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溝子村

泉子溝村隸屬萊城區羊里鎮,地處萊城區西北部21公里、羊里鎮政府駐地東北約2公里處。該村三面環山,村前有一蘆葦叢生的小湖,環境優美。村南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帶,與院上村相鄰,村西南、東北、西北分別是孟家窪村、紅嶺子村、址坊村。全村306戶,890口人,1089畝耕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泉溝子村
  • 隸屬萊城區羊里鎮
  • 人口:890口
  • 耕地:1089畝
  • 口人:890
村莊名片,行政區劃,發展歷史,人文自然,

村莊名片

據傳明朝洪武年間,李姓從牛泉八里溝遷至此處,當時已有石姓等幾戶人家在此居住,後來,張、薛、李、劉、陳、玄、王、朱等姓氏相繼遷來,人丁興旺,昌盛一時。泉子溝村村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傳說很久以前,在該村後山曾有一眼一年四季汩汩湧水不斷的泉眼,泉水由村內一條大水溝順勢向南潺潺流去,遂得名泉子溝村。但後來有一南方人路過此地,見此泉眼後,便將隨身所背的一巨大金鍋蓋之,泉水不複流。又一說是因該村三面依山,每逢雨季到來,山上洪水匯聚於村北山溝內,成為一年四季永不乾涸的小河流,從村中穿過,人們由此而稱該村為泉子溝村。時至今日,村中水溝依然存在,但泉眼無處可尋。此水溝由於常年流水不斷,給附近鄰村民眾生產生活用水帶來了諸多便利。

行政區劃

民國時,泉子溝屬寨里區轄;抗日戰爭時期屬羊里區轄;1955年隸屬仁封區;1958年3月歸羊里鄉;後依次隸屬羊里公社、羊里辦事處、羊里鎮。
明朝時期,泉子溝村曾建有大型廟宇一座,曰五聖堂。廟宇內塑有五神:北面正堂依次為觀音菩薩、楊二郎、關帝;東面為土地爺;西面為凶神惡煞的山神爺。廟宇內有鐘樓一座。平日,廟宇內煙火不斷,鐘聲幽遠,前來燒香敬神的人們絡繹不絕。有碑文記載,此廟在清道光年間曾有富人捐錢先後兩次翻修。可是,在抗日戰爭中均遭到嚴重破壞。廟內巨鐘亦被當地民眾砸碎,製成了抗敵的槍械、彈藥。現此廟已不復存在,但有碑(現置於村中古井四周平台)記載了有關此廟的情況。

發展歷史

泉子溝村原有10多姓氏家族,民眾多以種植小麥、玉米、高粱、地瓜、花生等農作物為主。1920年間,因山東大旱,莊稼顆粒無收,該村民眾紛紛背井離鄉,上東北、下山西,另闢生存之路。此間石、米、張、薛等姓氏人家逐漸遷走。現村內僅有李、劉、陳、玄、王、盧、趙、朱8姓家族,以李姓人口居多。
泉子溝村村北魯山盛產青石,小有名氣,是農戶修建宅基的上好石料。曾有“山口煙、儀封麻,城子縣的香椿芽、泉子溝的石頭茬”之美譽,據村人介紹,本村先輩多以採運石料而發家致富。20世紀七八十年代,本鎮和附近鄉鎮的人們紛紛慕名前來採購石料,並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今天,該村的採石業仍是泉子溝村人增加收入的一項重要來源。此外,該村東山還盛產羊山玉石,該玉石質地柔韌,通體晶瑩剔透,是上等的石雕原料。
泉子溝村人團結友善、和睦相處,舊時村人曾有喜好習武的傳統習慣。村里民眾為保衛村莊不受侵犯,在村子周圍搭起圍牆,建起東、西、北三座大門,當遇有強盜敵寇來侵時便關閉3座大門,全村民眾匯集起來一致抗敵。那時,村中男女老少大多擅長武術,尤其是男青壯年勞力拳腳功夫非同一般。他們每天清晨聞雞起舞,既鍛鍊了身體,又保衛了家園。為此,凡盜賊從不敢進村。村民連續多年過著平安穩定的生活。時至今天,該村習武之人,已不多見。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改革開放步伐的不斷加快,如今的泉子溝村人奮發圖強,思想不斷解放,兩個文明建設已是碩果纍纍。目前有1/2農戶從事牛、羊、雞養殖。村民人均純收入已由過去的1000多元增加到3500元以上。勤勞的泉子溝村人正逐步向幸福的小康生活邁進。

人文自然

泉子溝村非常重視文化教育,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早在清朝同治年間,該村曾有一名聲顯赫的郡(泰安地區)秀才,名叫李岸登,字運庚。他博學多才,深受當地民眾推崇和愛戴。他畢生從事教育事業,可謂桃李滿天下。在抗日戰爭時期,該村就曾建立抗日國小。解放後,該村逐步建立完善了五年制初級國小和幼稚園設施建設。國家恢復高考後,泉子溝村人才輩出,先後有18名優秀學生被全國知名大中專院校錄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