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佛教總會

法界佛教總會

法界佛教總會,前身為中美佛教總會,是宣化老和尚於一九五九年在美國創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界佛教總會
  • 前身:中美佛教總會
  • 創始人:宣化老和尚
  • 創立地點:美國
  • 成立時間:一九五九年
  • 真實義理:佛教
簡介,創辦人,創辦機構,

簡介

法界佛教總會以法界為體,以將佛教的真實義理,普遍傳播到世界各地;以翻譯經典、弘揚正法、提倡道德教育、利樂一切有情為己任,俾使個人、家庭、社會、國家,乃至世界,皆能蒙受佛法之薰習,而漸趨至真、至善、至美之境地。

創辦人

宣公上人,幼具道心,聞雙城王孝子──常仁大師之孝德,受其影響而發願效法。晨夕禮佛畢,即向父母三叩首。後皈依三寶,深信佛教。十九歲母逝,遂廬墓,即禮常智大師披剃出家。潛心修道,參訪當代耆德。後蒙虛雲老和尚傳授法脈,為禪宗溈仰派第九代接法人,摩訶迦葉初祖傳承的第四十五代。一九四九年赴港弘法,建立道場,開演經典,做諸利生事業,使佛法大興於香江。一九六二年隻身赴美,應西方機緣之成熟,逐步實現樹正法幢於西方之本願。

