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泉州木偶
- 種類:二種
- 提線木偶:頭像較大
- 掌中木偶:頭像較小
泉州木偶是福建泉州的一種民間工藝品,因產地福建泉州而得名。泉州木偶分為提線木偶(頭像較大,叫做“傀儡戲”)和掌中木偶(頭像較小,叫“布袋戲”)二種;表現者...
泉州木偶戲古稱懸絲傀儡,1957年定名為線戲。是一門古老的地方傳統藝術,屬於傀儡戲。源於漢,興於唐,盛於宋。宋元以降,即流傳於泉州地區,俗稱嘉禮戲。經數百年...
泉州提線木偶戲,古稱懸絲傀儡,源於秦漢。據文獻記載,至遲於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邊地區流行。此後歷經宋、元、明、清以至當代,傳承不輟。至今保存700餘出傳統...
木偶頭的雕刻以江加走大師的製品為極品,其遺作280多種,被作為國家一級文物保管。藝術名師輩出,現有面譜達300多種,造型優美,彩繪生動,性格鮮明,具有獨特的藝術...
泉州木偶頭雕刻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工藝品。木偶頭像和木偶神像雕塑業最初的關係是一體的,泉州早期的傀儡頭都是由雕刻佛像的專業作坊兼營,目前所能追溯到的,僅止...
泉州木偶劇院位於清源山腳下,總投資2500多萬元。劇院規劃建設一座500座位、約2850平方米的木偶戲專用演出劇場和一座約2000平方米的綜合樓。...
中國泉州市木偶劇團為泉州市(地級市)直屬國辦專業文藝表演團體。團址、劇場、文物陳列館均設於泉州市通政巷24號。該團創立50年來,以傳承古稀提線木偶藝術為主...
提線木偶是古老的傳統木偶戲的一種,表演時,藝人用線牽引木偶表演動作。根植於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提線木偶戲古稱“懸絲傀儡”,又名“絲戲”,當地民間俗稱嘉禮,乃...
泉州市木偶劇院改建項目,總用地面積16.5畝,建築面積5390平方米,計畫建設時間為2010~2011年...
泉州傀儡戲是福建省的傳統戲劇。被讚譽為讓木偶活起來的木偶戲,即“嘉禮”戲,又稱“加禮”戲,古稱“懸絲傀儡”,又名線戲。...
《泉州提線木偶線》收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20項,內容涉及傳統音樂、傳統戲曲、傳統工藝、傳統技藝等多個領域。它們形式各異,但都以其厚重的歷史、鮮明的特徵...
中國泉州國際木偶節是福建省泉州市的文化節日。...... 中國泉州國際木偶節活動起源 編輯 泉州是我國的“木偶之鄉”,於1986年舉辦了首屆中國泉州國際木偶節。 [1]...
泉州市木偶劇團創建於1952年。建團以來,相繼創作排演了大批劇節目,足跡幾乎遍及中國的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所創作演出的神話劇《水漫金山》、兒童劇《慶豐收》,赴...
2015年11月10日,作為“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系列活動之一的“第四屆中國泉州國際木偶節”在福建泉州拉開帷幕,來自中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及台灣地區的共25個...
《泉州第一炮》,福建泉州本土談話類電視節目。以搶救保護閩南方言、傳承弘揚閩南文化為主旨的談話類節目。...
提線木偶戲古稱"懸絲傀儡",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傳統戲劇形式。福建閩南人稱它“嘉禮”。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上空提線操縱或藉縛在控制器上的細線而操縱的...
“指掌春秋──閩台木偶藝術展”25日在高雄佛陀紀念館揭幕。上世紀50年代風靡台灣大街小巷的掌中戲在此得以完整呈現,泉州閩台緣博物館提供近400件掌中木偶文物助陣...
泉州,福建省東南沿海地級市,簡稱泉、鯉,別名鯉城、刺桐城,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台灣島,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條件優越;轄鯉城、豐澤、洛江、泉港4個區...
泉州木偶戲後繼人才培養計畫主要包括計畫主要包括:採用學校教育、師傅帶徒、劇團培訓等方式,培養木偶戲傳承人;推進“木偶戲進校園、進社區”,普及木偶戲知識;編寫...
泉州錦繡莊民間藝術園位於風景秀麗的國家5A級清源山風景區泉山路中段西側,是海峽旅遊文化產業集群對接的發展基地、福建省旅遊發展重點項目、福建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合陽提線木偶戲是陝西省特有的傳統木偶藝術。淵源十分久遠,它起於漢代,興於唐朝,盛於明清。合陽人將其稱為“線猴”、“線胡”、“線戲”,有的也稱“小戲”。...