗、互操作性、系統設備、安全性、感測器驗證、數據一致性等方面面臨一系列挑戰。 IEEE802.15第6任務組於2012年完成世界上首個WBAN標準——IEEE 802.15.6。這種...
已主持完成南京郵電大學“青藍計畫”研究項目“無線感測器網路自適應跨層最佳化設計與QoS保障技術的研究”,並作為主要成員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跨層跨系統合作的異構網路融合關鍵技術研究”、 新一代寬頻無線移動通信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泛在網路下多終端協同的網路控制平台及關鍵技術”以及新一代寬頻無線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