創辦機構

宣公上人一生出家之三大願:一、在佛教里辦教育,二、翻譯經典,三、在美國建立佛教基礎。為實現此三大願,上人本著三大宗旨、六大條款,不畏一切艱辛困苦,在西方建立道場,接引眾生,廣行教化。數年來創辦之機構如下:
(1)萬佛聖城
購於一九七四年,為法界佛教總會樞紐所在地。位於舊金山北邊,約一百一十英哩之曼第仙諾縣達摩鎮內,占地約七百英畝,城中已開闢使用地,約八十英畝 〈地圖〉。萬佛聖城內有萬佛寶殿,內供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立像,大殿四壁供奉萬尊佛像。平時四眾共聚於此做早晚課誦,晚課後聆聽上人開演大乘經典之法音。每逢佛七、觀音七等法會,更是十方善信共聚同修之時。尤其每年固定舉行的萬佛寶懺,精進之氣氛,更是瀰漫於整個萬佛寶殿。城內又設有各個不同之建築與學校,計有國小、中學、大學、僧伽居士訓練班、如來寺、大悲院、喜舍院、妙語堂、戒壇、圖書館、福居樓、君康素食館等,共有七十餘座大型建築物。城內環境清幽寧靜,空氣清新,提供理想之讀書、修行環境。
宣公上人雖為禪宗溈仰派第九代傳人,但城內一切作息、法會與修持,均兼顧禪、淨、密、律、教五宗之修持法門,一律平等重視,讓每個人從中選擇自己相應的法門,做進一步的研究與修行,這也正契合佛陀所說的「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萬佛聖城清規嚴謹,城中住眾,皆須嚴以律己,勤奮不懈,以正法為依歸,過著清淨無染、大公無私、身心安樂之生活。人人皆應奉獻身心,遵守佛教五戒,實行萬佛聖城宗旨,以蘊育高尚德行,發揮本有之清淨智慧,為復興佛教而努力。
(2)育良國小、培德中學、法界佛教大學
一九七六年秋,宣公上人在舊金山國際譯經學院附設育良國小,提倡孝道,教導兒童孝順父母、恭敬師長,灌輸正當的道德思想,以期望兒童將來成為善良守法的好公民。
育良國小於一九七八年,遷於萬佛聖城。分為男女兩校,訓練男女有別的禮節,並鼓勵兒童專心學習,協助道場工作,養成明辨是非,為人類服務的精神。
上人在未出家前,是位孝子,遠近聞名。因此,育良國小也以灌注濃厚的道德思想及孝順父母為該校箴規。學生畢業前,在佛學課必須學完《彌陀經》,中文課必須背會《弟子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這些為人處事的道理,播種在兒童心中,將來必能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
現代許多兒童,小小年紀便受電視、錄影帶、電影、光碟、電動遊戲中情慾、暴力等情節所影響,令為人父母者憂心不已。育良國小提供的純淨環境和中英雙語教學,逐漸為瑜珈市居民接受;二十多年來,已有許多附近社區的學生來此就讀。校園內也添置低年級與中高年級的遊戲及體育設備,使學生身心得以健全成長。
繼以孝為本的育良國小成立之後,宣公上人於一九八一年增設以忠為基礎的培德中學男女兩校。並以萬佛聖城六大宗旨作為校訓:「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
上人的教育理念,除了一再強調「教育是最好的國防」,以及「教育是教導學生明理,而不是追求名利」之外,也曾經明白開示:「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同樣的,教育學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教他們明白,需要有長遠心,來教他們怎樣做好人,怎樣把人格的基礎立好。而不是教育學生怎樣得到好的工作,多賺一些錢,自己來享受。」
對於教育方針,上人提到:「我們萬佛聖城的教育方針,是教育學生怎樣學習仁義道德。將來到社會服務,無論到哪個崗位上,都能本著仁義道德去做事,絕不同流合污,不做損人利己的行為。我們要學習真正的德行,躬行實踐。」
培德中學的課程除了比照加州一般課程標準之外,第二語言是中文,堅強的師資陣容,為學生奠下中英雙語的基礎。還有打坐課與佛學課,訓練學生的定力與思想深度。學生畢業前在佛學課必須學完《地藏經》。此外,在校內一律素食。培德中學的學生因為擁有獨特的教育,在申請大學時,成為極有利的條件。畢業生中已有多人進入史丹佛、柏克萊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等名校就讀大學部或研究所。
培德中學的校友在一九九九年組成「法界佛教青年會」,共同研究人生真理,也常返校輔導學弟學妹;並協助中國小所舉辦之暑期班,或擔任聖城男女校全職的義務老師,以回饋母校。
在課外活動方面,由學生組成的舞龍舞獅、民族舞蹈、籃球、足球、國樂合奏,應邀參加附近社區的活動,贏得一致的好評。
培德中學男女校的住宿生,在周末都會幫忙道場清理環境,如齋堂的清潔整理,以及配合聖城大眾出坡,一方面培養這批國家未來主人翁的勤勞習性,另一方面透過勞動讓學生們培福培德。家長們常常驚喜地發現,在家裏嬌生慣養的孩子來到萬佛聖城一段時間後,變得既懂事又能幹。
