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方法的自我探知

法律方法的自我探知

《法律方法的自我探知》是2020年6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洪新,本書共9章,第一至第四章主要在理論層面就學者所使用的語言分析方法、方法論個人主義、邏輯分析方法、語義分析方法予以批判性反思,在第五章至第九章主要就實踐中運用法律解釋、法律推理等法律方法予以反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律方法的自我探知
  • 作者:張洪新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974530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法律方法的自我探知》對法律方法的界定並不區分法學研究與法律實踐,而是包括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所謂法律方法是指學者用以研究法律問題的學術工具,以及法律人在具體解決法律問題時所採用的思維模式。在方法需要持續反省並貫穿於法律實踐全過程的意義上,法律方法始終在進行著自我探知,而法律方法自我探知的結果,即表現在學者在分析法律問題時的方法意識,也表現為實踐者在解決法律問題時始終受到方法的規訓。《法律方法的自我探知》共9章,第一至第四章主要在理論層面就學者所使用的語言分析方法、方法論個人主義、邏輯分析方法、語義分析方法予以批判性反思,在第五章至第九章主要就實踐中運用法律解釋、法律推理等法律方法予以反思。

圖書目錄

導論
一、本書“法律方法”的界定
二、本書的研究架構與內容
章語言分析方法在法學研究中的套用和誤用
節問題的限定
第二節語言哲學視域中的法哲學
第三節語言分析方法的理論套用(一):哈特
一、估價哈特的規則理論
二、哈特理論的遺產
第四節語言分析方法的理論套用(二):德沃金
一、理解德沃金的“理論分歧”
二、闡釋理論的內在困境
第五節馬克思主義的語言辯證法
一、辯證法的缺環
二、“三位一體”的法律理論
第六節小結
第二章“法律淵源”是法律嗎?
節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適用視角下法律淵源概念的批判性審視
第三節創造語境中的法律淵源及其類別
一、適用與創造區分的相對性
二、法律淵源的三種類別
第四節法律淵源與法律之間關聯的具體方式
第五節小結
第三章“法”“理”辨
節“法”義辨
一、“法”義的傳統敘述
二、意義與訓詁
三、“法”的三種意義類型
第二節“理”義辨
一、作為動詞:治、剖、通
二、作為名詞:道、禮、情
第三節“法”“理”的修辭構造及“法理中國”的多重意涵
一、漢字構詞與修辭
二、理論意涵:對中國法史研究中某些“定論”的質疑
第四節小結
第四章法律體系邏輯預設的方法反思
節有效法律規範的存在
第二節構成要素間的和諧統一
第三節適用法律的基本機構的存在
第四節小結
第五章“意義”的意義與法律解釋理論的選擇
節法律解釋(學)的困境
第二節指稱意義與文本主義解釋理論批判
一、指稱的兩種類型
二、指稱意義的法律解釋理論借鑑
三、文本主義解釋理論的局限性
第三節意向意義與意圖主義解釋理論批判
一、語用學轉向視域中的意向意義
二、意向意義的法律解釋理論借鑑
三、意圖主義法律解釋理論的不充分性
第四節詮釋意義與整體主義解釋理論批判
一、意義的詮釋性與詮釋意義
二、詮釋意義的法律解釋(理論)借鑑
三、整體主義法律解釋理論的限度
第五節意義的二價性與法律解釋“理論”的選擇
一、意義生成的二價性
二、法律解釋理論選擇的語境與標準
三、一般法律解釋“理論”的原則性說明
第六節小結
第六章法律解釋的缺環
節法律解釋的標準圖景
第二節對法律解釋標準圖像的批評
一、裁判過程的現實主義祛魅
二、現實主義的困境
第三節解釋法則的缺環
第四節邁向融貫的法律解釋圖景
一、解釋法則的種類
二、法律解釋的選擇技巧
第五節解釋法則的分歧及其解決
第六節小結
第七章作為一種裁判規則的平義解釋
節法律與語義
第二節平義解釋的多種面孔
一、法律解釋的場合
二、文本主義的承諾
三、決策方法的選擇
第三節平義規則之證成
一、傳統證成的困境
二、作為一種共同理據的平義規則
第四節平義規則在實踐中的運作方式
第五節小結
第八章法律推理中的價值及其方法反思