為了培育弘法人才,並且提供正信佛教徒一個清淨的學習環境,宣公上人於一九七六年在萬佛聖城創辦法界佛教大學,以仁義道德為宗旨,慈悲普度為目標。法界佛教大學不僅傳授專業知識,同時更注重人品道德之養成,藉著淨化心靈而啟發自性本具的智慧與慈悲,以發展每個人最大的潛能。
上人年輕時就在家鄉興辦義學,幫助失學的鄉人。到美國後,除弘法和譯經外,依舊繼續辦教育,其出發點以德為本,而非以利為重,以培養出稟具風骨,不同流合污,堪作社會棟樑的學生為期望。所以宣公上人認為弘法及譯經也是教育重要的延伸。
法界佛教大學經加州政府註冊立案,設有佛學研究與修持、佛經翻譯與語文研究、佛學教育、中國語文研究等科系的學士與碩士課程,並授予學位。無論出家人或在家人都可申請入學,經濟能力不足者,可申請獎學金。
法界佛教大學開設的課程包括:各種戒律課、佛學課、法器課、華嚴字母、語文課(有中、英、梵、日、越南文,依程度開班),另有佛教哲學、佛教史、論語、孟子、大學、老子、易經、比較宗教學、佛教與西方哲學、心理學;還有出版、編輯課程,及中國書法、繪畫、太極拳等,並西洋藥草學、野外生物學(實地研究曼都仙諾郡的花草樹木與蕨類生物)等。
上人在世時,曾經藉大自然運行不斷作譬喻,形容每天聽經講法的重要:「尼羅河的水,天天在流;萬佛聖城的法,天天在轉。」萬佛聖城每天晚課後以中英雙語進行聽經講法,這是四眾弟子共同參與的課程。而法界佛教大學的學生在聽經講法後,還必須深入經藏,撰寫研究報告。因此,法界佛教大學肩負著培育弘法及訓練譯經人才的重任。
法界佛教大學也和加州其他大學舉行交流活動。位於加州最北端的漢堡大學,每年春、秋兩季都有數十名學生前來萬佛聖城法界佛教大學參訪,利用周末體驗道場生活,遠離塵囂,放下染污,並在法大的課程中,作思想和心靈上的交流。柏克萊大學、舊金山州立大學等校對佛學有興趣的同學,也會不定期前來萬佛聖城,參加法大的研討課程,探究宇宙人生的真理,並學習素食、打坐與太極拳,讓身心都獲得不同之體驗。
法界佛教大學又曾多次為老年人舉辦「長青大學」,每學期一周,使許多美籍老人有機會聽聞戒殺護生、佛性本自具足、無須向外馳求等等深入淺出的佛理。充滿樂趣的素食烹飪課,以及紓解身心的打坐課與太極拳課程,都讓這些老人家學得興致勃勃。有些老人不斷重複參加法大主辦的長青大學課程,每期課程結束時,仍覺得意猶未盡。
(3)僧伽居士訓練班
為建立遵照佛制,嚴持戒律的道場,宣公上人特別於一九八二年在萬佛聖城創辦「僧伽居士訓練班」,專為培養欲從事佛教事業之僧侶及居士而設;也為提高僧眾素質,造就行解並重之佛教專才,令正法久住,以續佛慧命。
課程除學習佛教三大教理──經、律、論,及其他宗教之選讀外,特別注重躬行實踐清淨的道場生活。
僧伽居士訓練班是以嚴謹的佛法為教學內容,訓練期間四年。此訓練課程早在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九日,已獲美國加州教育廳批准,結業後頒予正式證書。
僧伽訓練班,培訓已出家之學員,在佛學修習方面,以戒律為重,使其奠定良好穩固之修行基礎;並訓練僧眾實際參與佛教事務,建立其僧團職事概念,務使期滿結業者都能在各道場及其他環境中,擔任種種職務,從事弘法工作;又特別注重學員們佛教經典義理之充實,並依照戒律來精進修行,以弘揚正法,續佛命脈。
居士訓練班,係為培訓在家居士,在佛教團體或社會中,如何盡其本份,使修行和護法,能並行不悖,成為佛教的中流砥柱。亦為有志從事佛教機構、團體、社會服務及教育工作的學員而設定,合格之畢業生,皆可在國際佛教團體、學校、大學、醫院、療養院和相關社會服務等單位,擔任行政工作或從事其他服務,利益人群。
(4)國際譯經學院、法界佛教總會總辦事處、法界佛教印經會
(5)法界宗教學術研究院
(6)分支道場
為了弘揚正法,上人除了培育訓練人才之外,更致力於道場之建立,以期轉法輪,作佛事,提供修行人遵循佛制之清淨修持道場。自來美後,歷年來分別於美加、東南亞等地,相繼成立金山聖寺、金輪聖寺、金峰聖寺、金佛聖寺、華嚴聖寺、長堤聖寺、法界聖城、台灣法界聖寺、彌陀聖寺、馬來西亞紫雲洞等正法道場多處。所有道場皆堅守:
凍死不攀緣,餓死不化緣,窮死不求緣,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抱定我們三大宗旨。
捨命為佛事,造命為本事,正命為僧事,
即事明理,明理即事,
推行祖師一脈心傳。
及六大宗旨: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亦遵守上人之規定:日中一食、衣不離體。日日講經說法,轉大法輪,普度一切眾生。
時值末法,世風險惡,本著法界佛教總會之宗旨,萬佛聖城設立全面性的佛學研究,及修行中心,為國際性之道場,門戶開放,無年齡、宗教、種族、國籍等分別。凡一切願致力於追求真理,利益人類,為社會、國家謀幸福之人士,皆歡迎至此,齊心努力研究,踏實修持學習,大家共同為拯救世界而努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