節傳統法律推理的形式與缺環
第二節法律推理前提的追問與反思
一、傳統法律推理形式的前提反思
二、類型及其價值依賴性
第三節價值導向法律推理的規範性構成
第四節價值導向法律推理的具體操練
一、不確定法律概念的價值填充
二、法律漏洞的識別與填補
三、法律原則的矛盾與協調
第五節小結
第九章政府裁量性決策的困境與出路:方法論視角的展開
節“自由裁量(權)”的概念與問題
一、多含義的自由裁量(權)
二、“多中心”所生髮的問題
第二節裁量性決策的關係依賴性
第三節新的分析框架
一、從弱自由裁量到目的相關性
二、從強自由裁量到不可審查性之推定
第四節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導論
一、本書“法律方法”的界定
二、本書的研究架構與內容
章語言分析方法在法學研究中的套用和誤用
節問題的限定
第二節語言哲學視域中的法哲學
第三節語言分析方法的理論套用(一):哈特
一、估價哈特的規則理論
二、哈特理論的遺產
第四節語言分析方法的理論套用(二):德沃金
一、理解德沃金的“理論分歧”
二、闡釋理論的內在困境
第五節馬克思主義的語言辯證法
一、辯證法的缺環
二、“三位一體”的法律理論
第六節小結
第二章“法律淵源”是法律嗎?
節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適用視角下法律淵源概念的批判性審視
第三節創造語境中的法律淵源及其類別
一、適用與創造區分的相對性
二、法律淵源的三種類別
第四節法律淵源與法律之間關聯的具體方式
第五節小結
第三章“法”“理”辨
節“法”義辨
一、“法”義的傳統敘述
二、意義與訓詁
三、“法”的三種意義類型
第二節“理”義辨
一、作為動詞:治、剖、通
二、作為名詞:道、禮、情
第三節“法”“理”的修辭構造及“法理中國”的多重意涵
一、漢字構詞與修辭
二、理論意涵:對中國法史研究中某些“定論”的質疑
第四節小結
第四章法律體系邏輯預設的方法反思
節有效法律規範的存在
第二節構成要素間的和諧統一
第三節適用法律的基本機構的存在
第四節小結
第五章“意義”的意義與法律解釋理論的選擇
節法律解釋(學)的困境
第二節指稱意義與文本主義解釋理論批判
一、指稱的兩種類型
二、指稱意義的法律解釋理論借鑑
三、文本主義解釋理論的局限性
第三節意向意義與意圖主義解釋理論批判
一、語用學轉向視域中的意向意義
二、意向意義的法律解釋理論借鑑
三、意圖主義法律解釋理論的不充分性
第四節詮釋意義與整體主義解釋理論批判
一、意義的詮釋性與詮釋意義
二、詮釋意義的法律解釋(理論)借鑑
三、整體主義法律解釋理論的限度
第五節意義的二價性與法律解釋“理論”的選擇
一、意義生成的二價性
二、法律解釋理論選擇的語境與標準
三、一般法律解釋“理論”的原則性說明
第六節小結
第六章法律解釋的缺環
節法律解釋的標準圖景
第二節對法律解釋標準圖像的批評
一、裁判過程的現實主義祛魅
二、現實主義的困境
第三節解釋法則的缺環
第四節邁向融貫的法律解釋圖景
一、解釋法則的種類
二、法律解釋的選擇技巧
第五節解釋法則的分歧及其解決
第六節小結
第七章作為一種裁判規則的平義解釋
節法律與語義
第二節平義解釋的多種面孔
一、法律解釋的場合
二、文本主義的承諾
三、決策方法的選擇
第三節平義規則之證成
一、傳統證成的困境
二、作為一種共同理據的平義規則
第四節平義規則在實踐中的運作方式
第五節小結
第八章法律推理中的價值及其方法反思
節傳統法律推理的形式與缺環
第二節法律推理前提的追問與反思
一、傳統法律推理形式的前提反思
二、類型及其價值依賴性
第三節價值導向法律推理的規範性構成
第四節價值導向法律推理的具體操練
一、不確定法律概念的價值填充
二、法律漏洞的識別與填補
三、法律原則的矛盾與協調
第五節小結
第九章政府裁量性決策的困境與出路:方法論視角的展開
節“自由裁量(權)”的概念與問題
一、多含義的自由裁量(權)
二、“多中心”所生髮的問題
第二節裁量性決策的關係依賴性
第三節新的分析框架
一、從弱自由裁量到目的相關性
二、從強自由裁量到不可審查性之推定
第四節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張洪新,男,1987年生,山東臨沂人,中南大學法學院在站博士後研究人員,周口師範學院政法學院講師,在核心期刊等刊物上發表專業論文多篇,主持項目多項,研究方向為法學方法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